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子藏
- 笔记
- 戒庵老人漫笔
戒庵老人漫笔
曾石塘武略 【「曾石塘武略」,原无「曾」字,据明藏说小萃本补。】
李良者北人,年七十,而诸艺精通,筋力驰骤,不减壮夫。在里中周氏教习武事,暇日谈石塘曾公铣之事云:「石塘,直隶江都人,秀才时便有志于防御施设之略。迨督三边,直出其素蓄者措之耳。先是,边兵每名有一骑,曾令鬻骑以制车,虏众之来,势若风雨,其车环列如城,车外复设党众,足以捍其冲突,而无奔溃之虞,即余子俊所谓运有脚之城,策不饲之马是也。又立放油纸法,以油纸书汉字,散置虏境水草处,凡我叛人得此而归者,即宥其死,缘是还者八九。又置慢延法,器圆如斗,中藏机巧,火延至一二时纔发,外以五采饰之,虏骑驰至,拾得者讶为异物,聚观而传玩者墙拥,须臾药发,死伤甚众,虏未测所谓,惟以曾爷爷呼之。一日虏众薄城,曾令偃旗息鼓,当门设木架,架上立金眼回回,舞不自已。傍屋置铁锅数百,盖虏所甚欲者,虏见作如此状,未敢直入,遂拥视于门之外,人畜稠迭,纷乱不已。城中号起,乃回回架上大将军炮先发,观者已成虀粉,而城上火气四放,伏兵俱出,杀获无算。曾与首相桂洲夏公最契,先一岁密订,至次年除夜,暗调精勇,直捣套虏,因据冲要,修筑三受降城,复元昊故地而属。夏相亦于是密启上前,君相元戎,相为一体,意事无不成者。而曾果以除夕率众数万,深入于套,虏不觉也。乃粮馈不继,顿军不敢进,遂致虏惊报各帐部落,顷刻聚数十万。漕官以户部无凭,不敢擅发,曾遣人督,来已违数日限,一晚斩饷职十三员,曾竟以全师而出。夏公方以小忤于上,而分宜拟其后,且夏亦以忿愦忘其夙约,除夕之前,未尝密启,正旦大朝贺,次日千秋节,连数日不能以此情达之于上。时边报沓至,上震怒,令缇骑逮,曾犹候于辕门者,凡三日始克入。曾既就槛车,而三军大恸,声闻百里。部下亲兵五千,萃天下之精勇也,日夜磨刀称反,边官抚慰,徐徐散遣。而李良者实在其数。」周见心时复面得之,述于余,颇的。
讹言取绣女
隆庆二年戊辰春正月十二日,哄传朝廷取绣女,民间年十三岁以上无不婚配,霎时惟求得婿,不暇择人。且有瞷于门首,见总角经行者,拥之而入,遂以女配焉。几数日而止,竟不知何自起而有此异也。
唐伯虎漫兴 【「唐伯虎漫兴」,原无「唐」字,据明藏说小萃本补。】
唐伯虎漫兴十首,余见其亲笔行书者,两处互有不同,想随意点窜,未有定者,因并录之。
「十载铅华梦一场,都将心事付沧浪。内园歌舞黄金尽,南国飘零白发长。满榻乱书尘漠漠,数声羌笛月苍苍。 【一云,髀里肉生悲老大,斗间星暗误文章。】 不才赢 【一云剩。】 得腰堪把,病对绯桃检药方。」
「此生甘分老吴阊,万卷图书一草堂。 【一云,宠辱都无剩有狂。】 秋榜才名标第一,春风弦管醉千场。 【一云,龙虎榜中题姓氏,笙歌队里卖文章。】 跏趺说法蒲团软,鞋袜寻芳杏酪香。只此便为吾事了,孔明何必起南阳。」
「一身憔悴挂衣襟,半壁藤萝覆釜鬵。去日苦多休检历,知音谅少莫修琴。 【一云,久遭名累怨青襟,不变贫交喜素琴。已息心机成落托,任教世态有升沈。】 平康驴背驮残醉,谷雨花坛费朗吟。老向酒杯棋局畔,此生何望 【一云甘分。】 不甘心。」
「伥伥暗数 【一云莫怪。】 少时年,陈迹关心自可怜。 【一云,百丈游丝易惹牵。】 杜曲梨花杯上雪,灞陵芳草梦中烟。前程两袖黄金泪,公案三生白骨禅。老后思量应不悔,衲衣乞食 【一云持钵。】 院门前。」
「驱驰南北罨头尘,褴褛衣衫折角巾。 【一云,龙头滥厕棘围文,草榻今眠墅迹尘。】 万点落花俱是恨,满杯明月即忘贫。香镫不起维摩病, 【一云疾。】 樱笋难消 【一云酬。】 谷雨春。镜里自看成一笑, 【一云老大。】 戏儿棚上下场 【一云,半生傀儡局中。】 人。」
「平康巷陌倦游人,狼籍桃花中 【一云病。】 酒身。短梦风烟千里蜨, 【一云笛。】 多情弦索一?尘。黄金谁买长门赋,黛笔难 【一云空。】 描满额颦。惟有所欢知此意,对 【一云共。】 烧高烛送残 【一云赏余。】 春。」
「自怨 【一云落魄。】 迂疏更自 【一云自可】 怜,焚香扫榻枕书眠。 【一云,为日月洒为年。】 苏秦扪颊犹存舌,赵壹探 【一云倾。】 囊已没钱。满腹有文难骂鬼,措身无地反忧天。多愁多恨 【一云感。】 多伤寿,且酌深杯看月圆。」
「蹋鞠回廊细自筹,腾腾无语重低头。 【一云,拥鼻行吟水上楼,不堪重数少年游。】 四更中酒半床病,三月伤春满镜愁。白面书生空鹏赋, 【一云期马革。】 黄金游客剩貂裘。年 【一云近。】 来踪迹真堪画, 【一云尤飘泊,又云,近来检校行藏处。】 飞叶僧房细雨舟。」
「尽怪趋跄总不能,自知才命两无凭。 【一云,谢遣歌儿解臂鹰,半瓢诗稿一枝藤。】 难寻萱草酬知己,且摘莲花供圣僧。两字功名成蜨梦,百年疏水曲吾肱。 【一云,时事百年蜗角战,酒杯三月凤头镫。】 尽尝世味犹存舌,荼荠随缘敢爱憎。」
「造物元来最 【一云何曾苦。】 忌名,太平又 【一云端。】 合老无能。交游零落 【一云亲知散去。】 绨袍冷,风雪飘飖 【一云欺贫。】 瓦罐冰。二顷未谋田负郭,一餐随分欲依僧。醉时试 【一云还。】 倩家人道,消尽粗疏 【一云英雄。】 气未曾。 【又闻其寿王少傅守溪诗曰:「绿蓑烟雨江南客,白发文章阁下臣。同在太平天子世,一双空手掌丝纶。」其肆慢不恭如此。】
男子变女
隆庆二年,山西太原府静乐县龙泉都民李良云弟良雨忽转女形,见与岑城都民白尚相为妻。先云父李怀生弟雨,怀病故于嘉靖三十一年,雨年二十八岁,至三十七年娶马积都民张浩长女为妻。四十一年间,两相反目,将妻出与本都民高明金。雨无营计,往本县地名也扒村投姐夫贾仲敖家工作。隆庆元年正月内,雨偶患小肠痛,旋止旋发,至二年二月初九日,卧床不起。有本村民白尚相亦无妻,于雨病时,早晚周旋同宿。四月内,雨肾囊不觉退缩入肚,转变成阴,即与白嬲配偶。五月初一日经脉行通,初三日止,自后每月不爽。雨方换丫髻女衣,裹足易鞋,畏赧回避不与人知。九月内,云访闻之,令妻南氏探的。十一月初二日吴县,拘雨、相同赴审实,稳婆方氏领至马房验,系变形,与妇人无异。又拘雨出妻张氏勘明,娶后三年内往来交合,但未生息,止缘贫难嚷闹,卖离邻里。姚汉周等执结,与前相同。巡按御史宋纁于十二月二十五日奏闻,称男变为女乃阴盛阳微之兆,以祈修省。
鹤卵鶵
鹤卵略牵长,有一点红,鶵出壳,脚犹短,七八日渐长绣顶,七八日不食,多以鳅鳝喂之则易,犹小儿出痘,调理失宜,闲有亡者。
放翁记郑谢事
陆放翁游渭南集书二公事云:「郑介夫名侠,以刚直名天下,晚居福清,自号一拂居士。布衣粝食,而杂植华木于舍旁,觞咏自适。客至,必与饮,多不过五爵,蔬果之外,一肉而已。遇贫士过者,亦薄赆之,止于千钱。饮具皆白镴,或遗以银杯,辞不取。好强客弈棋,有辞不能者,则留使旁观,而自以左右手对局,左白右黑,精思如真敌,白胜则左手斟酒,右手引满,黑胜反是,如是者几二十年如一日。谢昌国名谔,尝闻道于颐正郭先生。居临江,名其庐曰艮斋。晨兴,烹豆腐菜羹一釜,偶有肉,则缕切投其中。客至,亦不问何人,辄共食。有贫士及医卜之类,饭已辄语之曰:『吾无钱与君,岂欲诗乎?』取幅纸作绝句赠之,以为常。二公皆予所向慕也。予贫甚,欲学介夫,办五杯千钱,亦复未易,又不解弈,或可力贫学昌国耳。书之座右,当徐图之。绍熙之元十二月八日九曲老樵书。」 【昌国与放翁同朝,所著有兼山家学一书。】
西蠡白水有谶
余郡胡光禄梦竹治庄于郡城之西郊,先令画士作山外青山楼外楼图成,然后命匠照图营建,架飞峰,立亭榭,路境迂回屈曲,真一小洞天也。其总门署曰「西蠡山庄」。经营二十年,所费以万计。梦竹老,诸孙析产,家渐落。庄卖蒋太守,价止八十金,未偿工匠犒赏之费。蒋号西蠡,则立匾之初,已兆于蒋矣。沈石田客坐新闻亦载一事云:秋官郎中陆孟昭名昹,太仓人。居郎署时好结纳四方,邸第外隙地构屋数间,匾曰「清风馆」,朝士迎送,必假之为燕乐。孟昭复益以酒肴,不惜所费。一日风雨大作,平地水深三尺许,馆为之倾圮。客有戏曰:「昨日清风馆,今朝白水村。」水退,孟昭复新之,甫讫工,孟昭已擢福建参政矣。其居转与侍郎滕某,滕固白水村人也。一时戏语,有数存焉。观西蠡、白水之谶,信乎人生徒自碌碌耳,造物固自有主张在也。
财主
世称富家为财主,世说新语云:「陈仲弓为太邱长,有劫贼杀财主。」
倪云林题亡室像 【「倪云林题亡室像」,原无「倪」字,据明藏说小萃本补。】
倪云林作其亡室像,诗前题云题寂照蒋君遗像:「幻形梦境是耶非,缥缈风鬟云雾衣。一片松间秋月色,夜深惟有鹤来归。梅花夜月耿冰魂,江竹秋风洒泪痕。天外飞鸾惟见影,忍教埋玉在荒村。君姓蒋氏,讳圆明,字寂照,暨阳人也。年二十一归于我,勤俭睦雍,乡里称其孝敬。岁癸巳,奉姑挈家避地江渚,又一年不事膏沐,游心恬淡,时年四十有七矣,如是者十一年。癸卯九月十五日微示疾,十八日清晨翛然而逝。甲辰正月二十四日题。」
蒋陈二生 【附王直徐海妓】
蒋生名洲,字信之;陈生名可愿,字敬修,皆鄞人也。弱冠同游学,为郡庠生。嘉靖二十九年,倭寇东南边,东南骚动。我军连摧败,创罢日甚,公私累岁不得休息,重臣往往得罪。然首倭而作之乱者徽人王直也。直任侠尚气,好施与,得恶少年心。先是与恶少叶宗满等商于海,挟中国货往来日本、暹罗、西洋诸夷间。赀益饶富,益施与,大信服夷人,夷人称为王五封,据萨摩洲,三十六岛夷属之。会直与某岛夷有郄,请于边将官而歼杀之,边将官报之不酬,遂与边将官有郄,大怨望。适边禁严通市,遂坐遣夷人寇边尝中国,则寇边无虚日,乃中国视王直者居然敌国比,竟又不可奈何。
先是,言官奏请悬立赏格,曰:「有能生获王直者,予万金,封伯,有能使海致王直降者,予世袭指挥佥事。」于时都御史胡宗宪又请得上命,命有曰:「人难之,莫敢行,则蒋生请行,又荐陈生行也。」
三十四年八月,以蒋生为正使,陈生副之,充市舶司员,率夷夏若干人以往,招抚王直,因宣谕日本王也。九月出鄞江桃花渡,至马觜汇,风飓,舟半覆,得救起,至小衢山遇寇,二生率众与战,贼败去,则兵器火攻药等大半耗矣,乃回舟舟山。蒋生念缓急惟己,移书家人,贳田产备具。
又前舟覆时,失坏应使等物,亦蒋生致家中赀具偿也,官为给券纪之。凡六日夜入大洋,又四日而抵五岛夷,夷长宁久、夷僧是柏者来见。译知上国使,甚修礼敬,二生因谕之宣谕日本王意,夷长曰:「日本王权在丰后、山口二国,当往谕丰后、山口,无谕日本。况二国又诸国长,天使行,吾以船人导,则又密知王直处。」使密使往谕直,直来,殊倨傲也,又密谕之曰:「即不念汝祖宗坟墓,独不为老母妻子计乎?今中国知汝出无奈,不甚罪汝,募汝归诚,以此时归正,朝廷岂薄汝待?将官之海藩,节镇诸夷,长富乐矣。乃借区区数岛,与中国之众久抗衡,不祥莫甚。况夷情贪狡,即一日下片纸檄曰能以叛贼某来者劳千金,恐汝头与贡使俱北也。去丑秽而就荣名,孰与身死累老母妻子哉!」直悟,谨拜诺,因定归计。
二生与直同行二国,先至平户,平户长礼敬导送如五岛夷。会闻巨贼徐海且率夷众入寇,恐我军无备,三十五年春,陈生先以王直子滶、养子毛臣、叶宗满、王汝贤、善译辨者夏正等归报。徐海者,夷称名山和尚,比次王直云。已而蒋生行至博德,见博德小夷长,知山口国荒乱不可往,谋先往丰后国,丰后王源义镇与山口王源义长兄弟国也,乃源义镇接蒋生即夷礼恭至,蒋生曲谕以寇边利害,义镇引罪,辄传谕禁诸夷无寇中国边。会山口国使来,蒋生又至山口,山口王源义长接礼尤恭,又会同丰后,禁诸夷寇边。盖二国服蒋生说,又知王直附中国,故戒寇边。又遣使修贡献朝廷谢罪也。三十六年,蒋生以王直归,归途安焉,无盗贼如去时。方陈生归时,适徐海拥众围桐乡,桐乡大困。都御史阮某困不知计,陈生及夏正说海而解其围,计擒徐海等。又叶宗满覆舟山贼党,皆陈生以贼攻贼云。王直至城下,犹观望持两端。当是时,直众犹盛,乃胡宗宪与王滶等同卧起,甚交驩,遂授计夏正,为好辞以滶易直,乃诿而执之,竟论诛死。王滶亡海,叶宗满、王汝贤末减从戍。直死时再呼:「蒋洲、陈可愿误我,误我!」直意盖期官之海藩,节镇诸夷,长富乐也。则王直诛而党与散矣。
夫倭寇寇东南六七年而天始厌祸,东南民死焚掠者、死征戍役者、死供饷死逃亡者,累数十百万人,至不欲为民。若大吏兵将材官,若土蕃军官,往往陷没,徒以王直等耳。即宗宪轻财用事,能尽人死力,得王直、徐海,海夷遂平。而二生者,可谓无功于国哉?
二生言海外四际无地,如行鸡卵中,日月出没时状奇甚。日以山夜以星辰为道,忽如眉浮天际者,山之来,忽如山浮者,鱼也。又言往返时,舟几再覆,乃天妃有神,或下一雀至七雀,或一燕至三燕,或空火流,船卒免于水云。当时有害功者,并二生谮之,漫为蜚语,二生竟落格废赏。宗宪为之输粟为太学生。此王叔承从二生纪行善,诠次其事如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