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幢小品

兄绐得归
上海人刘铣坐法被系京师。其弟钝。阴祈守者代兄。令得一见家人。归死。钝既代。而铣归。绐其父母云。已得赦归。钝以客死。钝系而兄不至。士大夫皆知其冤。为馈饮食。久之。赦归。扣门。家人惊以为鬼。母泣曰。儿馁欲求食。吾自祭汝。勿怖吾也。钝哭。历历具言不死状。乃纳之。铣闻逸去。钝生二子玉、玙。玙进士、建宁太守。玉子兖。汀洲通判。兖子兆元。怀庆推官。
义姊
陆浚明以直谏谪远恶地。妻没。二子幼。时令严。当速往。其姊嫁□氏。舍其家以来。为育之。至长。浚明自永新令谢事。姊乃归。吴人义之。以比鲁之义姑。姊遂以称之。浚明事如母终身。
妇人知兵
上源驿之变。以李克用雄武。即宜发兵剪朱全忠矣。然竟以刘氏言而止。盖左右勇士多死于难。其气已竭。且孤军无后继。势不可轻用。欲而不能。非能而不欲。刘氏亦姑托辞。真女丈夫也。太原被围。克用欲走。刘氏谏止。亦与此同。自来妇人知兵。无若刘氏。
女将
女人有军功者尽多。然无若顾琛之母孔氏。孔年已百余岁。晋安帝隆安初。王廞吴中作乱。以女为贞烈将军。悉以女人为官属。及孙恩乱。东土饥荒。人相食。孔氏散家粮以赈邑里。活者甚众。生子皆以孔为名。
孝烈将军。隋炀帝时人。姓魏氏。本处子。名木兰。亳之谯人也。时方征辽募兵。孝烈痛父耄羸。弟妹皆稚騃。慨然代行。服甲冑。鞬橐操戈。跃马而往。历一纪。阅十有八战。人莫识之。后凯还。天子嘉其功。除尚书不受。恳奏省视。及还谯。释其戎服。衣其旧裳。同行者骇之。咸谓。自有生民以来。盖未之见也。遂以事闻于朝。召赴阙。帝方恣酒色。奇之。欲纳诸宫中。对曰。臣无媲君之礼。以死誓拒。迫不已。遂自尽。帝惊悯。追赠将军。谥孝烈。土人立庙。岁以四月八日致祭。盖其生辰云。
妇女有须
李光弼之母李氏。封韩国太夫人。有须数十。长五寸。为妇人奇贵征。 【 光弼姓李。而母亦姓李者。盖父原契丹赐姓故也。】 闽林文恪母黄大夫人亦有须寸许。黄有奇术。立柱下卜吉凶。其术莫知所自来。立柱以晴日向日月跌坐。徐伸两手加额。默视。引右肘于鼻端。凝视久之。渐见小如一发。吉。大则凶。卒之年。谓诸子曰。今年不佳。吾立柱几如股矣。果卒。年八十一。
弘治六年五月丙寅朔。湖广应山县民张本华之妻崔氏生须长三寸。
贤夫人
胡端敏之夫人李氏。不妬。亦不自识其贵。有问汝夫历几官。今何品列。应曰。丈夫自知之。妇人焉用识此。以寿考终。
乔刘二妾
乔白岩太宰卒。妾二人缢死。刘白川尚书有二妾。亦如之。两公其以情感耶。抑选得贞烈人而后娶。故若此耶。亦奇。
长爪妾
翠娥秀。娼家女也。以处子适松江管军副万户薛彻都为小妻。都卒。谨护其爪。不肯嫁。卒完其志。年踰八十。爪长尺余。卒。
瘖妾
严澄。字道彻。文靖公之仲子也。年三十无子。纳妾二人。皆陋。一日。过姻家。见侍女年且及笄。而尚未蓄发。询其故。主人以素瘖。即蓄发。孰收之。澄恻然。谓第使蓄发。吾将以为妾。其人以为戏。未信。复为申约。卒娶之。文靖闻之喜曰。儿合天道。必有后。后三妾皆生子。澄素持白衣陀罗尼。且坚守不杀戒。凡举子多重胞之征。人皆异之。安小范又云。三妾。一瘖。一聋。
姊妹继娶
古人娶妻。多以姊妹为媵。唐、宋、甚稀。或先娶死。而续其妹者。入国朝益稀。惟濮阳李伯承先芳。元配盛卒。继任氏。即以妹助簉焉。号曰仲任、季任。仲任卒。继许氏。又卒。乃以季任为内主。伯承豪宕。为尚宝少卿。能诗文。无子。年八十四卒。
妬后化龙
梁武帝郄后以妬忌。化蟒入梦。帝为忏礼。得复为好女子来谢。释家及小说往往见之。今梁皇忏是也。而南史谓其化龙。入于后宫。通梦于帝。或见形。光彩照灼。帝体将不安。龙辄激水腾涌于露井上。旧殿衣服委积。常置银鹿卢金瓶。灌百味祀之。故帝终不立后。其说小异。或先为怪。如史所称。而后得度。未可知也。 【 妬妇化为异类。理或有之。谓蟒?龙。殆史氏文饰之词。】
妬妇
邹观光。字孚如。楚人。有才名。为南京光禄少卿。余起家南司业。自幸得一见请益。比至问之。则送客江东门。暴没舆中。甚骇之。一日。刘司成座中谭及。吭嘅。且曰。邹精神甚旺。而阨于妬妇。尝一日相遇涂中。拉归寓所。从容谈笑甚适。呼进午饭。其妻内捶一婢。声彻客座。邹已失色。刘逡巡辞归。邹又固留。捶久不止。声愈厉。其婢气垂尽。刘局蹐告辞。邹面如土。竟出门而去。未数日变闻。盖妬妇之为害如此。亦可怜也。
正德八年。刑部主事陈良翰妻程氏杖杀女婢。解尸置木柜中。他日复缚一婢。欲刃其胷。婢脱走得免。东厂廉得其事。并良翰俱下锦衣卫狱。拷讯得实。都察院复议。程氏穷凶极惨。比拟故杀律斩。良翰纵妻为恶。谪戍边卫。
俗语谓法马为乏子。乏者。法字之讹也。谓兑架为天平。由来尚矣。吴中有天平山。山石林立。皆剑拔。甚锐而匀。真奇观也。学宪范长白得之。曲折筑园奇巧。夫妻时游其间。妻徐氏。能诗而妬。范遂无子。情甚笃。苏州人为之语曰。范长白夫妻上天平乏子。闻者大笑。长白名允临。能文章。精书法。名与董思白相亚。年尚壮。闻已得子。可塞苏州人之口。
爇衣
叶朝宠。貌魁伟。能读书。福清人。初娶魏。再娶林。林悍甚。与魏子新不相能。新去之三山。林复与妯娌日阋争宠。不能禁也。一日。林忽语其所善。吾夜梦-绯衣神人持炬火爇我。我避之不能。觉而体犹痛。此何祥也。次日。林就爨下炊。火飞出。焚其衣。衣带结不可解。仓皇以水沃之。愈沃愈扬。遍体糜烂。生蛆。臭秽难近。竟死。
妻妾投缳
钱首曾。号瞿轩。常熟人。嘉靖庚戌进士。为兵部郎中。遇妻妾严。舍中风烈。所挂蒲织稍触损。皆惶惧。投缳死。事闻世庙。下法司。廉其事。无他。且在署。得不坐。后娶一室。不受绳束。或骂詈。即反唇。托郊行。约友人纂取之去。
妾祸
吴中张献翼夺军人蒋贵妻王二为妾。嬖之。张夜宴。五鼓就寝。蒋操刀伏山石中。先杀张及王。并门客七人。手提灯自厕逃。遇一妇人。不见也。妇人愕立如揸。溺其身去。次日就擒。投河而死。张为人多怪。携卧具。宿府县狱中各二夕。自为犯人。使奴持大杖痛笞之。三下不见血者。反与杖。 【 今有人自作罪囚。向城隍座下者。与此正同。】 自称朝奉。人称亦如之方喜。
家庭之累
君子每处家庭不幸事。真可怜。瞿洞观。有道人也。娶徐司空凤竹之女。悍甚。怍其姑李夫人。至愤死。洞观逐居别室。司空讼于官。十余年。洞观卒不屈。上书以死自誓。且许再嫁。乃得免。同时严中翰治亦有此苦。欲离异。文靖公以妇翁相与厚。命姑忍。公没后。乃行其志。中翰以贵公子能文章。被服儒素。外处休?凵?匕?。而中多邑郁。以此。近日士大夫有为子所累者尤多。其是不可解之业冤。余妇甚拙。不我扰。二子不甚学问。性颇因循。此一节犹有可虑。偶感书此自幸。且励二子。毋荼毒老人为也。
人有有志为善。而兄父不见亮。反挟子弟之势横行者。如云间张状元瀛海。讳以诚。刻意自立。父兄不佳。里中有来诉者。稍进正言。便受荼毒。无如之何。后凡来诉者。告云。汝只去诅张状元死。如死了。父兄无可恃。汝辈庶得免累。果万历乙卯暴殁。去登上第仅十五年。真可怜。真可怜。乃若子弟奴仆为政。而我辈不能禁。则己必有过焉。奴仆犹可言。子弟之穷凶极恶者。圣贤豪杰亦不能化也。而况我辈乎。
善处侄仇
宋王之望之父纲。襄州谷城县人。家饶。好行善。其侄任气好酒。与无赖子为仇。时相鬬。呼无赖子与钱十万。使市布房陵。众皆争。谓一去必不来。不答。无赖子得钱。醉酒蒲博。数日尽。遂遁去。争者咎之。纲曰。吾非不知。此人得钱而改化为良善。益莫大焉。今其逃。与吾侄无杯酒之衅。是以百千去之。所以两全也。靖康之乱。襄、汉被祸尤酷。独王氏仅存。之望贵显。则积善之报也。
子孙
齐神武子侄多夷灭。独清河王岳。谦约畏慎。故其孙士廉以文行昌显。梁武子孙亦多夷灭。惟昭明太子孝友下士。故其子岳阳三詧。立国江陵。传数世。其后名德相闻。与唐终始。萧瑀、萧俛等。俱贵盛。八叶宰相。孰谓无天道乎。
谢玄立功于晋。盛矣。而子奂不慧。殷景仁辅宋文帝为宗臣。卓矣。而子道矜亦不慧。奂子灵运有俊才。至不保身。道矜之后更无闻者。
桓玄虽灭。其子诞。字天生。年数岁。流窜太阳蛮中。多智谋。为羣蛮所宗。属于魏为太都督。襄阳公卒。谥曰刚。子晖袭爵。卒。弟叔兴袭。立功。传者数世。
桓冲尽忠王室。史传亟称之。即刘裕起义。亦全一孙示报。乃冲存时。朝议用谢輏为江州刺史。冲怒。奏輏文武无堪。遂自领州事。吁。横亦甚矣。盖将门之习。即忠顺亦不能尽革也。桓彝儒者以忠死。而诸子皆以武显。卒至灭门。可惜。可惜。
王猛子永。起义佐苻丕死。永弟休。休子宪。仕魏为并州刺史、北海公。卒年八十九。世世显重。太原王氏本田齐之后。田氏称王家。子孙因以为氏。
王安石。生性执抝。已自不幸。又生出儿子不才。放泼短命。受了多少谤议。多少悲哀。范文正之子。最多最贤。西夏用兵。即一有病。儿子得其力不小。宋璟四子皆不肖。韩休五子皆贤。幼滉。亦至宰相。天之待人。其亦偏有轻重耶。
安石子雱为待制卒。有兴化尉胡滋妻。宗室女也。自言梦中人衣金紫。云。王待制来为夫人儿。妻寻产子。安石闻之。自京师至金陵迹访。与夫人常坐于船帘下。见船过辄问。得非胡尉之船乎。既而得之。举家悲喜。亟抚视泣涕。遗之金帛。不可胜数。邀与俱还金陵。滋言有捕盗功。应诣铨求赏。介甫使人为营致。除京官。留金陵且年余。欲得此儿。其母不可。乃遇之。
安石女嫁蔡卞。知书能诗。蔡凡事先与谋。然后行。及拜相。优人戏曰。右丞今日大拜。皆是夫人裙带。蔡嘻而不言。后卒以败名。荆公生子女皆聪俊。其败类流祸乃尔。真间气之锺也。
宋学士之祸。孙慎。字子畏。以洪武十三年庚申岁十月二十八日死。年二十七。次子璲。字仲珩。以是年十二月八日死。年三十七。一子。璲之子怿。从祖父子性以丧归。长子瓒。字仲珪。与怿同学士赴贬所。学士次年五月殁于夔。瓒以洪武十九年丙寅四月十日。殁于茂州安远驿傍之蓬簇。惟怿以孤童治丧。三子慎先死。恺恂继之。幼子怀。以卒之年始生。嗟哉。学士事圣主而不克终。三世颠沛流离至此。亦可怜矣。
毛东塘长子□。号白山。长厚质直。中怀泾渭。多识典故。善别人物。子世卿。举乡试。不少见喜色。终太保之世。无盛满之咎。睚眦之隙。皆其力也。太保颇疵其短智。罗念庵在座。解曰。公胡责细行而忘大节。太保惊问状。曰。礼不云乎。不敢失色失言于人。而使人曰。幸哉有子。此孝子之大节也。太保竦然。为起谢。
刘庄襄公冢孙守蒙。深理学。当荫文资。让其叔溧。又军功荫锦衣千户。让其弟守孚。试在高等当既。让族叔沾。人曰。泰伯三让。孔子称为至德。守蒙似之。
大学士刘珝之子锐荫尚宝卿兼翰林博士。历官四十年。进阶三品。加一品服。致仕。岁给夫四名。俸米六石。此真奇事。锐。八岁受荫。召至文华殿。拜起如成人。门限高。杨邃庵提携过之。终太常。著述甚富。
多子
庆成王锺镒。谥荣惠。晋恭王之曾孙也。弘治五年八月。山西巡抚杨澄等奏王子女至九十四人。恐其中有收养异姓之弊。且为子镇国将军奇??戏等增年。冒支禄米。乞下礼部议处。并乞限各郡王以下。妾媵之数。礼部查勘覆奏。谓王子女俱王妃、夫人并宫人、室女所生。别无违碍。其冒支禄米。法宜追征还官。得旨。王子女既无违碍。其支勿论。冒支禄米不必追征。准作以后年分该支之数。法司原奏。有不许滥收子女事例。仍行各王府知会。自郡王以下。妾媵多少之数。再会官定议以闻。礼部复会议覆奏。谓郡王自正妃外。妾媵不得过四人。各将军不得过三人。中尉不得过二人。从之。着为令。王后生子至百人。俱成长。又皆隆准。自封长子外。余九十九人并封镇国将军。今本府数至二千余人。他府有止二三十人者。
汉张仓。子百人。赵王彭祖。子七十二人。唐棣王琰。子五十五人。荣王琬。子五十八人。延王玢。子三十六人。皆玄宗之孙。而玄宗亦有子三十人。宋徽宗。子三十八人。张耆。四十二人。杜子征。一百四十人。冯盎。三十人。宋初李僊哲。 【 一曰后周人。】 真州人。任本州岛刺史。生男女六十九人。缘江十余里。第宅相连。僊哲鸣笳道从。往来其间。子孙来见者。披簿以审。
宗室谋玮所辑异林。中有多男一款。备矣。尚有未尽者。故摘出如左。犹之乎千一也。其三十人以下皆不书。
无子
三代以后。帝王无子者。在末季如汉之平、哀。宋之光、理。不必言。莫贤于宋仁宗。而无子。尤莫贤于我孝宗。虽有武宗。犹之乎无也。当是大菩萨转世。不以此为有无重轻。至大臣贤而无子者。多不具述。以余目所经见。李九我阁学。为南吏部侍郎。年渝五十。尚未有子。丁改亭。起南大理丞。切切劝纳妾。其夫人立屏后。听之甚愠。改亭知状。再三。至大言。唤一老媪出见我。我自有说。既出。语之曰。说与奶奶知道。你老爷会元及第。官至少宰。无后。它日官生。却被侄儿受用。你老爷精神尚旺。急急纳宠。必定生子。既生子。于奶奶只隔一胎。却是老爷亲骨血。抚养成人。就是奶奶亲生一般。日后祭享。大家并坐入口。若是侄儿。先与老爷也隔一重。何况奶奶。其言切至。老媪闻之亦下泪。夫人悟。纳妾生二子。后孙月峯尚书以参赞至。改亭亦依此法言之。孙不应。后渐厌。拒不复见。改亭固求见。则自后门潜出。避之。盖孙方续娶。应接不暇。其自言曰。释迦不以罗候传。仲尼不以伯鱼显。终不立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