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目录
- 武林藏书录
武林藏书录
五九、汪韩门先生【丁申】
汪韩门编修师韩,字抒怀,又号上湖,雍正癸丑成进士,既入翰林掌院学士,奏直起居注。张尚书照又疏荐校勘经史,督学楚南,以事左迁,傅相国恒复荐入上书房。又落职,主莲花池讲席甚久。桐城方待制惟甸陛见时,上犹称其学问,有《感恩述事诗》云“白头荣遇过升仙”之句,掌莲花书院,尝请方待制拨银,委买书籍约四百函,经史大书咸备,录书目四册,分存备考。其自著书凡《观象居易传牋》、《诗四家故训》、《春秋三传注解补正》、《孝经约义》、《语孟疏注辨异》、《文选理学权舆》、《孙樵文志疑》、《平于南雅》、《清暉小志》、《韩门缀学》、《诗学纂闻》、《坦桥脞说》、《谈书录》,皆自为序。
其《上湖文编》中《敬行轩记》云:先君为诸生时,卜居炭桥,嗣成进士,绾符皖桐,屋质他氏。忽忽十数年,始还故居,稍稍易朽治漏,补缺扶危,屋仍旧观,而发皤然白矣。堂以延客,轩以摊书,适舍弟自浮山归,相与启尘箧,检故籍,则其为鼠啮梅囗(黑咸)者十之三四,面况于婣戚之零落,时事之变更耶。于是悬籤插架,暇辄雒诵于轩中,而并题曰敬行轩。
按韩门之父名振甲,字昆鲸,为然明先生之玄孙。康熙庚子举人,与弟德容及援甲南北同登贤书。德容雍正甲辰第三人及第,援甲山西绛县知县,其诗书之泽,有自来也。
六十、道古堂【丁申】
杭世骏字大宗,号堇浦,仁和人,雍正甲辰进士,由浙江总督程元章荐举鸿博,授编修,著有《续礼记集说》、《金史补》、《史汉北齐书疏证》、《续方言》、《词科掌录》、《榕城诗话》、《道古堂诗文集》。
王瞿《道古堂集序》:堇浦于学无所不贯,所藏书,拥榻积几,不下十万卷。堇浦枕籍其中,目睇手纂,几忘晷夕。闲过友人馆舍,得异文秘册,即端坐默识其要。
申按:先生以言事罢归,自号秦亭山老民,与里中耆老及方外之侣南屏诗社,所居在大方伯里,藏书之富,甲于武林。先生《补史亭记》云:杭子疏证《北齐书》既毕,越明年,乃补《金史》。先人庀屋,积有馀材,营度后圃,规为小亭。窗楹疏远,高明有融,乃徙先世所遗群籍凡有关涉中州文献者,悉置其处。广榻长几,手自雠温,间有开明,辄下签记。先生以补金朝一史,所聚群籍已盈几堆榻,则其他书之富可知。况两浙经籍,曾经编篡成志,为卷五,为目五十有九,为书一万五千有奇。先生自序,洋洋千馀言,夫岂以百宋千元自矜储藏之富者所可比拟哉。
六一、隐拙斋【丁申】
《鹤征后录》:沈廷芳字畹叔,一字萩林,号椒园,浙江仁和人,由兵部侍郎杨汝穀荐举,除庶吉士,官至河南按察使,著有《隐拙斋集》。
按杭大宗有《隐拙堂箴》,沈果堂有《隐拙斋记》,果堂又有《沈公墓表》,云:仁和沈公,以乾隆十六年十一月壬申葬其县皋亭山,公子廷芳请表其墓。公讳元沧,字麟洲,以副贡生进经籍,圣祖仁皇帝命入武英殿书局,康熙六十年授文昌县,又全祖望送沈萩林之蔚州,引康熙中叶盐官查氏之诗,鼓动一时。萩林尊公文昌君,为声山詹事爱壻。詹事下世,查田诸老相继归里,而风波骤起,门户荡析。文昌亦横遭吏议,萩林崎岖患难,藏书星散。
《楹书偶录》:《黄先生大全文集》五十卷,后有跋云:“《黄山谷集》,南宋刊本,吾家世藏,宋本,仅留此种,是可宝也。子孙共善守之。乾隆壬戌除夕,隐拙翁廷芳志。各册有查升之印、仁和沈廷芳字畹叔、一字茮园、古柱下史、古杭忠清里沈氏隐拙斋藏书印、购此书甚不易遗子孙弗轻弃等印。先生为声山宫詹外孙,是书乃查氏所藏,而后归沈者,世无二本,洵至宝矣。”
六二、小眠斋读书日札【丁申】
《日札》四卷,古今书五百余种,每一书叙其撰人姓名并序跋,略著书之大义,间参己论,槐塘街人汪沆所述也。沆字西颢,号槐塘,钱塘诸生,乾隆丙辰举博学鸿词,额溢报罢。少与王曾祥、杭世骏、符之恒、张熷,称松里五子。大学士史贻直欲荐举经学,以母老辞。务为有用之学,农田水利边防军政古今沿革方俗利病,靡不条贯,屡为大府招致,遇事直言,咸感其诚。分修《浙江通志》及《西湖志》,所著《盘西纪游集》、《沽上题襟集》、《津门杂事诗》、《青囊解惑》、《槐塘文稿》俱已行世;《论语集注》、《剩义》、《湛华轩杂录》、《全闽採风录》、《蒙古氏族略》、《汪氏文献录》、《新安纪程》、《识小录》、《泉亭琐事》、《说瘧》及《小眠斋读书日札》,虽未梓行,犹有流传者。
六三、耳食录【丁申】
旧钞本《耳食录》八卷,不著撰人名氏,前有乾隆乙酉早春潍山识云:“边笥枵然,邺架又复羞涩,偶有见闻,辄识其名目,从夙好也。嗟乎,老饕垂涎八珍,人以口陈,我以耳食,快意云尔,果腹乎哉。”每卷题南墅草堂随笔,初疑为吴澹川文溥,及观目中吴庆百征君全集条下云:“居武林西城,余里中文章钜公也”,其非澹川可知。追维再四,当为莫氏。仇一鸥《赠莫柳亭栻》云:“每逢君姪潍山话,羡杀先生耐得贫。铁冶梅花郭婆井,百年供养老诗人。”盖所居在铁冶岭,正杭之西城,其为莫潍山所著无疑。
潍山名潍,钱塘诸生,精算学,其藏书处曰翠云书囗(阝乌),所列各书,虽无甚秘籍,然亦楚楚可观。
六四、振绮堂【丁申】
钱塘议叙大理寺丞汪汝瑮,字坤伯,宪之长子也。高宗诏求四库遗书,汝瑮恭呈家藏善本六百余种,赐题《曲洧旧闻》、《书苑菁华》两种,并赏初印《佩文韵府》。汝瑮并献父宪所撰《易说存悔》二卷、《说文系传考异》四卷、《附录》一卷、《苔谱》六卷,蒙著录及附存焉。
宪字千陂,号鱼亭,乾隆乙丑进士,官刑部陕西司员外郎,所居名馆驿。后性耽蓄书,有求售者,不惜丰价以购,筑振绮堂储藏。点囗(黑主)丹黄,终日不倦。
仲子璐,字仲连,号春园,乾隆丙午举人,有《松声池馆诗存》,尝择所藏秘籍,录为题识四卷。
璐子諴,字孔皆,号十村,乾隆甲寅举人,官刑部江西司主事,笃志缥缃,无他嗜好,以先世未著书目,尽发所藏,编分四部,详考撰人姓名,并注明得自何本,阅岁而成,凡书三千三百余部,计六万五千卷有奇。虽在病中,犹手自缮录。
子远孙,字久也,号小米,嘉庆丙子举人,内阁候补中书,著有《诗考补遗》、《国语考异》、《汉书地理志校勘记》,又以杭郡志乘存者惟潛说友《临安志》为最古,仿宋重雕,有功文献。
汪氏代衍甲科,门承通德,牙签缣轴,历百数十年而始散于庚辛之劫,至今一麟片甲,犹有存者,积厚流光,书其一端云。
六五、绣谷瓶花斋【丁申】
吴焯,字尺凫,号绣谷,钱塘人,喜聚书,凡宋雕元椠与旧家善本,若饥渴之于饮食,求必获而后已。故瓶花斋藏书之名,称于天下,所辑《绣谷薰习录》八卷,则记所藏秘册也。家九曲巷,园有古藤一本,花时柔条下垂如璎珞,构亭曰绣谷,命酒觞客,赋诗为乐,著《药园诗稿》、《陆渚鸿飞集》、《南宋杂事诗》、《玲珑帘词》。
长子城,字敦复,号瓯亭,监生,承其先业,储藏所未备者,搜求校勘数十年,丹黄不去手。
城弟玉墀,字兰陵,号小谷,乾隆庚寅顺天举人,由太平教谕历官贵阳府长寨同知,有《味乳亭集》。乾隆间,诏征遗书,时城已归道山,玉墀恭进经部《陆氏易解》等九十余种,史部《四明它山水利便览》等二十余种,子部《东宫备览》等三十余种,集部《李遐叔文集》、《风雅逸篇》、《石洞遗芳》等三种,蒙御题《说文篆韵谱》、吕祖谦《历代制度详说二种,并赐《佩文韵府》。
《天禄琳琅前编》,宋元明外,仅金刻一种,《后编》始有辽刻《龙龛手鉴》,有“绣谷亭续藏书”、“吴城敦复”诸印。彭元瑞识云:“于是宋辽金元明五朝俱全”,足以见绣谷所收之富。其旧藏宋刻许浑《丁卯集》失去廿余年,瓯亭忽于京师重得之,赋诗纪事,属同人和之,赵昱诗云:“故人绣谷翁,素业今有后,插架饶万卷,郎君能密受。昨岁赋北征,目击心惨愀。一编手泽新,故物为吾取。归来属流咏,父客若某某。遗书重丁卯,感逝在癸丑。云烟洵过眼,聚散无乃偶。身沈名自飞,家禅学业久。太息予索居,贱老印樊守。五载京国游,蹭蹬风尘走。还将旧雨寻,室是人琴否。瓶花坐空斋,老藤延几牖。忆翁耽典籍,爱护等琼玖。往往许假钞,校十得其九。丛书精审过,运管勘不苟。嗟哉衣食谋,勿为饥寒诟。吾亦示儿曹,制矩緬良友。诫以蒲公言,三復真不朽。”自注:“绣谷藏书,颇矜惜,不轻借人,独许予钞。予所藏多绣谷亭本。予偶得善册,先生见之,亦必取以勘定。”
又金志章诗:“楼居插架逾万签,五车四库皆能兼。丹黄一一手勘定,部分鳞次何精严。就中名集数《丁卯》,椠本最古心所忺。何年一鸱竟羽化,巧偷豪夺生憎嫌。六丁冥搜苦无计,廿载抱憾归幽潜。读书继绪有令子,手泽每念襟常霑。驱车偶然適燕市,软红扑面尘纤纤。朝闻邸舍打门急,有客持售初开函。卫公故物忽惊睹,悲喜交集敬拜瞻。卷端题识认遗墨,左方印记留朱钤。呵护定蒙鬼神力,点涴未受虫鱼瀸。探囊购赎敢辞罄,百鍰索价贪宁嫌。楚弓楚得足深慰,摩挲繙玩忘饥馋。羽陵蠹简共什袭,宛委秘册同包缄。携归陈书告先子,水沈细炷方铜奁。孝思灵爽共感召,丁部重入如新添。熊熊日上吐光气,南极果应(去声)星文占。抽思骋秘发高咏,妙处神味超酸咸。同时题赠悉巨手,雕章丽句盈缃缣。惟余经年负宿诺,苦吟屡断霜髭拈。郢州有知应大笑,笑我细响徒詀詀。不如韬笔且藏拙,静看花影摇风帘。”
六六、孙氏寿松堂【丁申】
孙宗濂字栗忱,号隐谷,仁和人,乾隆甲子举于乡,一试春官,即息辙乡里。构堂曰寿松,藏书数万卷,以枕葄为荣。
子仰曾,字虚白,号景高,岁贡生,侯选盐运司运同。胚胎家学,赓续绪余,宋椠元雕,充牣几架,鼎彝碑版,罗列文厨。梁山舟学士、王梦楼太守相与题评考跋。乾隆癸巳应诏进书数百种,内《乾道临安志》三卷,仰邀御题,并赐《佩文韵府》全部,士林荣之,《书目》四卷,经乱失去。
六七、宝日轩【丁申】
钱塘王钧,字驭陶,耄年归里,辟养素园以娱老,树石池馆之胜,甲于里中。子德溥,字容大,号澹和,事亲至孝喜聚书,筑宝日轩为藏弆之所,秘册古椠,充牣其中。尝辑《北郭诗钞》,未成而卒。
按丁龙泓先生《驭陶先生七十寿序》云:养素园者,王秀才容大奉其尊人驭陶先生养老之所也。容大天质纯懿,性尤勤敏于学,绮妙之年,即已声噪艺林,为侪偶所推,乃益聚四库书,构宝日轩藏之。键户披诵,严督课其诸子,暇则手自编纂旧闻,勤勤不已。
又汪剑秋先生《题小米松声池馆勘书图》诗,有“武林藏书家,吴赵王与汪”之句,注云:吴氏瓶花斋、赵氏小山堂、王氏养素园及君家振绮堂,皆著名者。
六八、开万楼【丁申】
汪启淑《水曹清暇录》云:江浙藏书家,向推项子京白雪堂、常熟之绛云楼、范西斋天一阁、徐健庵传是楼、朱竹垞曝书亭、毛子晋汲古阁、曹倦圃古林、钮石溪世学堂、马寒中道古楼、黄明立千顷堂、祁东亭旷园,近时则赵谷林小山堂、马秋玉玲珑山馆、吴尺凫瓶花斋及予家开万楼。
启淑字秀峰,号訒庵,官工部都水司郎中,本歙人,居于杭之小粉场。开万楼藏书之外,又有飞鸿堂,嗜古若渴,集古印万钮,著《印存》、《印谱》、《印丛》,极汉晋金石之大观。
乾隆三十七年诏访遗书,启淑进六百种,内刘一清《钱塘遗事》、许山高《建康实录》,蒙宸翰题诗,并赏《古今图书集成》一部,为好古之劝,士林荣之。
少工吟咏,当杭堇浦太史归田之后,与樊榭诸老结社南屏,訒庵以终贾之年,骋妍抽秘,进与诸老宿抗行。其他杂著,有《粹掌录》、《小粉堆杂识》。厉鹗《樊榭山房集》有《汪秀峰自松江载书归招同人小集分韵》诗云:雪压扁舟浪有棱,载来书重恐难胜。排联清兴惟同鹤,增长多闻似得朋。归洛旧传东野句,入杭新并蓼塘称。衔杯不独相欣赏,欲赁邻居翦烛謄。
六九、抱经堂【丁申】
卢文弨字召弓,呈矶渔,又号檠斋,晚号弓父,抱经其堂颜也,人称曰抱经先生。乾隆壬申一甲第三人进士,历官翰林院侍讲学士,壬子重游泮宫,年七十九卒。生平精于校雠,陆氏《经典释文》,尝取宋本参校,别为考证。又汇萃诸书校勘记,名曰《群书拾补》,其《小引》云:
文弨于世间技艺,一无所能,童时喜钞书,少长渐喜校书,自壮至老,积累渐多,尝举数册付剞劂氏,年家子梁曜北语余曰:“所校之书,势不能皆流通于世,其藏之久,不免朽蠹,则一生精神虚掷既可惜,而谬本流传,后来无从取正,虽自有余,奚裨焉。意莫若先生举缺文断简讹缪尤甚者,摘录以传诸人,则以传一书之力分而传数书,费省而功倍,宜若可为也。”余感其言,就余力所能,友朋所助,次第出之,名曰《群书拾补》,虽然,即一世之讹而欲悉为标举之,又复累幅难罄,约之又约,余怀终未快也。然余手校之书,将来必有散于人间,后有与余同好者,能公诸世,庶余之勤为不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