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子藏
- 笔记
- 客座赘语
客座赘语
查八十琵琶
王亮卿,徽州人,能诗。入试留都,闻查八十在上河,往访之,相期于伎馆,欲听其琵琶。查曰:「妓人琵琶,吾一扫即四弦俱绝,须携我串用者以往。」亮卿设酒于旧院杨家,杨家世以琵琶鸣。酒半,查取琵琶弹之,有一妓女占板,甫一二段,其家有瞽妪最知音,连使人来言:「此官人琵琶,与寻常不同,汝占板俱不是。」半曲,使女子扶掖而出,问查来历,查云:「我正阳锺秀之弟子也。」妪旧与秀之相与,与查相持而泣,留连不忍别。
苦竹君
友人张玄度,名振英,隽才也。为诸生有声,神鲜标令,飘然人外。家四壁而书室内左图右史,焚香扫地秩如也,研匣笔格,楚楚皆有致。窗下杂植花卉杞菊,倚而啸咏,自谓不减古人。兴发辄复豪举高歌,一自变量十觞不惓。诗多溪刻,好林和靖、孙太初之为人,每摹而效之。字法李北海云麾将军碑,得其遒佚。后以酒成疾而卒。间于隙地种竹数十竿,因号苦竹君,盖以张廌自况也。尝与余唱和,见余修褉阁稿,标其佳句赏鉴之,至今犹感其意。余尝箴君韶年而诗好作苦语,乃未四十而没,岂其兆邪?遗墨犹存,而清音靡嗣,悲夫!
前记异闻 【一百则。以皆金陵之事,故存之。】
吴桓王时,金陵雨五谷于贫民家,富者则不雨。
吴孙皓天纪中,建康有鬼目菜生黄狗家,乂有菜生平家,按图以为瑞,封狗侍芝郎,平为平虑郎,皆银印青绶。
晋泰始后,中国相尚用胡床、貊盘,及为羌煮貊灸。
王昙首家世居马粪里,世号「马粪诸王」。
晋时有徐景于宣阳门外得一锦麝袱,至家开视,有虫如蝉,五色,后两足各缀一五铢钱。
王僧辨尝为荆南,得橘一蔕三十子,以献梁元帝。
宋大明五年,广郡献白孔雀,以为中瑞。
宋世纳后,纳采、问名、纳吉、请期迎,皆用白雁、白羊各一头,酒米各十二斛。纳征诸物外有虎皮二枚。泰始中,又议加豹、熊罴皮各二枚。
宋、齐间,扶南等国献赤白鹦鹉者凡四五。又有青虫,不知何物。
泰始二年、六年 【泰始二年六年 「二年」原脱,据万历本补。】 ,献四眼龟、六眼龟、八眼龟。
宋孝武大明三年,广州献三角水牛。七年,永平郡献三角羊。
宋元嘉中有嘉禾,一茎九穗。
宋元嘉中,华林园中荷花二花一蔕者,凡六七见。
王献之尝写晋元帝庙祝文版,墨入木八分。
王浚伐吴,战舰长二百四十步,上起走马楼。舟船之盛,自古莫比。
晋元帝大兴初,有女人阴在腹上,当齐下,性淫而不产。
义熙中,豫章人有两阳道,重累而生。
卞壸死苏峻之难,后盗发其墓,见壸鬓发苍白,面色如生,两手皆拳,甲穿于手背。
谢灵运有逸才,每出入,自扶接者常数人。民间谣曰:「四人挈衣裾,三人捉坐席。」
张僧繇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不点晴。人问之,答曰:「点则飞去。」人以为虚诞,固请点之,顷刻震霆,二龙乘云腾上,其二不点者犹在。
宋元嘉中,民间妇人结发者,三分发,抽其鬟直向上,谓之「飞天紒」。
梁武帝酷好佛法,性多含恕 【性多含恕 「含」原作「舍」,据万历本改。】 ,天下贡献绫罗锦绮不令织鸟兽之形,恐裁剪之时,有伤生物之意也。
宋明帝借张永南苑三百年,敕云期毕便申。
齐永明九年,秣陵安明寺有古树,伐以为薪,木自然有「法大德」三字。
齐王奂二子融、琛,同是殷夫人四月二日孪生,又以四月二日同刑于都市。
宋明帝嗜鱁(鱼夷),以蜜渍之,一顿食数盂。鱁(鱼夷)乃乌贼鱼肠也。又噉肥猪肉至二百脔。
宋元嘉中,吴兴东迁孟慧度婢蛮与狗通好,如夫妻弥年。又明帝初,有狗与女人交,三日不分离。
沈约家藏书十二万卷,然心僻恶,闻人一善,如万箭攒心。
沈约谢始安王赐茯苓一枚,重十二斤八两,有启。
梁武帝于钟山造一佛像,长一丈七尺,每量辄余二尺,递量之至二丈七尺,而望之高大如初。
姚泓将妻子降于刘裕,裕斩之于建康市,百里之内,草皆焦而死。唐小说载泓遯去得仙,与衡山僧语。
颜含兄畿,服药过多遂死,已而复生,终岁偃卧。有须以梦托之,含弃官侍兄疾十三年。
郗超有旷世之度,每有寒素后进,力引拔之。超死日,为作诔者四千余人。
周兴嗣为梁散骑常侍,聪明多才思。武帝出千言无章句,令嗣次之,因成千字文。归而两目俱丧,及死,开视之,心如掬燥泥。 【此出独异志,与刘宾客嘉话不同。】
宋前废帝母太后病危笃,呼之不肯往,曰:「病人间多鬼,可畏,那可往!」
东昏为潘妃造殿,未施梁桷,便于地画之,但求宏丽,不知精密。工匠自夜迨晓,犹不副速,剔取诸寺佛殿藻井、僊人、骑兽以充足之,山石皆涂以采色。当暑种树,朝种夕死,死而复种,卒无一生。
梁元帝徐妃无宠,帝眇一目。帝间至妃所 【帝间至妃所 「所」原作「许」,据万历本改。】 ,妃预作半面妆待之。
东昏因潘妃所生女百日而亡,身服斩衰,蔬膳积旬。左右直长奄竖王宝孙诸人共营肴羞,云为天子解菜。
东昏于阅武堂置市卖酒,潘妃为市令,东昏小有过失,妃辄笞决之。因敕虎贲威仪,不得进大荆子实中荻。
齐郁林王侍祖武帝疾,比危笃,私与妃何氏书,中央作一大「喜」字,又作三十六小「喜」字绕之。
宋明帝多忌讳,以「騧」字似「祸」字,遂改为马边焉。
宋前废帝为山阴公主立面首,左右三十人。
齐郁林王即位。每见钱曰:「我昔思汝,一个不得,今日得用汝未!」
郁林与诸不逞大小诸宝器,以相击剖,破碎之以为笑乐。
齐武帝时有小史姓皇名太子,帝易名为犬子。
东昏永元元年七月,淮水变赤如血。
永元三年七月,龙斗于建康,淮水激五里。
齐明帝崩,太中大夫羊阐入临,无发,号恸俯仰,帻遂脱地,帝辍哭大笑。
东昏置射雉场二百十六处。
东昏有筋力,牵弓至三斛五斗,白虎幢七丈五尺齿上担之,折齿不倦。
东昏每出,不欲人见之,驱斥百姓,唯置空宅,县幔为高障,置人防守,谓之「屏除」。魏兴太守王敬宾新死未敛,家人被驱不得留视,及家人还,鼠食两眼都尽。
东昏侯潘妃琥珀钏,直一百七十万。
梁临川王宠姬江无畏宝屧,直千万。
东昏于诸楼阁壁上画男女私亵之像。按前此有汉广川王海阳,坐画屋为男女臝交接,置酒请诸父姊妹饮,令仰视画,及它罪废。
中大通元年,太清元年,帝两幸同泰寺,舍身为奴。群臣以钱一亿万,奉赎皇帝菩萨,僧众默许。陈高祖永定二年五月辛酉,幸大庄严寺舍身,群臣表请还宫。
梁武末年,都下用钱,每陌皆除其九。元帝江陵每陌又除六文。时以为阳九百六之占。
太建十四年陈后主即位,江水色赤如血。
隋文帝问监者陈叔宝所嗜,对曰:「嗜驴肉。」问饮酒多少,对曰:「与其子弟日饮一石。」
宋吴郡妇人韩兰英有文辞,孝武时献中兴赋,被赏入宫。明帝用为宫中职僚,齐武帝以为博士,教六宫书学,呼为韩公。
沈约宋书乐志,凡「歌」字皆作「哥」字。
晋纳后六礼之文,皆称皇帝咨,后家称粪土臣某顿首稽首再拜以答。又宋时刺史二千石,拜诏书除辞关板,文云某官粪土臣某甲。
梁武帝丁贵人,生有赤痣,在左臂,又体多疣子。及帝镇樊城纳之,并失所在。
元帝徐妃时有贺徽者美色,妃要之于普贤尼寺,书白角枕为诗相赠答。
陈宣武章后美容仪,手爪长五寸,色并红白,每有期功之服,则一爪先折。宣帝柳后身长七尺二寸,手垂过膝。后主张贵妃发长七尺,鬒黑如漆,其光可鉴。
宋文帝即位后,皇后生元凶劭。自前代惟殷帝乙践祚,正妃生纣,至劭,二人而已。
宋前废帝号明帝为「猪王」,建安王休仁为「杀王」,山阳王休佑为「贼王」,东海王袆为「驴王」。
宣阳门,民间谓之「白门」。宋明帝甚讳之,江谧常误犯,帝变色曰:「白汝家门!」
宋明帝奢费过度,每所造制,必为正御三十,副御、次副又各三十,须一物辄造九十枚。
宋孝武至殷贵妃墓,谓刘德愿曰:「卿哭贵妃若悲,当加厚赏。」德愿应声便号恸,抚膺擗踊,涕泗交流。上甚悦,以为豫州刺史。
侯景篡位,令饰朱雀门。有白头乌万计集于门楼。
徐聿之为元凶所害,子孝嗣在孕,母年少欲更行,不愿有子。自床投地者亡算,又以捣衣杵春其腰,并服堕胎药,胎更坚。及生,故小字遗奴。
晋纳后六礼,版长尺二寸,以应十二月;博四寸,以象四时;厚八分,以应八节,皆真书。后家答鲛脚书之。
魏太武攻盱眙,臧质为将军北救。太武就质求酒,质封溲便与之。
王融自撰其文章,以一官为一集。
王偃尚宋武帝女吴兴公主,常裸偃缚诸庭树,时天夜雪,噤冻久之,偃兄恢排阁诟主,乃免。
何涧为文惠太子作杨畔歌,辞甚侧丽。歌曲即杨叛儿,一作杨婆儿。
齐高帝好水引饼,何偃尝供上焉。
东昏潘玉儿有国色。齐亡,军主田安启梁武帝求为妇。玉儿泣曰:「昔者见遇时主,今岂下匹非类!死而后已,义不受辱。」既见缢,絜美如生,舆出,尉吏俱行非礼。
陈后主宫娃七宝束带,至宋犹在润州苏氏家。
沈约腰有紫痣。徐陵目有青精。
江泌衣敝虱多,绵裹置壁上,恐虱饥死,乃复置衣中。数日间,终身无复虱。
张嘉贞尝于贵人家见梁昭明太子胫骨,微红而润泽。 【此出尚书故实。又宾客嘉话作刘梦得。】
江宁县寺有晋长明灯,岁久,火色变青而不热。隋文帝平陈,已讶其古,至唐犹在。
南唐烈祖税严。尝旱,伶人申渐高侍侧,祖曰:「闻四郊乃多雨。」渐高遽曰:「雨惧抽税,不敢入城。」
元宗母宋太后一日失去,不知所在。数日后访得之,在方山宝华宫。
后主佞佛礼拜,额生疣赘,行坐手常结印。为僧寺手削筹,于面上试之。
韩熙载家多妓乐,后主密令顾闳中就其会客时写之,为韩熙载夜宴图,图中有宾客调其姬人者。烟云过眼录又有周文矩图此事。
南唐一诗僧赋中秋月,云「此夜一轮满」,至来秋方得下句,云「清光何处无」。喜跃,半夜起,撞寺锺,城人尽惊。后主擒而讯之,具道其事,得释。
南唐元宗溧文桑树中生一木人,长六寸,如僧状,右袒左跪,衣履皆备,其色如纯漆可鉴,谓之须菩提。汉成帝永始元年,河南街邮樗树生枝如人。哀帝建平三年,汝南有树生枝如人。灵帝熹平中亦两见。
烈祖受禅,旧唐有某御者来金陵。于是宴设有中朝承平遗风,长食有鹭鸶饼、天喜饼、驼蹄餤、春分餤、蜜云饼、铛糟炙、珑璁餤、红头签、五色馄饨、子母馒头。冯权给使元宗于太子官,元宗常曰:「我富贵之日,为尔置银靴焉。」保大中赐权银三十斤,以代银靴。权遂命工鍜靴穿焉。
南唐陈继自江宁尹拜少傅致仕。自荷锄理小国成畦,以真珠百千余颗 【以真珠百千余颗 「百千」二字原阙,据万历本补。】 ,若种蔬状,布土壤间,记颗俯拾,周而复始,以此为乐 【以此为乐 「以此」二字原阙,据万历本补。】 。
卢郢姊为徐铉妇,铉尝受后主命撰文,累日未就。郢曰:「当试为君抒思。」适庭下有石,千夫不得举,郢戏取弄之,有顷,索酒顿饮数升,复弄如初。忽顾笔吏,口占使书,不易一字,铉服其工。
后主大周后创为高髻纤裳,及首翘鬓朵之妆,人皆效之。
孙忌,一名晟,口吃,初与人接,不能道寒暄。坐定,辞辩锋起。
后主大周后,元宗尝因其上寿,赐以烧槽琵琶,后将卒,以此并玉臂钏留别后主。后主以后生平所爱金屑檀槽琵琶附葬。
后主为小周后于花间作亭,穷极雕镂,而狭迫仅容二人,与后同处其中。
后主时,僧尼犯淫者,有司请追还俗。后主曰:「僧尼犯淫,使其冠,乃是遂其所欲,姑令礼佛自忏。」
沈存中曾于建康见发六朝墓,得玉臂钗,两头施宛转,可以屈伸令圆,仅于元缝为九龙绕之,功侔鬼神。
王荆公乘驴入钟山,时与路傍村媪语。一日,媪以麻数缕诒荆公曰:「烦相公归与相婆。」
秦桧当国,有执政出守建康,为谄媚,每发书必写百幅,择而用之。
三藏塔
余尝至大报恩寺,登三藏殿后廊,有小塔,云是唐玄奘葬处。私臆谓三藏自在长安慈恩,以何因缘,复过江表?乃考晋隆安中,延致鸠摩罗什施寺赐额法王,尊为三藏国师,寺名白塔,后并入报恩 【后并入报恩 「入」原作「八」,据万历本改。】 。疑此是三藏旧塔院,误认为唐之玄奘耳。顷检金陵新志云:白塔在寺东,即葬唐三藏大遍觉玄奘大法师顶骨之所,金陵僧可政宋端拱元年得于长安终南山紫阁寺,俗名白塔。于是始灼然知为唐之三藏。惜所谓塔记,无从可考,梵剎志亦两存其说而未详。且既云石塔唐时建,又云宋天禧寺僧可政云云,恐误。
长干塔
掘之,入一丈长干寺旧有阿育王塔。梁大同三年,高祖改造,出旧塔下舍利及爪发,发青绀色,众僧以手伸之,随手长短,放之则屈为蠡形。始吴时有尼居此地,为小精舍,孙綝寻毁除之,塔亦同泯。吴平后,诸道人复于旧处建立焉。中宗渡江,更修饰之。至简文咸安中,使沙门安法师程造小塔,未及成而亡。弟子僧显继而修之,至孝武太元九年上金相轮及承露。其后西河离石县有胡人刘萨何遇疾暴亡,而心下犹暖,不敢便殡,经七日更苏,说云:有两吏见录至十八地狱,随报重轻,受诸苦毒。见观世音语云:「汝缘未尽,若得活,可作沙门。洛下、齐城、丹阳、会稽并有阿育王塔,可往礼拜,则不复地狱。」因此出家游行礼塔,至丹阳,未知塔处,乃登越城,望见长干里有异气色,因就礼拜,果见阿育王塔所放光明。由是定知有舍利,乃集 【入一丈 「入」原作「八」,据万历本改。】 ,并感应舍利投进,有诏复为寺,即其表见之地建塔,赐号圣感舍利塔。天禧元年,改名天禧寺。元至顺初,赐金修塔,塔完之日,天花如雨,祥光如练满空者数日。国朝永乐中,即其地重建大报恩寺,塔高九层,纯用琉璃为之,其工丽甲古今佛剎矣。第不知塔中舍利仍是阿育王塔中所函否?旧曾以问寺僧,无能详者。,得三石碑,中一碑有铁函,函中有银函,银函中有金函,盛三舍利及爪发各一枚,长数尺。即迁舍利近北,对简文所造塔,建一层塔。十六年,沙门僧尚加为三层,即梁高祖所开者也。至南唐时,废寺为营庐。久之,舍利数表见感应。祥符中僧可政状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