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子藏
- 笔记
- 涌幢小品
涌幢小品
判土地
刘崇之儿时。书斋文籍为鼠啮。戏判土地云。尔不职。杖一百。押出斋门。是夜。其师梦老人曰。某实不职。烦一言于侍郎。免断。次日。其师以告崇之。遂毁其制。夜又梦老人曰。谢教授救解。有少白金为谢。次早。于书几上得银一片。后崇之果侍郎。使金。渡黄河。先一夜。河口舟人梦岸上军马数百。有神人呼曰。明日刘侍郎渡河。见奉岳府指挥。令我拥护。尔等须着小心。次日。崇之至。值河水泛涨。中流失楫。舟人仓皇无措。其舟自风浪中直抵岸。隔河望水中。若有数十人操舟而行者。
梦真
茫湖李封翁。名万平。年四十八时。得奇疾。气绝三日而寤。云至帝所。伏庭下。遥见殿中紫衣者麾黄衣人掖以出。道遇羣狙围之。翁跃马奋力杀狙。晚至酒肆。主人持簿相视。览之。即翁诗稿。所与语皆身后事。病且愈。后二日盥手。狙之毛血凝爪甲间。梦非真。梦真。奇事也。翁年八十三卒。子遂。尚书。孙材。都御史。
索命
戴谦为南京御史。梦骑马至清江厂。有朱衣引一人索命。蓬首褐衫。姓李。朱衣者曰。盍往观乎。即前导。所过皆竹房。至一家。独瓦房。入门。有男子卧地上。一妇人。绿衣红裳。簪花处其傍。曰。欲救之。奈气绝矣。惊寤。出水西门。至清江厂。物色得之。道途屋宇及死者姓氏。皆如梦所见。呼其家问之。乃因市肉。与屠人鬬而死。告以所梦。举家皆大哭。妇人乃其姊归宁者。即捕屠。寘之法。一时白下盛传之。教授王礼、五经博士陈贽、皆有记。时正统八年四月。有殒石之异。
梦韩
陆浚川灿。以给事中奏弹张永嘉。谪官迁永新令。薅栉奸盗。邑以大治。上下多噎呕。意鞅鞅求归。一日假寐堂中。若有来讯然者。曰。君奚如韩子。韩不谪阳山耶。惊起曰。异哉。生平极慕韩。然念不到阳山也。后改其堂曰梦韩。而洞山尹台为之记。洞山。盖先生所识拔计偕者。先生遂不复出。荣遇与昌黎有间。而文章气节则先后一揆矣。
访故址
陈钢。南京人。成化乙酉举人。知黔阳县。有惠政。升长沙通判。议复岳麓书院。初渡江。有僧来迎。公曰。安知迎予。僧曰。夕梦绯衣使君来访故址。是以来。公喜。掘砌。得故甓。识曰。陈某造。适同公名。乃白吉王。得故殿材成之。
傅佛
傅作雨。江陵人。为吏部主事时。朝臣谏江陵夺情者。或锢以计典。执不可。与夷陵王篆争之强。因求补外。江陵没。乡人株累无遗。公独皎然。所部岭北。捕陈乡盗千余人。鞫讯僇渠魁。余尽原之。虔人称曰傅佛。立祠祀焉。抚赣中丞张岳与公兄作舟不相中。迁怒公。草弹文。其母闻而惊曰。是非所称傅佛耶。何可以凡故诬之。事遂已。后数月。不令母知。坐密室理前疏。而屋梁忽坠。碎其案。夜复梦关将军语之。夷、齐、不念旧恶。醒而骇汗。急邀公及他僚言其事。既悔且叹。公神人所共与。遂更为知己。荐于朝。曰。贞心足耐岁寒。履桑梓独挺羣杰。懿行可表天日。遭荆棘不累连枝。
登龙门
魏廷用。新建人。父时雍。少遇异人。得丹书。工炼气术。里有祟厉。治无不立验。宁庶人召而问之。阳为不喻者。庶人怒。囚之。得间亡走。或言之世宗。征拜太常博士。奉诏搜天下异书。所至郡国守相。缘上意。致金帛交驩。一无所受。三年谢病归。耻与诸方士伍。而一意督课廷用。冀以儒成名。困青衿中。尝叩芗溪神。梦若呼登龙门者。觉而殊自负。后以岁贡授龙门令终。
梦剖腹
卢柟梦至东海上。远望见霄绮杂驳。金根云霞。照曜上下。海水振荡。遂作沧溟赋。将半。倦睡。梦一人以刀剖腹。抽肠尺五许。莹洁有红黄色。沃以水。复内之。遂醒。终篇。
神人送诗
宣德四年。杨昺为浙江佥事。有贼据百丈山。频出金衢剽掠。昺夜梦神人送诗云。影入菱花秋月里。人如枯草洛阳边。昺喜曰。贼在吾目中矣。明日。进兵围其山。尽平之。后辞疾归。正统二年。东西二杨学士荐昺可大任。召见。操乡音。擢广东按察使。西杨曰。何为土音。对曰。某世楚人。奈何效齐语媚时。至广。冬大雪。人咸异之。致仕。年八十六终。
弹击汪鋐
冯佑山汝弼。工科。时汪鋐为冢宰。科道交弹。汪犹奏辩不已。冯疏第七上。是夕。梦逐一恶少过桥。桥为所断。冯伫立良久。不得渡。有人从桥下操舟葺桥。则窗外鸡鸣矣。同疏同年潘十泉子正。时在刑科。上疏之夕。梦一大缸。缸内大黑鱼一。小鱼数十。大黑鱼翻身一跃。缸水皆浑。小鱼为其所吞。吞而复出。若死若生者数枚。有顷始苏。不苏者二枚。大黑鱼亦死。时汪复上疏力讦。冯疏留中不出者三日矣。众虑圣意不测。时屠渐山应埈为翰林侍读。谓冯曰。昨圣上置公本于几上。连看数次。怒形于色。急召阁老李序庵。时费鹅湖宏入。上大声曰。如何不与我处。我怒。不能进午膳矣。二老进曰。臣等待他自陈。上大怒。连呼曰。他肯自陈。他肯自陈。汪不得已。疏上。翌日旨下。汪罢去。科道交章者十人。受廷杖死者二人。薛宗恺、曾翀。而冯及翁溥等八人俱谪外。汪亦寻死。
星鈇
王鈇。号苍野。以进士知常熟县。有声。轻兵袭倭。与乡官参政钱泮俱死之。时嘉靖乙卯五月二十四日也。王。赠太仆少卿。钱。光禄卿。王以正德甲戌四月十四日生。父母各梦有星若鈇者坠于苍野。因以名。号曰苍野。兵出先一日。邑有周解元梦兵还时。舆神主入城。惧以告王。三恶闻而言它。邑人感其谊。留一子占籍。
梦桃
呼良朋。隆万间名将也。既致政。一夕。梦上帝符召。偕漳南吴司马渡海征蛮。见桃烂甚。时司马已卒。曰。及桃。吾其逝矣。果庚寅三月卒。司马名华。号小江。呼号益斋。官都督佥事。
鹰禽入窗
有郑老人夜得恶梦。占于善卦者。卦云。三月十四日己卯。有横祸。宜避匿不出。城南潘家。外孙也。是日邀之家。临水窗中。静诵莲华经。适待夷欧内官。使从者放鹰。猎于负郭林野。鹰逐一禽。直入窗内。同坠莲经上。老人惊。以两手重按。鹰禽俱死。从者追及。见鹰死。执老人送欧内官所。痛鞭几殒。追鹰价八两。乃知横祸之及。不可逃也。
虎迹龙风
平湖尹刘汉楼初第时。尝宿盖山驿门外。从人忽扣门求入。间之。云适梦神人促起。曰。虎将至。汝可急入。昨途中欲伤汝。因见刘进士。失跌而去。明早。视路傍稻田内。见一头两膝之形。深入泥中。俨然虎迹也。又于左旗营雇舟往光化。时薄暮微雨。舟数十俱不解缆。汉楼力强所雇舟。独行途中。懊恼之声不绝。是夜抵光化。次日报者云。左旗营昨夜龙起。舟数十只一时颠覆。溺死百余人。信乎死生有定数也。
江夏来
正德年间。华阴学久无举者。有萧先生诲生徒。勤甚。一夕。梦有告者。汝何自苦。举子须江夏来尔。久之。尚不举。复有黄先生者来任。众曰。黄属江夏郡。应矣。仍不举。后有黄瑶先生。以江夏训导至。众欣然曰。江夏来矣。果一人发解。嗣后不复乏科云。瑶号逸庵。雍邱人。
梦兆相同
沈庆之。年八十。梦人遗布二匹。曰。吾数尽于此乎。谓八十尺也。果以其年赐死。嘉靖间。参将薛腾霄梦人赠锦二匹。量之。其末微少。亦以七十九卒。古今人梦兆乃相同如此。
五老人
俞琳初为行人。尝使周府。舟次归德。感疾甚笃。仰天叹曰。丈夫志在四方。即不幸客死。命耳。奈老母何。因痛哭失声。是夕。忽梦五老人。须眉皓白。语琳曰。尔母寿高。尔寿亦远。病当寻愈。毋多伤。琳扣姓名。答曰。此地五老人耳。旦访之。则宋太子少保杜衍、侍郎王涣、司农卿毕世长、郎中朱贯、冯平。年皆八十。庙食兹土者。
祸淫
陆中丞垹。嘉善县人。子中锡。颖悟绝人。一日。与某生倚门。有美妇过焉。中锡心动。某生恶惥之。投牒神祠曰。愿得阴庇。以遂桑中驩也。中丞方寝。梦神来访曰。若子无礼。吾得请于帝矣。若子当魁天下。今且削为老儒。某生者本无禄。兹将抽其肠。既寤。召中锡责问之。以实对。语未毕。忽报某生称肠痛绝矣。中锡自后日愚钝。终日曳白。顾参议中立知其事。尝语人。谓天道祸淫如此。
衡山君
屠宫谕应埈。乙巳冬。病甚。梦至衡山。揖衡山君而进之。见大屏两庑间。曰。明年正月十三日。官至二品。增寿一纪。晨起呼诸子曰。我殆将死矣。我宦游二十年。官不踰五六。二品增纪者。其易岁之兆乎。如期卒。
馆宾爵位
梅司马国桢为孝廉时。时冢宰王公国光为子觅礼经师未得。其夫人夜梦一人谓之曰。公子师。麻城梅孝廉也。其人官爵。与堂上主公同。顷之。即见孝廉坐堂上。长髯。而鼻如拳。寤以告王。王明日往谒麻城刘锦衣守有曰。公邑有梅孝廉否。刘曰。有之。不佞儿女姻也。王即托刘延之。后王与公夜饮。夫人窃窥之。依然梦中人也。王语梅以故。第逊谢而已。一日。王对宾僚言此事曰。梅大将来名位未易涯也。少宰王篆曰。孝廉已非壮年。即明年得第。至八座。亦须近三十年。耄矣。将恐不得待也。次年即成进士。为县令。未满十年。为大中丞。晋少司马。赠尚书。梦中之言始符。梅初无子。近六十。乃生子。不杀之报也。
大司马前驱
万历中。广平一时有五大司马。肥乡张学颜、邯郸张国彦、曲周王一鹗、广平王遴、威县贾待问。贾抚陕西。御虏还。卒于临洮。巡按杨在巩昌。梦两别驾同入告。请为制府前驱。寤而异之。门启。报二人卒。午而公讣至。一儒生骤白母。贾公召我。母曰。梦也。顷之。又白如初。是夕亦卒。
大士题绢
郭青螺与刘淳寰同官闽中。为左右方伯。一夕。刘梦郭汾阳、李邺侯、引之同谒观世音大士。为郭问功名。大士云。取黄绢一幅来。题其上云。仗钺终为夏地游。长城大解圣人忧。若期八座还京国。蹔为冯唐渤海留。光禄云。不甚解。大士复批云。问郭生自知之。次日。光禄语郭。亦莫之晓也。夏地。意以为宁夏。寻督抚贵州。贵州昔属明玉珍。亦名夏。非至贵州不悟也。后以平播。加右都。则解圣人之忧。官亦至八座矣。然在贵州者十年。得请去。岂非京国难期。龚遂渤海留之验哉。
梦墨
唐子畏乞梦仙游九鲤神。梦惠之墨一担。盖终以文业名。年五十四卒。无子。唐自作梦墨亭。祝枝山有记。
还环
唐维城。字邦翰。号两峯。莆田人。嘉靖乙丑进士。为青州知府。有惠政。官至都御史卒。见梦于所属临朐参政冯子履。以玉环授之曰。赠此为尔子。寤而举子。命之曰环。明日梦复来曰。吾为郡神且满。举公自代。期以某日。故以环聘公。冯漫应曰。诺。遂病。下血斗余。日忽忽与神接对语。神趣之急。冯曰。有老母在。身未敢以许人也。神曰。若尔。还我环。从几上取授之。环遂暴卒。冯霍然病已。冯即礼部尚书琦之父。维城守土时。尚书以童子试见赏。后乃为立传云。
铁柈
于杭陈某尝梦两僧趺坐室旁。自后夜中时见火光荧荧。正值坐处。陈异之。掘视。得破铁柈。长八尺。厚五六寸。入冶不化。时闻碧霞僧方募造罗汉。賷往施之。铸成二像。宛如所梦焉。今供寺中。
十八尚书
礼部尚书李长春五世祖。本南京礼部尚书。为诸生时。常有所往。其主人延接甚恭。且出酒馔。怪而诘之。曰。夜梦神语曰。有十八尚书来。故供帐以待公。既始有文名。闻其言。益自负。后行巴江。有双鱼跃入舟中。其一尾带金缕色。仍即跃出。夜梦神人告曰。君知鱼之兆乎。典谟要须再读。再者。两尚书也。至长春而验。
薛公剑
蒋云汉。巴县人。徐州监仓。夜梦白面大耳冠巾者来见曰。我薛公之神也。赠汝剑。设有他虞。击之。言已。忽有鬼物拥随。公如其言。击之辄仆。既觉。莫知所谓。明日。舟经济宁下闸。为急湍冲覆。见者谓不可救矣。顷之。手击舟底。声闻于外。人趋救之。舟即自正。
触舟沉香
万历戊戌。副总兵邓子龙领兵征倭。渡鸭绿江。有物触舟。取视之。乃沉香一段。把翫良久。曰。宛似人头。爱护之。每入梦。则香木与首。或对或协而为一。后死于倭。载尸归。失其元。取香木雕为首。酷肖。子龙。南昌人。骁勇善战。能尽其才。亦一时名将。乃存时仅一偏裨。屡为言者所攻。世之不善容才乃尔。沉香其殆怜而先知。愿与作伴作面目乎。
梦之真幻
孔子梦周公。志也。不言文、武。庄生蝴蝶。寓也。不言鲲、鹏。今人学为儒者。必曰梦孔子。学佛者。必曰释迦大士。学老者。必曰广成、老聃。真耶。幻耶。是乃梦梦耳。
吕翁梦
吕翁祠在邯聃县北二十里黄粱店。李长沙诗云。举世空中梦一场。功名无地不黄梁。冯君莫向痴人说。说与痴人梦转长。端溪王崇庆诗云。曾闻世有卢生梦。只恐人传梦未真。一笑乾坤终有歇。吕翁亦是梦中人。
梦报
杨雄蜀本纪。言张仪筑城。依龟行迹筑之。后龟壳藏酒库。长六尺。高崇文截为带跨。龟夜见梦曰。无事相屠。一一相报。后崇文诛死。尸二十余段。如带之数。此与潘妃毁玉为钗同。然龟剥于生时。而报仇于朽骨者何。可见发冢弃骨。而得显祸。固不虚也。
神对
刘珙少时。尝谒梦于大干惠应祠。梦金牌上有曲巷勒回风五字。未晓所以。迨登第。除诸王宫教授。一夕。上幸宫邸。问诸王何业。珙答以属对。时月照窗隙。上曰。可令对斜窗拗明月。诸王方思索间。珙遽以曲巷勒回风对。上曰。此神语也。
位不副梦
陈轩。字符舆。未第时。夜梦一官府。前有两高门。门各有金书额。一曰左丞陈轩。一曰右丞黄履。其后履官至右丞。轩止龙图阁直学士。轩暮年谓诸子曰。吾白屋起家。平生不作欺心事。今位不副梦。尝思昔守杭州。有达官。以一老兵执送府。欲杖之。此兵年余七十。不应杖。遂听赎。俄达官折简相责。不获已。复呼入。亟命行决。即死于杖下。至今二十年。吾未尝不以自咎也。违法徇情。杀人招谴。宜不登显位。汝等戒之。方轩梦时。左右丞乃寄禄官。后始以为执政。岂法令变更。幽冥中已预知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