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经世文编
- 皇朝经世文新编续集
皇朝经世文新编续集
山东崇实学堂章程
纲领 一编书为开办学堂之一事即应附入学堂办理 一编书宜于未立学堂三个月以前方能无误 一学堂功课自应援照京师大学堂 奏定章程办理一切应编之书即照大学堂功课编辑 一大学堂功课分溥通专门两项专门之书可读完本无庸编辑此次自应编溥通学之书 一溥通学之书专为中等学生而设其年幼未及格者应另编小学堂功课书不在此例 一大学堂溥通学定章以三年为卒业此次即应编三年能卒业之书 一大学堂溥通功课内分十门除算学格致学体操学三门应由西人教授不必编辑外其余经学理学掌故学政治学诸子学地理学文学七门皆宜编成定本 一外洋各国掌故政治只能就旧译各书及诸家论着日记中采取难期详备一应备采择查考之各种书籍若一时措办不齐先行设法借用一面遣人购置本省通志局所存各书亦应准随时调取 义例 一编书门类悉遵京师大学堂章程编书义法悉遵南皮张尚书劝学篇以期有所折衷 一学堂功课刻期卒业所编各书必以简赅为主应仿韩昌黎提要钩元之法每书专取精意要旨节去繁文惟经书正文为圣人遗训不应编节 一此次挑入学堂之学生四书五经自皆讲习卒业所有官本注解如四书集注易本义书集传之类编辑之时无庸再采一所编之书原采各本均宜注出 一所编之书虽采自各家然既经节取万难存其旧名拟即按课自加标识如经学即名经学功课书第一第二之类以次递推 一学生以三年为卒业每年除年节歇暑以及每月休息四日约一年可得二百五十日三年共七百五十日溥通学书例应日毕一课即编为七百五十课 一经学书约编为二百课理学书约一百课掌故学书约三百课政治学书约一百课诸子学之书约五十课以上共七百五十课 一地理学文学两门可以分日兼习拟共编为七百五十课附于正课之后 一学生习中学功课按大学堂章程一日应有三小时之久三小时之久中材学生之目力思考能阅经学理学诸子之学书约不过四千字掌故政治学之书约不过七千字每课字数应以此为断 条目 经学为万事纲领惟学堂年限甚促无遍阅注疏之暇拟仿劝学篇意每经但择 国朝经师最优一家摘取精注百数十条俾学生专心玩绎为立身根本应采之书大略即按劝学篇所举各书编辑 一经学拟编纲领书俾学生知君羊经六义授受源流 一理学专重知行以宋五子之书最为精切近思录为周张二程精义所汇刘氏续近思录选辑朱子议论最备拟本两书成为一册其余诸家概不采入 (采)一理学拟编纲领书俾学生知诸儒宗派 一掌故学拟分事实典制两门每门先举往古次及 国朝次及外洋各国即以通监通考东华录会典等书为本 一政治学拟专取国朝论治之书兼采西人名论约仿贺氏经世文编之例分类编辑 一掌故政治学拟编纲领书俾学生知读史门径治世本原 一诸子学拟专取周秦诸子精粹切用之语编节成书其关学术治法者概不采入 一地理学拟编纲领书俾学生知讲求地理之法 一文学专取有裨实用者拟分议论余又事两门由姚氏古文辞类纂王氏黎氏续古文辞类纂两书中依类采取其但工文字者不录 一文学拟编纲领书俾学生知文章法程 一各书每课之后拟本课中精要之义编为问答数条俾学者易于记悟 一学生功课应先治经学兼治地学文学拟将此三种先编成书 杂事 一编书为学堂最急之事拟赁僻静局所以免纷扰 一编书宜有专责拟用专司编书一人邦巾同编书四人如为期太促编辑不及应随时禀请添派 一编书出印时拟用校对二人 一编出之书应随时钞录拟用专管钞书书办一人书手临时酌定 一钞出之书勘对无讹呈候监定即付刷印拟用专管印书书办一人印匠俟发印时再行酌定 一接送公件以及洒扫伺应等事拟用局役二人 一印书拟购大字铅印机器一付刷印较速工价较省 一学堂读本之书不宜稍大拟定每页四百字上下 一印书拟用八裁毛边纸每卷多不过八十页 一编书局每月房租据实造报 一专司编书一人每月薪水银若干帮同编书四人每人每月薪水银若干校对二人每人薪水银若干 一专管钞书书办一人每月工食银若干书手每人每月工食银若干专管印书书办一人每月工食银若干印匠每人每日工食银若干局役二人每人每月工食银若干 一购各种书籍约用银若干 一购大字铅印机器一付约用银若干 一钞书印书纸张以及笔墨等费每月约用银若干 一所编功课书自开编之日起约年余可以毕事 一此系遵照大学堂三年卒业例议定如西教习溥通学功课尚页展宽年限则中学亦应一律展办 以上章程五十条仅举大概其有未尽妥善之处应随时更定以期切实易行
京师学堂条议
姚文栋
一东西洋各国都城皆有大学堂为人材总汇之所每年用费至二三十万之多盖以京师首善四方之所则傚万国之所观瞻故规模不可不宏而教法不可不备 一西国教民养士之法最为近古自八岁以上无人不学自十室以外无地无学此所谓乡学也于其京城及都会之地添建太学堂此所谓国学也专设学部大臣以总理全国之学政故其人材奋起国势日强今中国一时未能彳扁设乡学先设大学堂于京师亦可木豆寸之风声 一美国学堂分古学今学两门此犹英国议政会之有旧党新党也说者谓旧党能保守成法使坚固不摇新党则博采新法以补益之途虽分而相为表里故能尽善尽美今欲考求西学必先考求中学务使学者融贯中西参合古今方能蔚成国器 一学生本有三等有小学生有中学生有大学生各有一定课程小学卒业入中学中学卒业入大学此西国通例也兹拟以年岁为序分作两班自十二岁至二十岁以内汉文洋文并教是为幼班二十岁内外汉文已通早已成名者专教洋文听其自用汉文功夫是为头班此两班概系学生名目按月给予膏火考课时并有奖赏其年在三十以外不能再习洋文而欲考求西学者准其每日来院在洋教习处问业不发膏火如能与洋教习共(共)译有用之书启迪后学者酌给花红津贴由众公议 一学中诸生分科习业论文字语言则有英法俄德四国之殊论学术则有天算地舆格致公法各项之别凡此各学固不可不备于一国而断不能求备于一人故延订教习各页专门方有精诣毋得惜费兼摄致有因陋就简之讥 一藏书楼页有两处一藏中国图书一藏洋书洋图学天文者页有观星台习格化诸学者页有陈设器物之所为矿学者页聚各种矿质考求动物植物者页有草木园及禽兽苑又页有玻璃房畜养水族以上均页布置方可为切实之学学中又页有看报处购聚中外各报以拓见闻又页有印书处凡有新着随时印出 一武学与文学须分两院俟文学办有成效再议接办武学 一派员总管学务凡司事丁役一切人等赏罚黜陟权归于一勿任旁人牵掣庶免丛脞之虑
江南派办处禀陈筹办江南各学堂情形详文
为详请具奏事窃前奉宪札光绪二十七年八月初二日钦奉电传 上谕人才为庶政之本至将此通谕知之等因钦此又奉札开十月十五日钦奉电传 上谕政务处奏请饬各省速办学堂等语至会同礼部速行妥议具奏等因钦此又奉札准山东抚部院袁抄单抄片及刊本章程暨政务处会同礼部酌议章程奏奉 谕旨先后恭录札饬详办各等因奉此伏思学堂之设与三代党庠术序名异实同虽云更新无异复旧中国自强之道舍此无由自应钦遵筹办惟事关学校一因革间系四方之观听定多士之步趋不敢不益加详慎司道等反覆筹商悉心推究酌议章程八章期于切实无弊正拟具详复奉札开二十八年二月初二日电传 上谕前经通饬各省开设学堂至不能为该督抚等宽也等因钦此仰见 圣朝锐意兴学薄海士民同深欣幸查江南原设水师学堂陆师学堂及格致书院讲求中外诸学有年并将堂中学生派往东洋肄业风气现已渐开今将彳扁设学堂实为迎机利导惟学业有浅深功夫有次第必先由小学而入中学由中学而入大学而小学必页课本课本尤赀师范此一定不易之理现已另设师范学堂选中学淹通人品端正者授以算法绘图等事学成给以文凭使为小学堂教习则小学不患无师又江楚合设编译书局一俟成有课本咨送京师大学堂核定颁行则小学又不患无书小学既立中学大学得以依次兴办兹将江南省文正书院改设小学堂一所聘候选教谕陈作霖为总教习课上元江心冉两县人士习初级浅近之学钟山书院改设中学堂一所聘河南候补道濮文暹为总教习课江心冉府属人士习普通之学均就原址酌量增葺至高等学堂为课专门之学江南地大物博夙称人文渊薮省会高等学堂规模必求宏敞俾可广育人才现在设法筹款择地建造庀材鸠工接续举办聘翰林院编修缪荃孙为总教习其尊经凤池两书院改为校士馆凡举贡生童年齿已逾定章未能选入学堂者按月课试策论经义膏奖悉仍其旧以示体恤凡各学课程以入学次序分等级固不宜欲速而致凌躐亦不宜求备而苦烦难尤不宜歧视中外而有偏重中西并课由浅入深无论初级普通专门总应恪遵 谕旨以四书五经纲常大义为主以历代史监中外政治艺学为辅务使文行交修讲求实用仰副 朝廷图治作人之至意上元江心冉两县小学堂额取各八十人附课十人以少年聪颖文学清通之士充之江心冉府中学堂额取一百六十人附课十人本应以小学堂毕业生拔补现中小学同时并举权且考取经文策论及曾习西文算学格致之举贡生监选入肄业以后仍以年限递升省城高等学堂额定三百人本应俟各中学有毕业学生拔尤补入惟 国家需才孔亟若俟辗转递升不免旷日持久自应变通办理亦拟俟高等学堂规模粗定后于举贡生监中考取已深通中学经义策论及习过西文算术格致之有门径者先令补习普通再习专门以期速成以上三学堂各照定额于开办时先取一半数年后再行全取此外更于省学堂设藏书楼会萃中外书籍并各种图册以供师生流览设仪器院备列各种仪器以资考验研求之用将来各生学成自应遵章咨送京师大学堂候 旨奖励并因材选派游学外洋以广见闻而资阅历所有委员教习均已分别委请开办各府州县书院亦已饬令改为学堂其民间自设之蒙学堂均令遵章办理以归一律惟经费多有不敷通省各属尚未能一律办齐已饬就地筹欠以期彳扁立至省城常年经费以从前书院经费计之多不敷用而开办建造需费尤多现由司道等设法筹措先将裁改惜阴各书院经费分别存留提用其不足之已在司局先行挪垫以济动工之需以后无论如何为难总令逐渐增益期于必成所有筹办江南省各学堂一概情形是否有当理合另开初拟试办章程具文详请宪台俯赐查核批示先行会同抚宪具奏实为公便为此备由具详伏乞照验施行页至详册者
南京派办处遵议出洋游学章程详文
为遵札议覆详请核示事光绪念七年十月初六日奉宪台札闻案查前奉电传 上谕派令学生出洋游学着各省一律办理如有自备资斧出洋游学者该督抚咨明出使大臣照料等因钦此业经恭录札司移行钦遵办理在案近来迭据举贡生员纷请给咨自备资斧出洋游学均经分饬各该地方官查明详缴惟此事必页议立章程明白晓谕通饬各地方官遵照以昭慎重而资遵守札处遵照妥议章程详覆核办正奉抄黏八月初九日电传 上谕造就人才实为当今急务前据江南湖北四川等省常派学生出洋游学用意甚●着各省督抚一律仿照办理务择心术端正文理明通之士前往学习于一切专门艺学认真肄业实力讲求学一页有凭照回华即由该督抚学政按其所学分门考验据实奏请奖励其游学经费着各省妥筹发给准其作而作之如有自备资斧出洋游学者着由各该省督抚咨明出使大臣随时照料如果学成得有优等凭照回华准照派出学生一体考验奖励均[候](侯)旨分别赏给进士举人各项出身以备任用而资鼓舞将此通谕知之钦此等因到处奉此遵照派令学生出洋游学原为造就人才起见自非择心术端正文理明通之士前往不足以资学习而成远到之材其自备资斧出洋者情事虽同而其人平日性情之纯漓学术之深浅体气之强弱无从深知势难据以一纸之禀即准给咨诚如宪谕必页议立章程以昭慎重而资遵守伏惟自备资斧游学本以补官欠之不足而广造就之途固不可[限](恨)之过严阻其远游之志亦不可取之太滥开其幸进之端司道等公同商议拟定章程四条一曰择人务令品学兼优而责之以保结二曰核实务令言行相顾而验之以艺文三曰防弊务令身心并饬而申之以科条四曰课功务令体用无遗而考之以着作如此明定章程于推广之中仍示慎重之意似尚不苛不滥至出洋游学经费由宪台抚宪选择派往者应行妥筹发给另议章程外其自行呈请出洋游学者与派出者有殊即应自备资斧所请给发经费及常年接济之处漫无限制似难开端缘苏属现在呈请出洋禀恳给咨给费者实繁有徒拟即照此议驳是否有当理合具文详发仰祈宪台俯赐鉴核批示以便通饬各地方官出示晓谕遵办实为公便除详抚宪外为此备由呈乞照详施行页至详册 章程附后 一择人查自备资斧一体考验奖励则将来亦有出身自不得不严于其始拟请嗣后自备资斧请咨出洋者无论举贡生监务先取具亲属及公正绅士切实保状声明委系身家清白品学端粹年富力强通达时务并无名顶替一切违石情事呈明地方官分别查访面试如果符合加具切实考语申送宪台抚宪衙门考试以定去取 一核实查中外诸学不外一理欲学外洋之长必以中文为主拟请凡自备资斧请咨出洋者由地方官申送考试试以史论时务策各一篇其知各国语言文字并一切专门艺学者随材另场考验择尤给予咨文一面咨会外务部转达该国驻京使臣知照并咨明出使大臣派员照料约束学成领有优等凭照回华由使臣加考给咨准照派出学生听[候](侯)宪台抚宪会同学宪按照所学分门考马念如果相符加具切实考语咨送外务部覆加考验具 奏请 旨奖励 一防弊查自备资斧或有请咨而不往及倩人代往者拟请加考验后令其自书简明履历由宪台抚宪汇寄使臣核对笔迹回华考验时亦书履历附送外务部核对该学生到所学之处即在使臣衙门报到若请咨一年未据报到即将前咨注销其在外洋并请使臣禁止结党入会冶游异服等事若有不遵约束及犯不法事端经使臣咨会撤回除将本人治罪外仍将出结原保官绅分别惩处 一课功查自备资斧自系有志向学之士应令学生将所学精要处着为论说并将该处地形要隘防守大势以及国政民风水师石駮台陆军营垒制造工艺铁路轮舟暨新出之枪炮器物或述其大略或究其精微或笔之于日记或绘之于诸图回华时呈验以备参考如能译出专门善本更妙将来考验以能见诸实用不徒托之空言方为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