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园丛话


  ●丛话六。耆旧◎安安先生先生姓金氏,讳祖静,字会川,一号定涛,吴县人。雍正七年己酉,以国子生荐举引见,授户部南司主事,除广西司员外,迁南司郎中。从大学士忠勇公傅经略金川,佐理军务。奏凯,知四川叙州府事,以亲老改近省,补山东济南府知府,擢济东泰武道,调运河兵备道,又调浙江金衢严道,升贵州按察使。

  年七十五致仕归。所居授经堂在金阊门内之皋桥里,筑安安室以自居,芦帘几,瓦枕藤床,宴如也。先生好读书,老而弥笃,案头尝置五色笔,见载籍中有人地事迹年月先后可疑者,必厘而点乙之。时作蝇头小楷,撮记大要,以便翻阅。书法自幼模虞永兴,继从外舅杨大瓢先生游,专攻晋帖。四十后,由二王稍降赵集贤,而尤近文待诏。群从子弟以时相见问字,必博征古今,缘起根末,终日无倦。平居多礼而好俭,常语人曰:“惟俭可以惜福,惟俭可以养廉。”起居饮食,澹泊寡营,溽暑祁寒,不炉不扇。每日早起晚罢,向夜砚火荧荧,为苦志明经所不逮也。所著有《定涛诗文集》十二卷,赵秋谷、沈归愚两先生为之序,藏于家。年八十一卒。泳年十七曾受业于先生之门,得与吴中贤士大夫游,自此始也。

  ◎随园先生钱塘袁简斋先生名枚,字子才。少聪颖,年十二能为文,尝作高帝、郭巨二论,莫不异之。乾隆元年,先生游广西,省其叔父于巡抚金公幕。金公奇其状貌,命为诗,下笔千言,遂大为赏叹。适是年有诏旨举博学鸿词科,金公专摺奏闻云:“有袁枚者,年未弱冠,经史通明,足应是选。”乃送入京师。当是时,海内老师宿儒贤达之士计九十有八人,而先生年最少,天下骇然,无不想望其丰采也。

  居无何,报罢,旋中戊午科顺天乡试。其明年成进士,入翰林,散馆以知县用,分发江南,年二十五耳。越十年,乃致仕,筑随园于石头城下,拥书万卷,种竹浇花,享清福者四十余年。著作如山,名闻四裔。年八十二而卒,学者称随园先生云。

  ◎抱经学士卢抱经先生名文召,余姚人。乾隆壬申恩科进士,以第三人及第,官至翰林学士。邃于经学,所著有《仪礼新校》、《群经拾补》、《钟山札记》诸书。

  平生最喜校正古籍,为钟山书院山长,其所得馆谷大半皆以刻书,如《春秋繁露》、《贾子新书》、《白虎通》、《方言》、《西京杂记》、《释名》、《颜氏家训》、《独断》、《经典释文》、《孟子音义》、《封氏见闻录》、《三水小牍》、《荀子》、《韩诗外传》之类,学者皆称善本。

  ◎覃溪阁学大兴翁覃溪先生名方纲,字正三。乾隆壬申恩科进士,历官至内阁学士,降鸿胪少卿。先生之学,无所不通,而尤邃于金石文字,著有《两汉金石记》、《粤东金石考》诸书。所居京师前门外保安寺街,图书文籍,插架琳琅,登其堂者,如入万花谷中,令人心摇目眩,而无暇谈论者也。尝得宋板施注苏诗,海内无第二本,每至十二月十九日必为文忠作生日会,即请会中人各为题名以及诗文歌咏,尽海内贤豪,垂三十年如一日也。嘉庆十六年,重赴鹿鸣。其明年,又重赴琼林。卒年八十六。世之言金石者,必推先生为欧、赵焉。

  ◎山舟侍讲钱塘梁山舟先生名同书,字叔颖。乾隆壬申恩科进士,官翰林侍讲。引疾归,以重宴鹿鸣,加四品衔。家居六十年,博学多文,而尤工于书。日得数十纸,求者接踵。至于日本、琉球、朝鲜诸国,皆欲得其片缣以为快。余少时游幕杭州,尝修士相见礼谒先生于竹竿巷里第,必纵谈古今书法源流以启迪后生,有董思翁老年风度。年九十余尚为人书碑文墓志,终日无倦容。盖先生以书法见道者也。

  ◎响泉观察吾邑顾响泉先生名光旭,乾隆壬申恩科进士,以监察御史出为宁夏府知府,旋调平凉府知府,擢巩秦道,俱有惠政。总督文公绶知其贤,奏请署四川按察使,以失出罢官。归田后,为东林书院山长,善诱恂恂,培养后进。能诗工书,著有《响泉诗钞》十二卷。求书必事润笔,亦甚廉,即取以市大布制棉衣,以施寒者。

  凡邑中同仁堂施药施粥施棺诸善事,先生必力为调度,以得宜而后已,乡里称善人焉。

  ◎西庄光禄王西庄先生名鸣盛,字凤喈,嘉定人。乾隆甲戌进士第二人,以内阁学士降光禄卿。寻丁艰归,遂不出,迁居苏州阊门外之闻德桥。余年十六七时,始识于金安安先生坐上。先生勤于著述,尝与元和惠栋、吴江沈彤研精经学,有《尚书后案》、《周礼军赋说》、《十七史商确》、《蛾术编》诸书,选生平交游之能诗者十二家为《苔岑集》,自刻所为诗文曰《西庄始存稿》。年六十余,双瞽。

  越十年,双目又明。嘉庆二年,卒于吴门。世之言学者,以先生为圭臬云。

  ◎竹汀宫詹家竹汀先生名大昕,字晓征,嘉定人。乾隆甲戌进士,官至詹事府少詹。自广东学政衔恤归里,掌教苏州紫阳书院者十余年。其学无所不通,所著有《廿二史考异》、《金石文跋尾》、《十驾斋养新录》、《潜研堂诗文全集》、《三统历述》诸书,精深纯粹,贯综百家,是合惠、戴两家之学而集为大成者也。余尝谒先生于书院中,听其言论,娓娓不倦,大江南北学者,莫不推尊先生为第一人。

  其弟可庐先生名大昭,为太学生。嘉庆元年,举孝廉方正。著有《广雅疏义》、《诗古训》、《两汉书辩疑》、《后汉书补表》、《说文统释》诸书。

  ◎兰泉司寇青浦王兰泉先生名昶,字琴德,与王西庄、吴竹屿、钱竹汀、赵朴庵、曹习庵、黄芳亭为吴中七子。中乾隆甲戌进士,官至刑部侍郎。自亻暴值内廷,参与戎幕,以至秉臬开藩,跻秩卿贰,<辶>历中外者三十余年,并著懋绩,与千叟宴,予告归田。年八十三而卒。先生尝东至兴京,西南至滇、蜀,所至访求金石,延览人材。从征缅甸有功,赏戴花翎。而谦恭下士,著作等身。闻人有一才一艺者,即录其姓名籍贯,细书小摺,盛以锦囊,各分门类。每与人坐谈,一闻佳士,辄从锦囊中取出补之。自古怜才爱士之诚,未有如先生者也。著有《述庵文钞》二十卷、《金石萃编》一百六十卷,又类集所知识之诗与文为《湖海诗传》、《湖海文传》若干卷。

  ◎二林居士吴门彭尺木先生名绍升,自号二林居士,前兵部尚书启丰第四子。乾隆丁丑科,与其兄绍观同中进士,未殿试。迨尚书公殁后,遂闭关城东文星阁,精心禅理,阐扬净业,不复与人闲事。著书甚多,如《居士传》、《善女人传》诸作,大半皆释氏劝世普济众生之言。古文宗法归震川。有《二林居集》二十四卷,内有《国朝名臣小传》二十篇,曾以上诸史馆。余尝谒先生于文星阁,必从门外击磬三声,而后延入,挥麈谈文,终日不倦。嘉庆元年七月,忽作《辞世偈》,一病而殁。

  ◎秋帆尚书镇洋毕秋帆先生,负海内重望,文章政绩,自具国史。乾隆五十二年,先生为河南巡抚。六月廿四日夜,湖北荆州府江水暴涨,堤溃城决,淹没田庐,人民死者以数十万计。七月朔日,得襄阳飞信,先生即于是日先发藩库银四十万两,星夜解楚赈济,一面奏闻。高宗皇帝大加奖赏,以为有督抚才。不数日即擢授两湖总督,兼理巡抚事务。泳时在幕中,亲见其事。先生为人仁而厚,博而雅,见人有一善,必咨嗟称道之不置。好施与,重然诺,笃于朋友。如蒋莘畲、程鱼门、曹习庵诸公身后事,皆为料理得宜,虽千金不顾也。家蓄梨园一部,公余之暇,便令演唱。余少负戆直,一日同坐观剧,谓先生曰:“公得毋奢乎?”先生笑曰:“吾尝题文山遗像,有云:”自有文章留正气,何曾声妓累忠忱。‘所谓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余始服其言。时和公相,声威赫奕,欲令天下督抚皆欲奔走其门以为快,而先生澹然置之。五十四年夏,和相年四十,自宰相而下皆有币帛贺之。惟先生独赋诗十首,并检书画铜瓷数物为公相寿。余又曰:”公将以此诗入《冰山录》中耶?“先生默然,乃大悟,终其身不交和相。六十年二月,贵州苗民石柳邓、湖南苗民石三保等聚众劫掠,人民震恐。先生闻之,即驰赴常德筹办灭贼之计。事既平,尚驻辰州,以积劳成疾,卒于当阳旅馆,年六十七。

  后二年,和相果伏法。先生著作甚多,一时不能尽记,尤好法书名画,尝命余集刻《经训堂帖》十二卷,海内风行,至今子孙尚食其利云。

  ◎梦楼太守丹徒王梦楼太守名文治,字禹卿。乾隆二十五年进士第三人,以翰林侍讲出知临安府。其未第时,尝为侍读全公魁幕客,册封琉球,有《海天游草》。太守既工书法,诗亦深纯精粹,远过时流。有《梦楼诗集》二十四卷,袁简斋太史谓其细筋入骨,高唱凌云,非虚语也。其书亦天然秀发,得松雪、华亭用笔。至老年则全学张即之,未免流入轻挑一路,然较刘文清、梁侍讲两公,似有过之无不及耳。

  ◎竹屿中舍长洲吴竹屿先生名泰来,字企晋,为吴中七子之一,中乾隆庚辰进士,与秋帆尚书同年。二十七年,召试,进内阁中书。先生意致萧闲,才情明秀,作诗一本渔洋,著有《砚山堂集》十卷。五十二年,尚书为河南巡抚,延先生为大梁书院山长。余时亦在幕中,与洪稚存、方子云、徐朗斋辈饮酒赋诗,殆无虚日。未几卒。

  ◎穆堂侍御许穆堂先生名宝善,青浦人。乾隆庚辰进士,历官浙江道监察御史。丁艰归,遂不出。常寓吴门,以诗文自娱。尤工于词曲,善戏谑,举座莫不倾倒。著《南北宋填词谱》,吴中诸乐部莫不宗仰之者。

  ◎苏潭中丞南康谢蕴山先生名启昆,乾隆庚辰进士,通于史学,尝补《西魏书》,以正魏收之陋。先生官浙江布政使时,余时在转运使幕中,蒙先生垂ツ,往来甚密。

  著有《礼史亭诗》、《浙东小草》、《蓬峦轩草》诸刻。所交皆一时名士,如胡べ君、沈磐谷皆在幕下,唱和甚多。后擢广西巡抚,又著《粤西金石记》十二卷。

  卒于任。

  ◎耘松观察阳湖赵耘松观察名翼,幼聪颖,年十二学为文,一日成七艺,莫不异之。以直隶商籍入学。乾隆庚午中顺天举人,辛巳成进士,以第三人及第,由编修出守广西,民淳讼简,人民悦服。适缅甸用兵,奉命赴滇,赞画军事。调广州监司。

  未几,擢贵州贵西兵备道,而以广州谳事镌级。遂乞养,归田十年,母既终,不复出。五十二年,台湾林爽文作乱,李公侍尧奉命赴闽,过常时邀先生为参赞。

  事既平,李公欲入奏起用,先生固辞之。遂由建宁分道,游武彝九曲,过常玉山,遍历浙东山水之胜,与当世贤士大夫相唱酬以为乐,年八十八而卒。所著有《廿二史札记》三十六卷、《陔余丛考》四十三卷、《檐曝杂记》六卷、《皇朝武功纪略》四卷、《瓯北诗抄》、《瓯北诗话》、《瓯北集》共若干卷,学者称瓯北先生。

  ◎筠心学士吴门褚筠心先生名廷璋,字左莪,为先外祖华ㄍ山先生受业弟子。始以明经教授太和,旋入为中书舍人,登癸未进士,入翰林至侍读学士。尝奉敕纂修《西域图志》暨《西域同文志》,于回部山川风土最为熟悉。三典省试,四校礼闱。

  舟车所及,山水之胜,人物之奇,莫不发之于诗,王兰泉司寇谓过于宋之范文穆公云。著有《筠心诗钞》十二卷。

  ◎秋室学士仁和余秋室先生名集,乾隆丙戌进士,官至翰林学士。先生为人端雅修洁,工书画,尤精于人物。历典乡会试,以病告归,为大梁书院山长,既又为娄东书院山长。年八十余尚能作蝇头小楷,没于吴门。

  ◎杜芗宫保元和姜杜芗宫保名晟,字光宇,为前明给事中采四世孙。家赤贫,忍饥励学,中乾隆丙戌进士,除刑部主事,历官刑部尚书、湖广直隶两省总督,加太子少保。吴中科第官刑部而洞悉刑名者,首推宫保与韩桂ぎ两尚书云。宫保官湖南巡抚时,偶见余笔墨,遂大称赏,屡嘱属吏驰书来聘,时余以母老辞不赴也。前后二十年中,南北往来,虽未一面,而有知己之感云。

  ◎榕皋先生吴县潘榕皋先生名奕隽,字守愚,少聪颖,年十六以商籍补仁和县学生。中乾隆壬午乡榜,己丑成进士,及殿试名列第七,以引见不到降附三甲末,迨御试保和殿,钦定第十名,以内阁中书用。补官十余年,除户部主事,遂拂衣归。自此林居四十余年,读画评诗,游心物外,怡然乐也。道光壬午岁,重赴鹿鸣。己丑岁,又将重赴琼林,时年已九十矣。以两江总督、大学士蒋公攸奏陈,奉旨加四品卿衔,著加恩免其进京,以示体恤耆儒之至意。是年适遇覃恩,胞侄世恩以所得一品封典封光禄大夫,先生生一子名世璜,中乙卯探花,亦授户部主事,两孙俱补博士弟子员。尝赋《纪恩诗》十首,海内名公卿和者甚众,莫不荣之。

  所著有《三松堂诗文集》若干卷,行于世。泳自束发游吴门,与先生为忘年交,往还最密,相知亦最深。呜呼!若先生者,可谓五福兼备者矣。

  ◎二云学士邵二云先生名晋涵,余姚人。乾隆辛卯科会元。五十七年,余初入京师,谒见先生于横街寓第。时官翰林侍讲,为人朴野,德行恂恂,今之召伯春也。而经学之修明,文章之通达,实鲜其匹。是时萧山王南陔中丞尚为秀才,常在先生坐中遇之,剧谈古今,每至竟日。所著《尔雅正义》可补邢之陋略,又有《公羊传》、《孟子义疏》诸书,未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