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子藏
- 笔记
- 王郭两先生崇论
王郭两先生崇论
○牛喘牛弱
丙吉出逢群鬪者死伤横道吉过之不问前逢人逐牛牛喘吐舌使骑吏问逐牛行几里矣掾吏谓前后失问吉曰民鬪杀伤京兆尹职当禁捕、宰相不亲小事、非当于道路问也、方春牛喘此时气失节、恐有所伤害、三公典调阴阳职当忧、是以问之、掾吏乃服以吉为知大体、杨再思为丞相时水沴闭坊门以禳、再思入朝有车陷于泞、叱牛不前、恚曰、痴宰相不能和阴阳而闭坊门、令我艰于行、再思遣吏谓曰、尔牛自弱、不得独责丞相牛一也丙问牛喘而自咎。杨怨牛弱而自恕。人之度量相悬。天渊如此。
○世相
汉父子丞相韦贤子玄成、平当子晏四世三公杨震、子秉、孙赐、曾孙彪、袁安、子敞、孙汤、曾孙逢、唐五世拜相社如晦、五世孙元颖、元颖侄审权、审权子让能、让能子晓八代拜相萧瑀嵩华复俛寘仿遘三世拜相、张嘉贞、子延赏孙弘靖父子丞相苏环、子颋、俱许国公、李元纮父子、 【元纮父道广】 戴冑、子至德、李吉甫子德裕祖孙丞相卢怀慎、孙杞一门三相岑文本中书令、从子长倩内史、羲侍中、杨师道、兄恭仁、从孙执柔、崔铉、子沅、叔父元式兄弟拜相来恒来济叔侄拜相郑絪郑余庆、宋三世拜相、吕文穆、从子文靖、从孙正献、史越王浩、从子卫王弥远、孙嵩之、然史不如吕父子宰相王溥、子贻永、吕许公、申公、韩魏公琦、仪公彦徽、范文正公仲淹、子忠宣公纯仁、章郇公得象、子申公□祖孙宰相曾鲁公、钦道兄弟宰相韩綘、韩缜、本朝不设丞相父子阁老南充陈文庄以勤、子少保于陛兄弟阁老安福彭文宪时、文思华、一状元、一会元
○莾昭
秦亡于婴、而莾立婴以嗣平、速汉之亡也。汉亡于陈留王、而昭立陈留王以继髦、速魏之亡也。莾昭之奸神矣、
○三国
曹丕之于献帝、以臣夺君也、孙策之于王朗华歆、以客逐主也、先主之于刘璋、以兄陵弟也、其失一也、故祚俱不永、
○孔明
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不为先主失之璋矣苏子瞻曰先主及刘璋兵意颇不义孔明古豪杰何以为此事
○关侯
建安二十五年春正月吴吕蒙以诡诈袭关云长蒙未膺爵而死。比传首至洛阳不数日而曹操死。呜呼异矣、
○取蜀
自古取蜀将师不利汉岑彭来歙、讨公孙述、遭刺客之祸、魏邓艾钟会、冠成都、 【本文讨刘禅三、字玉成易之】 皆族灭、后唐郭崇韬康延孝魏王继岌讨王衍、皆死、宋王全赟崔彦远讨孟昶、皆坐废、开禧间杨巨源李好义讨吴牺、皆为李子父所歼、余玠为宣谕、凡十年、不令终、本 朝颖国公傅友德平蜀、后以暴卒、
○华歆
华歆、汉室之贼也。守豫章。失豫章。临阵不勇。臣献帝。逐献帝。事主不忠。
○荀陈王谢
汉魏之间、荀陈族樊。典午之际、王谢门高。然荀文若娶张衡之女。陈太丘送张让父之丧。未免委蛇中贵以全家族。王导谢安、俱有功东晋、然淮淝之捷。玄立奇勋。石头之据。敦藏旤心。由是言之、王不如谢。至王导孙谧、授玺于桓玄。谢安孙澹、持册于刘裕。其为不肖。一而巳矣。
○懿说
死诸葛。走生仲达。知巾帼之懿可走也。懿而丈夫。即诸葛恶能走之。死姚崇。能筭生张说。知宝玩之说可贿也。说而廉士。即姚崇恶能算之。
○房杜子孙
房玄龄治家有法、集古今家诫、书为屏风、令诸子各取其一、曰留意于此、足以保躬、妻卢氏玄龄病甚、曾剔一日、以示信、矢不二适所以为子孙鹄者、至矣、遗爱之诛、公主误之也、杜如晦、特子不肖耳、五世孙元颖、元颖侄审权、审权子让能、让能子晓、五代拜相、为唐名族、又不得与房并论者善乎孟子之言曰、子之贤不肖皆天也、非人之所能为也未可以此少房杜也李世绩戒子孙曰、房杜辛勤立门户、为不肖子荡覆无余、而敬业之诛、更甚于房杜虽然亦未可以此少世绩也。敬业讨周。为臣死忠。非不肖也。
○雪夜
唐代虏苏定方曰、虏恃雪深、谓我不能进、必休息士马、亟追之可及、若缓之、彼遁逃浸远、不可复追、省日兼功、在此时矣、乃蹋雪书夜兼行、所过收其部众、李愬伐淮西、夜半乘雪克之、擒吴元济、槛送京师、愬曰风雪阴晦、则烽火不接、不知吾至、孤军深入、则人皆致死、战自倍矣、葢确论也、
○书忍
唐张公艺九世同居帝问何以致此公艺书忍字百余以进、光禄卿王守和尝于几案间书忍字、明皇问曰卿名守和、巳知不争、好书忍字、尤见用心、守和奏曰臣闻坚而必断、刚则必折、万事之中、忍字为上。书曰必有忍、其乃有济。谚曰一忍敌灾星。少陵诗曰忍过事堪喜。吕含人本中云、忍之一事、众妙之问。忍之为用。大矣。
○汾阳
汾阳击吐蕃、单骑结回纥、回纥吐蕃、非党乎。而卒破吐蕃者、回纥也。李抱真击朱滔、直造王武俊、王朱非党乎。而卒破朱滔者、王武俊也。仲淹制元昊、犒赏诸羗、为立条约、诸羗非元昊之卿导乎。而卒制元昊者、诸羗也。故善制寇者。以寇击寇。善驭夷者。以夷攻夷。
○北门
唐开成二年复以裴度节度河东度牢辞老疾帝命吏部郎中卢弘宣谕意曰、为朕卧护北门可也、趣上道、度乃之镇、宋大中符祥元年以寇凖知天雄军契丹使尝过大名、谓凖曰、相公望重何故不在中书、凖曰主上以朝廷无事、北门锁钥、非凖不可耳、度与凖皆宰相材也、度不平章而卧护北门。凖不中书而锁钥北门。唐文宋真、何爱北门、不如爱朝廷也。
○段思平
唐时段思平生有异兆、杨于真忌而欲捕杀之、思平匿山中、得野桃、剖之、肤核有文曰、青昔、折之曰、青乃十二月、昔乃二十一日、今杨氏政乱吾当以是日举义乎、遂以是日起兵、是夕梦人斩其首、又梦玉瓶耳缺、又梦镜破、惧不敢进兵、军师董迦罗曰、三梦皆吉逃也、公为大夫、去首为天、天子兆也、玉瓶去耳为王、王者兆也、镜中有影、如人有敌、镜破则无影、无影则无敌矣、思平乃决、遂逐杨氏而有蒙国、改号曰大理、
○新唐书五代史
新唐书叛臣传、有仆固怀恩。而亡吴元齐。逆臣传、有朱泚。而亡朱滔。则乱贼何惧。五代史不为韩通立传。则忠义何劝。吾为欧阳子惜焉。
○宋金二太宗
宋太宗以天下私之子、金太宗乃以天下还之侄、故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
○论语
宋太祖劝赵普读书遂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诵之竟日及卒家人发箧取书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尝谓帝曰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李沆常读论语或问之沆曰沆为宰相如论语中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尚来能行、圣人之言、终身诵之、可也乃知古人相业本之读书读书先读论语今士大夫入官后浮诵百家尘土论语其媿赵李多矣
○慎火
石林燕语载陈希夷将终密封一缄付其弟子候其死上之、既死弟子如其言入献真宗发视无他言、但有慎火停水四字而巳、或者以为道家养生之言、而当时皆以为意在国事、无能解者、巳而祥符间禁中数火、遂以为先告之验、上以军营所聚、尤所当戒、乃命诸校、悉书之门、予谓贮水防火、此事甚浅、希夷临终、岂以是告君哉、火者狄也。即金狄也。水者赵姓、天水也。言慎金狄。能停天水也。其后徽钦降金、金人封徽宗为天水郡公。钦宗为天水郡侯。此停水之验也。特希夷不明言之耳。
○河清
宋徽宗大观元年宋政乱矣、黄河清而金主兴。端宗景炎二年宋将亡矣、黄河清而元主兴。元顺帝至至二十一年元将亡矣、黄河清而我 明太祖兴。正德二年政亦乱矣、黄河清而 世宗皇帝兴。故河清之祥不偶然也、而金元二主以虏人亦应之、乃知 天之所兴、无论夏夷、惟德可眷则眷之、故诸夏君臣。勤修吾德。以俟天可也。
○北辕
宋昭云献公之子九人、惟重耳之尚存、指高宗也、又云举于有北辕之衅、言太宗之孙尽北也、高宗无嗣、不得不立孝宗、孝宗、太祖孙也、及读陆务观笔记、金贼刼迁宗室、我之有司、不遗余力、然比其去、义士匿之、获免者、犹七百人。人心可知。则太宗之后、犹存七百人。孝宗之立。择贤也。非谓太宗无后。而立太祖后也。
○世家孤寒
宋雍熙二年三月己未亲试进士、梁颢以下赐及第、始唱名、内有李宗谔、宰相昉之子、吕蒙亨、参政吕蒙止之弟、王■〈糹夫〉、盐铁使明之子、许待问、度支仲宣之子、上曰、斯并世家。与孤寒争路。纵以艺升。天下亦谓朕私。并下第、 国朝杨新都公执政、子及第、翟公鸾执政、二子登第、张江陵公执政、二子及第、一登第、其后俱削籍不叙、乃知世家孤寒争路一语。宋太宗真是确论
○耶律
耶律楚材、辽宗室子也。辽亡于金。而借元蹙金。其名曰报怨。张良之徒也。赵孟俯、宋宗室子也。宋灭于元。而忘祖臣虏。其名曰事雠。孙秀之类也。
○道统
尧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此十六字、万世道统之祖也、 明太祖曰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此二十四字、万世道统之续也、何也。尧舜之道孝弟而巳矣。
○取天下
汉高祖之取天下其在汤武之上乎以仁易暴也未闻以臣弒君也即子婴犹全之也 明太祖之取天下其在汉高之上乎以华逐夷也未闻以下犯上也即顺帝孙犹遣之也
晋安帝改元元兴、明年桓玄篡位、桓温字符子。玄一称元。似若为桓氏兴起之谶。玄篡位、改元大亨、远迩讙曰、二月了其后义师起。果以二月诛玄。
汉和帝改元元兴、是年崩。孙皓改元元兴、竟入洛。晋安帝改元元兴、明年桓玄篡。元兴之不利如此。
汉文帝以戊寅称后元年甲申崩共七年景帝以戊戌称后元年、庚子崩、共三年。武帝以癸巳称后元元年、甲午崩、止二年、夫元者始也岂可称后汉文为不经矣
○如意
滁阳王郭子兴、以女妻 高皇帝、即孝慈皇后、姓马从本生姓也。王次夫人张氏生女、为 高皇帝妃、生蜀王豫王如意王、则郭妃亦王女也。汉高帝有赵王如意、我 高帝亦有如意王、汉高因之。动摇国本。我 高帝传位长孙为万世法。去汉高远矣。
○庙祀
解大绅大庖西上封事曰孔子自天子达于庶人通祀以为先师而以颜曾子思孟子配、自闵子以下各祭于其乡、而鲁之阙里、仍建叔梁纥庙、赠以王爵、而以颜路曾晳孔鲤配、一洗历代之因仍、肇起 天朝之文献、岂不盛哉、宋濂溪孔子庙堂议曰、古者立学专以明人伦、子虽齐圣不先父食久矣、故禹不先鲧、汤不先契、文武不先窟、宋祖帝乙、郑祖厉王、犹上祖也、今一切寘而不讲、颜回曾参孔伋、子也、配享堂上。颜路曾点孔鲤、父也、列祀庑间。张载则二程之表叔也、乃坐其下、颠倒彛伦、莫此为甚、吾又不知其为何说也。至嘉靖初、始建启圣祠、以颜路曾点孔鲤配启圣公其礼始正。其议则始自解宋二公。
○惠陵金陵
顾瞻先主之惠陵。而知安乐之必亡。环视 金陵之宫阙。而知建文之不守。则武乡诚意、不能无遗议焉、
○陵名
本朝年号、俱从古未有者、惟永乐与方腊伪改元同、至陵名、则多与古同 成祖长陵、与汉高帝同。 仁庙献陵、与唐高祖同。宋光宗亦名永献陵。 宣庙景陵、与唐顺宗同。一云宪宗、 英庙裕陵、 宪庙茂陵、与汉武帝同。宋宁宗亦名永茂陵。 孝庙泰陵、与唐玄宗同。后魏宣武后宋哲宗亦名永泰陵。 武庙康陵、与汉平帝殇帝宋顺祖同。 世庙永陵、考宋陵皆名永。 兴献帝显陵、与汉明帝石晋高祖同。 穆庙昭陵、与唐太宗同。宋仁宗亦名永昭陵。
○裕陵遗诏
本朝 帝崩、故事妃嫔、皆从葬、 孝陵四十妃嫔、长陵十六妃、 献陵七妃、 景陵八妃、 裕陵遗诏。不许殉葬。圣子神孙。守为定制。呜呼何其仁也。 国祚万年实培于此
○大礼
大礼之议、重嗣者议虽非而心则忠。重统者议虽正而意则媚。
○宰相
宋朝进士有一榜数宰相者、太平五年苏易简下、李沆、向敏中、寇凖、王旦、咸平五年王曾下、王随、章德象、淳化三年孙何下丁谓、王钦若、张士逊、庆历三年杨寘下、王珪韩绛、王安石、吕公着、韩缜、苏颂、元丰八年焦蹈下、白时中、郑居中、刘正夫、载懒真子、以为古无有也、然至庆历三年、一榜六相。可谓极盛矣。我朝自开科以来一科数相者、亦代不乏人、建文庚辰胡文穆公广、杨文敏公荣、金文靖公幼孜、杨文定公薄、四人、永乐乙未、陈少保公循、高文义公谷、张文僖公益、许襄敏公彬、四人、永乐辛丑、王毅愍公文、薛文清公瑄、二人、宣德丁未、马襄敏公愉、萧少师公镃二人、宣德癸丑、徐武功公有贞、李文达公贤、二人、正统戊辰、彭文宪公时、岳赞善公正、万文康公安、刘文穆公吉、刘文和公珝、五人、正统丙辰、陈庄靖公文、刘文安公定之、二人、景泰甲戌、彭文思公华、尹文和公直、徐文靖公漙、丘文庄公浚、四人、天顺甲申、李文正公东阳、焦少师公芳、二人、成化乙未、谢文正公迁、王文恪公鏊、曹少保公元、三人、成化戊戌、杨文忠公廷和刘文肃公忠、梁文康公储、三人、成化丁未、费文宪公宏、蒋文定公冕、毛文简公纪、石文介公珤、四人、弘治庚戌、靳文僖公贵、袁荣襄公宗皋、席文襄公书、三人弘治乙丑、翟少傅公銮、方文襄公献夫、严少师公嵩、顾文康公鼎臣、四人、弘治丙辰、贾文靖公咏、许文简公赞、二人、正德辛未、桂文襄公萼、张文毅公治、二人。嘉靖辛丑、严少保公讷、高少傅公拱、陈文端 【作庄者误】 公以勤、高少保公仪、四人、嘉靖乙未、郭少傅公朴、赵文肃公贞吉、二人、嘉靖丁未、李少傅公春芳、张太师公居正、殷太保公士儋、三人、癸丑、马少傅公自强、张少师公四维、二人、壬戌、申少师公时行、王少保公锡爵、余少保公有丁、三人、乙丑、许少师公国、沈少保公鲤、二人、隆庆戊辰、赵文懿公志皋、张少师公位、王文端公家屏、陈文宪公于陛、沈少傅公一贯朱少保公赓、一科六相、足继庆历三年之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