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伪书考

  姚际恒字立方,一字首源,安徽休宁人。寄籍仁和,为诸生。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毛奇龄西河诗话,皆有载其学行。阎氏生于崇祯九年,姚氏则少阎氏十一岁耳。顾实再记。
      古今伪书考补证序
  黄云眉
  姚首源氏谓辨伪是读书第一义;然有不可不注意者:柤梨橘柚,味相反而皆调于口,伪。伪。而。知。其。所。以。伪。,伪。固。有。。真。之。用。也。。辨伪者但欲求真伪之各得其用;非欲举伪书而一一践之踏之,烧之灼之,以尽绝其根株而后快。明乎此而后知辨伪者之非有恶于伪也。抑伪有巧拙而辨有难易。丑人捧心而矉其里,里之人能笑之,此伪之拙而易辨者;淄渑之合,易牙尝而知之,他人不能也,此伪之巧而难辨者。伪巧而难辨,则有真之而伪,伪之而真者矣。然。辨。者。之。心。。则。固。以。求。真。为。鹄。;辨。之。术。有。未。至。焉。耳。,吾。又。从。而。辨。之。,非。欲。以。罪。辨。者。,辨。其。所。未。至。也。。明乎此而后知辨辨伪者之亦非有恶于辨伪也。姚氏之古今伪书考,一浅薄之辨伪书也。寻厥大概,无非抄撮通考、诸子辨、笔丛等所言,排比成书。分。类。舛。驳。,取。舍。随。意。;而。叱。辱。之。加。,又。往。往。不。准。于。情。理。之。所。安。。盖。详。核。逊。宋。胡。,而。武。断。则。过。之。,此不足以服作伪者之心也。近人顾惕生氏因就姚氏之所考而重考之,欲以匡救姚氏之失而为其诤友。余读其书,亦颇有独到之见;而。惩。噎。废。食。,盛。气。叫。嚣。,其。武。断。之。态。度。,乃。复。与。姚氏同。则以水济水,亦何足以服姚氏之心哉!夫姚书之操术诚疏矣!然伪书如毛,逐代傅益,使吾辈胸中而犹横梗一竺古护前之观念则已;苟其无也,则且病姚氏失出之多于失入,而又何忍乎他责!虽然,获盗而不获赃,终无以关盗之口而释道路之疑。使。此。不。及。百。种。之。伪。书。,以。列。证。未。备。之。故。,而犹授竺古护前者以抵蹈之间,此。则。吾。辈。之。耻。,所。当。助。姚。氏。以。张。目。者。,补。证。之。作。,盖。秉。斯。恉。。虽然,姚氏辨伪者也;顾氏辨辨伪者也,非所谓竺古护前之徒也。真伪愈辨而愈着:姚氏伪之,顾氏真之,云眉又从而伪之。求。真。而。已。。非。求。胜。也。。真其所真,伪其所伪,使真伪各得其用,此吾辈读书应有之态度;亦。所。以。为。来。者。辟。一。读。书。之。坦。途。也。其真之而非真,伪之而非伪,则术之未至,云眉不以罪姚、顾,人亦岂以罪云眉哉!抑是非之公,具在人心,苟。准。诸。情。理。而。未。安。,则。虽。以。古。文。尚。书。之。伪。,经。阎。惠。诸。君。之。侦。查。判。决。,已。成。如。山。之。铁。案。者。,亦。不。难。继。毛。氏。而。重。申。冤。词。;况补证之程多力分,引其绪而不能竟其委者哉!云。眉。虽。助。姚。氏。以。张。目。乎。然。非。其。伥。也。。诚更得诤友如顾氏者而毅色呵斥之,纠其纰缪而扶其颠踬,则云眉将怡受而无忤;学术公器,真伪固不必定于吾也。呜呼!鼓怒浪于平流,震惊飙于静树,微特不敢,抑亦不能。必。谓。为。钩。釽。群。蓺。,哗。众。取。宠。,则。无。所。逃。罪。。今请略述补证之内容:
  姚 顾二考,皆截用他文数语以就己说。本书则略师经义考,列他文于前,缀己说于后;他文多全录,非过长者不敢删节,恐。以。取。舍。戾。原。意。也。。(其中如唐檗黄先生之辨尹文子,马夷初先生之辨列子,皆以其文过长,割裂入篇,引为缺恨。)先。录。清。人。及。近。人。辨。伪。之。文。;不。足。则。以。四。库。提。要。继。之。;又不。足。始。下。鄙。意。以。补。之。:其断自清人者,承姚书而避繁复也。(下鄙意时,则不以此为限。)先他文而后及四库提要者,以提要易于检阅也。提。要。十。之。一。,鄙。说。十。之。三。,而。他。文。亦。仅。十。之。六。,则以辨伪之文,既少专篇,作者囿于闻见,又不能广搜而博征也。凡。不。待。补。不。必。补。者。不。补。。古文尚书,孔氏传,不待补者也。古三坟书、麻衣正易心法、易干凿度、天禄阁外史、素书、心书、续葬书、拨沙经、家礼仪节、致身录等,或猥琐无讥,或望名知伪,此不必补者也。若韵书偶称沈约,杜律误题虞注,手泽改署志林,既与伪书异科,亦在不补之列。
  本书编次仍依姚书;然多有与姚说参差者,别表附后以便省览。属稿甫竣,吾友陈伯瀛先生以江侠庵君所编译之日人先秦经籍考示余,受而读之,其中如本田成之之作易年代考;内藤虎次郎之易疑,尔雅之新研究;武内义雄之两戴记考,大戴记,曾子十篇考,庄子考,列子冤词,孙子十三篇考;佐藤广治之孝经考;小川琢治之山海经考,穆天子传考;狩野直喜之汲冢书出土始末考等,与本书持论颇多异同。然以专家成专书,甚有研讨之价值。本书不暇采入,姑附其篇目于此,以志景仰。且以愧国人之拘虚自蔽,嗤辨伪为多事者。
  又本书之成,得助于吾友冯孟颛陈伯瀛二先生者不少,并于此谨致谢忱!
  一九三一年余姚黄云眉
      古今伪书考补证重印引言
  黄云眉
  余所撰古今伪书考补证一书,问世将近三十年;然因是书随出版机构,长期播迁,以致隔绝隐晦,至今日乃不为读者所稔知,而余亦久以已陈之刍狗视之矣。解放以还,学术研究,多方开展,百。家。喈。喈。,皆。以。党。所。领。导。社。会。主。义。之。蕲。求。为。殚。力。准。绳。。风气所激,不特新着如林,读者应接不暇;其于我国数千年来先民劳动所积累之大量文献,亦竞思所以董理之,批判吸收之,使之成为今日学术研究领域中不可缺乏之部分。斯。诚。过。去。所。万。不。能。有。之。现。象。,华。颠。对。此。,殊。感。神。王。!而余之补证一书,自惟亦终不当见弃于今日,而以已陈之刍狗视之,盖。古。籍。真。伪。之。辨。,犹。为。今。日。董。理。大。量。文。献。工。作。中。之。首。要。课。题。也。。古籍真伪之辨,滥。觞。于。唐。代。,历宋明清而渐呈长川形态,然。尚。有。待。于。今。。日。之。加。深。加。广。。补证意在巩固姚考,范围较狭。先是书而起者,有古史辨一书,而目的不纯乎辨古籍真伪;后是书而起者,有通考一书,搜辑之勤,良不可没,而取材多非原始,别择断制,亦嫌不足。盖。举。所。有。古。籍。,一。一。探。其。源。流。,穷。其。所。以。真。伪。之。故。,初。非。少。许。人。可。卒。之。业。,且。不。能。责。诸。旦。夕。者。。然非所论于学术研究昂进之今日,往昔之所谓难事,今日视之,不犹反掌乎!补证●陋,虽经修订,未改旧观。重印问世,不系于是书区区涓埃之助;诚冀今日治古文献者,因读是书而有鉴于古籍真伪之辨,尚需继续,亟注之意,及时以卒前人未卒之业,使丰富之古籍能正确效其用于今日云尔。
  附录二
      宋、胡、姚三家所论列古书对照表  
  姚名达
  诸子辨   四部正   古今伪书考
  所辨的书名 判语 所辨的书名 判语 所辨的书名 判语
  鬻子 其徒所记汉儒补缀 鬻子 伪残 鬻子 伪
  管子 非管仲自作 管子 真伪相杂 管子 真杂以伪
  晏子 非晏婴自作 晏子 同右 晏子 后人采婴行事为之
  老子 疑        
  文子 非计然所着 文子 驳杂 文子 不全伪
  关尹子 伪 关尹子 伪 关尹子 伪
  亢仓子 伪 亢仓子 伪益 亢仓子 伪
  邓析子 真        
  鹖冠子 真 鹖冠子 伪杂以真 鹖冠子 伪
  子华子 伪 子华子 伪 子华子 伪
  列子 后人会粹而成 列子 真杂以伪 列子 伪
  曾子 非曾子自作        
  言子 非言偃自作        
  子思子 非子思自作        
  慎子 真     慎子 伪
  庄子 盗跖渔父让王疑后人所剿入     庄子 真杂以伪
  墨子 真        
  
  鬼谷子 真 鬼谷子 伪 鬼谷子 伪
  孙子 真 孙武 无可疑 孙子 未知谁作
  吴子 真 吴起 战国人掇其议论成编 吴子 伪
  尉缭子 真 尉缭 无可疑 尉缭子 伪
  尹文子 伪     尹文子 伪
  商子 真     商子 伪
  公孙龙子 真     公孙龙子 伪
  荀子 真        
  韩子 真        
  燕丹子 伪        
  孔丛子 伪 孔丛子 疑伪 孔丛子 伪
  淮南鸿烈解 真        
  扬子法言 真        
  抱朴子 真 抱朴子内外篇 真    
  刘子 非刘昼作 刘子新论 非刘昼作 刘子新论 未知谁作
  文中子 伪 文中子 真伪相杂 文中子 伪
  天隐子 疑        
  玄真子 真        
  金华子 真        
  齐丘子 伪窃 化书 窃 化书 未知谁作
  聱隅子 真        
  周子通书 真        
  子程子一名程子粹言 真中有伪        
      连山易 伪    
      归藏易 伪    
      子夏易 伪中伪 子夏易传 伪
      周易干凿度 伪 易干凿度 伪
      干坤凿度 伪中伪    
      三坟 伪 古三坟书 伪
      古文尚书百两篇 伪    
      尚书孔安国序 疑    
      元命包 真疑伪    
      关朗易传 伪 关朗易传 伪
      麻衣心法 伪 麻衣正易心法 伪
      王氏元经 伪 元经 伪
      仪礼逸经 伪    
          易传 别详通论
          古文尚书 伪
          尚书汉孔氏传 伪
          焦氏易林 伪
          诗序 伪
          子贡诗传 伪
          申培诗说 伪
          周礼 别详通论
          大戴礼 决非戴德本书
          孝经 伪
          忠经 伪
          孔子家语 伪
          小尔雅 即孔丛子第十一篇 伪
          家礼仪节 伪
      阴符经 伪 阴符经 伪
  六韬 后人依托 六韬 伪 六韬 伪
  三略 后人依托 三略 非圯上老人作伪杂以真 黄石公三略 伪
      越绝书 东汉人据伍子胥润饰易名 越绝书 书不伪但非子贡子胥作
      素问 六朝以役据内经缀辑易名 黄帝素问 伪
      灵枢 同右 灵枢经 伪
      魏公子无忌 秦汉游侠依托    
      苌弘 同右    
      范蠡 同右    
      大夫种 同右    
      公孙鞅 同右    
      广武君 汉游侠依托    
      韩信 同右    
      神农 依托尤荒唐    
      黄帝 同右    
      风后握奇经 同右 风后握奇经 伪
      力牧 同右    
      蚩尤 同右    
      封胡 同右    
      鬼臾区 同右    
      项王 伪托    
      武侯十六策 伪    
      武侯心书 伪 心书 伪
      黄石公素书 伪 素书 伪
      孙子(孙绰) 本书亡佚后人补之    
  李卫公问对 后人依托 李卫公问对 伪 李卫公问对 伪
      广成子 伪    
      无名子 伪    
      黄帝内传 伪    
      穆天子传 周穆王史官所记 穆天子传 汉后人作
      晋史乘 伪 晋史乘 伪
      楚梼杌 伪 楚梼杌 伪
      山海经 战国好奇之士杂录奇书而成 山海经 书不伪但非禹伯益作
      燕丹子 汉末文士据荆轲传增损而成    
      宋玉子 伪    
      神异经 伪托 神异经 伪
      十洲记 伪托 十洲记 伪
      赵飞燕外传 伪 飞燕外传 伪
      鲁史记 伪    
      西京杂记 不伪 西京杂记 伪
      述异记 未知作者是任昉或祖同    
      列仙传 伪 列仙传 伪
      牟子 论 伪  
      洞冥记 伪 洞冥记 伪
      汉武内传 伪 汉武故事 伪
      拾遗记 伪  
      梁四公记 伪  
      隋遗录(一名南部烟花录) 伪  
      开元天宝遗事 伪  
      广陵妖乱志 讪谤之词  
      潇湘录 最鄙诞作者不一说  
      牛羊日历 托名  
      龙城录 嫁名  
      续树萱录 嫁名  
      白猿传 托名  
      碧云騢 托名  
      云仙散录 前六卷伪  
      清异录 真  
      艾子 伪  
      锺吕传道集 伪  
      香奁集 托名  
      魏文诗格 伪  
      李峤诗评 伪  
      乐天圣俞二金针 伪  
      欧阳修杜诗注 伪  
      苏氏杜诗注 伪  
      洞极 伪  
  司马穰苴兵法 疑亦非伪 司马法 真杂以伪 司马法 伪
      通玄经 同右  
      潜虚 真疑伪  
      春秋繁露 讹 春秋繁露 书不伪书名伪
      周书 真 汲冢周书 汉后人仿效为之
      纪年 真 竹书纪年 后人增改
          天禄阁外史 伪
          十六国春秋 伪
          致身录 伪
          隆平集 伪
          于陵子 伪
          石申星经 伪
          周髀算经 伪
          拨沙经 伪
          神农本草 伪
          秦越人难经 伪
          脉诀 伪
          博物志 伪
          杜律虞注 伪
          三礼考注真杂以 伪
          贾谊新书 伪
          伤寒论 伪
          金匮玉函经 伪
          尔雅 书不伪但非周公作
          书 书不伪但非沈约作
          水经 书不伪但非桑钦作
          吴越春秋 有二作者未知谁作
          东坡志林 书不伪书名伪
          国语 未知谁作
  
    附识:诸子辨不能说是纯粹辨伪的书,因为他每辨一书,总有一段批评那书的理解,甚至完全是批评,没有一句是辨伪的。不过他总是辨伪的一部要紧书,所以和四部正、古今伪书考列成一表,以便比较。诸子辨系宋濂所作,四部正讹系胡应麟所作,古今伪书考系姚际恒所作,故此表名宋、胡、姚所论列古书对照表。
  姚名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