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职官
- 读例存疑
读例存疑
□一,直省、厅应解正项京饷,以接到部文日起,即委员扣限起解。直隶、山东、山西、河南限六十日到部。江南、江西、浙江、湖广限八十日到部。福建、广东、广西限一百日到部云云。
转解官物 一,运粮旗丁,除所运正项粮米,或因遭风沈失,报案有据。或因折耗过多,亏短,有因,例准挂欠。搭解仍照例办理。及正项漕米交足之后,及买米食用,并非回漕者,毋庸治罪外,其实因正项亏短,但经买米回漕,计其所买米数不及六十石者,杖一百,徒三年。六十石以上者,发边远充军。数满六百石者,拟斩监候。卖米之人,计其所卖之米,与同罪。至死者,减发极边烟瘴充军。除旗丁所买回漕之米石,及卖米之人所得米价,照追入官外,仍计买米卖米石数,照监守盗本例,勒限严追,分别办理。
此条系嘉庆十三年,刑部奏准定列。
谨按。此条是直科以监守自盗之罪矣。
□买米回漕,自系因盗卖在先,事后买米弥补,故仍科以监守自盗之罪。惟监守自盗,例准完赃免罪,买米回漕虽与完赃不同,然较之盗卖官米全不完交者,亦属有间。假如中途盗卖,至京、通査出破案,即不能不勒限严追。如于初限内将米买齐赔交,与买米回漕事异而情同,一免一不免,且米价入官仍勒限追交,殊未平允。
□限满不完,所拟斩罪是否入于秋审办理,抑系永远监禁之处,记考,
转解官物 一,粮船水手隐匿腰牌,游荡为匪,及随幇匪徒伪造腰牌,冒充水手,沿途滋事者,各于应得本罪上加一等定拟。其未经滋事为匪,仅止隐匿及伪造腰牌者,均照违制律,杖一百,加枷号一个月。
此条系道光十六年。大学士军机大臣会同刑部议覆鸿胪寺卿黄爵滋条奏漕河积弊折内,奉旨纂辑为例。
谨按。应与上卫所运弁一条参看。
转解官物 一,经纪丁舵人等,将漕米用药灌涨,冀图偷窃,计灌涨之米不及六十石,杖一百,发附近充军。六十石以上至一百石,实发云、贵、两广极边烟瘴充军。一百石以上,发新疆给官兵为奴。如将漕米用水灌涨,不及一百石,杖一百,流二千里。一百石以上,实发云、贵、两广极边烟瘴充军。为从。均减一等。其用水灌涨之米,除尚堪食用外,所短之米,勒限四个月追赔。限内全完,减等发落,不完,加等治罪。
此条系道光三十年,刑部议覆山西道监察御史张廷瑞条奏定例,同治九年改定。
谨按。此丁舵中之最狡黠者,从严惩办似不为苛。与上条买卖白土搀和漕米一条参看。
转解官物 一,转运漕粮,经纪车戸、剥船驾掌及各项代役,毎米百石,掣欠逾额不及五斗,免其责惩外,如逾额至五斗,杖一百,枷号一个月。一石至二石,杖六十,徒一年。三石至四石,杖七十,徒一年半。五石至六石,杖八十,徒二年。七石至八石,杖九十,徒二年半。九石至十石以上,杖一百,徒三年。如经纪等,运米千石内,逾额至十石以上,亦杖一百,徒三年。三十石以上,杖一百,流二千里。五十石以上,杖一百,流二千五百里。七十石以上,杖一百,流三千里。九十石至一百石以上,发附近充军。一万石内,逾额至百石以上,亦发附近充军。三百石以上,发近边。五百石以上,发边远。七百石以上,发极边,足四千里。九百石以上,发云贵、两广烟瘴地方,各充军。一千石以上,发往新疆,酌拔种地当差。仍先行照数追赔。全完免罪,不完枷杖人犯,照拟发落。徒罪以上,照那移库银例办理。(毎米一石作银一两计算。)傥有偷窃盗卖情事,仍从其重者论。
此条系同治七年,刑部奏准定例。
谨按。此掣欠与挂欠不同,彼指由南至通押运弁丁而言。此指由通至京仓转运之经纪、车戸等项而言。而其为亏欠则同。若非沿途盗卖,则漕米即敷原额数目,何至有掣欠之事。然亦有实非盗卖,及虽系盗卖而无确切证据者,故另有掣欠名目,既与偷窃不同,即应从寛科罪。乃五斗以上及科满杖加枷,一二石即拟徒罪,反较监守自盗罪名为重,似嫌未协。且既以毎百石计算,似可无庸添入千石万石。
转解官物 一,漕粮起剥转运,如有匪徒沿途滋扰,藉端讹索,并在京、通各仓结党盘踞把持,积年吃仓分肥者,照打搅仓场例,加一等定拟。得赃者,照蠹役诈赃例。分别治罪。为从,各减一等,计赃重者,仍各从其重者论。
此条系同治七年,刑部议覆戸部奏,设法挽回漕仓积弊,并御史范熙溥奏,请将船戸经纪偷窃米石,仍照旧例分别办理,奏准定例。
谨按。漕仓粮米之不足,丁舵、花戸等侵蚀之也,乃又有侵蚀丁舵人等者,故严定此例。
□与积年匪徒在仓滋事一条参看。
□多收税粮斛面门,在京在外,并各边一应收放粮草等处,打搅仓场,欺陵官攅条例内云,或挟诈运纳军民财物者,杖罪以下,枷号一月,徒罪发附近军。与此科罪不同,应参看。
拟断赃罚不当:巻首
凡拟断赃罚财物,应入官而给主,及应给主而入官者,坐赃论罪,止杖一百。
此仍明律。
《处分则例》。
□一,承审官将应追应赔之赃失断追赔,应给还原主银两,失断给主者,罚俸一年。转详官罚俸六个月戸。
谨按。追赃各例,有载在名例给没赃物门者,亦有载在戸律各门者。虚出通关、朱砂、那移出纳,私借钱粮,拟断赃罚不当,隐瞒入官家产五门,均有追赃条例,而监守自盗亦有三条。(一,凡侵盗应追之赃,着落犯人妻及未分家之子名下追赔。如果家产全无,不能赔补,在旗参佐领骁骑校,在外地方官取具甘结,申报都统、督抚保题,豁免结案,傥结案后,别有田产、人口,发觉者,尽行入官。将承追、申报各官革职。所欠赃银、米谷,着落赔补。督催等官,照例议处。内外承追、督催武职,倶照文职例议处。再,一应赃私,察果家产全无,力不能完者,概予豁免,不得株连亲族。傥滥行着落亲族追赔,将承追官革职。其该管上司,如有逼迫申报、取据甘结之事,属官不行出首,从重治罪。
□一,凡侵贪之案,如该员身故,审明实系侵盗库帑,图饱私嚢者,即将伊子监追。
□又本犯身死,实无家产可以完交者,照例取结豁免。)均应参看。
监守盗、虚出通关、那移出纳、私借钱粮,均指以赃入罪之本犯而言。拟断赃罚不当,隐瞒入官家产,均指承追之员而言。给没赃物,则分别入官、给主,应征与不应征之通例也。例文则系随便纂入,有事本相类而载在两处者,有此处与彼处参差者。
□唐律除名例外,惟厩库门及断狱门二条,此外无文。
条例
拟断赃罚不当 一,凡査、估、追、变之员,勘报不实,瞻徇延缓,以致帑项悬缺者,着令代赔,若査勘本无不实,催追本无纵,祗因变抵不敷,以致公帑悬缺,仍在本人名下归结,不得向査估追变之人勒令代赔。违者以违制论。
此条系乾隆元年,戸部会同刑部遵旨议准定例。
谨按。此专指代赔而言。勘报不实,希图弊混,也指査估言。瞻徇延缓,以多报少,也指追变言。
□《戸部则例》与此略同,《处分则例》,并无此条。
《戸部则例》变抵门。
□一,官员承査、承估、承变、承追各钱粮,如系査估不实,追变侵隐,致亏帑项者,将所亏之数,着落按照赔偿。仍将该员严参治罪。若勘估本无不实,催追并无徇纵,委因变抵不敷,査无情弊,其不敷之数,仍在欠项本员名下归结,不得勒令承估、追赔、承变官代赔。其延迟不力,仍报参议处。
拟断赃罚不当 一,凡承追各款赃罚银两,着落本犯勒追完结,其有律应身死勿征者,仍照定例免征。致年远赃私,必确査实据方可着追,不得于本犯之外,混追赔补。违者,以违制论。
此条系乾隆元年定例(同上)。
谨按。此言本犯身死,不得于本犯之外,混追赔补也。
□不得株连亲族,见监守自盗。
□给没赃物律云,以赃入罪,正赃已费用者,犯人身死勿征。此追赃之正律也。唐律系死及配流勿征。疏议谓,因赃断死及以赃配流,赃已费用,矜其死及流,故不征也。《明律》虽无配流一层,然犯人身死,似亦在勿征之例。此例正与律文相符。惟后又有侵亏官项,令上司分赔、独赔及监迫其妻子之条,此例自成虚设。究竟何项方可免追,何项仍应着追之处,记参。
□此条例文,吏、戸二部所无,应与上条均移入给没赃物门。
守掌在官财物:巻首
凡官物当应给付与人,已出仓库而未给付。若私物当供官用,已送在官而未入仓库。(均为官物)但有人守掌在官,(官司委佥守掌之人)若有侵欺借贷者,并计(入己)赃,以监守自盗论。(若非守掌之入侵欺者,依常人盗仓库律论。其有未纳而侵用者,经催里纳保歇,各照隐匿包搅、欺官取财科断,不得概用此律)。
此仍明律,小注系顺治三年添入。
条例
守掌在官财物 一,凡八旗参领、佐领、骁骑校、领催等,将一切收贮公所干系钱粮,并交库银两侵蚀者。照监守自盗律例,分别问拟。一万两以内,遇赦,准其缓免。有逾此数,不准寛免。
此条系乾隆元年例,乾隆五年改定。
谨按。监守自盗律例,无论中外文武均包举在内,此处所云,与监守盗条例重复,似应删除。
□此旗员监守自盗之专条,较本例为严,既改照本律例,自可删除。
隐瞒入官家产:巻首
凡抄没人口、财产,除谋反、谋叛及奸党,系在十恶依律抄没,其余有犯,律不该载者,妻子财产不在抄没入官之限,违者,依故入人流罪论。(抄没尚未入官,作未入官,各减一等)。
○若抄札入官家产。而隐瞒人口不报者,计口,以隐瞒丁口论。若隐瞒田土者,计田,以欺隐田粮论。若隐瞒财物、房屋、孳畜者,坐赃论。各罪止杖一百。所隐人口财产并入官,罪坐供报之人。(所隐之人口,不坐、不加重者,以自己之丁口财产也。)
○若里长同情隐瞒,及当该官吏知情者,并与同罪。计所隐赃重(于杖一百)者,坐赃论。全科。
○受财者,计赃,以枉法各从重论。(以枉法之重罪论,分有禄、无禄。)失觉举者,减(供报人)三等,罪止笞五十。
此仍明律,小注系顺治三年添入。
条例
隐瞒入官家产 一,凡罪犯入官财产,止应着落正犯追取,傥正犯将无干之人肆行诬頼者,从重治罪。仍着落伊身追取。承审察追各官,如徇庇正犯,拖累无干之人,亦交与该部严加议处。
此条系康熙五十七年,刑部议覆两江总督常鼐,题副都统兪章言隐匿罪犯兪文言入官财产一案。经九卿遵旨议准定例。
谨按。从重治罪,并未叙明治以何罪,似应修改明晰。说见私借钱粮门。
□将无干之人肆行诬頼,即私借钱粮门之混请开抵亏空也。徇庇正犯拖累无干之人,即彼门内之听从开抵,妄拏无辜追比也。亦与拟断赃罚不当门,不得于本犯之外,混追赔补之意相同。似应修并为一,以免重复。
隐瞒入官家产 一,凡欠帑人员将地亩入官之后,其本人及本人之子孙,概不准其认买。傥有混行承买,将官兵人等分别议处治罪。准其承买之该管各官,交部照例议处。
此条系雍正十二年定例。
谨按。给没赃物门有,不准原主勒索找价一层,并无不准本人及子孙认买之语,应参看。
□《戸部则例》并无此条,《处分则例》亦不载,似应删除。
隐瞒入官家产 一,凡欠帑人员,或因独力难赔,或因产尽无着,遂将分居别业之弟兄亲族,并不知情之亲友旁人,巧借认幇名目转辗株连,勒令赔补者,将承审承追各官,均照违制治罪。
此条系乾隆元年戸部刑部议准定例。
谨按。与私借钱粮门条例参看。
□再监守自盗门,产尽豁免,不得株累亲族,亦应参看。
《戸部则例》。
□一,拖欠官项钱粮,本员力不能完者,在于承产之兄弟子侄、分肥之僚友、上司,经手之冢奴吏役,及寄顿财产之人,确査属实,均应着赔。若分居析产之兄弟族属,并不知情之亲友奴仆旁人,于公帑并未侵渔,私财又非寄顿,该州县官巧借认幇等项名色,勒令赔补,或藉称严査寄顿,纷纷票传刑求、吓诈等弊,准受累之人,赴上司控吿参究。傥上司不为准理,照徇庇例议处。
隐瞒入官家产 一,凡亏空入官房地内,如有坟地及坟园内房屋,看坟人口,祭祀田产,倶还给本人,免其入官变价。
此条系乾隆元年,刑部议覆侍读学士积徳条奏定例。
明令,凡籍没家产,除反叛外,其余罪犯止没田产孳畜,田地内有祖先坟茔者,不在抄没之限。
谨按。此良法美意也。亦系入官之款,似应移于给没赃物门。应与《戸部则例》参看。
《戸部则例》田赋门、存留坟地条,
□一,凡八旗及汉员应行入官地内,有坟园祭田数在三顷以下者,免其入官。若在三顷以上,除给还三顷外,余地悉行入官。
隐瞒入官家产 一,除隐匿那移案内之家产,仍照隐匿本律治罪外,如隐匿侵盗案内之家产,不论原案未完之数,计所隐家产价値之多寡,照坐赃律分别定拟。十两以下,笞二十。毎十两加一等。一百两杖六十,徒一年。毎一百两加一等。五百两至一千两,满徒。一千两以上,罪止杖一百,流三千里。系旗人,折枷号,鞭责,倶罪坐隐瞒之人,所隐财产倶行入官。保题各官,照例治罪追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