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经世文编
- 皇朝经世文新编续集
皇朝经世文新编续集
八百八十万三千九百两
同前
同前
二百十九万六千一百两
二佰十九万五千两
四万三千八百万两
光绪四十二年六月
四万三千八佰万两
八百七十六万两
同前
二百五十万两
二佰七十四万两
二佰七十四万两
四万三千五佰二十六万两
十二月
四万三千五百二十六万两
八百七十万五千二百两
同前
同前
二百七十九万四千八百
二百七十九万五千两
四万三千二百四十六万五千两
光绪四十三年六月
四万三千二百四十六万五千[两]
八百六十四万九千三百两
同前
同前
二百八十五万七百两
二百八十五万两
四万二千九百六十一万五千两
十二月
四万二千九百六十一万五千[两]
八百五十九万三千三百两
同前
同前
二百九十万七千七百两
二百九十万五千两
四万二千六百七十一万两
光绪四十四年六月
四万二千[六](七)百七十一万两
八百五十三万四千二百两
同前
同前
二百九十六万五千八百[两]
二百九十六万五千两
四万二千三百七十四万五千两
十二月
四万二千三百七十四万五千[两]
八百四十七万四千九百两
同前
同前
三佰二万五千一佰两
三百二万五十两
四万二千七十[二](一)万两
光绪四十五年六月
四万二千七[十](百)二万两
四百四十一万四千四百两
同前
同前
三百八万五千六百两
三百九万两
四万一千七百六十三万两
十二月
四万[一](四)千七百六十三万两
八百三十五万二千六百两
同前
同前
三百十四万七千四百两
三百十四万五千两
四万一千四百四十八万五千两
光绪四十六年六月
四万[一]千四百四十八万五千[两]
八百二十八万九千七百两
同前
同前
三百二十一万三百两
三百二十一万两
四万一千一百二十七万五千两
十二月
四万一千一百二十七万五千[两]
八百二十二万五千五百两
同前
同前
三百廿七万四千五百两
三百二十七万五千两
四万八百万两
光绪四十七年六月
四万八百万两
八百十六万两
同前
同前
三百三十四万两
三百三十四万两
四万四百六十六万两
十二月
四万四百六十六万两
八百九万三千二百两
同前
同前
三百四十万六千八百两
三百四十一万两
四万一百二十五万两
光绪四十八年六月
四万一百二十五万两
八百二万五千两
同前
同前
三百四十七万五千两
三百四十七万五千两
三万九千七百七十七万五千两
十二月
三万九千七百七十七万五千[两]
七百九十五万五千五百两
同前
同前
三百五十四万四千五百[两]
三百五十四万五千两
三万九千四百二十三万两
光绪四十九年六月
三万九千四百二十三万两
七百八十八万四千六佰两
同前
同前
三百六十一万五千四百[两]
三百六十一万五千两
三万九千六十一万五千两
十二月
三万九千六十一万五千两
七百八十一万三千三百两
同前
同前
三百六十八万七千七百[两]
三百六十八万五千两
三万八千六百九十三万两
光绪五十年六月
三万八千六百九十三万两
七百七十三万八千六佰两
同前
同前
三百七十六万一千四百[两]
三千七十六万两
三万八千三百十七万两
十二月
三万八千三百十七万两
七百六十六万三千四佰两
同前
同前
三百八十三万六千六百[两]
三百八十四万两
三万七千九百三十三万两
光绪五十一年六月
三万七千九百三十三万两
七百五十八万六千六百两
同前
同前
三百九十一万三千四百[两]
三百九十一万两
三万七千五百四十二万两
十二月
三万七千五百四十二万两
七百五十万八千四佰两
同前
同前
三百九十九万一千六百[两]
三百九十九万五千两
三万七千一百四十二万五千两
光绪五十二年六月
三万七千一百四十二万五千[两]
七百四十二万八千五百两
同前
同前
四百七万一千五佰两
四佰七万两
三万六千七百三十五万五千两
十二月
三万六千七百三十五万五千[两]
七百三十四万七千一百两
同前
同前
四百十五万二千九百两
四百十五万两
三万六千三百二十万五千两
光绪五十三年六月
三万六千三百二十万五千两
七百二十六万四千一百两
同前
同前
四百二十三万五千九百两
四百二十四万两
三万五千八百九十六万五千两
十二月
三万五千八百九十六万五千[两]
七百十七万九千三百两
同前
同前
四百三十二万七佰两
四百三十二万两
三万五千四佰六十四万五千两
光绪五十四年六月
三万五千四佰六十四万五千[]两
七百九万二千九百两
同前
同前
四百四十万七千一百两
四百四十万五千两
三万五千二十四万两
十二月
三万五千二十四万两
七百万四千八百两
同前
同前
四百四十九万五千二百两
四百四十九万五千两
三万四千五百七十四万五千两
光绪五十五年六月
三万四千五百七十四万五千[两]
六百九十一万四千九百两
同前
同前
四百五十八万五千一百两
四百五十八万五千两
三万四千一百十六万两
十二月
三万四千一百十六万两
六百八十二万三千二百两
同前
同前
四百六十七万六千八百两
四百六十八万两
三万三千六百四十八万两
光绪五十六年六月
三万三千六百四十八万两
七百七十二万九千六百两
同前
同前
四百七十七万四百两
四百七十七万两
三万三千一百七十一万两
十二月
三万三千一百七十一万两
六百六十三万四千二百两
同前
同前
四百八十六万五千八百两
四百八十六万五千两
三万二千六百八十四万五千两
光绪五十七年六月
三万二千六百八十四万五千[两]
六百五十三万六千九百两
同前
同前
四百九十六万三千一百两
四千九十六万五千两
三万二千一百八十万两
十二月
三万二千一百八十万两
六百四十三万七千六百两
同前
同前
五百六万二千四百两
五百六万两
三万一千六百八十二万两
光绪五十八年六月
三万一千六百八十二万两
六百三十三万六千四百两
同前
同前
八百十六万三千六百两
八百十六万五千两
三万八百六十五万五千两
十二月
三万八百六十五万五千两
六百十七万三千一百两
同前
同前
八百三十二万六千九百两
八百三十二五千两
三万三十三万两
光绪五十九年六月
三万三十三万两
六百万六千六佰两
同前
九百万两
一千一百九十九万三千四佰[两]
一千一百九十九万五千[两]
二万八千八百三十三万五千两
十二月
二万八千八百三十三万五千[两]
五百七十六万六千七百两
同前
同前
一千二百念三万三千三百两
一千二百廿三万两
二万七千六百十万五千两
光绪六十年六月
二万七千六百十万五千两
五百五十二万二千一百两
同前
同前
一千二百四十七万七千九百[两]
一千二佰四十八万两
二万六千三佰六十二万五千[两]
十二月
二万六千三百六十二万五千[两]
五百二十七万二千五百两
同前
同前
一千二佰七十二万七千五佰[两]
一千二百七十二万五千[两]
二万五千九十万两
光绪六十一年六月
二万五千九十万两
五百一万八千两
同前
同前
一千二百九十八万二千两
一千二佰九十八万五千[两]
二万三千七百九十一万五千两
十二月
二万三千七百九十一万五千[两]
四百七十五万八千三百两
同前
同前
一千三百二十四万一千七百[两]
一千三百二十四万两
二万二千四百六十七万五千两
光绪六十二年六月
二万二千四佰六十七万五千[两]
四百四十九万三千五百两
同前
同前
一千三百五十万六千五百两
一千三百五十万五千两
二万一千一百十七万两
十二月
二万一千一百十七万两
四百二十二万三千四百两
同前
同前
一千三百七十七万六千六百[两]
一千三百七十八万两
一万九千七佰三十九万两
光绪六十三年六月
一[万](百)九千七佰三十九万两
三百九十四万七千八百两
同前
同前
一千四百五万二千二百两
一千四百五万两
一万八千三百三十四万两
十二月
一万八千三百三十四万两
三百六十六万六千八百两
同前
同前
一千四百三十三万三千二百[两]
一千四百三十三万五千[两]
一万六千九百万五千两
光绪六十四年六月
一万六千九百万五千两
三百三十八万一百两
同前
同前
一千四百六十一万九千九百[两]
一千四百六十二万两
一万五千四百三十八万五千两
十二月
一万五千四百三十八万五千[两]
三百八万七千七百两
同前
同前
一千四百九十一万二千三百[两]
一千四百九十一万两
一万三千九百四十七万五千两
光绪六十五年六月
一万三千九百四十七万五千[两]
二百七十八万九千五百两
同前
同前
一千五百二十一万五百两
一千五百二十一万两
一万二千四百二十六万五千两
十二月
一万二千四百二十六万五千[两]
二百四十八万五千三百两
同前
同前
一千五百五十一万四千七百[两]
一千五百五十一万五千[两]
一万八千七十五万两
光绪六十六年六月
一万八百七十五万两
二百十七万五千两
同前
同前
一千五百八十二万五千两
一千五百八十二万五千[两]
九千二百九十二万五千两
十二月
九千二百九十二万五千两
一百八十五万八千五百两
同前
同前
一千六百十四万一千五百两
一千六百十四万两
七千六百七十八万五千两
光绪六十七年六月
七千六百七十八万五千两
一百五十三万五千七百两
同前
同前
一千六百四十六万四千三百[两]
一千六百四十六万五千[两]
六千三十二万两
十二月
六千三十二万两
一百二十万六千四百两
同前
同前
一千六百七十九万三千六百[两]
一千六百七十九万两
四千三百五十三万两
光绪六十八年六月
四千三百五十三万两
八十七万六佰两
同前
同前
一千七百十二万九千四百两
一千七百十三万两
二千六佰四十万两
十二月
二千六百四十万两
五十二万八千两
同前
同前
一千七百四十七万二千两
一千七佰四十七万五千[两]
八百九十二万五千两
光绪六十九年六月
八百九十二万五千两
十七万八千五百两
同前
同前
一千七百八十二万一千五百[两]
八百九十二万五千两
上海裴副总税务司致江海关道商议现订草约第十一欠节略
各国议订草约第十一欠现经贵道奉南洋商宪扎饬到署面询本副总税务司此欠如何办法本副总税务司查此节所关甚重实为当今要务不但与通商之事大有出入即与国政库储财力在在均有关系如今日应付稍差恐将来出入甚大所谓毫厘千里不可不慎之在先本副总税务司原不敢妄末议然事关商务分不能辞既承南洋商宪之下问谨就鄙见勉拟节略详列于后若论此欠所定甚属吞吐揣议和各国之用意甚多系先树其根基以备后来之生发中国应当预定界限俾免他日之束缚仍留自便地步并无恪遵此欠之责中国国家应允诸大国所议条约船章及另有关系通商各节裁视有失全应更改其简易妥善之处此系所指出者应当更改既未指出者当有另商之事奈诸大国所云裁视有失应更简善其意殆为一面自行开办更改之事一面知照中国何事应更改以愚见测度大概如是若由中国自行先办又未知诸大国能否允准中国现在既无别意莫如暂且搁起不提专俟诸大国或办或不办是一法也可惜中国竟是有故事势不得不提此节即如偿欠所费不资不知需分若干年需费若干银出项如此之多进欠不得不预为筹增论增进欠非加进口税不可试问如可加税即不得不与诸大国商之愚意不妨稍待究竟国家用何主见以作赔偿之项若以通商情形而论或中国或诸国耽延不久总得提起此节中国自当先为筹备对待之处各国所图者何事中国能允者何事中国能向各国所要者又何事若问愚意不办关系通商之事则已如欲办理首在已有条约内载之事及合同内载与条约亦关重大之事外人时有指驳中国官员办理交涉事件不能妥善请即改之以符约章至于船章大约系为海船及内河各船驶行之处如欲辨白此欠之事以愚见最要者有二 一中国劝请诸大国选派大员中国亦拣派大员几位公同会商彼此所派之员总要谙练老成深明通商事宜议定之后开明各节即作合同之底稿此稿俟彼此国家鉴核之后亦当一并载列此次条纳之内作为一端 一中国应请所派之人驻扎上海系为就近与南洋大臣往返商议较为简便其必欲就近在上海者有四益焉 一所派之员必须熟悉商务情形之人 二上海系总汇之区贸易之旺驾乎各口之上在此专论商务约不预国家他事系自便于京师 三现在上海与中外商人可以随时往来情形易悉倘有不明之处亦可就近询问 四上海现在刘宫保管辖境内华洋各商得此凭恃更易办妥 总之此欠以愚见度之各大国究竟欲向中国所图者何事按序列下 第一节为简便贸易之事此不过略改海关现办之章程至与国家入欠及交涉等事无甚关系 第二节有关系国家入欠及国政之事应当斟酌长短 第三节暗中仍有碍及贸易之事 第四节为修改船章之事 兹将第一节内所论各国欲改易海关章程之事详分子目七则 一商人之意要迅发存票不要仍照现在办法身冘延时日诸多未便 二为存票持至海关银号即可支取现银或是留抵后税则要不分进出正半各税皆可抵完不得进口存票不抵出口税项亦不得正税不抵半税三为各口须设趸栈如未有者立即建设已有者亦当推广俾货物到口得有屯积之处 四为改变夜间起下货物责纳专单之办法 五为另有准单之拖船可以在长江一带及内河地方拖带民船无留难阻滞之事 六为广东西江一带水面珠江各乂水道贸易章程即须更改简便办法以兴商务 七为广东之甘竹地方应改作通商口岸不得彷照长江六处办法只准起下货物 以上所论七则刊入新章之内似无妨碍 再第二节所论关系入欠及国政之事亦分六则 一为米谷应准洋商由此口运至彼口并运出洋 二为准商人运洋盐进口 三为咸轻几宗出口货物之税几宗之内茶叶为最要紧者 四为修改行厘并厘船捐各等章程俾免船只行驶沿途关卡查验及留难争论之事 五为在中国商厂仿制洋式之货征收税项应视该厂所用材料或系中国土产或系外洋运进分别应征应免应咸厘税之办法 六为更改民船运各货进出各口征税之办法缘常关用以多报少之伎俩故税轻而新关核实稽征故税重以致华船洋船未能一律殊为向隅且此事于广东上海天津三处尤关紧要揣各国之意亦欲将民船归并津关一律征收方昭平允 再第三节所论暗碍贸易之事亦分四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