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子藏
- 笔记
- 苌楚斋四笔
苌楚斋四笔
扬州兴衰
扬州在唐时最繁盛,故张祜有「人生只合扬州死」之句,以为天下胜境,莫有过于此者。今广陵视淮阴,反若不及,地之盛衰无常,由于天数。昔之繁华,今之寂寞,焉知他日不至于繁华乎,有识者宁不为之一嘅也。琼台邱公《夜泊淮安西湖嘴有感》诗曰:「十里珠楼两岸舟,夜深歌舞几曾休。扬州千载繁华事,移在西湖嘴上头。」云云。语见明吴县俞子容□□弁《山樵暇语》。声木谨案:扬州之所以骤焉繁盛,实由于东晋偏安江左,而始例为丞相所领郡。「腰缠拾万贯,骑鹤上扬州」,□□□□□已有此语。唐时扬州,富庶更甲天下,时人称为扬一益二,言扬州第一,益州为次,可以想见当时家给人足景象。张祜生于唐中叶,故诗云:「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云云。是不特生愿在扬,死亦不愿离扬,尤属可笑。至我朝扬州复盛,乾隆中叶,仪征李艾塘□□斗,撰《扬州画舫录》十八卷,记载甚详。繁华盛事,即属承平乐事。光绪末年,声木屡游扬州,往年盛迹,千不存壹,颇有憔悴堪怜之感,所谓瘦西湖者,适成其为瘦而已矣。
亢树滋论文
吴县亢铁卿□□树滋《荫堂文集序》云:「有才子之文,有儒者之文。选声必求其精,摛藻必极其丽,烦称博引,斑剥满纸,才子之文也。论道必宗经,论治必宗史,周规折矩而不为佶屈无益之言,儒者之文也。」又《偶闲录序》云:「余惟古人文辞有醇有驳,有醇有驳参,在学者善取之而已。」云云。见《市隐书屋文钞》。声木谨案:□□此数语甚为简明,真读书学文者要诀。所谓「才子之文」,即荣世之文,「儒者之文」,即传世之文也。其所著《市隐卮言》又云:「博大昌明,雄深肃括,盛世之文也。清修雅洁,平正通达,平世之文也。艰僻晦涩,委靡纤佻,衰世之文也。猖狂诡诞,蔓衍支离,乱世之文也。」云云。而南皮张文襄公之洞《抱冰堂弟子记》云:「一,最恶六朝文字。谓南北朝乃兵戈分裂,道丧文敝之世,效之何为。凡文章本无根柢,词华而号称六朝骈体,以纤仄拗涩字句强凑成篇者,必黜之。书法不谙笔势结字,而隶楷杂揉,假托包派者亦然。谓此辈诡异险怪,欺世败俗,习为愁苦之象,举世无宁宇矣。果不数年而大乱迭起,士大夫始悟此论之识微见远。」云云。皆极论诗、文字流弊,关乎天下治乱,语虽似创,实为确切而不可易,文襄语尤为沈痛。然吾观光绪中叶以后,诚衰世之文,宣统以后,则乱世之文,与□□所言之文,若合符节。
二女弟子诗
钱塘袁简斋明府枚,编《随园女弟子诗》六卷,录贰拾捌人,刻入《随园全集》中,当时颇为舆论所不容。诸城刘文清公墉,任江宁府知府时,颇欲逮治。后虽托人关说免究,明府始终不敢久居江宁,每以看山为名,恒出游于外,以避免他人指摘,予已录入《[随]笔》卷[七]矣。不谓竟有钱塘陈云伯明府文述踵其所为,亦编《碧城仙馆女弟子诗》二卷,录贰拾贰人,道光壬寅夏月,听香阁自刊本。随园生平,在我朝最不理于人口。姚姬传郎中鼐为之作墓志铭,当时人士,颇有规其不应作者,见《惜抱轩尺牍》。陈氏祖述随园,专取其短,真不善学柳下惠者。两明府皆籍隶钱塘,以文采风流自喜,岂轻薄儿郎专生于钱塘江上耶,嘻,异矣。
常州诗社地址
武进赵少芬□□震,编《毘陵诗录》八卷、《补遗》一卷,壬戌秋月排印本。其绪言中有云:「武、阳夙称诗国,清初六逸,洪北江先生以杨为首。邹吁士、董文友、陈赓明、龚介眉四先生称毘陵四家。其时有谷贻社、浣花社、峨眉社、碧山吟社,互张旗鼓,学子翕然从之。乾隆壬寅、癸卯间,家味辛先生偕蒋辛仲、程命三、庄勉余、蜚英、皋直五先生共举吟社,闻风入社,时有增加。数十年大略言之,若杨氏腾光馆、赵氏山茶厅、味辛斋、汤氏东坡遗馆、左氏念宛斋、洪氏卷葹阁、管氏读雪山房、陆氏崇百药斋、双白燕堂、汪氏采真轩,为诗人觞咏最盛之所。庚申后仅存山茶厅、读雪山房、东坡遗馆、采真轩,赓歌久歇。采真轩今且为握算之所矣。」云云。声木谨案:我朝常州文学之盛,堪与吾皖桐城相埒。自明潘蜀藻□□江编《龙眠风雅》□□卷后,王悔生学博灼复编《枞阳诗选》廿卷,徐六襄明府璈继编《桐旧集》四十二卷,马公实别驾树华更编《桐城马氏诗钞》七十卷,皆刊本流传,称为承平盛事。今日虽人往风徽,足令后人追思欣慕,生无穷感慨,诚有如阳湖李申耆明府兆洛《旧言集》所云:「使人悠然以思,忽然以悲。」云云。有不知其然而然者。绪言中又云:「闻李养一先生之教人也,不劝之学诗,病其无实益。」云云。明府时当承平诗道极盛之时,不劝人学诗,诚为卓见。
明诗社名氏
贵阳陈□□□□田,自号野灵山樵,于光绪癸未至光绪己(巳)[丑],十七阅寒暑,阅明诗几及肆千家,辑成《明诗纪事》,分为十签。甲签叁拾卷,己亥秋杪,听诗斋自刊《陈氏丛书》本。乙签贰拾贰卷,光绪甲辰孟冬刊本。丙签拾贰卷,光绪丙午孟冬刊本。丁签拾柒卷,光绪丁未仲冬刊本。戊签贰拾贰卷,光绪戊申仲夏刊本。己签贰拾卷,宣统己酉春仲刊本。声木谨案:明人学问疏漏,即偶有撰述,征引羣籍,灭没书名名氏。使后人读之,惝恍迷离,不知谁何,最为盗窃恶陋习气。独喜以诗相标榜,别立社名,出奴入主,任意增损,不计诗之工拙,但凭一己之爱略。予于《[续]笔》卷[十]已略记明七子等之名氏,侯官陈□□孝廉衍《石遗室诗话》亦胪列未详,兹就《明诗纪事》中,钞录其名氏、官爵、撰述,条分缕悉,便于观览,庶足以见一代之风气焉。
高启、北郭十子。诸书所载非一,又称高杨张徐为四家。高启字季迪,长洲人。与修《元史》,授编修,官户部侍郎。撰《青邱集》十八卷,金檀注。杨基字孟载,嘉州人。官山西按察使,撰《眉葊集》十二卷。张羽字来仪,浔阳人。元举人,官太常寺丞。撰《静居集》六卷。徐蕡字幼文,吴人。官河南左布政使,撰《北郭集》六卷。余尧臣字唐卿,永嘉人。官新郑丞,撰《菜薖集》□卷。王行字止仲,长洲人,撰《半轩》、《楮园》二集□卷。宋克字仲温,长洲人,官凤翔府同知。吕敏字志学,长洲人。元[进]士,官无锡教谕。撰《无碍居士集》□卷。陈则字大度,昆山人。诸生,官户部侍郎。王彝字常宗,嘉定人。预修《元史》,荐入翰林。撰《三近斋稿》□卷。释道衍即姚广孝,字斯道,长洲人。官太子少师,谥恭靖。撰《逃虚子集》十卷。黄观字澜伯,一字尚宾,贵池人,初从父赘姓许。洪武辛未,第一人及第,累官礼部右侍郎。建文初,改右侍中,掌尚宝司事。奉诏募兵,闻金川门师入,投罗剎矶死。或云有集,藏泰州储瓘尚书家。
会稽二肃唐肃字处敬,会稽人。元学正,官翰林院编修。撰《丹崖集》八卷。谢肃字原功,上虞人。举明经,官福建佥事。撰《密葊集》八卷。南园五子,亦称广中五先生。孙蕡字仲衍,南海人。洪武庚戌举人,官苏州经历。撰《西葊集》八卷。黄哲字庸之,番禺人。官东平通判,撰《雪篷集》□卷。王佐字彦举,河东人,移居南海。官给事中,撰《听雨轩》、《瀛洲》二集□卷。李德字仲修,番禺人。官义宁学官,撰《易葊集》□卷。赵介字伯贞,番禺人,撰《临清集》□卷。
闽十子。亦有去林鸿者。林鸿字子羽,福清人。官礼部员外郎,撰《鸣盛集》四卷。王恭字安中,号皆山樵者,闽县人。官翰林典籍。撰《白云樵唱》□卷、《凤台清啸》□卷、《草泽狂歌》□卷。王偁字孟扬,永福人。洪武庚午举人,官国史检讨。撰《虚舟集》五卷。高廷礼初名棅,字彦恢,长乐人。官翰林典籍。撰《啸台集》廿卷、《木天清气集》十四卷。陈亮字景明,长乐人,撰《储玉斋集》□卷。郑定字孟宣,闽县人。官国子助教,撰《澹斋集》□卷。王襃字中美,闽县人。洪武癸酉举人,官汉府纪善。撰《养静集》□卷。唐泰字亨仲,闽县人。洪武甲戌进士,官陕西副使。撰《善鸣集》□卷。周元字微之,闽县人,林鸿弟子。官礼部员外郎,撰《宜秋集》□卷。黄元字立之,侯官人,林鸿弟子,官泉州训导。
景泰十才子刘溥字原博,长洲人。官太医院吏目,撰《草窗集》二卷。汤胤绩字公让,濠梁人。官参将,战殁。撰《东谷集》十卷。苏平字秉衡,海宁人。举贤良方正,撰《雪溪渔唱》□卷。苏正字秉贞,平弟,撰《云壑集》□卷。沈愚字通理,号崆峒生,昆山人。撰《篔籁》、《吴歈》二集□卷。晏铎字振之,富顺人。永乐戊戌进士,官监察御史。撰《青云集》□卷。王淮字柏原,慈溪人,撰《大块稿》□卷。邹亮字克明,长洲人。官南监察御史,撰《鸣珂》、《漱芳》等集□卷。蒋主忠字存恕,仪真人。王贞庆字善甫,定远人,撰《茗艼集》□卷。
宏治十才子。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王廷相、康海、王九思又号七子。李梦阳字献吉,庆阳人。宏治癸丑进士,官江西提学副使,追谥景文。撰《空同集》六十卷。何景明字仲默,信阳人。宏治壬戌进士,官陕西提学副使。撰《大复集》三十八卷。徐祯卿字昌谷,常熟人。宏治乙丑进士,官大理寺左丞副。撰《迪功集》□卷。边贡字廷实,历城人。宏治丙辰进士,官户部尚书。撰《华泉集》十四卷。朱应登字升之,宝应人。宏治己未进士,官云南布政司右参议。撰《凌溪集》十七卷。顾璘字华玉,上元人。宏治丙辰进士,官刑部尚书。撰《浮湘》、《山中》、《凭几》、《归田》、《息园》、《缓恸》等集□卷。陈沂字鲁南,上元人。正德丁丑进士,官太仆寺卿。撰《遂初斋》、《拘墟馆》二集□卷。郑善夫字继之,闽县人。宏治乙丑进士,官吏部郎中。撰《少谷山人集》廿五卷。康海字德涵,武功人。宏治壬戌进士,官翰林院修撰。撰《对山集》四十四卷。王九思字敬夫,鄠县人。宏治丙辰进士,官吏部郎中。撰《渼陂集》十六卷、《续集》三卷。王廷相字子衡,仪封人。宏治壬戌进士,官兵部尚书、太子太保,谥肃敏。撰《家藏集》五十六卷、《内台集》七卷。
海岱诗社捌人,撰《海岱会集》十二卷。石存礼字敬夫,益都人。宏治庚戌进士,官绍兴府知府。蓝田冯裕字伯顺,临昫人。正德戊辰进士,官云南按察副使。刘澄甫字子静,寿光人。正德戊辰进士,官山西参议。撰《山泉集》□卷。陈经字伯常,益都人。正德甲戌进士,官兵部尚书。黄卿字时庸,益都人。正德戊辰进士,官江西布政使。撰《编苕集》□卷。刘渊甫字子宏,澄甫弟。正德庚午举人,官汉阳府知府。撰《海岱稿》□卷。杨应奎字文焕,益都人。正德辛未进士,官南阳府知府。撰《渑谷集》□卷。
金陵三俊顾璘已见前陈沂已见前王韦字钦佩,上元人。宏治乙丑进士,官南太仆寺少卿。撰《南原集》七卷。小瀛洲社拾人朱朴字元素,海盐人,布衣,撰《西村集》三卷。陈鉴字用明,海盐人,布衣,撰《句溪集》□卷。钱琦字公良,海盐人。正德戊辰进士,官思南府知府。撰《东畬集》十四卷。吴昂字德翼,海盐人。宏治乙丑进士,官福建布政使。撰《南溪集》□卷。徐泰字子元,海盐人。宏治甲子举人,官光泽县知县。撰《玉池稿》□卷。徐咸字子正,泰弟。正德辛未进士,官襄阳府知府。撰《东滨三稿》□卷。锺梁字彦材,海盐人。正德甲戌进士,官南昌府知府。撰《西皋集》□卷。陈瀛字古崖,海盐人。监生,官龙岩县知县。刘锐字蓄之,□□人。官海宁指挥使,撰《海村集》□卷。释永瑛字石林。
嘉靖八才子李开先字伯华,章邱人。嘉靖己丑进士,官太常寺少卿。撰《中麓闲居集》十二卷。王慎中字道思,晋江人。嘉靖丙戌进士,官河南参议。撰《遵岩集》四十卷。唐顺之字应德,武进人。嘉靖己丑进士,官佥都御史,谥文襄。撰《荆川先生集》十二卷。陈束字约之,鄞县人。嘉靖己丑进士,官河南提学副使。撰《后冈集》二卷。赵时春字景仁,平凉人。嘉靖丙戌进士,官右佥都御史。撰《浚谷集》十七卷。任瀚字少海,南充人。嘉靖己丑进士,官春坊司直。撰《忠斋集》□卷。熊过字叔仁,富顺人。嘉靖己丑进士,官礼部郎中。撰《南沙集》八卷。吕高字山甫,丹徒人。嘉靖己丑进士,官太仆寺少卿。撰《江峯漫稿》□卷。
嘉靖后七子李攀龙字于鳞,历城人。嘉靖甲辰进士,官河南按察使。撰《沧溟集》三十卷。王世贞字符美,太仓人。嘉靖丁未进士,官刑部尚书。撰《葊州山人四部稿》一百七十四卷、《续稿》二百七卷。谢榛字茂秦,号四溟山人,一号脱屣老人,临清人。□□撰《四溟集》三十卷。梁有誉字公实,顺德人。嘉靖庚戌进士,官刑部主事。撰《兰汀存稿》八卷。宗臣字子相,兴化人。嘉靖癸丑进士,官福建提学副使。撰《子相集》十五卷。徐中行字子与,长兴人。嘉靖庚戌进士,官江西布政使。撰《天目先生集》廿卷。吴国伦字明卿,兴国人。嘉靖庚戌进士,官河南参政。撰《甔甀洞稿》五十四卷、《续稿》廿七卷。
嘉靖后五子张九一字助甫,新蔡人。嘉靖癸丑进士,官右佥都御史。撰《绿波楼文集》五卷、《诗集》十四卷。张佳胤字肖甫,铜梁人。嘉靖庚戌进士,官兵部尚书,谥襄敏。撰《崌崃山房集》六十五卷。汪道昆字伯玉,歙县人。官兵部侍郎,撰《太函集》一百廿卷。余曰德初名应举,字德甫,南昌人。嘉靖庚戌进士,官福建按察副使。撰《德甫集》十四卷。魏裳字顺甫,蒲圻人。嘉靖庚戌进士,官山西副使。撰《云山堂集》六卷。嘉靖广五子卢字少楩,一字次楩,又字子木,浚县人。监生,撰《蠛蠓集》五卷。欧大任字桢伯,顺德人。诸生,官户部郎中。撰《虞部集》廿二卷。俞允文字仲蔚,昆山人。诸生,撰《仲蔚集》廿四卷。李先芳字伯承,濮州人。嘉靖丁未进士,官尚宝少卿。撰《东岱山房稿》三十卷。吴维岳字峻伯,孝丰人。嘉靖戊戌进士,官右佥都御史。撰《天目山斋岁编》廿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