- 首页
- 子藏
- 笔记
- 贤弈编
贤弈编
司马温公曰:今人葬不厚于古,而拘于阴阳禁忌则甚焉,相山川罔垄之形势,考岁月日时之干支,以为子孙贵贱贫富寿夭贤愚皆系焉,非此地非此时不可葬也。举世惑而信之,于是丧亲者往往久而不葬。夫人所贵于身后有子孙者,为能藏其形骸也,其所为乃如是。曷若无子孙死于道路,犹有仁者见而堇之耶。人之贵贱贫富寿夭系于命,贤愚系于人,固无关预于葬。就使皆如葬师之言,为人子者方当哀穷之际,何忍不顾其亲之暴露,乃欲自当福利耶?昔者诸祖之葬也,家甚贫,不能具棺郭。自大尉公而下,始有棺郭,大尉公将葬,族人皆曰,葬者家之大事,奈何不询阴阳,此必不可。吾兄伯康无如之何,乃曰:询于阴阳则可矣,安得良葬师。族人曰近村有张生者良,兄乃召张生,许以钱二万。张生野夫也,闻之大喜。兄曰:汝能用吾言,吾俾尔葬。不用吾言,将求他师。张生曰惟命是听。于是兄自以己意处岁月日时,及圹之浅深广狭,道路所从出,皆取便于事者,使张生以葬书缘饰之曰大吉,以示族人,皆悦无违异者。今吾兄年七十九,以列卿致仕。吾年六十六,忝备侍从。宗族之从仕者二十有三人。视他人之谨用葬书,未必胜吾家也。前年吾妻死,棺成而敛,装办而行,圹成而葬,未尝以一言询阴阳家,迄今亦无他。顷为谏官,尝奏乞禁天下葬书,当时执政莫以为意。今著兹论,庶俾后世子孙葬必以时,知葬书之不足信云。
王先生鏊曰:上下交而其志同,不交之弊,未有如近世之甚者。君臣相见,止于视朝数刻,章奏批答相关接,刑名法度相维持而已。非独沿袭故事,亦其地势使然。则莫若复内朝之法,盖天有三垣,天子象之,正朝象大微也,外朝象天市也,内朝象紫微也,自古然矣。国朝奉天殿,即古之正朝也。奉天门,即古之外朝也。华盖谨身武英等殿,则内朝之遗制乎。洪武永乐以来,常奏对便殿,今内朝无复临御。常朝之后,人臣无复进见,故上下之情壅而不通,天下之弊由是而积矣。夫外朝以正上下之分,内朝以通远近之情,大臣或三日五日一次起居,侍从台谏各一员上殿轮对,诸司有事咨决,与大臣面议之,不时引见群臣。凡谢恩辞见之类,皆得上殿陈奏,虚心而问之,和颜色而道之。虽身居九重,而天下之事灿然毕陈于前矣。
司马王公琼曰:国初乘大乱之后,民多流离失恒产,然当是时官皆畏法,不敢虐下,故建卫徙军,多安其役,自后日渐承平。流罪者悉改充戌,故人有怀土之思,不能固守其新业,于是乎逃亡者十常八九,而清勾之令遂不胜其烦扰矣。以军伍消耗为忧者,务严其法。然法益严而民益扰,终不能使之安其业而不逃。此非法之不善,势不能也,盖民贫不自爱,始轻犯法。又远徙为军,亦必不能自存,所至逃逸者,其势则然耳。至于远年故绝军户,必使有以继之,则其为害滋甚,又恶乎其可乎?故今清军之法,当以宽为主,庶几闾阎少得休息耳。况兵贵乎精,而按籍勾补者,率多老弱疲羸,粮饷费而无用,是二者之事理又有不相当也。然变通之道宜何如,亦曰:募其土著之精锐者抚而用之,则兵亦不患其不足矣。
◎闲钞下
国初科举,第一场问四书疑一道,五经义各一道。第二场论一道,诏诰章表内科一道。第三场策一道。犹循元制也。洪武甲子乡试,乙丑会试,初为小录以传。然惟列董事之官,试士之题,及中选者之等第籍贯经籍而已。其录前后虽有序,然犹未录士子之文以为程式也。次科戊辰,加刻程文,自后永为定式。但此后五科,其间命官列衔,或多随时不一。永乐以后,其制始一定而不更易矣。然永乐中各省乡试,犹有儒士主考品官同考者,其序文亦不拘篇数。景泰中序文禁称公考官,正用实授教官序为前后二篇,以两京为法也。然两京序文称臣,独与会试同云,按初场例出四书义三道。正统元年会试,出大学《论语》、《中庸》,而不及《孟子》。成化元年顺天府乡试,出论语二道,《孟子》一道,而不及《大学》、《中庸》。其后定《大学》、《中庸》内量出一道,《论语》、《孟子》各出一道,遂为例。
古人写书尽用黄纸,故谓之黄卷。颜之推曰:读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雌黄与纸色类。故用之以灭误。今人用白纸,而好事者多用雌黄灭误,殊不相类。
碑者施于墓则下棺,施于庙则系牲,古人因刻文其上。今揭大石镂文,士大夫皆题曰碑铭,何邪?
南方之人谓水皆曰江,北方之人谓水皆曰河,随方言之便,而淮济之名不显。司马迁作河渠书,并四渎言之。子虚赋曰:下属江河,事已相乱,后人宜不能分别言之也。
今俗人食三长月素,按释氏智论天帝释以大宝镜照四大神州,每月一移,察人善恶,正五九月照南瞻部州,唐人于此三月不行死刑,曰三长月。节镇因戒屠宰,不上官,是以天帝释为可欺也。妄诞可笑。
吴薛综谓孙权曰:日南男女裸体,可谓虫豸。五代卢程骂任圜曰:尔何虫豸。按《尔雅》有足谓之虫,无足谓之豸。豸字合文介反,十二獬韵豸字不亦云虫无足。侯思止曰:獬豸但能触邪。按《说文》獬荐曾也,古者决讼令触不直,荐字合丈蟹反。然四纸韵荐字下亦注獬豸兽名,然则荐与豸义本玄通。若有獬字下虽文尔切,亦曾也。如止一字,纵丈蟹反,亦虫也。今人见御史旧有獬豸冠,单呼为豸,可笑。
古人于图书书籍,皆有印记,云某人图书。今人遂以其印呼为图书。正犹碑记碑铭,本谓刻记铭于碑也,今遂以碑为文章之名,而莫之正矣。
民间俗讳,各处有之,而吴中为甚。如舟行讳住讳翻,以箸为快儿,幡布为抹布,讳离散以梨为园果,伞为竖笠,讳狼籍以郎槌为兴歌,讳恼躁以谢灶为谢欢喜。此皆俚俗可笑处。今士大夫亦有犯俗称快儿者。
敢当姓石,五代时人。刘知远为晋祖押衙,遣力士石敢当袖铁椎侍晋祖,与愍王义事,敢当斗死,杀愍王左右。今人家门外所立之石是也。
古者后妃群妾进御于君所,当御者以银环进之,娠则以金环退之。进者著右手,退者著左手,即今之戒指。又云手记。
缠足一事谓之妖,古无此,盖自妲己始。妲己乃雉精,足犹未双,故用裂帛缠之。后世习俗既久,以足小为美。
轩辕黄帝周游,元妃累祖死于道,令次妃好嫫监护,因置方相以防夜,盖其始也,俗名验道神阡陌将军,又名为开路神。
吏人称外郎者,古有中郎外郎,皆台省官,故僭拟以尊之。医人称郎中,镊工称待诏,木工称博士,师巫称大保,茶酒称院使皆然。此胡元名分不明之旧习也。国初有禁。
钅巢钥云者,以其形如钥耳。今钅巢有圆身者,古制也。方身钅巢近世所为。唐人云:银钥收金钥合,误以开钅巢具为锁。开锁具自名钥匙,亦名锁匙。
新举人朝见,著青衫不著褴衫者,闻始于宣庙,欲其异于岁贡生耳。及其下第送国子监,仍著褴衫。盖国学自有成规也,本朝政体度越前代者甚多,其大者数事。如前代公主寡再为择婿,今无之。前代中官被宠,与朝臣并任,有以功封公侯者。今中官有宠者赐袍带,有军功者增其禄食而已。前代重臣得自辟任下僚,今大臣有专擅选官之律。前代文庙圣贤皆用塑像,本朝初建国学,革去塑像,皆用木主。前代岳镇海渎皆有崇名美号,今止以山水本名称其神。郡县城隍及历代忠烈士,后世溢美之称,俱令革去。前代文武官皆得用官妓,今挟妓宿娼有禁,甚至罢职不叙。
皇陵初建时,量度界限,将筑周垣。所司奏民家坟墓在,傍者当外徙。高皇云:此坟墓皆吾家旧邻里,不必外徙。至今坟在陵域者,春秋祭扫,听民出入无禁。于此可见帝王气象,包含偏覆,自异于寻常万万也。
尚衣缝人云:上近体俱松江三礻布所制,本朝家法如此。大庙红纟宁丝拜ブ,立脚处乃红布,其品节又如此。今富贵家佻达子弟,乃有以纟宁丝绫缎为裤者,其暴殄过分,亦已甚矣。
移文中字,有日用而不知所自,及因袭误用而未能正者。姑举一二:如查字音义与槎同,水中浮木也,今云查理查勘,有稽考之义。吊本伤也,愍也,今云吊卷吊册,有索取之义。票与同,本训急挨,今以为票帖。绰本训宽缓,今以为巡绰。盔本盂也,今以名铁胄。镯本钲也,今以名钏属。又如闸朝闸办课程,其义皆永晓,其亦始于方言也欤。价值为价值,足彀为足勾,斡运为挖运,此类尤多。甚者施之奏章,刻之榜文,此则承讹踵谬而未能正者也。
佛本音弼,诗云:佛时仔肩,又音拂。礼记云:献鸟者拂其首。注云:拂不顺也,谓以翼戾之。禅本音擅,孟子曰:唐虞禅是已。自胡书入中国,佛始作符勿切。禅始音蝉,今人反以辅佛之佛禅受之禅圈科。非知书学者。
侄本妻凡弟之女,古者诸侯之女嫁与诸侯,以娣侄从。《左传》云:侄其从姑是已。今人称兄弟之子为侄,不知误自何时。唐狄仁杰谏武后云:姑侄与母子孰亲,姑侄见于此,然犹称武姓之子为侄,对姑而言之耳。此字随俗称呼则可,若施之文,不若称从子族子之类之为愈也。
书之同文,有天下者力能同之,言之同音,虽圣人在天子之位,势亦有所不能也。今天下音韵之谬者,除闽粤不足较已,如吴语黄王不辨,北人每笑之,殊不知北人音韵不正者尤多。如京师人以步为布,以谢为卸,以郑为正,以道为到,皆谬也。河南人以河南为渴南,以妻弟为七帝,北直隶山东人以屋为乌,以陆为路,以阁为果,无入声韵。入声内以缉为凄,以叶为夜,以甲为贾,无合口字。山西人以聪为村,无东字韵。江西湖广四川人以情为秦,以姓为信,无清字韵。歙睦婺三郡人以兰为郎,以心为星,无寒侵二字韵。又如去字,山西人为库,山东人为趣,陕西人为气,南京人为可,湖广人为处。此外如山西人以坐为М,以青为妻,陕西人以盐为年,以咬为袅,台温人以张敞为浆抢之类。如此者不能悉举,盖习染之久,久则难变。非聪明特达常用心于韵书者,不能自拔于流俗也。
马之性善惊,故惊骇字从马。女之性善妒,故嫉妒字从女。
恙,《说文》曰忧也。一日虫入腹食人心,古者草居,多被此毒,故相问无恙乎。今人称疾为微恙贵恙,是又以恙训疾矣。
今人呼酌酒器为壶瓶。按唐书太宗赐李大亮胡瓶,史■通鉴释文以为汲水器。胡三省辩误曰:胡瓶盖酒器,非汲水器也。<缶并>瓶字通,今北人酌酒以相劝醉者亦曰胡瓶。然壶字正当作胡耳。
秦以吕政讳,以正月之正为平声。自汉至今,形之文辞诗歌,皆从平韵。秦法之严如此。
成化间,有吏建言时事,礼科给事中忌之,以激厉风俗之厉不从力,参付法司问罪。不知厉本古字,汉书凡云风厉勉厉,皆不从力。此吏亦不能自明,二人盖未尝读汉书故也。
兵科给事中阅兵部题本,以伎不从女,呼吏笞之。翌旦有不平者,令受笞吏执韵书以进,乃赦颜慰遣之。此盖识俗字不识古字故也。凡遇人文字,所见未的,辄疵议之,后不能无悔也。
《孟子》钻冗隙相窥,冗而陇切。今人皆读作胡决切非也,冗穴字相似而误耳。
诗文小雅以十篇为卷,而谓之什,犹军法以十人为什耳。今称诗为佳什,于义何取?
古诸器物异名,其形似龟,性好负重,故用载石碑。螭勿其形似兽,性好望,故立屋角上。蒲牢其形似龙而小,性好吼叫有神力,故悬于钟之上。宪章其形似兽有威,性好囚,故立于狱门上。餐餮性好水,故立桥所。蟋蜴形似兽鬼头,性好腥,故用于刀柄上。蛮全其形似龙,性好风雨,故用于殿脊上。螭虎其形似龙,性好文彩,故立于碑文上。金猊其形似狮,性好火烟,故立于香垆盖上。椒图其形似螺丝,性好闭口,故立于门上。今呼鼓了非也。刀多其形似龙而小,性好立险,故立于护朽上。鳌鱼其形似龙,好吞火,故立于屋脊上。兽勿其形似狮子,性好食阴邪,故立于门上。金吾其形似美人首鱼,尾有两翼,其性通灵不睡,故用巡警。出山海经博物志。
关云长封汉寿亭侯,汉寿本亭名,今人以汉为国号,止称寿亭侯误矣。汉法十里一亭,十亭一乡,万户以上,或不满万户为县。凡封侯视功大小,小为亭侯,次乡县郡侯。云长汉寿亭侯,盖初封也。今印谱有寿亭侯印,盖亦不知此而乃伪为之耳。
折叠扇一名撒扇,盖收则折叠,用则撒开,或写作た者非是。た即团扇,可以遮面,故又谓之便面。观前人题咏及图画中可见矣。闻撒扇始于永乐中,因朝鲜国进撒扇,上喜其卷舒之便,命工如式为之。南方女人皆用团扇,惟妓女用撒扇。近年良家女妇亦有用撒扇者。
结屋枋凑合处必有牝牡笋,俗呼为公牡笋是也。
马以牝称课,盖唐计岁课驹故也。见辍耕录。
檀弓曰:重主道也。殷主缀重焉,周主重彻焉。注云:士重木长三尺,始死作重,以依神。殷礼始殡时置重于殡庙之庭,及成主,则悬于新死者所殡之庙。周人则彻而理之,此承重之义也。
古优女曰娼后,称娼老妇曰鸨。考之鲳鱼为众鱼所淫,鸨乌为众鸟所淫。相传老娼呼鸨,意出于此。
二郎神衣黄弹射拥猎,夫实蜀汉王孟泉像也。宋艺祖平蜀得花蕊夫人,奉泉小像于宫中。艺祖怪问,对曰:此灌口二郎神也。乞灵者辄应,因命传于京师令供奉。盖不忘泉以报之也。人以二郎挟弹者即张仙误也。二郎乃诡词,张仙乃苏老泉所梦仙挟二弹。以为诞子之兆因奉之,果得轼辙二子。见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