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诏令奏议
- 台案汇录乙集
台案汇录乙集
臣部随移咨户部,查取应议各官职名,以便与本部应议文选司郎中富德、员外吴士功、主事傅勒赫、额外主事王显绪一并议覆去后。今据户部将郎中彻尔素、罗弥高、员外郎洪德元、主事伊勒玺、尚廷枫、额外主事上学习行走李宜青、郑维嵩等职名,于乾隆三年十月初三日咨送到部。该臣等议得:都察院咨称,本院会同户部议奏御史诺穆布、白起图俱系巡台、有养廉银两、不应给与双俸一折,据正蓝旗满洲都统奏称,巡视台湾御史诺穆布领过双俸,户部行令追缴,而前任之巡视台湾御史白起图所领三季双俸,又不追缴,甚属舛错等语。查今年春季给俸,准吏部稽俸厅声明诺穆布巡视台湾,应否给与双俸,听户部查办。经该司查明有养廉银一千二百两,随具稿行追,系照向例办理,本无错误。而稽俸厅于后任之巡台御史领俸,则咨明户部,其前任之巡台御史领俸,并未声明「巡视台湾」字样,遂彼此互异。臣等将遗漏情由,咨询吏部。据称诺穆布之巡视台湾,因选司移付稽俸厅,是以转咨户部查办。而前任之白起图巡视台湾,未据选司移付俸厅,无凭转咨。且白起图巡视台湾在前,给与双俸在伊出差之后,户部并不曾有出差外任者补行知照之咨文等语。查白起图与诺穆布同系巡视台湾,选司既知将未领双俸之诺穆布应移付俸厅,即当将前任已领双俸之白起图补行移付咨查。乃径行遗漏,未补交俸厅,以致错误,实属不合。应将选司经手各官,交部议处。至户部之经手司员,虽照该旗所送之册给发俸银,难以挨名查办。从前领双俸之白起图,未据稽俸厅知会「巡视台湾」字样,无凭查办。但巡视台湾御史设立已久,非新任可比。既据吏部咨明诺穆布之应否给与双俸,亦当查伊上年是否双俸,其前任曾否支领,方为慎重钱粮,不致参差。乃未行查察,祗行追诺穆布银两。致白起图与诺穆布一旗之人,一地之官,领俸迥不相符,则该司亦难辞疏忽之咎,请交部分别议处等因具奏。奉旨:此案吏部、户部司官着交部严加议处,余依议,钦此。臣部随移咨户部,将应议职名作速开送过部,以便与本部应议之文选司郎中富德等一并议覆去后。今准户部郎中彻尔素、罗弥高、员外郎洪德元、主事伊勒玺、尚廷枫、额外主事李宜青、郑维嵩等职名开送前来。查诺穆布系接任白起图巡视台湾之员,臣部文选司郎中富德等将诺穆布出差之处移付俸厅,并未将前任出差之白起图查明补行移付,转咨户部办理。户部郎中彻尔素等既据吏部咨明诺埔布出差应否给与双俸,即应查明前任白起图是否双俸,曾否支领,乃止行追诺穆布银两,并不将前任白起图领过双俸之处一体查出着追,均属不合。应将文选司郎中富德、员外郎吴士功、主事傅勒赫、额外主事王显绪、户部郎中彻尔素、罗弥高、员外郎洪德元、主事伊勒玺、尚廷枫、额外主事李宜青、郑维嵩,均照失于查察例罚俸一年。查彻尔素、洪德元、尚廷枫俱经别案降调,应于补官日罚俸一年。罗弥高已升监察御史,应于现任内罚俸一年。富德有纪录三次,应销去纪录二次,免其罚俸。恭候命下臣部遵奉施行。臣等未敢擅便,谨题请旨。乾隆三年十一月初六日,经筵讲官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三等伯兼管吏部尚书事加十级臣张廷玉、尚书加二级臣性桂、尚书暂行兼管兵部事务加二级臣甘汝来(下缺)
旨:依议。罗弥高着于现任内罚俸一年。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一本四四~四六页。
三○、闽浙总督郝玉麟题本
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福建浙江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世袭骑都尉加七级纪录三十八次功加一等驻札福州府臣郝玉麟谨题为钦奉上谕事:据署福建布政司布政使乔学尹会同按察司按察使觉罗伦达礼呈详:奉臣案验,乾隆三年十二月初三日,准吏部咨开,乾隆三年十月二十七日内阁奉上谕:福建台湾道尹士俍在台期满,着汀漳龙道鄂善前往更换。其汀漳龙道员缺,着该督抚照例题补。钦此。合咨钦遵查照施行等因,咨院行司。奉此,又奉署理福建巡抚印务王布政使案验行同前因各到司。
奉此,该本司署布政使乔学尹会同按察司按察使觉罗伦达礼会查得:汀漳龙道鄂善,奉旨前往更换台湾道。其所遗汀漳龙道员缺,奉上谕着该督、抚照例题补,钦此等因行司。两本司查有奉旨命往福建以道员用之高衡,为人明白,办事恪勤,以之补授汀漳龙道,洵属人地相宜,合就会具详请,伏候察照具题。再查高衡见在委署建宁府印务,任内并无参罚案件,合并声明等由到臣。
据此,该臣看得:接准部文,奉上谕:福建台湾道尹士俍在台期满,着汀漳龙道鄂善前往更换。其汀漳龙道员缺,着该督抚照例题补,钦此。臣随即转行钦遵去后。兹据署福建布政司布政使乔学尹会同按察司按察使觉罗伦达礼呈详:查有奉旨命往福建以道员用之高衡,堪以补授,并声明高衡于署建宁府任内,并无参罚案件等由前来。臣查高衡为人明白,见经委署建宁府印务,办事勤谨,以之补授汀漳龙道,洵属人地相宜。理合恭疏题请,伏候钦定。臣谨会同署理福建巡抚印务布政使臣王士任合词具题,伏乞皇上睿鉴,敕部议覆施行。臣等未敢擅便,为此具本谨题请旨。乾隆三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福建浙江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世袭骑都尉加七级纪录三十八次功加一等驻札福州府臣郝玉麟。
旨:该部议奏。
--录自明清史料己编第八本七一一~七一二页。
三一、都察院题本
议政大臣都察院左都御史加三级纪录四次臣查克丹等谨题为请旨事:查稽察吉林乌拉给事中苏赫臣呈报,于乾隆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再留一年差满。巡视台湾监察御史诺穆布呈报,乾隆庚申年三月二十一日,二年差满。所有二差员缺,俱应预行派员更换。臣等于满科道内,除内升批本稽察内务府人员不开外,谨将现在衙门应开满给事中、监察御史职名,各按资俸,通行开列具题,恭请钦点稽察吉林乌拉、巡视台湾各一员,以便遵奉施行。臣等未敢擅便,谨题请旨。
刑科掌印给事中正黄旗长柱:巡城三次,巡漕二次,查仓一次。
兵科给事中正黄旗慧中:巡城一次,稽察吉林乌拉事务一次。
工科给事中镶蓝旗扬安:巡察保定正定河间三府一次,稽察归化城军需一次,稽察盛京事务二次。
礼科给事中正蓝旗苏昌:现巡视西城,查仓一次,稽察吉林乌拉事务一次,巡漕一次。
掌京畿道事监察御史正黄旗傅色纳:巡视两浙盐课一次,巡城二次,稽察盛京事务一次,查仓一次,巡察易州等处一次。
掌江南道事监察御史正红旗齐轼:查仓一次,巡城一次,丈量旗地一次,管理旗庄一次,送鄂罗斯回国一次,稽查宗人府银库一次。
掌山东道事蒙古监察御史镶白旗常禄:现巡视东城,稽察吉林乌拉事务一次,丈量旗地一次,巡漕一次。
掌陕西道事监察御史正黄旗恒文:巡察保定正定河间三府一次,巡漕二次,巡城二次,查仓一次,稽察张家口军需一次,巡察易州等处一次。
协理山西道监察御史八时泰。
稽察宗人府事务掌印监察御史正红旗宗室都隆额:现查本裕仓,巡漕一次。
协理江南道事监察御史镶蓝旗明图:稽查理藩院银库一次。
署掌河南道事监察御史正蓝旗赫庆:现查咸安宫翻译事务,查仓一次。
协理浙江道事监察御史正黄旗马昌安:兼办太平峪工程钱粮。
协理山东道事监察御史镶蓝旗观音保:巡察黑龙江事务一次。
协理江南道事监察御史正黄旗三图:现查富新仓。
协理陕西道事监察御史镶黄旗鄂泰:现巡视中城,兼办慎刑司刑名事务。
协理江南道事监察御史镶黄旗伊■〈王刺〉齐:现查理藩院银库。
协理山西道事蒙古监察御史正白旗僧图:现查万安仓。
协理山东道事监察御史镶红旗官福:兼办慎刑司刑名事务。
协理浙江道事监察御史正白旗伍禄顺。
协理山东道事监察御史镶红旗博尔和:坐粮厅差一次。
协理陕西道事监察御史正黄旗伊克善:现查内馆。
乾隆四年十月二十一日,议政大臣都察院左都御史加三级纪录四次臣查克丹、左都御史纪录一次臣陈世倌、左副都御史臣素着、左副都御史纪录六次臣舒赫德、左副都御史纪录三次臣王安国、左佥都御史臣陶正靖。
旨:稽察吉林乌拉,苏赫臣着再留一年;巡察台湾,着舒辂去。
--录自明清史料己编第八本七一七~七一八页。
三二、闽浙总督德揭帖
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福建浙江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纪录四次镇国将军宗室德为遵旨议奏事:据署福建布政司乔学尹呈详:案奉前总督刘部院牌,雍正八年十一月十五日,准吏部咨开,文选清吏司案呈,内阁交出大学士公马等奏前事内开:雍正八年十月初二日,福州将军署理总督事务阿折奏为酌定台员历任年限、以重海疆事。查台湾道府厅县等官到任一年,着督抚拣选内地之员赴台协办,半年后将旧员调回补用,仰见我皇上体恤臣工,无所不至。第思调台各官,统计前后协办之期不过年半,而独当其任者不过半年,为期太近。若系贤员,自必奋力急公;苟属庸员,未必不以在任不久,草率塞责,诸事诿延,致生弊窦。请凡调台各官,到任二年,督抚另选贤员赴台,协办半年,旧员调回内地补用,则各官在台之期,仍属不久,而台员任事,亦可免草率诿延之弊矣等因。奉旨:着大学士马、张、蒋会同高议奏,钦此。该臣等会议得:台湾道府厅县各员,到任统计协办之日,以二年为期调回内地,计其在任办理仅有年半,为时少近,不免有交盘频迭,及不肖之员借此诿延之弊。该署督阿奏请嗣后调台各员,到任二年,该督抚另选贤员赴台协办,半年之后将旧员调回,则在台各官为期既不为过久,亦可免交盘频迭及借此诿延之弊。所奏与台湾情形相宜。至自台调回各员,应令该督抚仍据实分别实能称职及居官平常之处,照例具题,以昭劝惩可也等因。于雍正八年十月初七日奉旨:依议,钦此。合咨钦遵查照施行等因,咨院行司。奉此,又奉前巡抚赵都察院牌准咨行同前因到司。
奉此,又为酌议台地文员之年限等事,奉前闽浙总督郝部院牌,雍正十一年正月十七日,准吏部咨开,文选清吏司案呈,内阁交出福建总督郝奏前事,雍正十年十月十四日交出到部,奉朱批:所奏是,该部议奏,钦此。议得福建总督郝奏称台员定以二年之限,又加协办半年,统计已二年半矣,再加交代、渡海,为期不下三年,而回至内地,止予加级,似非仰体我皇上鼓励海外臣工之意。况查今升陆路提督王于雍正八年奏称:台澎镇协各员,蒙皇上特用,受恩深重,应遵照旧例三年报满候用;所有参将、游击、守备等职,以二年俸满及交代、渡海,实合三年之数等因,经部议覆,应如所请。台湾参将、游击、守备二年俸满,具报该督核题候缺升用在案。是同一在台人员,武职历俸二年得邀升用,文员历俸二年半仅议加级,其例似未画一。臣愚,以为台湾道职任监司,身沐皇上隆恩,应请照台湾镇协三年报满,恭候圣明酌用。至知府、同知、通判、知县各员,应照参将、游击、守备之例,请以二年俸满届期,一面题明,一面仍照现行协办之例,拣选内地贤能之员赴台协办,半年之后令其交代,回至内地候升等因前来。查雍正七年三月内,臣部议覆遵旨议覆事一疏,台湾道府、同知、通判、知县到任一年,令该督于闽省内地拣选贤能之员,乘北风之时,令其到台,与旧员协办,半年之后,令旧员乘夏月南风之便,回至内地补用。政绩优著者准其加二级,称职者准其加一级,以示鼓励等因。奉旨:依议,钦此。又雍正八年十月内,大学士议准署理福建总督将军阿折奏:嗣后调台各员,到任二年,该督抚另选贤能赴台协办,半年之后将旧员调回,令督抚仍据实分别实能称职及居官平常之处,照例具题,以昭劝惩等因。奉旨:依议。钦遵各在案。今该督既称同一在台人员,武职历俸二年得邀升用,文员历俸二年半仅议加级,其例似未画一。台湾道员请照镇协三年报满,恭候圣明酌用;知府、同知、通判、知县各员,应照参将、游击、守备之例,二年俸满,令其回至内地候升等语,应如该督所请,台湾道员准其照镇协之例三年报满,知府、同知、通判、知县准其照参将等官之例二年报满,候协办人员到台,半年之后令各该员交代清楚,回至内地。该督抚照例察核,分别具题。如果实心办理,地方宁谧,俱准其以应升之缺即用。再查道府应升之缺,俱系特旨补用,应令该督抚给咨赴部引见,候旨升用。其同知、通判、知县,俱留于本省,遇有应升缺出,该督抚即行具题升补可也。雍正十年十二月初三日奉旨:依议,钦此。合咨钦遵查照施行等因,咨院行司。奉此,又奉前巡抚赵都察院牌,准咨行同前因到司。
奉此,又为遵旨议奏事,奉前总督闽浙郝部院牌,乾隆二年六月二十一日,准吏部咨开文选司案呈,吏科抄出福建总督郝等题前事,乾隆二年四月初十日奉旨:该部议奏,钦此。议得福建总督郝等疏称:台湾府海防同知徐林,于雍正十三年闰四月初三日到任起,计至乾隆二年四月初三日,二年期满,例应遴员赴台协办。兹于闽省同知内选择得汀州府同知魏素,才具敏干,办事实心,堪以调往协办台湾府海防同知事务,实属人地相宜等因前来。查台湾同知二年期满,例应该督等于内地各员内拣选调往协办遵行在案。今该督等既称台湾府海防同知徐林二年期满,选得汀州府同知魏素才具敏干,办事实心,堪以调往协办台湾府同知事务等语,应如该督等所请,汀州府同知魏素准其调往协办台湾府海防同知。其所遗汀州府同知员缺,现经巡抚卢等将侯官县知县汪郊题补,臣部另议具题等因。于乾隆二年五月初十日奉旨:依议,钦此。合咨钦遵施行等因,咨院行司。奉此,又奉前巡抚卢都察院牌,准咨行同前因到司。奉此,俱经移行遵照在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