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改斋漫录

○辨焉陵字音
开封府焉陵县,距东京一百六十里。今焉音烟,非是。按,《春秋左氏传襄公二十六年》:“焉陵之役。”陆德明《音义》曰:“鄢,音偃。”然春秋、魏、唐曰鄢,汉曰焉,后汉、晋、隋曰焉。音焉,亦音偃。然则二字通用耳。
○蒋庙钟山孙陵曲衍
唐徐坚,其学甚博。所撰《初学记》,载扬雄《九州箴》。内《润州箴》云:“洋洋润州,江山秀远。蒋庙钟山,孙陵曲衍。江宁之邑,楚曰陵。吴齐梁晋,六代都兴。”按,《丹阳记》:“蒋子文为陵尉,破贼,为贼所杀。故吏忽见子文乘白马,如平生,孙权发使,封子文为中都侯。立庙钟山,因改为蒋山。”此箴之所谓蒋庙钟山也。《丹阳记》云:“蒋陵,因山为名,吴大帝陵也。”《舆地志》以为“台当孙陵曲衍之傍,故蒋陵亭亦名孙陵亭。”此箴之所谓孙陵曲衍也。然雄死于西汉之末,去此二百余年矣,何以知之?又况于六代乎?予故以《润州箴》非雄所作,甚明。
○镜湖
会稽鉴湖,今避庙讳,本谓镜湖耳。《舆地志》曰:“山阴南湖,萦带郊郭。白水翠岩,互相映发,若镜若图。故王逸少云:‘山阴路上行,如在镜中游。’名始羲之耳。”李太白《登半月台》诗亦云:“水色渌且静,令人思镜湖。终当过江去,爱此暂踟蹰。”则知湖以如镜得名,无可疑者。而梁任《述异记》以为:“镜湖,世传轩辕氏铸镜湖边,因得名。今有轩辕磨镜石尚存。石畔常洁,不生蔓草。”恐不然也。或陆贽《月照鉴湖赋》曰:“光无不临,故丽天并耀;清可以鉴,因取镜表名。”乃知湖以如镜得名,审矣。太白又有《送友人寻越中山水》诗:“湖清霜镜晓,涛白雪山来。”
○蜀石牛
《禹贡》:“华阳黑水惟梁州。岷、れ既艺,沱、潜既道,蔡、蒙旅平,和夷底绩。”则蜀道与中国通久矣。《蜀主本纪》载:“秦惠王谋伐蜀,刻五石牛,置金其后,绐蜀人云:能粪金。蜀主信之,发卒千人,使五丁力士开道:致牛于成都。秦因遣张仪等随石牛以入,遂夺蜀焉。”此事尤近诬。蜀人吴师盂醇翁《题金牛驿》诗以辨之云:“唱奇腾怪可删修,争奈常情信缪悠。《禹贡》已书开蜀道,秦人安得粪金牛?万重山势随坤顺,一勺天波到海流。自晒据经违世俗,庶几同志未相尤。”醇翁以通议大夫致仕,享年九十。
○三曲江
曲江有三。枚乘《七发》云:“观涛乎广陵之曲江”,今苏州也。广东有曲江,今韶州也。司马相如《吊二世赋》云:“临曲江岂州”,即长安也。按,唐刘疏《传记》云:“京师芙蓉园,本名曲江园。随文帝以名不正,改之。”故杜子美诗云:“曲江翠幕排银榜。”又云:“春日潜行曲江曲。”《七发》所谓曲江有“弭节伍子之山”,今胥山,在苏州。
○沣水
郦道元《水经》曰:“沣水,迳安南县,又东与赤沙湖会。湖水北通江,南注沣水也。”故杜子美《岳麓山道林二寺行》云:“寺门南开洞庭野,殿脚插入赤沙湖。”
○橘洲
《舆地志》曰:“潭州橘洲,在郡南,对南津。常看如在下。及至夏水,怀山渚洲皆没,橘洲独在。”故杜子美《岳麓山道林二寺行》云:“橘洲田土仍膏腴。”然橘洲有二处,其一在龙阳。子美之诗所本,乃长沙之橘洲,距州十里。
○衡山
《东皋杂录》云:“余尝至泰山,见其峰峦,岿然独出。而衡山七十二峰皆平,谓之衡,盖取此。”此说大误。晋《天文志》:“北斗魁四星为璇玑,杓三星为玉衡。”湖南衡山,盖上承玉衡分野,以得名耳。故《荆州记》云:“南岳衡山,朱陵之灵台,太虚之宝洞。上承冥宿,铨德钧物,故名衡山。下据离宫,摄位火乡。赤帝馆其岭,祝融托其阳,故号南岳。”以此推之,南岳当玉衡分野可知矣。亦犹长沙婺女之类。故今山下有铨德观。
○羊城
高适《送柴司户之岭外》诗云:“海对羊城阔,山连象郡高。”按,《南部新书》云:“吴修为广州刺史,未至州,有五仙人骑五色羊,负五谷而来。今州厅梁上画五仙人,骑五色羊为瑞,故广南谓之五羊城。”又《广州记》云:“六国时,广州属楚。高固为楚相,五羊衔谷至其庭,以为瑞,因以五羊名其地。”又郑熊撰《番禺杂记》云:“广州昔有五仙,骑羊而至,遂名五羊。”《新书》与熊所记同,惟《广州记》为异,当有辨其非是者。
○赤县
《史记》:“邹衍著书曰:‘中国于天下,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国名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之叙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有九,乃所谓九州者也。’”《晋书载记赞》曰:“自两京殄覆,九土分崩,赤县成蛇豕之区,紫宸迁娃黾之穴。”唐有赤尉,谓畿县尉也。杜子美《奉先刘少府出水障歌》云:“闻君扫却赤县图,乘兴遣画沧州趣。”《投简成华两县诸子》诗云:“赤县官曹拥材杰。”《桥陵》诗:“居然赤县立,台榭争岩亭。”
○洞庭橘
世以韦苏州诗:“书后欲题三百颗,洞庭犹待满林霜。”以韦尝守苏,遂谓太湖洞庭山产柑橘。并以唐吴融《序赋》,及王维《送人赴越州》诗“风樵若邪路,霜橘洞庭秋”;苏子美《姑苏》诗“洞庭甘熟客分金”为据,而以洞庭湖为非。其实不然。盖洞庭见于吴、楚,皆产柑橘,第湖山为异耳。观《襄阳记》,李叔平临终,敕其子曰:“龙刚洲里,有千头木奴。及柑橘成,岁得绢数千匹。”审此,则龙阳洲正在洞庭矣。又况晋张华诗云:“橘在湘水侧,菲陋人莫传。”刘瑾《甘赋》云:“寄生于南楚。”谢惠连《甘赋》云:“倾予节兮湖之区。”徐陵《甘诗》云:“江潭间修竹。”由古以来,洞庭湖之有橘旧矣,故柳毅叩橘而书始传。至若洞庭山之有橘,不读唐吴融《序赋》,未必其名显也。
○赤甲
杜子美卜居于赤甲,故有《赤甲》诗:“卜居赤甲迁居新”;又《入宅》诗云:“奔峭背赤甲”;又《黄草》诗云:“赤甲山下行人稀”;又《自西移居东屯茅居》诗云:“白盐危峤北,赤甲古城东。”按,《荆州图记》云:“鱼复县西北赤甲城,东连白帝城,西临大江。”然则赤甲盖属鱼复县也。
○乌石冈柘冈盐步门
乌石冈,距临川三十里,荆公外家吴氏居其间。故《与外氏饮》诗云:“不知乌石冈边路,到老相逢得几回。”又《游草堂寺》诗云:“乌石冈边缭绕山,紫荆细迳水云间。”又《杂咏》云:“乌石冈头踯躅红,江边柳色涨春风。”吴氏所居,又有柘冈。柘冈故多辛夷,荆公诗云:“柘冈西路花如雪,回首春风最可怜。”又《寄正之》诗云:“试问春风何处好?辛夷如雪柘冈西。”又《赠黄吉父》诗云:“柘冈西路白云深,想子东归得重寻。亦见旧时红踯躅,为言春至每伤心。”又《送吴彦》诗云:“柘冈定有辛夷发,亦见东风使我知。”盐步门,乃抚州郡城之水门,卸盐之地。公旧居在焉,今为祠堂。公有诗云:“曲城丘墓心空折,盐步庭帏眼欲穿。”皆纪实也。故乌石冈、柘冈、盐步门,其名至今犹存。韩子苍《寄居临川,送乡人陈亨仲》诗云:“儿童共戏苦盐岸,老大相逢乌石冈。”
○睢阳
应天府南京,睢阳旧地也。近世皆以睢为趄音,非也。按,《左传》:“隐公元年九月,及宋人盟于宿。”注云:“宋梁国睢阳县。”又:“昭公二十一年,齐师、宋师败吴师于鸿口。”注:“梁国睢阳县有鸿口亭。”又:“僖公十九年,宋公使邾文公用鄙子于次睢之社。”注:“睢水受汴,东经陈留、梁、谯、沛、彭城县入泗。”以上三处,陆德明皆音虽。
○武林山
李翱《来南录》云:“元和四年二月戊子,至杭州。己丑,如武陵之山,临曲波,观轮舂。”注曰:“即灵隐天竺寺。”予按,杭州无武陵山,陵字当是笔误,恐是林字。《晋书地理志》:“吴郡钱塘县武林山,武林水所出。”当是时,钱塘属吴郡。又见《前汉地理志》,颜师古注。
○云梦
沈存中《笔谈》曰:“旧《尚书》曰:‘云梦土作。’本朝太宗时,得古本《尚书》,作‘云土梦作’。诏改《禹贡》从古本。按,孔安国注:‘云梦之泽,在江南。’不然也。据《左传》:‘吴人入郢,楚子涉睢,济江,入于云中。王寝,盗攻之,以戈击王。王奔郧。’楚子自郢西走涉睢,则当出于江南。后涉江入于云中,遂奔郧。郧则今之安陆州。涉江而后至云,入云然后至郧,则云在江北也。《左传》曰:‘郑伯如楚,子产相,楚子享之。既享,子产乃具田,备王以田江南之梦。’杜预注曰:‘楚之云梦,跨江南北。’曰‘江南之梦’,则云在江北明矣。元丰中,有郭思者,能言汉沔间地理,亦谓江南为梦,江北为云。予以《左传》验之,思之说信然。江南则今之公安、石首、建宁等县;江北则玉沙、监利、景陵等县。乃水之所委,其地最下。江南上析,水出稍高,方土而梦已作矣。此古本之为允也。”以上皆《笔谈》所记。予按,《寰宇记》曰:“云梦泽,半在江南,半在江北。其水中平,土丘半出。”《寰宇记》本乐史所撰,史是太宗时人,则沈、郭未尝见《寰宇记》也。然沈辨末得其详。且《周礼荆州》云:“其泽薮曰云梦。”郑康成注云:“云梦在华容。”《禹贡》云中。“云土梦作。”昭三年《左传》:“楚子与郑伯,田于江南之梦。”又定四年:“楚子涉睢,济江,入于云中。”正义云:“南郡枝江县西,有云梦城。江夏安陆县东南,亦有梦城。或曰,南郡华容县东南有邑丘湖,江南之梦也。”云梦一泽,而每处有名者。司马相如《子虚赋》云:“云梦者,方九百里。”则此泽跨江南北,亦可独称云称梦耶?郦道元《水经注》谓:“自江陵东界为云梦,北为云梦之薮。”亦不指一处。不可焉以梦在江南,云在江北。
○纪南城
王观国《学林新编》论楚都郢曰:“《史记》:周成王封熊绎于荆蛮,为楚子,居丹阳。楚文王自丹阳徙郢,楚顷襄王自郢徙陈,楚考烈王自陈徙寿春,命曰郢楚。既徙而犹命曰郢,亦犹南朝萧氏出于兰陵,而其后又创南兰陵,各贵其所自出也。今之郢州,乃楚之别邑,号郢亭,非楚都之郢。”以上皆王说。予按,杜佑《通典》云:“寿春郡罗城,即考烈王所筑。秦灭楚,虏王负刍。其地为九江郡。”又云:“江陵,故楚之郢地。秦分郢,置江陵县。今县界有故郢城,有枝回洲,有夏水口。《左传》所云‘沈尹戍奔命于夏’也。有荒谷,即莫敖所缢荒谷。西北有野父城,又有纪南城。楚渚宫、汉津乡故城,在今县东也。”又按,郦道元《水经注》曰:“楚之先,僻处荆山,后迁纪郢,即纪南城也。”《十道志》曰:“昭王十年,吴通漳水,灌纪南城,入赤湖,郢城遂破。”杜预《左传》注曰:“今南郡江陵县北纪南城,故楚国也。”然则王观国虽知今之郢州非楚之郢,而尚未知定处也。今以诸书参考,即江陵之纪南城是也。《笔谈》亦止谓“楚都南郢”。
○黄金濑
《艺文类聚》载《幽明录》曰:“巴丘县,自冈以上二十里,名黄金潭,莫测其深。上有濑,亦名黄金濑。古有钓于此潭,获一金锁,引之,遂满一船。有金牛出身奔船,钓人被骇,牛因奋勇,跃而还潭。锁将尽,钓人以刀斫得数尺。潭濑因此取名。”予按,巴丘县以巴山得名,县有巴山故也。巴丘,晋庐陵郡,改置巴山郡。隋以来称崇仁,以乡得名,今抚州崇仁县是也。予世家巴丘。考黄金濑在邑之东二十里,其名迄今尚存。其上有陂,亦谓之黄金陂。然乡人皆莫知得名之始。第金冈止谓之冈头。
○开封
京师开封县,其城本郑庄公所筑。昔卫之水有浚,浚之地有仪封人,掌仪地之封疆。郑人得而城焉,以为开封,此其始也。《高帝纪》:“秦二世三年,郦商为将,将陈留兵,与偕攻开封,未拔。”
○金堤
金堤在今东京酸枣县。按,汉《沟洫志》:“汉兴三十有九年,孝文时,河决酸枣,东溃金堤,于是东郡大兴卒塞之。”注:“金堤,河堤名也。在东郡白马界。”
○陈桥
陈桥距旧城二十里,即古之板桥。太祖北征,次陈桥,军士推戴,即其地也。白居易《板桥路》诗曰:“梁苑城西二十里,一渠长水柳千条。若为此路应重过,十五年前旧板桥。曾共玉颜桥上别,不知消息到今朝。”李义山《板桥晓别》云:“回望高城落晓河,长亭窗户压微波。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王荆公《陈桥》诗云:“走马黄昏渡河水,夜争归路春风里。指点韦城太白高,投鞭日午陈桥市。杨柳初回陌上尘,胭脂洗出杏花匀。纷纷塞路堪迫惜,失却新年一半春。”
○西塞
张志和歌曰:“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按,《武昌记》曰:“西陵县,对黄公九矶,谓之西塞。”
○闽江南台
《闽中记》:“晋郭璞迁城时,言南台沙合,必出宰辅。元和中,闽人潘有实为省郎,自负王佐之才。每遇乡人,必问:“南台江可褰裳过否?”或云未,则色不悦。迨章郇公入枢府之明年,沙始交,遂大拜。寻而吴丞相育、曾侍中公亮、陈丞相升之、吴枢密充,皆相继辅弼。惟曾公,泉人也。他皆建人,吴、章又皆浦城人。其后如章子厚诸公继踵而起,盛哉。”南台今属福州。故宋景文公撰《章郇公墓志》,亦云:“闽江南台,古传沙合者出相。比年遂偾为洲,盖名世赉弼,殆天启然。”或云:“福州无预建州。”殊不知《闽中记》云:“南台者,在闽县南五里。江畔有越王钓龙台,故曰南台。其源出于建溪,东流四百里至台;又东南流三十里,与东西峡江合,流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