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目录
- 武林藏书录
武林藏书录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钱塘人,乾隆丙辰荐试博学鸿词,己未进士,官江宁知县,去官后,侨居小仓山下,名曰随园,德享林泉清福,几忘其为杭人矣。按汪启淑《水曹清暇录》:乾隆三十七年开四库馆,征访天下遗书,浙江进呈四千五百八十八种,为各省之冠,而两江总督进呈一千三百六十五种,以散书两记约之,期中袁氏藏书必有数百十种。据其所散,即知其所聚。随园虽未见书目流传,亦可卜当日储藏之富矣。
七七、何梦华【丁申】
何元锡字敬祉,又字梦华,号蝶隐,钱塘人,精于簿录之学,家多旧书善本,嗜古成癖,手自钞录,秘书可数百册,闻某山中有残砖断碣,则披榛莽,历涧谷,搜幽索险,务获乃已。一日入山迷道,日曛黑不得出,饥火中烧,几不可制,赖野老丐以余食,且导之行,始得归,闻者绝倒。素有狂疾,时或触发,后游于粤中,稽留数年,遂客死。有《秋神阁诗钞》。
王槐《怀梦华诗》云:梦华有奇癖,兀作书中蟫。紫文穷石室,秘简搜瑶函。披览手著录,沐发不及簪。忽闻有清秘,一舸浮江潭。直以性命博,岂止耳目贪。归来笑开口,竟忘罄瓶甔。读君借书图,技痒心怀惭。他日一瓻致,不尔梁间探。
又张鉴《梦华访书图歌》:夫君好古耽冥搜,南探禹穴东之罘。手拓金石不知数,口吟词翰无与俦。绛云楼中焚未失,化鹿寺边窃还出。一千金购吴都文,八万卷充长水宅。日思误字相贯穿,手定黄墨穷钻研。凉州太守车几两,织帘居士手一编。笑吾衔薑亦好事,纵不能访颇为累。夜讌偷钞述古堂,朝游市阅慈恩寺。忆昔渡江至扬州,吾师招住文选楼。连床照轸那可说,手胝口沐无时休。此时何君日来往,临淄严安亦同赏。广集宁论翡翠裘,搜寻不类珊瑚网。
七八、姚古香姚虎臣【丁申】
《皕宋楼藏书志》:《古逸民先生集》鲍以文手跋曰:是集藏书家未有蓄之者,吾友钱塘姚君古香得之亲串乱帙中,好事者因争传录,未几,古香暴卒,使先一年,此书无从踪迹矣。古香名瑚,藏书多秘册,与予交最善,卒时年止三十余。嘉庆甲戌六月,通介叟时年八十有七。
又《士礼居藏书题跋记》:《梅花百咏》,传本绝少,此本出杭人姚虎臣家,陈仲鱼为余购者,今虎臣已故,仲鱼亦旋旧里,好古之友,无一二人,谁为之助余以愤邪。
古香、虎臣二先生之事迹俱不可考,岂即好古堂之后人欤。
七九、童佛庵【丁申】
童铨字佛庵,仁和诸生,家北郭,贫无余资,雅性爱古,市集门滩,时时搜访,所得颇有佳本,惜身后斥卖殆尽。闻其所藏前辈小像多至数十人,不知今归何处。年七十余,赋诗而逝。有“亡魂愿化庄周蝶,只恋书香不恋花”句,惜佚其全什矣。
按郭频伽《浮眉楼词》:“童佛庵有素册为蠹鱼所蚀,其凿空处皆肖蝶形,殆天巧也,词以写之:近来不食人间字,满腔都是春恨,青简生涯,白蟫身世,幻作溱园梦影,羽陵困损,算不似花间,棲香差稳,莫羡神仙。蜕余且就此中隐,有人曝来永昼,比夹雪籤,白描副本,栩栩蘧蘧,鱼鱼雁雁,两翅尚黏残粉,滕王休哂,是痴绝书生,香匳吟吻,展向春风。半窗芸叶冷,调寄齐天乐。”
八十、琳琅秘室【丁申】
胡震之文学,名树声,又字雨裳,以业鹾,由休家迁杭,入籍仁和。雅好藏书,所购多宋元旧本,不吝值,或更手自缮录,积至千百卷,颜其居曰琳琅秘室,见吕晋昭所撰传。
子珽,字心耘,为太常博士,善承先志,手自钞校,插架益富,著有《嬾真了录集证》。与吴郡叶调生善,调生远祖石林先生,为北宋巨儒,著述甚夥。调生刊《石林燕语》、《建康集》,心耘更著《石林燕语集辨》,不惮三千里走京师,诣清秘堂亲检《永乐大典》,钞得汪应长《辨目》二百二条,复从群籍内搜录宇文绍奕事实若干条,考证阙佚,其笃嗜典籍如此。叶调生《吹网录》中尝记其校语十二条,又有《怀心耘》诗:“良友他乡慰索居,誓收秘籍劫灰余。如何遽返瑯環地,抛掷遗编绝蠹鱼。”注云:仁和胡心耘,庚申冬,避乱沪城,欲广收已散之书,辛酉夏,赍志而殁,遗书且莫保也。
八一、玉雨堂【丁申】
仁和韩文绮,字蔚林,号三桥,幼以孝友称。乾隆丙午解元,癸丑捷南宫,由刑曹出守永平,擢清河道。生平宦迹,多著祥刑,于粤于黔于蜀皆司秋宪,继擢少寇,蹶而复起,又为山左按察使。仪征阮文达撰墓志铭,称其治狱矜慎,得情法之平。抚苏时,会大水,拯救菑民,请款至百万。历官左副都御史,以疾请退,悠然林下。好聚书,筑玉雨堂以储之。
孙泰华,字小亭,由兵部郎历官陕西粮储道,公余访金石,忘其为风尘中吏也。又访求元朝各家之文,收罗十余年,得百数十家,半系传钞精本,或四库所无而元刊尚在者,为《元文选》,以十家为一集。道光庚戌,首集既成,稿即毁于燹,仅存目录。著有《金石录》、《无事为福斋笔谈》。
八二、丹铅精舍【丁申】
塘棲劳经元,字笙士,学于武进臧镛堂之门,性嗜收书,恣意流览,熟谙唐代典制,著有《唐折冲府考》。
子三:长检,字青玉,次权,字巽卿,次格字季言,髫年均以治经补弟子员,后遂不与试。
巽卿精于校雠之学,所校有《元和姓纂》、《大唐郊礼录》、《北堂书钞》、《蔡中郎集》、《文苑英华》及唐宋各家文集,皆丹黄齐下,密行细书,均有补遗附录,引证博而且精,世称善本。兼工词曲,唐宋元明间卷藏,皆旧本。
季言平居读书时,每置空册于案,遇有疑义,辄笔之,暇时繙阅诸书,互相考证,必至精密而后已。藏书之所曰丹铅精舍。校书之印“实事求是”、“多闻阙疑”,著有《读书杂识》十二卷、《唐郎官石柱题名考》二十四卷、《唐御史台精舍题名考》三卷,其友丁葆书为之编次。
叶廷琯《浦西寓舍杂咏诗》云:“真读书人贼变钦,纤尘不使讲帷侵。黄巾知避康成里,汉季儒风又见今。”注云:仁和劳季言,家塘棲,累代富藏书。季言尤以博洽名,贼酋至其门,戒其徒,谓此读书人家,毋惊之。入室取架上卷帙观之,曰:闻此家多藏秘籍,何此皆非善本,殆移匿他处邪?徘徊良久,不动一物而去。贼亦知书,异哉。迄今不四十年,遗籍流落尘寰,书目亦散佚不传。书之不毁于寇,此中岂有数邪?
八三、罗镜泉广文【丁申】
广文新城迁钱塘,讳以智,字镜泉,祖棠、父景熹及广文以乾隆乙酉、嘉庆辛酉、道光乙酉三膺拔萃,为世称羡。家富藏书,至广文尤孜孜罗集,闻有异本,必借录之,丹黄握管,日夕忘疲,首题尾跋,备溯源委。于乡邦掌故,爬梳益力。司训西安,著《赵清献年谱》,移铎慈豁,著《文庙从祀贤儒考》,居夹墙巷,则仿《东城杂记》,而为《新门散记》,别有《经史质疑》、《金石取见录》、《宋诗纪事补》、《诗苑雅谈》,又集唐宋以后重排周兴嗣《千字文》之制诰颂赞铭训叙跋等文,凡百篇,可称文苑之大观。《吉祥宝藏书目》不下数千百种,庚申之劫,避居海昌而殁,书被劫,半售甬东,犹有存者,而书目已不可问矣。
八四、蒋村草堂【丁申】
蒋炯,字葆存,号蒋村,仁和廩贡,初官慈谿训导,历保县令,分楚北任广济,卓著政声。所居西溪,西南十余里,山环水转,宅幽势阻,长松古桧,梅花竹箭,弥望无际,中有陂田数千顷,澄湖曲沚,复与烟岚相间。蒋氏聚族而居,饶稉稻鱼包皮虾菱橘之利。屋数十椽,聚书万卷,葆存摘蔬瀹茗之外,覃研铅椠,物外翛然。诗学中晚唐,散体文学三苏,长于议论,浙东名士多闻名而访之者。高情朗志,即不主风雅之盟,亦当为山泽之臞也。见王昶《蒲褐山房诗话》。
八五、清吟阁【丁申】
瞿世瑛,字良玉,号颖山,钱塘人,家虽素封,迹若寒素,手钞罕见古书,以为日课,积数十年,几得千册。金石书画,靡不考索。张叔未解元、徐问蘧、汪驺卿明经常主其家,校刻《东莱博议》、《帝王经世图谱》、《阳春白雪》,世称善本。筑清吟阁以储书籍,曾编目录,计名人钞本七百九十二种,批校钞本四百七十五种,影宋元钞本三十种,皆秘笈异本,而此外之古今版印之籍,不啻汗牛充栋矣,惜失于庚辛之乱。
八六、清来堂【丁申】
吴方伯煦,字晓帆,读申韩家言,才猷敏练,倚马可待。咸丰间,备兵上海,兼绾藩条。时江浙沦陷,贼势滔天,联络客将,力保沪城,厚集饷资,乞援曾营,备轮迎安庆之劲旅,卒以削平巨寇,东南转机,实赖其力。比归田里,口不言功。
哲嗣冠云部郎,工书能文,雅守儒素,世称仿佛宋之张功甫。既号佳公子,又为穷诗人也。家有清来堂,广储书籍,埽劫灰之薪火,萃四部之菁华,如朱文公手注《论语》中之颜渊一卷,尤为镇屋之宝。有《清来堂书目》四卷,不下五千种,冠云尝著《可久长室诗》,存书将与之不散云。
八七、朱氏结一庐【丁申】
仁和朱学勤字修伯,咸丰癸丑进士,由庶常改户部主事,入直军机章京,历官宗人府丞。生平学敏才贍,好书尤笃。当驾幸木兰之后,怡邸散书之时,供职偶暇,日至厂肆搜获古籍,日增月盛,编有《结一庐书目》。其中宋椠者如咸淳间吴革大字本《周易本义》、《吕氏读诗记》、绍熙间余仁仲《礼记》、庆元间沈中宾《周礼注疏》、巾箱本《附音重言重意互注周礼》、蔡梦弼本《史记》、《晋书》、《皇朝编年备要》、《西汉会要》、《东汉会要》、《两汉诏令》、《古史》、《通鉴纪事本末》、《通鉴总类》、《五朝名臣言行录》、《真文忠公读书记》、《皇朝仕学规范》、巾箱本《刘子类编》、《朱氏集验方》、咸淳镇江刻《说苑》、《黄帝素问灵枢经注》、《六甲天元气运钤》、麻沙刻《鍼灸资生经》、《艺文类聚》、《翻译名义集》、《陆士龙文集》、《杜荀鹤文集》、《古灵先生文集》、《赵清献公文集》、《淮海集》、《朱子大全文集》、《皇朝文鉴》、《才调集》、《花间集》,元椠中如《周易启蒙翼传》、《周易参义》、《礼书读》、《四书丛说》、《诗童子问》、《春秋属辞师说》、《六书正讹》、《两汉诏令》、《陆宣公奏议》、《金陀粹编》、《十七史纂》、《古今通要后集》、《战国策校注》、《古今纪略》、《风俗通义》、《读书分年日程》、《纂图互注老子》《列子》《荀子》《杨子》《文中子》《吕氏春秋》、《农桑辑要》、《理学类编》、《孙真人千金备急方》、《永类钤方》、《汲冢周书》、《仁斋直指方论》、《百川学海》、《困学纪闻》、《锦绣万花谷》、《辍耕录》、《黄氏日钞》、《金石例》、《难经本义》、《释氏稽古略》、《道院集要》、《二程文集》、《图绘宝鉴》、《简斋先生诗集》、《松雪斋集》、《静修先生文集》、《方是闲居小稿》、《香溪先生文集》、《汉泉漫稿》、《国朝文类》、《唐诗鼓吹》、《文粹》、《风雅翼》、《乐府诗集》、《诗人玉屑》、《文心雕龙》、《中州集》,余明刊精钞又数百种,不及尽记。
卷末
八八、周昭礼【丁申】
《两浙名贤录》:周煇字昭礼,淮海人,绍熙间居钱塘清波门之南,嗜学工文,隐居不仕,当世名公卿多折节下之,而简亢自高,未尝报谢。藏书万卷,父子自相师友,撰《清波杂志》十二卷。又《清波杂志》“借书一瓻,还书一瓻”,后误为痴,殊失忠厚气象。煇手钞书,前后遗失亦多,未免往来于怀,因读唐子西庚《失茶具说》,释然不复芥蒂。其说曰:“吾家失茶具,戒妇勿求。妇曰:何也?吾曰:彼窃者必其所好也,得其所好则宝之,懼其泄而秘之,懼其坏而安置之,是物得所托矣,复何求哉。”
八九、周草窗【丁申】
《齐东野语》:“世间万物未有聚而不散者,而为甚。吾乡石林叶氏藏书多至十万卷,其后齐斋倪儿、月河莫氏、竹斋沈氏、程氏、贺氏,各不下数万余卷,亦皆散失无遗。近如秀嵓、东窗、凤山、三李、高氏、牟氏皆蜀人,号为史家,的藏僻书尤多,今亦无余矣。吾家三世积累,先君子尤酷嗜,至鬻负郭之田,以供笔札之用,冥搜极讨,不惮劳费,凡有书四万二千余卷,及三代以来金石之刻一千五百余种,庋置书种、志雅二堂。日事校雠,居然籝金之富。”
按《齐东野语》,宋周密撰,密字公谨,号草窗,宝祐间为义乌令,入元不仕,自号泗水潛夫。晚年寓居钱塘癸辛街,著有《癸辛杂志》、《浩然斋雅谈》、《志雅堂杂钞》、《云烟过眼录》,并行于世,见《杭州府志》及《蓉塘诗话》。
九十、阿鲁翬公【丁申】
徐一夔撰《李草阁先生墓志铭》云:君讳昱,字宗表,其先汴人,有讳初者,从宋南迁,遂居钱塘。少从乡里师口占诗,已能出惊人语,稍长,刻意明经,为经义辞章出同辈上。就乡试,有司以其程文为说过高,弃不取。君曰:科举岂足以尽儒者之事耶。乃营草阁于北门之外,取未读之书,尽读之。盖有毅然直追古人之意。
阿鲁翚公,元室文献之老,自翰林侍讲学士退居郡城之东,闻君才名,延教其子。其家多藏书,可资记览,君为三年留,用是誉日益彰,才日益高,学日益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