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幢小品

照世杯
撒马儿罕在西边。其国有照世杯。光明洞达。照之可知世事。洪武二十七年始入贡。
升赦忠裔
太祖于福寿。不但庙祀旌表。且官其子陈龚为德州同知。坐事当戍。以忠臣子。赦之。擢太仆少卿。改两浙运使。坐胡党付狱。赦居云南。勑西平侯善遇之。此心。真古帝王所不及也。
视朝赐食
太祖每旦视朝。奏事毕。赐百官食。上御奉天门。或华盖殿、武英殿。公侯一品官侍坐于门内。二品至四品及翰林院等官坐于门外。其余五品以下于丹墀内。文东武西。重行列位。赞礼赞拜叩头。然后就坐。光禄寺进膳案后。以次设馔。食罢。百官仍拜。叩头而退。率以为常。二十八年。礼部言职事众多。供亿为难。请罢。从之。盖是时元功宿将俱尽。积日所费不赀。思有以裁之矣。
象鼻岩
陶凯陪便殿。高皇从容问居地形势。凯以象鼻岩对。且曰。臣乡人张竹屋题曰。曾入苍舒万斛舟。至今鼻准蘸清流。君王玉辂催行驾。安得身闲伴白鸥。即令人刻于岩壁。一日。上御五凤楼。工部进吞船之技。羣臣侍观。众皆以见吞对。凯见独不然。上问之。凯曰。臣惟见绕船走耳。上疑之。以及于死。凯自奇人郭璞之流。遭明主而不免。数之难逃如此。
用谏掷书
韵府羣玉。阴时夫所集。太祖时时取观之。解缙谏。以为此兔园寒士之笔。所见者陋。非帝王所宜观。遂掷其书不复顾。而御制心经等书皆成。缙之受知深矣。
揣隐微
太祖神圣。凡进见者。于容貌词气间。多能揣其隐微。有杜安道者。持镊刀。随侍二十二年。凡征伐朝燕。未尝暂违。性慎密不泄。动有法度。遇要官、势人、如不相识。一揖之余。未尝启口。上甚信爱之。曰。如安道。吾知其心。
小山泉
大将军蓝玉等帅师二十万北征。由大宁进至庆州。闻虏主在捕鱼海儿。兼程而进。次游魂南。道无水泉。军士渴甚。其地有小山在鞑官观童营内。忽闻声如炮。玉使人视之。则四泉涌出。士马就饮。得不困乏。余流溢出如溪。众咸欢呼曰。此朝廷之福。天之助也。上尝梦殿西北隅有小山。流泉直下御足所履而止。至是。小山泉涌。适与梦符。
好杀必杀
有轻天下人而好杀者。周世宗是也。有重天下人而必杀者。我太祖是也。世宗折服冯道。谓天下人皆可轻。太祖少经离乱。奸盗害人。谓天下人皆可重。此所以分也。
不经之语
姚恭靖以名僧从文皇。天意也。鸿猷录谓恭靖先知文皇必登大位。有奉白帽子成皇字之说。遂请于太祖。得之。太祖威严。即父子间。谁敢说一字。请一人。又典故中谓太祖御西楼决事。马皇后从后。尝潜听之。如闻上震怒。候回宫。必询今日处何事。怒何人。因泣谏。正可积德。不可纵怒杀人。太祖从之。此村家怕老婆之言。太祖何等气象。马皇后何等贞静。茹素救一宋学士不能得。而敢尾太祖。退言得失耶。又剪胜纪闻言。太祖御膳必马皇后亲进。一日。进羹。上怒掷其瓯。中后颈。微有伤。后色不动。收之更进。此荡子打老婆之言。太祖何等敬慎。马皇后何等庄重。而狠渎不伦至此耶。
又剪胜纪闻云。徐太傅追元顺帝。将及之。忽传令班师。常遇春不知所出。大怒驰归。告帝曰。达反矣。追兵及顺帝而已之。其谋不可逆也。太傅度遇春归必有变。乃留兵镇北平。而自引兵归。驻舟江浦。仗剑入谒。帝时方震怒。宿戒阍吏曰。达入。慎毋纵之。达既入。未见帝。自疑有变。乃拔剑斩阍吏。夺关而出。帝因使人释其罪。令内谒。达不允。于是帝不得已。枉视于舟中。达因进曰。达有异图。不在今日。虽曰晚矣。然吾临江鞠旅。亦能抚有江淮。顾弗为尔。且吾之不擒元帝。亦筹之熟矣。彼虽微也。亦尝南御中国。我执以归。将曷治焉。天命在尔。已知之矣。顾达何人。敢以自外。帝重感悟。结誓而去。遂修好如初。
徐太傅与常平章以洪武元年闰七月二十七日兵入通州。其夕。元主即开建德门北遁。又五日。太傅至燕。填堑入城。报捷。留镇经理未下州郡。逻骑至古北口。寻与平章下山西。既克太原。太傅出陕西。平章出蓟州。追元主。平章克开平。还至柳河川卒。李文忠代将。太傅在陕西。张良臣降而复叛。围之数月始下。王保保睥睨兵强。太祖委太傅独当之。间以久劳召归。寻佩将印以出。而李文忠克应昌。元主已殂。太傅一败王保保。再出师败归。终王保保世。太傅未尝离陕西。比保保死。太傅稍宽。从燕王北平。从容练兵。不复出塞。由此观之。太傅终身未尝一当元主。且及少主也。太祖威严。太傅敬慎。一出入。一号令。必且谘禀。平章敢驰归。太傅敢擅还军。甚至突入禁门。斩阍吏。夺关而出。坐龙江舟。胁圣驾自临耶。齐东之语。莫此为甚。
建文军令
小说中谓文皇靖难。建文有令。毋使朕负杀叔父名。故文皇阵中诸将皆不敢加害。然初用兵时。固已削属籍矣。其后建文或有此令。以示亲亲之情。而军中恐未必然。安平持槊垂及。有龙申爪拿其臂。马蹶而止。叹曰。真命天子。后文皇问曰。马不蹶。如何。对曰。欲生致院长耳。又所乘八骏。战于郑村坝诸处。皆中箭。为左右所拔。可见矢石交下。天命所在。特不着玉体。亦岂南朝之令。射马不射人。而诸将及军士拣择而射。不敢一矢加遗耶。况文皇是时杂诸将中。震荡出入。百死一生。谒陵痛哭。危险可知。而朝廷易视。中间不无坐失机会。要之。皆天意也。
凯旋之盛
永乐廿一年北征。也先土干来降。赐名金忠。封忠勇王。随入京。十一月戊寅朔。驾次怀来。在京诸司遣官迎见。辛巳。驾入居庸关。边军、京军。左抵宣府黄花镇。右抵涿州,凡三百里。布满极目。是日。天气清明。上服衮龙金绣袍。乘玉花龙马。五掖五哨军四十万。疏队。左右夹护。时上已年六十四岁矣。按蛮徐行。威容如神。金鼓旌旄。喧阗焜耀。连?百十里外。中外文武羣臣皆盛服。暨缁黄耆耋。四夷朝贡使。骈跽道左。驾至。讙呼万岁。声震天地。忠勇王在后。于马上遥望。顾谓所亲曰。今日真从天上行也。次龙虎台。赐文武大臣及忠勇王宴。明日入京。羣臣毕贺。以前莫如唐太宗为秦王时。破擒窦建德、王世充。自披黄金甲。齐王元吉、李世责?力、二十五将随其后。铁骑万匹。甲士四万。前后部鼓吹。以俘入城。此亦自古帝王英雄之快也。
朱衣人
文皇夜梦二朱衣人侍墀下。自云太守。一真一假。次日。果有二通判。曰陈真、陈假。引奏。上喜符梦。俱擢知府。真。福建将乐人。有循吏声。
召治水
汪宗孝。歙人。有义概。受廪。独好拳捷之戏。绿壁行如平地。跃而骑屋瓦。无声。已更自檐下。屹立不加于色。偃二丈竹水上。驱童子过之。皆股战。则身先往数十过。已复驱童子从之。诸鼓舞、木熙、跳丸、飞剑之属。见之赧然自废也。万历丁未入京师。至芜城。痁作。梦文皇遣缇骑召使治水。引见殿上。文皇貌甚伟。长髯垂膝。左右以奏牍进。文皇推案震怒曰。复坏我东南百万民命。奈何。宗孝顿首言。臣书生不任官守。且父老不忍离子舍。文皇色不怿。有皁衣人长跪固请。乃已。宗孝还。其年淫雨。三楚三吴。沉灶产蛙。人相噉食。恻然心伤之。病革不可为矣。
械僧报効
宣德中。有僧因旱言于官。积薪欲自焚请雨。举火而走。获之。发龙门充军。久之脱归。得一铜印以献。辄沿街大呼。谓所献乃紫金印。复有金锁甲在泰山之巅。逻者获之。法司坐妖。律当斩。时为正统二年。上览曰。此妄男子。何足罪械。复原伍。后遁入虏。蓄发辫结。居伯颜帖木儿帐下。驾陷虏中。伯颜夫妇致敬。僧有力焉。终不自言。上亦不知其故也。
功德寺
四友斋云。京师功德寺后宫。像设工而丽。僧云。正统时。张太后尝幸此。三宿乃返。英庙尚幼。从之游。宫殿别寝皆具。太监王振以为后妃游幸佛寺。非盛典也。乃密造此佛成。请英庙进言于太后曰。母后大德。子无以报也。已命装佛一堂。请致功德寺后宫。以酬厚恩。太后大喜。许之。复命中书舍人写金字藏经置东西房。自是。太后以佛及经在。不可就寝。遂不复出幸。当时名臣尚多。而使宦者为此。可叹也。英皇即位。尊祖母张为太皇太后。母孙为皇太后。太皇太后贤明贞肃。仅宣德中。上奉侍谒陵一次。正统中。检饬宫府。优礼大臣。知王振之奸。几欲赐剑。称女中尧舜。宁有幸寺之事。且有幸而三宿之理。况国朝家法至严。除山陵外。从无有后妃出幸者。即朝廷行幸有故事者。亦举朝力争。而况于后妃。此必僧寺张大孟浪。留此不根语而袭而书之耳。
挞虏征应
英庙原有挞虏之志。神武征应甚多。一夕。梦也先稽首请罪。故己巳之役。实有所恃而行。王振窥知其素。赞成之。后陷虏。不被一矢。天颜穆如。坐玉台。羣虏环视。一虏来犯立仆。也先骑而来。堕马者三。慑伏。有一马噬人不可近。试以进。蹲伏。英皇坐之。夭矫如龙。虏大惊。益敬礼。也先叩头称臣。以至送归。果符梦中之兆。
奉侍虏中
广南卫军夏福徙辽东广宁卫。正统五年。为北虏所获。福解诵佛经。虏酋以女妻之。英庙北狩。福随侍虏廷。升千户。历升指挥佥事。后入贡。往来不绝。天顺元年。英庙召至。赏赉极厚。升南京锦衣卫指挥同知。福奏愿留京师。未几。挈家来奔。复改广南卫。至是年老。乞以孙昊代。兵部言。福不由军功。例不当袭。上以福有奉侍劳。特与之。盖是时袁彬等随侍最效劳。而福则先为虏所获。用事输忠。且能归正。尤可嘉也。
宫妃
去吴江可二十里。地名八尺。余询之县人。问名起之义。皆不可得。后考之。则宪庙选。妃江南。嘉禾以姚氏女应。女发素种种。不盈尺。过平望二十里。一夕。发委地可长八尺。入宫拜安妃。因以名。妃生寿王。貤恩父母。皆物故。其弟福。负贩菜市中。即授锦衣卫指挥同知。
山陵彩云
成化乙未冬十一月。册立孝宗为皇太子。颁诏至南京。方迎入。忽见孝陵山顶拥起彩云。至开读后方散。时钱文通溥掌南院。作祯应颂以上。纂入史馆。
祀庙石函
孝宗即位。左都马文升等主旨。岳锁济渎等祠庙。皆有前太监陈喜及奸人邓常恩所造石函。函周遭有符篆。中贮泥金书道经一卷。又金银钱数枚。诸色宝石十数颗。五谷各一升。似为魇镇之术者。每祠庙。又有先帝遣陈喜致祭祝文。其文不知何人所撰。皆刻之于石。窃观本朝故事。凡改元之初。及水旱灾伤。则致祭岳镇海渎之神。例命翰林院撰文。各分遣廷臣以往。未闻用外官撰文。内臣往祭者。况石函魇镇。世无此理。今常恩等已正宪典。其石函石碑尚存。于先帝盛德。恐不能无损。乞令所在有司毁之。凡函中所贮者。各遣人验实进缴。以灭其迹。抑以杜将来之渐。从之。
御膳进素
弘治十五年。先有旨。自正月初一日至十二月二十七日。但遇御膳进素日期。俱令光禄寺禁屠。户科给事徐昂等因言。今一岁之中。禁屠断宰者。凡一百一十一日。此旨惟光禄寺知之。在京诸司尚未有知者。乞申谕各衙门。今后凡遇禁屠日期。自御膳以至宴赐之类。俱依斋戒事例。悉用素食。礼部议谓光禄寺各项供应。上有两宫之奉养。下有四夷之宴赐。今凡遇禁屠日期。一切以素食从事。揆诸事体。殊为未便。且进素在祖宗朝无故事。惟皇上好生之德。出自天性。故爱惜物命。至于如此。但其间又有不容已者。迩复闻有旨。令进素之日。所用膳内猪、羊、鸡、鹅时价银数。各封寄藏库。臣等未敢仰窥圣意所在。伏愿明诏光禄寺。凡寄库银两。就以补助缺乏。今后一切供应。俱令随事撙节。则仁心益广。而圣德益崇矣。上纳之。
武皇圣明
武宗南巡。姚镆为山东布政。朝见。上奇其状貌。独中官不喜。御驾黑龙舟被触。上惊问为谁。对曰。姚布政。上笑曰。是美髯者耶。释不问。是日。镆驻驿中。实不知。次日。有以告者。始拜谢。上曰。偶触何伤。去。去。武宗明圣如此。
王女儿
武城中卫军余郑旺。有女。名王女儿者。幼鬻之高通政家。因以进内。弘治末。旺阴结内使刘山求自进。山为言。今名郑金莲者。即若女也。在周太后宫。为东驾所自出。语浸上闻。孝庙怒。磔山于市。旺亦论死。寻赦免。至是又为浮言。如前所云。居人王玺觊与其厚利。因潜入东安门。宣言国母郑居幽若干年。欲面奏上。东厂执以闻。下刑部鞠治,拟妖言律。两人不承服。大理寺驳谳者再。乃具狱以请。诏如山例。皆置极刑。
继统祥瑞
世庙在藩邸。不独诞年河清三日而已。显陵龙冈旧断。土衇坟起。仗下小儿。暴长数尺。既登极。南山有凤凰之声。华村产麒麟之种。
黄衣陛辞
己丑四月。世宗梦黄衣者数人陛辞南行。其势甚速。次日。语阁学杨一清。对曰。黄者。蝗也。南方其有蝗乎。是秋。蝗果大至。在在皆满。数日为大风雨飘入海。尽死。是时。上方厉精图治。故见梦。且能消弭云。
庙池浮物
河南怀庆府济源县道士宋本澄进红线彩被二。花银瓶一。云济渎庙池内浮出。赐钞六十锭。劳之。其池时浮出银币借人。如期而还则得利。不则祝之不复出。且至亏折矣。
时玉
世宗因正月雪降甚喜。有天赐时玉之谕。尚书夏言等作赋以献。当时若雨雪之类。皆因祷而应。故张皇乃尔。后有秉笔修国史者。削去可也。
芝草
世宗有诏采芝。宛平县民得五本以上。御医李果以玄岳鲜芝四十本进。三十六年九月。礼部类进千余本。明年春。鄠县民聚芝百八十一本。为山以献。内有径一尺八寸者数本。号曰僊应万年芝山。四川巡抚黄光升进芝四十九本。十月。礼部类进一千八百六十四本。四十三年。御医黄金进万寿香山四座。聚芝三百六十本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