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国志略


  十月中旬,琉球国更造新船,配用原船桅、柁报竣。臣等即于本月二十六日恭奉节、印登舟,中山王尚穆先诣迎恩亭候送,跪请圣安。十一月初一日,冬至;初七日,东风微起,封舟同谢恩、进贡两舟乘潮出港。午遇飓,仍收回。潮落风狂,几复触礁。嗣因风信已过,波浪日恶;至二十日,中山王遣陪臣敦请进馆,须候春信始可开洋。臣等谨奉节、印,再入馆中。十二月十二日,二号船到;臣等饬将原船修补,择乾隆二十二年正月二十八日登舟。三十日卯时,东北风,遂率三舟一同开洋;用乙卯针,行三更。午时,至马齿山安护浦,下椗。二月初一日,西南风;初二日未刻,转西风。初三日,北风甚壮;初四日寅时,单癸风,用午针出澳。已刻,转丑风,单辛针三更;午时,过姑米山,单申针五更。初五日早,乙辰风,单辛针五更;夜,辰巽风,单辛辛六更,过沟、祭海。初六日,单艮风,辛针六更;转辰巽风,单辛针四更。初七日,风同,辛针三更;申刻,大雾,不见山,寄椗。初八、初九日,俱大雾,西南风;初十日早,白虹见,雾暂开,见台州石盘山。午,复大雾,白虹再见,转午风;戌时,东北风,起椗,用未针,见温州南杞山。亥时,雷电、风雨交作;船欹,急落帆叶,只用半篷。十一日,东北风,单辛针七更;晚,至罗湖,下椗。十二日,风同,用申针,收入定海所,下椗。十三日巳刻,进五虎门。午时,至亭头;二号船已于初六日先至。臣等至怡山院,行谕祭海神礼。进贡船同日至,谢恩船是日至定海(共十四日)。十六日,入城。

  ——以上针路。

  水泉

  瑞泉:在首里王城欢会门内。城建山巅,而泉脉上涌,极甘烈;大旱不竭。石壁峭立,高广数十丈。于泉眼以铁龙嵌之,泉从龙口喷流,跳珠飞雪,沁入肌骨。下承以小方池,旁通小沟,伏流直灌龙潭,分溉田圃;民苦斥卤,甚利赖焉。外树栅扃之,设司守之。日供王府茗钦;册封时,则日遣红帕筑登之押送两石到馆,以漆筩盛之,加封鐍焉(徐葆光「报谢国王日馈瑞泉二斛」诗:『数斛清甘应客须,碧筒金锁候泉隅;赪肩得得驰山驿,绛帕朝朝送水符。乍出灵源无点浊,向来渴疾已全苏。何当一勺遥相报,空说中泠在我吴』)。

  龙潭:王城北,瑞泉下流汇处,广可两亩、长数里。堤岸坚整,与圆觉寺前圆鉴池通。上跨观莲桥,清涟澄澈,杂植芰荷,游鱼可数。国中竞渡,多在于此。重阳日,王宴天使,亦设栅堤北,作龙舟之戏焉。

  奇泉:在王府西南毛氏园内。

  吉泉:在末吉村龟山下。

  笠泉:在桃原村。

  泊津:在泊村。西流入海。

  那霸港:首里西十里。直达大洋,马加石对峙如门,底皆铁板沙。左右建炮台二。凡封舟贡舶及往来诸舟,悉湾泊焉。设渡船二,以通山南行旅。

  漫湖:通海,即那霜港所停潴处。港狭,束水而入,经漫瑚四溢各间切,远近纡回,可数十里;而凝聚丰见山下,环奥山、萦中岛,沟塍联注,脉络贡通。潮尽,则坦然可徙步;潮涨,则一望弥漫,故名(一作缦湖)。傍水中一石,甚奇耸;正对久米村。

  日泉:在真和志牧志村。相传见红日坠地,生泉。泉上有古松。

  旺泉:在真和志城岳内。

  天真泉:在宜野湾普天间村松寿院傍。

  无漏溪:在北谷村。宋淳佑中,溪有恶蛟为害,义本王募生男女以祭。宜野湾章氏女舍身养母,感神灭蛟。

  玉泉:在玉城。国王每岁祈雨处。

  饶波:在丰见城石火山下。东北流。

  玉湖:在真玉桥村。

  砂川:在大岭村下。有砂岳,在海中一里许。正南为麻姑山(徐葆光「砂川诗」:『沙净潮初上,粼粼散马蹄;蹴波飞作雨,破浪踏成蹊。石立云根漏,川横岳势低。麻姑如可望,几点没凫鹥』)。

  乐平泉:在仪间山垣花村东。

  惠泉:在高岭村山南王故城下(徐葆光「惠泉诗」:『勺水无兴废,冷冷傍故城;犹堪资谷汲,只守在山清。石罅通泉脉,松间作溜声。夕陂还歇马,一掬漱余酲』)。

  芳泉:与惠泉相近。

  富藏河:在金武山下千手院傍。

  诸喜泉:在名护山悬瀑崖上。

  轰泉:在名护松堂村。

  手水:在许田村。昔有客遇一女求水,女手水进之;故名。

  许田湖:在许田村下。

  大荣川:在宇胜岳下。西南流。

  亲川泉、获剑溪:俱在今归仁亲泊村。

  运天江:在今归仁运天村,亦名运天□,西流北山,舟多泊此。

  ——以上国中。

  白川:在姑米山。

  上行瀑:在姑米山安嘉村。凡瀑,皆悬流顺泻;惟此瀑自下而上,盘逾山脊,乃旁溢四注。盖两山相距不远,本山陡峭,泉脉直冲地底,伏流涌见;而对山稍低,势亦邪衍,不似本山之峻绝,两旁沙土高突,中见石骨微凹,山趾适当泉眼,拥激有力,不暇旁溢。迎距互乘,击荡万状,恍如醉汉争斗;前者势孤,后者势盛,群而挤之。前者虽不回顾,业巳却步而退尺矣。激而行之,可使在山,固其势使然也。

  面那水:近伊良保西南。

  赤濑:在大岛。有大石如圆柱,广一里,纯紫色。无人居。

  温泉:北山、硫磺山俱有之。

  桥梁

  龙渊桥:在龙潭上。

  天女桥、观莲桥:俱圆觉寺前莲池上。

  临海桥:那霸港北炮台堤上。作三门,以通潮。旁有临海寺,程顺则有记(见「艺文」)。

  泉崎桥:在漫湖浒。双门拱月,每当皓魄澄虚,一碧万顷,如玻瓈世界中,不复有凡俗想;为中山八景之一(徐葆光「泉崎夜月」诗:『明月送潮来,桥上不知暮;遥见渡头人,纷纷厂西去』。地近陶厂,故云)

  金城桥:在首里王城西南。

  茶崎桥:在立岸村。

  长虹桥:在真和志牧志村长虹堤上。旁多盐埠。为中山八景之一(徐葆光「长虹秋霁」诗:『跨海卧长堤,秋来宜晓望;脚底彩云生,月在虹霓上』)。

  安里桥:在真和志安里村先王庙右。

  八幡桥:在八幡岭上。旁有八幡宫,供八幡大士。

  泊桥:在泊村,亦名高桥。

  真玉桥:在丰见城北玉湖之上,为往山南要路。「汪录」误以安里桥当之。

  石火桥:在丰见城石火岭下(徐葆光「石火桥」诗:『涉海不知远,盘山觉路遥;暮烟迷绝磴,惊瀑撼危桥。前岭火相接,隔溪人互招。山山名字别,译语问归樵』)。

  大里桥:在高岭村山南王故城下。旧为石桥,水门三;今架木为之。
 
琉球国志略卷六

  翰林院侍讲臣周煌恭辑

  府署

  府署

  王府(世子府附)使馆学校

  古称「岛夷卉服」,则穴居土处可知。按「隋书」称「国王所居曰波罗檀洞,堑栅三重,环以流水,树棘为藩」;盖其时栋宇之制未备,而亦寖异乎巢窟之旧矣。今则闬闳轮奂、阶戺轩崇,大改前模。至于安奉诏敕、供顿使臣公所,则多仿中国矩度;纵未足云壮丽,亦既燥湿不虞,无忧从者不直此也。方当圣朝重熙累洽百有余年,举万类而甄陶之。凡在域外波臣,咸知向学,文教浸兴;则又且俎豆尼山,置师儒弟子:胶黉之设,无异华风,前此未有也。志府署。

  王府(世子府附)

  使馆

  学校

  王府

  王城,在首里。由万松岭东上数里许,衢道修广,有坊牓曰「中山」。道南有安国寺,对街为世子第。中路砌石为大墩,内植凤蕉一丛。更进,又一坊牓曰「守礼之邦」(「汪录」云:『万历初,封王尚永制词有「足称守礼之邦」,故以为额)。道左有天界寺,寺西南为王茔,对街为大美殿。更进为欢会门,即王府城也;高踞山巅,砺石砌成,削磨如壁,苍黝磊历。远望如聚髑髅,故「隋书」因其形似,误谓「王所居多聚髑髅其下」耳。城外石崖上,左刻「龙冈」、右刻「虎崒」。城四面,门各一:前西向,即欢会门;后东向,为继世门(「汪录」:『世子嗣位,由此门入』);左南向,为水门;右北向,为久庆门。进欢会上崖,有门西北向,牓曰「瑞泉」(门左有碑,前使徐葆光镌「中山第一」四字)。左右甬道,有左掖、右掖二门通入王宫。更进有楼西向,牓曰「刻漏」(上设铜壶漏水)。更进有门西北向,为广福门;即王府门也。城周回三、四里,有马道,无雉堞。

  王殿在山顶。康熙元年毁,五十一年重建(前使臣张学礼时,殿尚未建,预题曰「东南屏藩」;受封在世子殿)。前为奉神门,左右三门并峙,在广福门内;与殿皆西向。山形本南北向,以中国在海西,表「忠顺面内」之意故也。殿九间,左右夹室一。殿前月台,建穹亭覆之。中阶七级,石栏周护,雕刻花鸟颇工整。殿上有楼,为御书楼,极高敞壮丽,巨梯当槛立。正中悬奉圣祖仁皇帝御书「中山世土」匾额,左奉世宗宪皇帝御书「辑瑞球阳」匾额,右奉皇上御书「永祚瀛壖」匾额。臣等于开读日拜瞻宸翰,天章炳焕,日月光华;诚海邦世宝也。下为王听政位,中壁悬上古伏羲画卦像,龙马负图立其前(「汪录」作孔子像);绢色苍古,微有剥蚀,非近代物(前使臣海宝「题中山王府」诗:『中山祖德见诒谋,「世缵图」成贡典修;三锡皇纶来汉使,万年臣节戴宗周。星棋花屿环芳甸,弦管烟村带画楼。敷命采风皆我职,史编为纪海东头』。前使臣徐葆光「拜瞻御书华匾恭纪二章」:『锡祚煌煌语有神,帡幪五世命三申;垂封已许天同久,拜赐时瞻墨尚新。玉札半纶为誓券,沧波一渡作通津。桑田可变恩常在,不怕重扬东海尘』!『龙章卅载贲山隈,拜舞楼头五色开;始信天文垂象远,直从海角觐光来。河山旧誓留千叶,鸾凤余辉照八垓。真个乘槎到云汉,举头咫尺见昭回』)。殿庭方广数十亩,分砌三道,方砖铺之。左厢北向为南楼,窗尽垂帘。楼隅隙地亩许,蟠松与凤蕉错植奇石间,前使汪楫题曰「听涛」。右厢南向为北宫,匾曰「忠顺可嘉」(亦用制词中语);凡宴天使皆于此,以其地面南故。殿屋皆固朴,多柱础,一间至用二十余柱。屋梁举手可接,以处山冈,且防海飓。

  世子府第,在安国寺南。别有世子殿在中城(「徐录」云:『国王时往游』)。

  〔使馆〕

  天使新馆

  馆在那霸,去迎恩亭里许,面南。一仿中朝官廨制度,前筑照墙,东西辕门外栅四周。栅内东西门房各四楹,以居国之执事人员。左右鼓角亭各一,旗竿二,上施「册封」黄旗各一。大门署曰「天使馆」,门内东西班房各六楹,以处书吏、隶役。仪门署曰「天泽门」,前明册使夏子阳题;年久失去,前使徐葆光隶书补题。门内甬道至月台,前徐葆光种榕树左右各两株。庭中广可数亩,陪臣行礼于此。正中为大堂前楹,前使张学礼、王垓隶书「天威远播」匾。屏门上前使汪楫、林麟焻题「敷命堂」匾,汪楫又联于门曰:「帝德着怀柔,正朔万年颁上国;臣心表忠信,南风三日到中山」。中楹,前使海宝、徐葆光题「皇纶三锡」匾,臣魁题其左曰「露洒扶桑」。左右楹间,徐葆光复书二牓,一载前明册使姓名:洪武五年,诏中山王察度,使行人杨载;永乐二年,封武宁,使行人时中;五年,封思绍,不遣使;洪熙元年,封尚巴志,使中官柴山;正统十年,封尚忠,使给事中俞忭、行人刘逊;十三年,封尚思达,使给事中陈傅、行人万祥;景泰二年,封尚金福,使给事中乔毅(一作陈谟)、行人童守宏;六年,封尚泰久,使给事中严诚(一作李秉彝)、行人刘俭;天顺六年,封尚德,使吏科给事中潘荣(福建龙溪人)、行人蔡哲;成化六年,封尚圆,使兵科给事中官荣、行人韩文(尚宣威未请封);成化十三年,封尚真,使兵科给事中董旻、行人司司副张祥;嘉靖七年,封尚清,使吏科给事中陈侃(浙江鄞县人)、行人高澄(顺天固安人);四十一年,封尚元使吏科左给事中郭汝霖(江西永丰人)、行人李际春(河南杞县人);万历四年,封尚永,使户科左给事中萧崇业(云南籍,应天上元人)、行人谢杰(福建长乐人);二十九年,封尚宁,使兵科右给事中夏子阳(江西玉山人)、行人王士祯(山东泗水人);崇祯元年,封尚丰,使户科左给事中杜三策(山东东平州人)、行人司司正杨抡(云南籍,上元人);尚贤请封未获,卒。一载本朝历遣使臣姓名:康熙二年,封尚质,使兵科副理官张学礼(辽阳人)、行人王垓(山东胶州人);二十一年,封尚贞,使翰林院检讨汪楫(江南仪征人)、内阁中书舍人林麟焻(福建莆田人);尚纯未立先卒,子尚益未请封;五十八年,封尚敬,使翰林院检讨海宝(满洲镶白旗人)、翰林院编修徐葆光(江南吴江人)。今上乾隆二十一年封尚穆,使臣魁、臣煌忝任斯役,谨续题其后。后为中堂,安奉诏敕所;臣煌恭题曰「声教东渐」,复敬书一联曰:「圣化浃扶桑,万里而遥瞻日近;皇华临辨岳,九州岛之外仰天高」。左右为两使臣房。堂后左右板阁各一,汪楫题其左曰「长风阁」,林麟焻题其右曰「停云楼」;寻废,徐葆光重书之,且系以诗。左右廊房各九楹,以居从人。东院有水井一,砺墙周围如城,高丈余。堂屋皆上用■〈同瓦〉瓦,下用方砖,壁悉用厚板;役舍,则以芦箔漫土其上。楼上铺脚踏棉,余舍铺设、桌椅、床帐及诸什物悉照中国制造,设专司掌之。堂后徐葆光构小东轩,迭石种蕉以供燕适;今废,臣煌重植凤蕉一丛(徐葆光「敷命堂前种榕诗」:『使馆邀纶世一开,圣皇册命已三来;天无稽泽随时降,树有余阴为手栽。门合海隅迎日月,根蟠龙爪压风雷。诸卿好与勤封殖,若木光中拱上台』。汪楫「长风阁喜雨」诗:『三年荒徼望甘霖,一夜轻雷送好音;有脚春来天子惠,随车雨足使臣心。蕉花穿户红全湿,橘叶遮垣绿更深。见说涂人歌且舞,老夫高眺亦长吟』。徐葆光「停云楼诗」:『身似孤云复此停,楼头举目海天青;行人旧迹今何在?鸿爪从来偶一经』。『停云霭霭觉身孤,尽日流观山海图;一出随风栖绝岛,无心也忆故山无』?又「小东轩诗」:『半庭花药好,凿牖小楼偏;卧席看云变,规窗学月圆。一琴消院漏,薄醉作秋眠。灯影凌虚泛,吴江舴艋船』。又「使院种芭蕉」诗:『踰海莫逃暑,况兹日出隅;人徒既充院,而复画地居。主人夙敬客,莽灌咸扫除;庭宇固疏旷,炎郁乃不舒。朝树盼夕荫,十年计何迂!芭蕉叶垂云,草木无一如;分列植百本,取诸织纴余。微雨众卷坼,一夕俄纷敷。砺墙影交碧,灰野光敛晡。炎风应序来,飒然秋与俱。人事戒欲速,济变亦良图;置物苟得所,安往非吾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