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子藏
- 笔记
- 大唐御史台精舍题名考
大唐御史台精舍题名考
《新传》:睿宗时,历左拾遗,累迁荆州长史。 玄宗《慰问盐夏两州百姓诏》称,令御史韩朝宗等,分往慰问。(《大诏令》。)
冯宗(见侍御。)
社暹(见恃御,又监察。)
王(见侍御。)
郑溥(见郎官主外,又监察,二见。)
苏《授郑溥殿中侍御史等制》:敕。奉议郎行监察御史郑溥等,志蕴公忠,才兼学行。守文法以明练,循宪章以清直。神羊共触,常闻避马之雄;夕乌明(疑‘朋’。)飞,俾叶迁莺之举。可依前件。(《文苑英华》三百九十五。)
封希颜(见侍御,又监察。)
宋温瑷(见侍御,又监察。)
宇文融(见侍御,又监察。)
姚成(见侍御,又监察。)
宋鼎(见郎官吏外,又监察。)
焦如璧
张景明(见侍御,又监察。)
辛恰谏《新表》:辛氏元庆子怡谏,寿州刺史。 《元和姓纂》(十七真):职方员外、寿州刺史。 《新卢藏用传》:陇西辛怡谏为职方,有获异鼠者,豹首虎臆,大如拳。恰谏谓之<鼠廷>鼠而赋之。 《石刻卫州共城县百门陂碑铭》,前成均进士陇西辛怡谏文。(长安四年,河南辉县。)
薛自劝(见郎官勋外,又监察,二见。)
李邕《谢恩慰喻表》:顷岁陛下东封将还,臣路左谒见,朝议恐陛下用臣,薛自勤与外生库狄履温罗织臣至死。(《文苑英华》五百九十八。是时盖官御史也。钺案:‘白勤’当是‘自劝’之误。履温见下。)
梁升卿(见郎官户中,又监察。)
《石刻大唐御史台精舍碑铭》后题‘开元十一年,殿中侍御史梁升卿迫书’。
许融(见侍御,又见下,又监察。)
长孙处仁(见侍御。)
刘昂(见郎官左外。)
韦洽(见郎官左外,又监察。)
赵颐贞《元和姓纂》(三十小):赵不器生颐(原误‘ダ’)。贞,(有脱字。)
员外、职方郎中、安西都护,定州鼓城县人。 《旧突厥》(下)《苏禄传》:开元中,安西都护杜暹入知政事,赵颐贞代为都护。《新纪》:吐蕃寇安西,副大都护赵颐贞败之。 《旧玄宗纪》:开元十五年闰月庚子,突骑施苏禄、吐蕃赞普围安西,副大都护赵颐贞击走之。十六年正月壬寅,安西副大都护赵颐贞败吐蕃于曲子城。(《新纪》同。)《新地理志》(五):泉州晋江县北一里有晋江,开元二十九年,别驾赵颐贞凿沟通楫城下。 《旧韦述传》:赵冬曦弟颐贞等六人,并词学登科。 《新儒学》(下)《赵冬曦传》:弟颐贞,擢进士第,安西都护。 李华《衢州龙兴寺故律师体公碑》:赵太常颐贞等,皆为此衢州,躬往围绕,敬因长老立文殊万圣之像。(《文苑英华》八百六十。) 嘉靖《衢州府志》(七):开元二十六年,衢州刺史赵颐好游西安之清皎湖,见旧经。
颜真卿《朝议大夫赠梁州都督上柱国徐府君(秀)神道碑铭》:侍御史赵颐贞辟宣慰判宫。(《文忠集》八。) 孙逖《送赵大夫护边诗》:外域分都护,中台命职方。欲传清庙略,先取剧曹郎。(《国秀集》上。) 《南岳真君碑》,衡州司马赵颐正撰,荆府兵曹萧诚书,开元二十年。(《容斋随笔》八。)
夏侯宜(见侍御,又监察。)
李濯(见侍御。)
薛《新表》:薛氏西祖房虢州刺史元宗孙,殿中侍御史。
元彦冲(见侍御,又监察。)
崔希逸(见郎官吏中。)
《旧忠义》(下)《李忄登传》:开元九年,宇文融为御史,括田户,奏知名之士崔希逸等为判官,摄监察御史,分路检察,以课并迁监察御史。 《会要》(八十五):开元九年正月,监察御史宇文融奏万年县尉岑希逸等充劝农判官。
冯绍烈(见侍御,又监察。)
孙济(见郎官左中补,又监察。)
玄宗《分遣蒋钦绪等往十道疏决囚徒宣慰百姓制》:仍令殿中侍御史孙济往陇右道。(《大诏令》。时开元十三年。详左巾补。)
李知柔(见侍御。)
杨(又见下,又监察。)
《五灯会元》一:永泰元年五月五日,代宗梦六祖大师请衣钵。七日,敕刺史杨于本寺如法安置。《玉堂闲话》云:杨为兖州朱瑾书记。(《广记》三百五十四。)
崔季友(见侍御,又见下。)
长孙孝纪(见侍御。)
杨(重见。)
宋宣远(见郎官左外,又监察。)
韩宣(见侍御。)
卢恰(见郎官吏外,又监察。)
何千里(又监察。)
《唐会要》(八十五):开元十二年,宇文融又奏加奉天县尉何千里等充劝农判官。 颜真卿《鲜于少保碑》:父令徵,与殿中侍卿史何千里以气概相高。
(《颜鲁公文集》六。)
夏侯(见郎官度外,又监察。)
刘日正(见郎官吏中、勋中,考外有刘日政,又监察。)
王维《裴仆射齐州遗爱碑》:大驾还都,分遣中丞蒋钦绪、御史刘日政宋巡按,皆嘉公之能,奏课第一。(《全唐文》三百二十六。)
咸业(又监察。)
《通志氏族略》(四):开元中,殿中侍御史成业世居东海临朐。 《唐会要》(七十六):神龙二年才膺管乐科成业及第。(《纬略》:咸庆业。
‘庆’字误。) 《新儒学》(下)《赵冬曦传》:开元初,大理评事咸业入集贤院修撰,窬年为直学士,坐事左迁余杭令。 《旧忠义》(下)《李忄登传》:开元九年,宇文融为御史,括田户,奏知名之士咸业等为判官,摄监察御史,分路检察,以课并迁监察御史。 《会要》(八十五):开元十二年,宇文融又奏加前大理评事咸业等充劝农判官。 又(六十四):开元十三年四月,监察御史咸业为集贤院直学士。 李华《杭州余杭县龙泉寺故大律师碑》:故成御史广业等屈身郡邑,仑舸洄沿。(《文苑英华》八百六十。) 徐季《屯留令薛仅善政碑》:自江阳丞,中丞宇文融、殿中侍御史咸业并引为判官。(《全唐文》三百六十二。)
崔季友(重见。)
张倚(见侍御,又见下。)
张晋明《唐会要》(七十五):开元八年七月,王丘为吏部侍郎,拔擢湖城尉(《广记》作‘丞’。)张普(《广记》作‘晋’)。明等,不数年,登礼闱,掌纶诰焉。 《旧王丘传》:开元中,吏部侍郎王丘典选,擢用湖城尉张晋明,称一时之秀。(《新传》略同。) 孙逖《赵六宅浴后宴序》:左卫骑张晋明伸纸染毫,俾余题序。(《英华》七百十。)
樊希一
薛亻品亻品(见侍御,又监察。)
雍惟良(见侍御,二见。又监察。)
李秀芝(又监察。)
霍栖梧(又监察,二见。)
元和姓纂十九铎:驾部员外霍栖梧,平阳人。
竹承构(见侍御,又监察,二儿。)
刘彤(见郎官仓外。)
乔梦松(见侍御,又监察。)
康(又监察。)
《金石录》(目录七)第一千二百九十《唐康告》。(徐浩行书,天宝十载三月。《嘉泰志》:十二年三月。) 《复斋碑录》:《大理少卿康公()
夫人河间郡君许氏墓志》,王寿撰,褚庭诲正书,天宝五年五月立,在山阴兰亭。
(《宝刻丛编》。)
韦恒(见郎官左外,又监察,又左棱,又左侧,二见。)
《旧韦嗣立传》:子恒,开元初为阳山令,御史中丞宇文融密荐恒有经济之才,请以己之官秩回授,乃擢拜殿中侍御史。(《新传》同。)
张倚(重见。)
许融(重见。)
赵彦至(又监察。)
刘彦回(见侍御。)
马光淑(见郎官左中补,又监察二见。)
裴歆(见侍御。)
郑宏之(又左侧。)
《新表》:郑氏北祖房安平令九辨子宏之,定州刺史。 《纪闻》:唐定州刺史郑宏之解褐为尉,擒劫迁秩,后白宁州刺史改定州。至州两岁,风疾去官。
(《太平广记》四百四十九。) 杜甫《祭外祖祖母文》称,外孙荣阳郑宏之、京兆杜甫。文云:宏之等从母昆弟,两家因依,弱岁俱苦,慈颜永违。岂无世亲,不如所爱;岂无舅氏,不知所归。誓以偏往,测恋光辉。渐渍相勖,居诸造微。
幸遇圣主,愿发清机。以显内外,何当奋飞。(《杜工部集》二十。)
李昂(见侍御,又监察,二见,又左侧。)
班景倩(见侍御,又监察。)
库狄履温(又监察。)
《元和姓纂》(十一暮):库狄益利生履温库部郎中,河南人。 《襄阳耆旧传》(下):库狄履(脱‘温’字。)为襄阳令,有遗爱碑在县西三里。
《新宇文融传》:宇文融奏库狄履温等二十九人为劝农判官假御史,分按州县,括正丘亩,招徕户口而分业之。 《会要》(八十五):开元十二年,宇文融又奏加咸阳县尉库狄履温充劝农判官。 常衮《咸阳县丞郭君墓志》:特相友善者,时则有若吕向(见主中)、梁涉(见勋外)、库狄履温,终以伟才良器,绸缪省阔。(《文苑英华》九百六十。)李邕《谢恩慰谕表》:顷岁陛下东封将还,臣路左谒见,朝议恐陛下用臣,薛自勤与外生库狄履温罗织臣至死。(《文苑英华》五百九十八。) 《文苑英华》(一百九十一):库狄履温有《夏中初霁南省寓直诗》。(原注:时兼尚书郎节度判官。》 又寇坦有《同张少府和库狄员外夏晚初霁南省寓直时兼充节度判官之作诗》。 《金石录》(目录七》第一千二百十三《唐襄阳令库狄履温颇》,周择从撰,萧诚行书,天宝三载正月。
冯光嗣(见郎官勋外,又监察。)
唐尧臣(见郎官勋外。)
李《宗室表》:蔡王房尚古子、阳郡太守。
杨怂(旧名奉一,又监察作‘奉一’。)
《新表》:杨氏观王房司仆卿冲寂子怂,右司郎中。
宋询(见侍御,又监察。)
王焘(见郎官吏中,又监察。)
《唐会要》(八十五):开元十二年,宇文融又奏加长安县尉王焘等充劝农判官。
李宙《新表》:赵郡李氏西祖房中山贞公子(见左外又上。)宙,殿中侍御史。
《旧忠义》(下)《李忄登传》:开元九年,宇文融为御史,括田户,奏知名之士李宙等为判官,摄监察御史,分路检察,以课并迁监察御史。(《会要》八十五失载。) 《旧宇文融传》:开元十七年,礼部尚书、信安王为朔方节度使,殿中侍御史李宙劾之,(二字依《册府元龟》增。)驿召将下狱。既申诉得理,宇文融坐阿党李宙,出为汝州刺史。 《新传》:信安王节度朔方,宇文融畏其权,讽侍御史李宙劾之。密知,因玉真公主、高力士自归。翌日,宙通奏,帝怒。独孤及《唐故朝议大夫高平郡别驾权公(彻)神道碑铬》:开元十八年,考校书判甲乙丙丁科,公与徐安贞、王敬从、吴巩、(见监察。)裴脏、李宙、张ピ(见左侧。)等十学士参焉。(《毗陵集》八。)
郭(又监察,三见,又左侧。)
李麟(见郎官吏中,又阴右棱。)
《旧传》:累授京兆府户曹。开元二十二年,举宗室异能,转殿中侍御史,历户部、考功、吏部三员外郎。(《新传》略同。)
郭虚己(见侍御,又监察二见,左侧二见。)
李忄登(见郎官吏中,又监察。)
裴令臣(见侍御,又监察。)
源光誉(见郎官度中。)
卢见义(见侍御,又左侧二见。)
裴藏(见郎官仓外,又监察,又左侧。)
源玄韦(见郎官吏外,作‘玄纬’。)
杨汪(又监察。)
《新表》:杨氏观王房朔方节度使、河东郡公执一子汪,殿中侍御史。
《张燕公集》(十九):《赠户部尚书河东公杨君神道碑》:孤汪等。不详历官。
《旧玄宗纪》(上):开元十九年十二月,州都督张审素以劫制使监察御史杨汪伏诛。二十三年三月丁卯,殿中侍御史杨万顷为仇人所杀。 《旧孝友传》:敕监察御史杨汪驰传按州都督张审泰赃罪在路,为审素党与所劫,胁令奏雪罪。
汪还至州,因深构成其罪,斩之。汪后累转殿中侍御史,改名万顷。开元二十三年,审素子皇、绣候万顷于都城,杀之。(《新传》略同。)《顾云文集》:开元二十三年,张杀殿中侍御史杨万顷于阙下,复父仇也。(《广记》一百七十四。)
徐恽(见郎官吏中,又监察。)
阳润(见郎官金外,又右侧侍御兼殿中。)
姚子彦(见郎官礼中补,又右侧侍御兼殿中。)
独孤及《唐故秘书监赠礼部尚书姚公墓志铬》:柱下方书,主张纶翰。尤精其选,非盛名莫居。繇是自左补阙迁公殿中侍御史。(《毗陵集》十一。)
吉温(见郎官户中,又阴额知亲。)
《旧酷吏传》:天宝中,自京兆府士曹擢户部郎中,常带御史。 《新传》:自京兆士曹擢户部郎中兼侍御史。 《新颜真卿传》:御史吉温以私怨构中丞宋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