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目录
- 郡斋读书志
郡斋读书志
△《李德裕会昌一品集》二十卷,《姑臧集》五卷,《平泉诗》一卷,《穷愁志》三卷,《别集》八卷,又《赋》一卷
右唐李德裕文饶也。赵郡人。宰相吉甫之子。少力于学,既冠,卓荦有大节。不喜与诸生试有司,宪宗时,以荫补校书郎。穆宗初,擢翰林学士,号令大典皆出于手。进中书舍人,召兵部尚书、中书门下平章事。会昌初,复秉政。平泽潞,策功拜太尉,封卫公。大中贬崖州司户参军,三年,卒。德裕性孤峭,明辨有风采,善为文章。虽在大位,手不去书。谋议援古,衮衮可喜,为武宗所知。常以经纶天下为己任,时王室几中兴焉。《一品集》,郑亚为之序,皆会昌制诰、表状、外内册赞、碑序文也。赋诗四首。《穷愁志》乃崖州所撰。《姑臧集》题段全纬纂,上四卷亦制诰,第五乃《戛黠斯朝贡传》与八诗。《别》集乃裒合古赋,《平泉诗》、集外杂着。又有《古赋》一卷,载《金松》等四赋。
△《陈黯文集》三卷
右唐陈黯撰。黯,字希孺,颖川人。十岁能诗,十三袖文谒清源牧,牧面令赋诗,颇称赏之,由是一时声名大振。会昌初,就乡荐,至礼部,辄罢归。咸通中卒。有罗隐、黄滔序。
△《刘得仁诗集》一卷
右唐刘得仁,公主之子。长庆中以诗名,五言清莹,独步文场。自开成后,昆弟皆居显仕,独自苦于诗,举进士二十年,竟无所成。尝有《寄所知》诗,云:“外族帝王是,中朝亲故稀。翻令浮议者,不许九霄飞。”及卒,诗僧栖白以绝句吊之,曰:“忍苦为诗身到此,冰魂雪魄巳难招。直教桂子落坟上,生得一枝冤始销。”
△《刘绮庄歌诗》四卷
右唐刘绮庄,未祥其人。唐《四库书目》有《绮庄集》十卷,今所馀止四卷,诗三十二,启状四十四而已,惜其散落大半。其本乃南唐故物,纸墨甚精,后题曰“平四年重题”,印其文曰“建邺文房”,本内“密”字皆阙其书,而“超”字不阙,盖吴时所缮写也。其诗如《置酒》、《扬州送人》,白乃敏中,崔乃元式,韦乃琮也。三人同相于宣宗初载,其末云“限守藩服”,则知绮庄时已任刺史矣。
△《薛逢歌诗》二卷
右唐薛逢陶臣也。河东人。会昌元年进士。终秘书监。逢持论鲠切,以谋略高自标显。与杨收、王铎同年登第,而逢文艺最优。收作相,逢有诗云:“谁知金印朝天客,同是沙堤避路人。”铎作相,逢又有诗云:“昨日鸿毛万钧重,今朝山岳一毫轻”。二人皆怒,故不见齿。
△《郑畋集》五卷
右唐郑畋台文也。荥阳人。会昌二年进士,书判入等,授校书郎,调渭南尉,知制诰,中书舍人。干符四年,以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二年,召复秉政。至成都,以病不拜,终太子少保。《藁草》皆干符堂判敕诰云。
△《赵嘏渭南诗》三卷
右唐赵嘏承也。会昌四年进士。终渭南尉。杜紫微读其《早秋诗》云“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因谓之“赵倚楼”云。
△《孟迟诗》一卷
右唐孟迟字叔之,平昌人。会昌五年,陈商下及第。
△《薛能集》十卷
右唐薛能字大拙,汾州人。会昌六年登进士第。大中末,书判中选,补尉,辟太原、陕虢、河阳从事。李福镇滑,表署观察判官,历御史、都官、刑部员外郎。福徙西蜀,奏以自副。咸通中,摄嘉州刺史。造朝,迁主客、度支、刑部郎中。俄刺同州。京兆尹温漳贬,命权知尹事。出帅咸化,入授工部尚书。复节度徐州,徙忠武。广明元年,徐军戍氵殷水,经许,能以军怀旧惠,馆之城中。时军以供备疏阙,大噪。能登子城楼,慰劳之久,乃定;忠武亦遣大将周岌诣氵殷水,闻之,夜还,袭击徐卒,尽杀之;且怨能之厚徐卒也,遂逐之。能将奔襄阳,乱兵追杀之,并屠其家。能为政严察,禁绝私谒。新进士,或问其故,曰:“与渠销弭灾咎”云。
△《李郢端公诗》一卷
右唐李郢楚望也。大中十年进士。诗调清丽。居馀杭,疏于驰竞。为藩镇从事,兼侍御史。
△《郑津阳门诗》一卷
右唐郑字宾光。大中五年进士。津阳,即华清宫之外阙。开成中过之,闻逆旅主人道承平故实,明日,马上成长句一千四百言,自为之序云。
△《刘沧诗》一卷
右唐刘沧字蕴灵。大中八年进士。诗颇清丽,句法绝类赵嘏。
△《孙樵经纬集》三卷
右唐孙樵字隐之。大中九年进士。广明初,狂寇犯阙,赴岐陇,授职方员外。郎时诏书曰“行在三绝”,以常侍李骘有曾、闵之行,前进士司空图有巢、由之风,樵有杨、马之文,遂辑所著名《经纬》集。
△《李群玉诗》一卷
右唐李群玉文山也。澧州人。旷逸不乐仕进,专以吟咏自。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好吹笙,善书翰。亲友强赴举,一上而止。裴休廉察湖南,延郡中。大中八年来京师,进诗三百篇。休复论荐,授弘文馆校书郎。集后附其进诗表,并除官制。《太平广记》所载黄陵庙事甚异,其绝句在焉。
△《张祜诗》一卷
右唐张祜承吉,清河人。乐高尚。客淮南,杜牧为度支使,善其诗,尝赠之诗,曰:“何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尝作《淮南诗》,有“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之句。大中中,果终丹阳旅舍,人以为谶云。
△《陈陶集》二卷
右唐陈陶嵩伯也。鄱阳人。大中时,隐洪州西山,自号三教布衣云。《江南野史》有传。
△《于武陵诗》一卷
右唐于武陵,大中进士。
△《令狐楚表奏》十卷
右唐令狐楚字壳士撰。楚相宪宗,为文善于笺奏。自为序云:“登科后,为桂、并四府从事,掌笺奏者十三年,始迁御史。缀其藁,得一百九十三篇。”自号白孺子。
△《温庭筠金荃集》七卷,《外集》一卷
右唐温庭筠也。庭筠,本名岐,字飞卿,宰相彦博之裔。诗赋清丽,与李商隐齐名,时号“温李”。然薄于行,多作侧辞艳曲,累举不第,终国子助教。宣宗尝作诗赐宫人,句有“金步摇”,遣场中对之,庭筠对以“玉跳脱”。上喜其敏,欲用之,以尝作诗忤时相令狐,终废斥云。
△《皮日休文薮》十卷
右唐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襄阳人。隐鹿门山,自号醉吟先生。以文章自负,尤善箴铭。咸通八年,登进士第,为著作佐郎,太常博士。干符之乱,东出关,为毗陵副使,陷巢贼中。贼遣为谶文,疑其讥己,遂害之。集乃咸通丙戌年居州里所编。自序云:发箧次类文藁,繁如薮泽,因以名之。凡二百篇。
△《司空图一鸣集》三十卷
右唐司空图表圣也。河中人。咸通十一年,王凝下及第。黄巢陷长安,僖宗次凤翔,召拜知制诰、中书舍人。朱温将篡,召为礼部尚书,不赴。闻哀帝遇弑,不食而卒。图居中条山,自号知非子、耐辱居士。集自为序,以《濯缨亭》、《一鸣窗》名其集。子荷别为集后记。最长于诗,其论诗有曰:梅止于酸而盐止于咸,味常在酸咸之外,谓其诗“棋声花院静,幡影后坛高”之句为得之,人以其言为然。
△《唐彦谦鹿门诗》一卷
右唐唐彦谦茂业也。并州人。咸通末举进士第。中和中,王重荣表河中从事,历节度副使,晋绛二州刺史。重荣遇害,贬汉中掾。兴元杨守亮留署判官,迁副使,阆、壁刺史,卒。彦谦才高负气,无所摧屈,博学多艺,尤能七言诗,师温庭筠,故格体类之,世称“耳闻明主提三尺,眼见愚民盗一А”,盖彦谦句也。自号鹿门先生。有薛廷序。
△《曹唐诗》一卷
右唐曹唐字尧宾,桂州人。初为道士。咸通中,为府从事,卒。作《游仙诗》百馀篇。或靳之曰:“尧宾尝作鬼诗。”唐曰:“何也?”“‘井底有天春寂寂,人间无路月茫茫’。非鬼诗而何?”唐乃大哂。今集中不见,然他诗及神仙者尚多。
△《秦韬玉投知小录》三卷
右唐秦韬玉中明,京兆人。有词藻,工歌吟,险而好进,为田令孜所善。僖宗幸蜀,令孜引为工部侍郎。中和二年,赐进士第,编入春榜。
△《台编》三卷,《宜阳外编》一卷
右唐郑谷字守愚,宜阳人。光启三年,擢高第,迁右拾遗,历都官郎中。干宁四年,归宜春,卒于别墅。其集号《台编》者,以其扈从华山观居所编次也。谷诗属思颇切于理,而格韵凡猥,语句浮俚不竞,不为议者所多,然一时传讽,号郑都官而弗名也。
△《陆龟笠泽丛书》四卷
右唐陆龟鲁望也。苏州人。少高放,通《六经》大义,尤明《春秋》。举进士,一不中,从张抟为苏、湖从事。居松江甫里,以文章自怡。少工歌诗,其体裁不一,卒造乎平淡而已。自号江湖散人,或号甫里先生。著作之博,《新史》多取之,而独不云工歌诗。笠泽者,松江地名也。其集自序云:“自干符六年春卧病笠泽时,隐几着书,诗赋铭记,往往杂发,混而录之,故曰‘丛书’。”今按其集歌诗为多,又比他文最工,《新史》疏漏如此。
△《韩诗》二卷,《香奁集》一卷
右唐韩致光也。京兆人。龙纪元年进士,累迁谏议大夫、翰林学士。昭宗幸凤翔,进兵部侍郎、承旨。朱全忠怒,贬濮州司马,荣懿尉。天初,挈族依王审知而卒。《香奁集》,沈括《笔谈》以为和凝所作,凝既贵,恶其侧艳,故诡称着。或谓括之言妄也。
△《李洞诗》一卷
右唐李洞撰字才江。诸王之孙。慕贾岛为诗,铜铸为像,事之如神。诗人多诮其僻涩,不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
△《杜荀鹤唐风集》十卷
右唐杜荀鹤,池州人。大顺二年进士,善为词章。宣州田κ重之,尝以笺问,至梁祖荐为翰林学士,主客员外。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初,病卒。有顾序。荀鹤自号九华山人。
△《程晏集》六卷
右唐程晏字晏然。干宁二年进士。集皆杂文。
△《孙文纂》一卷
右唐孙字希韩,四明人。干宁四年进士。好荀扬、扬雄、孟氏之书,慕韩愈。为校书郎,河南府文学。旧四十卷。
△《朱致理书》十卷
右唐朱朴也。襄阳人。以三史举,为荆门令。干宁中,方士许岩士得幸禁中,言有经济才,帝幸石门召对,即拜谏议大夫、平章事。
△《曹松诗》一卷
右唐曹松梦征也。舒州人。学贾岛为诗。天复元年,与王希羽、刘象、柯崇、郑希颜同登第,年皆七十馀,号“五老榜”。时以新平内难闻放进士,喜,特敕授校书郎而卒。
△《裴说诗》一卷
右唐裴说撰。天三年进士。诗有“避乱一身多”之句。
△《罗虬比红儿诗》一卷
右唐罗虬也。皇朝方性夫注。虬词藻富赡,与其族人隐、邺齐名,时号“三罗”。从州李孝恭。籍中有杜红儿者,善歌,常为副戎属意。副戎聘邻道,虬请红儿歌,赠之以采。孝恭不令受,虬怒,拂衣而起,诘旦,手刃之。既而追其冤,作绝句诗百篇,借古人以比其艳,盛行于世。
△《方干诗集》一卷
右唐方干字雄飞,歙人。唐末举进士,不第,隐镜湖上。徐凝有诗名,一见干,器之,授以诗律。其貌寝陋,又兔缺,而喜凌侮。尝谒廉帅,误三拜,人号“方三拜”。将荐于朝而卒,门人谥玄英先生、其甥杨孙编次遗诗,王赞为序。又为作《玄英先生传》附。
△《沈颜聱书》十卷
右伪吴沈颜字可铸,傅师之孙。天复初进士,为校书郎。属乱离,奔湖南,辟巡官,吴国建,为淮南巡官、礼仪使、兵部郎中、知制诰、翰林学士。顺义中卒。颜少有词藻,琴棋皆臻妙。场中语曰“下水船”,言为文敏速,无不载也。性淡,不乐世利。尝病当时文章浮靡,仿古着书百篇,取元次山“聱叟”之说附已志而名书。其自序云:“自孟轲以后千馀年,经百千儒者,咸未有闻焉。天厌其极,付在鄙子。”其夸诞如此。
△《王德舆诗》一卷
右唐王德舆。集有次韵和郑畋诗,知其懿、僖间人也。
△《沈彬诗》一卷
右南唐沈彬。保大中以尚书郎致仕,居高安。集中有与韦庄、杜光庭;贯休诗;唐末三人皆在蜀,疑其同时避乱,尝入蜀云。《上李山水图》诗在焉。
△《胡笳十八拍》一卷
右唐刘商撰。汉蔡邕女琰为胡骑所掠,因胡人吹芦叶以为歌,遂翻为琴曲,其辞古淡。商因拟之序琰事,盛行一时。商,彭城人。擢进士第,历台省为郎。好道术,隐义兴胡父渚,世传其仙去。
△《熊屠龙集》五卷
右晋熊。后唐清泰二年进士。为延安刘景岩从事。天福中,说景岩归朝,擢右司谏。坐累,黜上津令。集有陶序。陈沆赏《早梅诗》云“一夜欲开尽,百花犹未知”,曰:“太妃容德,于是乎在。”
△《鼎国诗》三卷
右后唐李雄撰。雄,洛巩人。庄宗同光甲申岁,游金陵、成都、邺下,各为咏古诗三十章,以三国鼎峙,故曰《鼎国》。
△《罗隐甲乙集》十卷,《谗书》五卷
右杭越罗隐字昭谏,馀杭人。唐干符中举进士不第。从事诸镇皆无合,久之而归。钱Α辟掌书记,历节度判官副使,奏授司勋郎中。梁祖以谏议大夫召,不行。魏博罗绍威推为叔父,表荐给事中,卒。隐少聪敏,作诗着文,以讥刺为主。自号江东生。其集皆自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