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御史台精舍题名考

  (案:粱升卿《唐故慈州刺史光禄卿郑公陴》:曾字景参。则景复当是曾弟,表误下一格耳。)
  
  柳讠令(又监察。)
  
  章抗(见郎官吏中。)
  苏《刑部尚书韦抗神道碑》:自雍州司户升左台殿中侍御史,转尚书主客吏部二员外、吏部郎中。(《文苑英华》八百九十六。)
  
  杨虚受(见侍御。)
  
  张应《旧李复传》:德宗时,安南经略使高正平、张应相次卒官。(《新传》同。)
  
  傅黄中(见郎官勋中。)
  
  杨滔(见郎官吏外。)
  
  姬处逊(见侍御,又监察。)
  
  齐处冲(见侍御,又监察。)
  
  袁守一(又监察。)
  《旧魏元忠传》:神龙三年,宗楚客又令御史袁守一奏言:‘则天昔在三阳宫不豫,狄仁杰奏请陛下监国,元忠密进状云不可。据此,则知元忠怀逆日久,伏请加以严诛。’中宗谓杨再思等曰:‘以朕思之,此是守一大错。人臣事主,必在一心,岂有主上少有不安,即请太子知事?乃是仁杰树私惠,未见元忠有失。
  守一假借前事罗织元忠,岂是道理。’楚客等遂止。(《新传》略同。) 《朝野佥载》:侍御史袁守一就罗公远看年命。(《广记》二百八十五。) 又袁守一性行浅促,任万年尉,于中书令宗楚客门饷生菜。除监察,窦怀贞为左御御史大夫。为自左台除右台御史,无何,客以反诛,守一配流端州。(又二百五十九。)
  
  王履道
  崔琬(见侍御,又监察。)
  
  宋庭(见侍御,又监察。)
  
  郑勉(见郎官度外。)
  
  崔子源(又监察作‘子原’。)
  《新表》:清河大房崔氏龙藏孙子源,同州刺史。 玄宗《赈怀州诏》:朕以怀州去年偏并不熟,宜令刺史崔子源察问,贫下不支济者,量加赈贷。(《大韶令》。)苏《授崔子源岐王府长史制》称,朝散大夫守尚书驾部郎中崔子源,宪曹白简,秋隼曾飞。礼闼青缣,晨凫就列。卷于藩邸,亲则舅甥。俾践端寮,宜膺宠命。可检校岐王府长史,散官如故,仍追赴京。(《文苑英华》四百五。)
  
  郑瑶(又监察。)
  
  樊钦贲《宣室志》:中宗御历,樊文男钦贲以郜城县山中寇天师刻石记本上献。
  (《广记》三百九十一。)
  
  赵升卿(儿郎官吏中,又监察。)
  
  任奉先
  李(见郎官左外。)
  《新传》:长安三年,诏雍州长史薛季昶选部吏才中御史者,季昶以万年尉李闻,擢监察御史,劾奏无避。景龙初,叶静能怙势,条其奸,中宗不纳。
  迁中书舍人。(《旧传》失载。) 苏《唐紫微侍郎赠黄门监李神道碑》:自万年尉擢为监察御史,历殿中侍御。与御史令黄门监渔阳公承旨鞠伪。景龙中,叶静能谄谀媚妒,权势倾人。公劾奏其僻,中宗原而宥之。无何,加朝散大夫,迁尚书司勋左司二员外、右司郎中、中书舍人。(《文苑英华》八百九十三。)
  《旧卢齐卿传》:长安初,则天令雍州长史薛季旭择僚吏堪为御史者,齐卿荐万年尉李。(《新传》同。)
  
  章仲昌(见郎官度中补,又监察。)
  
  邵炅(见郎官考外补,又监察。)
  《御史台记》:邵景自歙州司仓迁至右台监察、考功员外。(《太平广记》二百五十五。详考外补。)
  
  李诚(见郎官左中,又监察。)
  
  独孤舟(见郎官户中。)
  
  苗延嗣(又监察。)
  《新麦》:苗氏袭夔子延嗣,中书舍人、太原少尹。 《旧张嘉贞传》:开元中,张嘉贞为中书令,中书舍人苗延嗣等皆为所引,位列清要。(《新传》略同。)
  
  司马铨(见郎官户中,又监察。)
  《新文艺刘宪传》:司马铨历殿中侍御史。
  
  崔液(见郎官吏外补,又监察。)《旧崔传》:弟液,官至殿中侍御史,坐兄配流,逃匿于郢州人胡履虚家,遇赦还,道病卒。 《新表》:博陵、安平、崔氏、雍州司功参军、安平男擢子液,吏部员外郎,袭安平男。(则液是挹兄子从兄弟,与《旧传》异。)
  
  陈惠满(见郎官仓中补,又监察。)
  
  蒋钦绪(见侍御。)
  
  韦铿(见郎官考中补,支监察。)
  《御史台记》:神武皇帝即位,考功员外邵景与殿中御史萧嵩,韦铿俱升殿行事,职掌殊别,而制出,景、嵩俱授朝散大夫,而铿无命。(《太平广记》二百五十五。)
  
  格遵《新表》:格氏、武后相辅元子遵,殿中侍御史。 《新岑长倩传》:举明经第,为太常寺太祝。辅元诛,亡命,匿中牟十余年。神龙初,诉父冤,擢累赞善大夫。
  
  李察(见郎官户中。)
  
  萧嵩(见郎古勋外,又监察。)
  《旧专》:神龙元年,调补州参军。景云元年,为醴泉尉,僚骑陆象先为中书侍郎,引为监察御史。象先知政事,骤迁殿中侍御史。开元初,为中书舍人。
  苏《授萧嵩太子舍人制》称,朝请大夫、殿中侍御史内供奉、判尚书司勋员外郎、上柱国萧嵩。(《文苑英华》四百四。) 《御史台记》:神武皇帝即位,邵景与殿中御史萧嵩、韦铿俱升殿行事,职掌殊别,而制出,景、嵩俱授朝散大夫。(《太平广记》二百五十五。)
  
  敬昭道(又监察。)
  贾至《授敬昭道殿中侍御史等制》:敕。朝议郎行监察御史敬昭道,见素为质,怀清守道。学以润身,文能比事。自乘聪晓谒,絷(一作‘击’。)隼秋飞,或出禀五纶,或入持天宪。传使者之命,往则有功;按罪人之赃,居而不挠。因其绩用,采其声华,宜叶岁迁,允符时议。可依前件。(《文苑英华》三百九十五。) 《旧五行志》:开元四年五月,山东螟蝗害稼,分遣御史捕而埋之。河南、河北检校捕蝗使敬昭道等。(见侍御康ㄘ注,《会要》同。)
  
  和逢尧《旧良吏》(下)《强循传》:睿宗时,和逢尧以御史中丞摄鸿胪卿,充使报突厥。
  
  赵履冲(见侍御,又监察。)
  
  张晤(又监察。)
  玄宗《遣官祭五岳四渎风伯雨师诏》称,少詹事张晤祭江渎。(开元十四年。
  《大诏令》。)《旧张传》:弟晤等,皆居清列。不言何官。 《新王琚传》:张弟晤等,仕皆请近。
  
  崔沔(见郎官祠外,二传失载)
  李华《赠礼部尚书孝公崔沔集序》:擢左补阙,以公嫉邪念佞,除殿中侍御史。(《文苑英华》七百一、《唐文粹》九十二。) 颜真卿《崔孝公陋室铭记》:擢拜左补阙,迁殿中侍御史。奉敕按窃金者,公得其情,许之不死,竟得减论。
  诸王或恃贵不遵法度,举而按之,其不吐茹也如此。寻迁起居舍人。(《颜鲁公文集》十四。)
  
  霍庭玉(见侍御,又监察。)
  
  杨轨臣(见侍御,又监察。)
  
  李全昌(见郎官勋外。)
  苏《授李全昌工部员外郎制》称,朝散大夫、殿中侍御史李全昌。(《文苑英华》三百九十二。)
  
  柳泽(见郎官左外,又监察。)
  《旧玄宗纪》:开元二年,殿中侍御史为监选使柳泽上书谏,上嘉纳之。十二月,右威卫中郎将周庆立为安南市舶使,与波斯僧广造奇巧,将以进内。《新传》:景云中,为右率府铠曹参军,拜监察御史。开元中,转殿中侍御史,监岭南选。历迁太子右庶子。
  
  梁涣(又监察。)
  《文苑英华》(五百二十四)有梁涣《对津吏告下方伤水判》。
  
  麴先冲(见郎官吏外,又监察。)
  
  崔安俨(见郎官主外。)
  
  杜令昭(见侍御,又监察。)
  
  李庭□
  游子骞(见传御。)
  
  王执言(见侍御,又监察。)
  
  张游(见侍御,又监察。)
  
  员嘉静见郎官吏中,又监察。
  
  朱渭辅(见侍御,又监察。)
  
  王易从(见郎官封中。)
  苏《扬州大都督府长史王公神道碑》:擢拜左台监察御史。一岁遭内艰,衤覃阕,制复旧,迁殿中侍御史。无何,拜尚书户部员外郎。(《文苑英华》九百二十六。)
  
  李全交(又监察。)
  《新表》:李氏东祖房沂州刺史志子、光禄少卿全昌弟(见上。)全交,忠州司马。《旧张荐传》:开元初,御史李全交纠张惊,语多讥刺。 《朝野佥载》:开元二年,安国观道李若虚被御史李全交致其罪。(《广记》二百十六,又二百五十九引《朝野佥载》有石惠泰《与监察御史李全交诗。)
  
  徐知仁(见侍御,又监察。)
  
  张敬舆(见郎官左中,又监察。)
  
  崔隐甫《新表》:崔氏清河大房正平令元彦子隐甫,刑部尚书、忠公。(《旧传》:太平令。) 《旧良吏传》下:开元初,再迁洛阳令。 《新传》:解褐左玉铃卫兵曹参军,迁殿中侍御史内供奉。浮屠惠范倚太平公主胁人子女,隐甫劾状,反为所挤,贬邛州司马。玄宗立,擢汾州长史,兼河东道支度营田使,迁洛阳令。
  
  李庭诲(见郎官金外,又监察。)
  
  李畲(见郎官勋外,又监察。二见。)
  苏《授李畲司勋员外郎制》称,朝议郎行殿中侍御史李畲。(《文苑英华》三百九十一。又苏《龙门天竺寺碑》文称,殿中侍御史赵国李畲,与此同时,景云岁辛亥也,二传失载。)
  
  郭震(见侍御,又监察。二见。)
  《新赵彦昭传》:玄宗时,殿中侍御史郭震劾暴彦昭旧恶。(《旧传》略同。)
  
  崔(见郎官封外补。)
  
  徐玄之(见郎官吏中,又监察。)
  
  杜咸(见郎官祠外,又监察。)
  《新杜正伦传》:从孙咸,累迁右台监察御史,迁侍御史。
  
  高力范
  王旭(见传御。)
  
  李谨度(见郎官勋外,又监察。)
  
  宋遥(见侍御,又监察。)
  
  张冠宗(见侍御。)
  
  杨《旧良吏传》(下):初为麟游令,擢拜殿中侍御史。 苏《授杨侍御史制》称,朝议郎行殿中侍御史杨。(《文苑英华》三百九十四。)
  
  元光大《容斋随笔》(八):衡山有唐开元二十年所建《南岳真君碑》,衡州司马赵颐正撰,荆府兵曹萧诚书,末云别驾、赏鱼袋、上柱国光大至。 《金石录》(二十六):《唐南岳真君碑》有别驾、赏紫金鱼袋光大至。(《尔雅释诂》:至,大也。案《元和姓纂》二十二元:虞部郎中、太府少卿元知让生至,侍御史,河南洛阳县人。疑郎此人。光大当郎至字,盖以字行,此云光大至,或碑文未载其姓,或赵洪脱书‘元’字,惜石刻已失,无从正之。)
  
  张昶(见郎官吏中,又监察。)
  
  张冫烈(见郎官主中,又监察有张冽,疑郎是。)
  
  张撙(见侍御,又监察。赵云疑‘搏’字。)
  《纪闻》:历城令杜丰妻兄张搏,开元十五年以御史随驾东封。(《广记》四百九十四。)
  
  康ㄘ(见侍御。)
  
  许景先《元和姓纂》(八语):许义均生景先,中书舍人、工部侍郎。中山人。
  《旧文苑传》:景先,常州义兴人,后徒家洛阳。举进士。神龙初,擢拜左拾遗,累迁给事中,转中书舍人。 《新传》:神龙初,擢左拾遗,外补滑州司土参军。
  举手笔俊拔、茂才异等连中,进扬州兵曹参军。还为左补阙。宋、苏择殿中侍御史,久不补,以授景先,时议佥惬。抨按不避近疆,知制诰。(钺案:今山西闻喜县有《唐兴寺碑》,乃景先书,其结衔称殿中侍御史,判职方员外郎。碑建于开元六年。)
  
  杨光羽(封外有□羽,又监察。)
  
  张氵兑(见传御,又监察。)
  
  罗承锡(见侍御,又监察。)
  
  刘升(见侍御,又监察。)
  《旧刘瞻传》:祖升。不言何官。(钺案:今陕西华阴县有开元八年所立《精享昭应之碑》,为殿中侍御史彭城刘升书。) 玄宗《简察驿路诏》文称,令御史刘升往南北简察。(《大诏令》。)
  
  韩琬(又监察。)
  《新韩思彦传》:子琬,字茂贞,举茂才擢第,又举文艺优长、贤良方正,连中。拜监察御史。景云初,出监河北军,兼按察使。开元中,迁殿中侍御史,坐事贬官,卒。《新艺文志》:韩琬《御史台记》十二卷。
  
  陆景献《新表》:陆氏太尉枝、武后相元方子、工部尚书景融弟景献,屯田郎中。
  (《姓纂》一屋作‘员外’。) 《旧传》:历殿中侍御史、屯田员外郎。
  
  赵冬曦(见郎官考外补。)
  《旧贺知章传》:开元十年,官监察御史。(钺案:王氏《金石萃编》战,开元十一年,《少林寺赐田牒》有判官、殿中件御史赵冬曦,衔与此官合。云判官者,当是东都留守判官也。) 《新儒学传》(下): 开元初,迁监察御史,坐事迁岳州。召还复官,未几,知史官事,迁考功员外郎。
  
  王沛之(又监察。)
  
  皇甫翼(见郎官吏中,又监察。)
  玄宗《令御史皇甫翼等慰问盐夏两州百姓诏》。又《遣使宣慰江南淮南等州制》:皇甫翼等,咸谓能贤。(《大诏令》。)
  
  韩朝宗(见郎官勋中,又监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