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史记


去年九月,具录事状,发使奏闻,被漂却来。更发遣使,亦不能达。于后,风寒浪急,未及闻奏。<百济>构架奏云:'<新罗>反叛。'<新罗>前失贵臣之志{心},后被<百济>之 ,进退见咎,未申忠款。似是之谗,日经圣听,不贰之患{忠},曾无一达。使人<琳润>至,辱书仰承,摠管犯冒风波,远来海外,理须发使郊迎,致其牛酒,远居异城,未获致礼,时阙迎接,请不为怪。披读摠管来书,专以<新罗>已为叛逆,旣非本心, 然惊惧。数自功夫,恐被斯辱之讥,缄口受责,亦入不吊之数,今略陈寃枉,具录无叛。国家不降一介之使,垂问元由。卽遣数万之众,倾覆巢穴,楼船满于沧海,  连于江口,数{救}彼<熊律{熊津}>,伐此<新罗>。呜呼!两国未定平,蒙指 之驱驰,野兽今尽,反见烹宰之侵逼。贼残<百济>,皮{反}蒙<雍齿>之赏,殉<汉><新罗>,已见<丁公>之诛。大阳之曜,虽不回光,葵藿本心,犹 {怀}向日。摠管 英雄之秀气,抱将相之高材,七德兼备,九流涉猎,恭行天罚,滥加非罪?天兵未出,先问元由。缘此来书,敢陈不叛,请摠管审自商量,具状申奏。< 林州>大都督左卫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新罗>王<金法敏>白。"置<所夫里州>,以阿 <眞王>为都督。九月,<唐>将军<高侃>等,率蕃兵四万到<平壤>,深沟高垒侵<带方>。冬十月六日,击<唐>漕船七十余 ,捉郞将<钳耳大侯>士卒百余人。其沦没死者,不可胜数。级 <当千{当干}>功第一,授位沙 。

七卷新罗本纪七文武王一二年

○十二年春正月,王遣将攻<百济><古省城>,克之。二月,攻<百济><加林城>,不克。秋七月,<唐>将<高保{高侃}>率兵一万,<李谨行>率兵三万,一时至<平壤>,作八营留屯。八月,攻<韩始城><马邑城>,克之,进兵,距<白水城>五百许步作营,我兵与<高句丽>兵逆战,斩首数千级。<高保{高侃}>等退,追至<石门>战之,我兵败绩,大阿 <晓川>沙 <义文><山世>阿 <能申><豆善>一吉 <安那含><良臣>等死之。筑<汉山州><昼长城>,周四千三百六十步。九月,彗星七出北方。王以向者<百济>往诉于<唐>,请兵侵我,事势急迫,不获申奏,出兵讨之。由是,获罪大朝,遂遣级 <原川>奈麻<边山>及所留兵船郞将<钳耳大侯><莱州>司马<王艺><本烈州>长史<王益><熊州>都督府司马< 军{ 军}><曾山>司马<法聪>军士一百七十人,上表乞罪曰:"臣某死罪谨言,昔臣危急,事若倒悬,远蒙拯救,得免屠灭。粉身 骨,未足上报鸿恩,碎首灰尘,何能仰酬慈造?然深雠<百济>,逼近臣蕃,告引天兵,灭臣雪耻。臣忙{惧}破灭,自欲求存,枉被凶逆之名,遂入难赦之罪。臣恐事意未申,先从刑戮,生为逆命之臣,死为背恩之鬼,谨录事状,冒死奏闻,伏愿少垂神听,照审元由。臣前代已来,朝贡不絶,近为<百济>,再亏职贡,遂使圣朝出言,命将讨臣之罪,死有余刑。<南山>之竹,不足书臣之罪,<褒斜>之林,未足作臣之械。 池宗社,屠裂臣身,事听勅裁,甘心受戮。

臣 轝在侧,泥首未干,泣血待朝,伏听刑命。伏惟:皇帝陛下,明同日月,容光 蒙曲照,德合乾坤,动植咸被亭毒,好生之德,远被昆虫,恶杀之仁,爰流翔泳。 降服舍之宥,赐全腰领之恩,虽死之年,犹生之日。非所希冀,敢陈所怀,不胜伏剑之志。谨遣<原川>等,拜表谢罪,伏听勅旨。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兼进贡银三万三千五百分,铜三万三千分,针四百枚,牛黄百二十分,金百二十分,四十升{综}布六匹,三十升{综}布六十匹。是岁, 贵人饥。

七卷新罗本纪七文武王一三年

○十三年春正月,大星陨<皇龙寺>,<在城>中间(+地震)。拜<强首>为沙 ,岁赐租二百石。二月,增筑<西兄山城>。夏六月,虎入大宫庭,杀之。秋七月一日,<庾信>卒。阿 <大吐>谋叛付<唐>,事泄伏诛,妻 充贱。八月,以波珍 <天光>为中侍。增筑<沙热山城>。九月,筑<国原城>[<古 长城>]<北兄山城><召文城><耳山城><首若州><走壤城>[一名<迭岩城>]<达含郡><主岑城><居烈州><万兴寺山城>< 良州><骨争岘城>。王遣大阿 <彻川>等,领兵船一百 ,鎭西海。<唐>兵与<靺鞨><契丹>兵来侵北边,凡九战,我兵克之,斩首二千{百}余级。<唐>兵溺<瓠泸><王逢>二河,死者不可胜计。冬,<唐>兵攻<高句丽><牛岑城>,降之。<契丹><靺鞨>兵攻<大杨城><童子城>,灭之。始置外司正,州二人郡一人。初,<太宗王>灭<百济>,罢戍兵,至是复置。

七卷新罗本纪七文武王一四年

○十四年春正月,入<唐>宿卫大奈麻<德福传>,学历术还,改用新历法。王纳<高句丽>叛众。又据<百济>故地,使人守之。<唐><高宗>大怒,诏削王官爵,王弟右骁卫员外大将军<临海郡>公<仁问>在京师,立以为<新罗>王,使归国,以左庶子同中书门下三品<刘仁轨>为< 林>道大摠管,卫尉卿<李弼>右领军大将军<李谨行>副之,发兵来讨。二月,宫内穿池造山,种花草,养珍禽奇兽。秋七月,大风毁<皇龙寺>佛殿。八月,大阅于<西兄山>下。九月,命<义安>法师为大书省,封<安胜>为<报德王>。[十年,封<安胜><高句丽>王,今再封,不知<报德>之言,若归命等耶,或地名耶。]幸<灵庙寺>前路阅兵,观阿 <薛秀眞>六阵兵法。

七卷新罗本纪七文武王一五年

○十五年春正月,以铜铸百司及州郡印,颁之。二月,<刘仁轨>破我兵于<七重城>。<仁轨>引兵还,诏以<李谨行>为<安东>鎭抚大使,以经略之。王乃遣使,入贡且谢罪,帝赦之,复王官爵。<金仁问>中路而还,改封<临海郡>公。然多取<百济>地,遂抵<高句丽>南境为州郡。闻<唐>兵与<契丹><靺鞨>兵来侵,出九军,待之。秋九月,<薛仁贵>以宿卫学生<风训>之父<金眞珠>,伏诛于本国,引<风训>为乡导,来攻<&泉城{白水城}>。我将军<文训>等,逆战胜之,斩首一千四百级,取兵船四十 。<仁贵>解围退走,得战马一千匹。二十九日,<李谨行>率兵二十万,屯<买肖城>,我军击走之,得战马三万三百八十匹,其余兵仗,称是。遣使入<唐>贡方物。

缘<安北河>设关城,又筑<铁关城>。<靺鞨>入<阿达城>劫掠,城主<素那>逆战死之。<唐>兵与<契丹><靺鞨>兵来,围七重城,不克。小守<儒冬>死之。<靺鞨>又围<赤木城>灭之,县令<脱起>率百姓,拒之,力竭俱死。<唐>兵又围<石岘城>,拔之,县令<仙伯><悉毛>等,力战死之。又我兵与<唐>兵大小十八战,皆胜之,斩首六千四十七级,得战马二百匹。

七卷新罗本纪七文武王一六年

○十六年春二月,高僧<义相>奉旨,创<浮石寺>。秋七月,彗星出北河积水之间,长六七许步。<唐>兵来攻<道临城>拔之,县令<居尸知>死之。作<壤宫>。冬十一月,沙 <施得>领船兵,与<薛仁贵>战于<所夫里州><伎伐浦>,败绩,又进大小二十二战,克之,斩首四千余级。宰相<陈纯>乞致仕,不允,赐 杖。

七卷新罗本纪七文武王一七年

○十七年春三月,观射于<讲武殿>南门。始置左司禄馆{左司禄官}。<所夫里州>献白鹰。

七卷新罗本纪七文武王一八年

○十八年春正月,置船府令一员,掌船楫事。加左右理方府卿各一员。置<北原>小京,以大阿 <吴起>守之。三月,拜大阿 <春长>为中侍。夏四月,阿 <天训>为<武珍州>都督。五月,<北原>献异鸟,羽 有文,胫有毛。

七卷新罗本纪七文武王一九年

○十九年春正月,中侍<春长>病免,舒弗邯<天存>为中侍。二月,发使略<耽罗国>。重修宫阙,颇极壮丽。

夏四月,荧惑守羽林。六月,太白入月,流星犯参大星。秋八月,太白入月。角干<天存>卒。创造东宫,始定内外诸门额号。<四天王寺>成。增筑<南山城>。

七卷新罗本纪七文武王二零年

○二十年春二月,拜伊 <金军官>为上大等。三月,以金银器及杂彩百段,赐<报德王><安胜>,遂以王&妹{兄之女}妻之。[一云  <金义官>之女也。]下敎书曰:"人伦之本,夫妇攸先;王化之基,继嗣为主。王鹊巢位旷, 鸣在心。不可久空内辅之仪,永阙起家之业。今良辰吉日,率顺{循}旧章,以寡人妹{兄}女为伉俪,王宜共敦心义,式奉宗 ,克茂子孙,永豊盘石,岂不盛欤,岂不美欤!"夏五月,<高句丽>王使大将军<延武>等上表曰:"臣<安胜>言:大阿 <金官长>至,奉宣敎旨,幷赐敎书,以外生公{女},为下邑内主,仍以四月十五日至此,喜惧交怀,罔知攸 。窃以<帝女>降< >,<王姬>适<齐>,本扬圣德,匪关凡才。臣本庸流,行能无 ,幸逢昌运,沐浴圣化,每荷殊泽,欲报无 。重蒙天宠,降此姻亲,遂卽 华表庆,肃 成德。吉月令辰,言归弊馆,亿载难遇,一朝获申,事非望始,喜出意表。岂惟一二父兄,实受其赐?其自先祖已下,寔宠喜之。臣未蒙敎旨,不敢直朝,无任悦豫之至,谨遣臣大将军太大兄<延武>,奉表以闻。"<加耶郡>置<金官>小京。

七卷新罗本纪七文武王二一年

○二十一年春正月朔,终日黑暗如夜。沙 <武仙>率精兵三千,以戍<比列忽>。置右司禄馆。夏五月,地震。流星犯参大星。六月,天狗落坤方。王欲新京城,问浮屠<义相>,对曰:"虽在草野茅屋,行正道,则福业长,苟为不然,虽劳人作城,亦无所益。"王乃止役。秋七月一日,王薨,谥曰<文武>。群臣以遗言葬东海口{中}大石上,俗传王化为龙,仍指其石为<大王石>。遗诏曰:"寡人运属纷 ,时当争战。西征北讨,克定疆封,伐叛招 ,聿宁遐迩。上慰宗 之遗顾,下报父子之宿寃,追赏遍于存亡, 爵均于内外。铸兵戈为农器,驱黎元于仁寿,薄赋省 ,家给人足,民间安堵,域内无虞。仓 积于丘山,囹圄成于茂草,可谓无愧于幽显,无负于士人。自犯冒风霜,遂成痼疾,忧劳政敎,更结沈 。运往名存,古今一揆,奄归大夜,何有恨焉!太子早蕴离辉,久居震位,上从群宰,下至庶寮,送往之义勿违,事居之礼莫阙。宗庙之主,不可暂空,太子卽于柩前,嗣立王位。且山谷迁贸,人代椎{推}移,<吴>王<北山>之坟, 见金凫之彩,<魏>主<西陵>之望,唯闻<铜雀>之名。

昔日万机之英,终成一封之土,樵牧歌其上,狐兎穴其旁。徒费资财,贻讥简牍,空劳人力,莫济幽魂。静而思之,伤痛无已,如此之类,非所乐焉。属 之后十日,便于库门外庭,依西国之式,以火烧葬。服轻重,自有常科,丧制度,务从俭约。其边城鎭 ,及州县课税,于事非要者, 宜量废,律令格式,有不便者,卽便改张,布告远近,令知此意。主者施行!"

三国史记卷第七。

八卷零零零零零零

三国史记卷第八。

输忠定难靖国赞化同德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守太保门下侍中判尙书吏礼部事集贤殿太学士监修国史上柱国致仕臣<金富轼>奉宣撰。

八卷新罗本纪八零零零零

新罗本纪第八。

<神文王><孝明王{孝昭王/孝照王}><圣德王>。

八卷新罗本纪八神文王元年

○<神文王>立。讳<政明>[<明之>,字<日 {日照}>。], <文武大王>长子也。母<慈仪[一作义]王后>,妃<金>氏,苏判<钦突>之女,王为太子时,纳之,久而无子,后坐父作乱,出宫。<文武王>五年,立为太子,至是继位。<唐><高宗>遣使册立为<新罗>王,仍袭先王官爵。

八卷新罗本纪八神文王零一年

○元年,八月,拜舒弗邯<眞福>,为上大等。八日,苏判<金钦突>波珍 <兴元>大阿 <眞功>等,谋叛 {伏}诛。十三日,<报德王>遣使小兄<首德皆>,贺平逆贼。十六日,下敎曰:"赏有功者,往圣之良规;诛有罪者,先王之令典。寡人以 躬 德,嗣守崇基,废食志{忘}餐,晨兴晏寝,庶与股肱,共宁邦家,岂图  之内,乱起京城!贼首<钦突><兴元><眞功>等,位非才进,职实恩升。不能克愼始终,保全富贵,而乃不仁不义,作福作威,侮慢官寮,欺凌上下。比口{日}逞其无厌之志,肆其暴虐之心,招纳凶邪,交结近竖,祸通内外,同恶相资,克日定期,欲行乱逆。

寡人上赖天地之佑,下蒙宗庙之灵,<钦突>等恶积罪盈,所谋发露,此乃人神之所共弃,覆载之所不容,犯义伤风,莫斯为甚。是以追集兵众,欲除枭镜{ },或逃窜山谷,或归降阙庭。然寻枝究叶, 已诛夷,三四日间,囚首荡尽。事不获已,惊动士人,忧愧之怀,岂忘旦夕!今旣妖徒廓淸,遐迩无虞,所集兵马,宜速放归,布告四方,令知此意!"二十八日,诛伊 <军官>,敎书曰:"事上之规,尽忠为本;居官之义,不二为宗。兵部令伊 <军官>,因缘班序,遂升上位,不能拾遗补阙,效素节于朝廷,授命忘躯,表丹诚于社稷。乃与贼臣<钦突>等交涉,知其逆事,曾不告言,旣无忧国之心,更絶徇公之志,何以重居宰辅,滥浊宪章?宜与众弃,以惩后进。<军官>及嫡子一人,可令自尽。布告远近,使共知之!"冬十月,罢侍卫监。置将军六人。

八卷新罗本纪八神文王零二年

○二年,春正月,亲祀神宫,大赦。夏四月,置位和府令二人,掌选举之事。五月,太白犯月。六月,立国学,置卿一人。又置工匠府监一人,彩典监一人。

八卷新罗本纪八神文王零三年

○三年,春二月,以<顺知>为中侍。纳一吉 <金钦运>少女,为夫人。先差伊 <文颖>波珍 <三光>定期,以大阿 <智常>纳采,币帛十五轝,米酒油蜜酱 脯酰一百三十五轝,租一百五十车。夏四月,平地雪(+深)一尺。五月七日,遣伊 <文颖><恺元>抵其宅,册为夫人。其日卯时,遣波珍 <大常><孙文>阿 <坐耶><吉叔>等,各与妻娘<及梁><沙梁>二部 各三十人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