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目录
- 崇文总目
崇文总目
南朝宫苑记二卷 通志略、不著撰人。
历代宫名一卷 通志略、不著撰人。
湘中记一卷 宋志、不著撰人。
豫章记三卷 徐廙撰,原释阙。(见天一阁钞本。)
华山记一卷 诸家书目、并不著撰人,原释阙。(见天一阁钞本。)
湘中山水记三卷 罗含撰,卢拯注。
〔绎按:通志略、作卢拯撰,误。〕
茅山记一卷 陈倩撰。
〔绎按:通志略、此书凡两见,并不著撰人。〕
诸山记一卷 原释阙。(见天一阁钞本。)
释按,通志略、不著撰人,宋志、元结撰。
三代地理志七卷 原释阙。(见天一阁钞本。)
〔绎按:旧本理讹作里,今校改,通志略、宋志并六卷,不著撰人。〕
洞庭谱一卷 通志略、不著撰人。
岳渎福地图一卷 宋志、不著撰人,原释阙。(见天一阁钞本。)
元中记一卷 通志略、不著撰人,原释阙。(见天一阁钞本。)
平都山仙都观记一卷 原释阙。(见天一阁钞本。)
〔绎按:宋志、二卷,不著撰人。〕
新集地理志九卷 通志略,不著撰人,原释阙。(见天一阁钞本。)
〔绎按:玉海引崇文目同,旧本理讹作里,今校改。〕
南岳衡山记一卷
绎作,通志略、不著撰人,又有宋居士撰,一部,宋志、亦不著撰人,又一部无南岳二字,同。
云南风俗记一卷
〔绎按:玉海引崇文目同宋志、十卷,记作录。〕
原叙,昔禹去水害、定民居,而别九州之名,记之禹贡,及周之兴,画为九畿而宅,其中内建五等之封,外抚四荒之表,职方之述备矣,及其衰也,诸侯并争,并吞削夺,秦汉以来,郡国州县,废兴治乱,割裂分属,更易不常,至于日月所照,要荒附叛,山川风俗,五方不同,行师用兵,顺民施政,考于图牒可以览焉。(见欧阳文忠公集。)
〔绎按:以上原卷十八。〕
氏族类
共四十一部,计一百一十二卷
〔绎按:玉海引崇文目同,今核计实一百九卷。〕
姓苑十卷 何承天撰。
〔绎按:隋志、一卷,何氏撰,不著名。〕
唐皇室维城录一卷 李衢等撰。
〔绎按:玉海两引崇文目并同,唐志、不著撰人。〕
天潢源派一卷 李匡乂撰,原释阙。(见天一阁钞本。)
〔绎按:唐志作天演源派图,宋志作天潢源派谱说,注云,说一作统,李匡乂或作匡文,或作匡义,皆传写之误,或又作正文,则避讳也。
唐偕日谱一卷 李匡乂撰。
〔绎按:宋志无唐字,旧本偕讹作皆,今校改,通志略作偕目,误。〕
元和县主谱一卷 李匡乂撰,原释阙。(见天一阁钞本。)〕
〔绎按:宋志、谱上有昭穆二字。〕
皇孙郡王谱一卷 李匡乂撰。
蒋王惲家谱一卷 通志略、不著撰人,原释阙。(见天一阁钞本。)
李用休家谱一卷
〔绎按:诸家书目并二卷。〕
唐李匡乂家谱二卷 原释阙。(见天一阁钞本。)
〔绎按:旧本脱匡字,乂作文,今据诸家书目增改。〕
唐新定诸家谱录一卷 李林甫撰,原释阙。(见天一阁钞本。)
宰相甲族一卷 原释,韦述、萧颖士撰,记相门甲族王方庆、李义炎、崔元暐以下凡,十四家。(见玉海艺文类。)
〔绎按:玉海引崇文目同,旧本上有国朝二字,与通志略同,今据王伯厚所引校删,遂初堂书目、宋志、亦并无国朝二字,书录解题作唐宰相甲族。〕
姓林五卷 陈湘撰。
百家类例一卷 韦述撰。
〔绎按:诸家书目并三卷。〕
元和姓纂十卷 林宝撰。
〔绎按:读书志、通考、并十一卷,今本十八卷,通志略作李林宝撰,误。〕
系纂七卷 窦从一撰,原释阙。(见天一阁钞本。)
〔绎按:宋志、从一作从则。〕
姓氏韵略六卷 柳璨撰,原释阙。(见天一阁钞本。)
王氏谱一卷 王方庆撰。
〔绎按:通志略、不著撰人。〕
窦氏家谱一卷 窦澄之撰。
〔绎按:唐志、澄之作登之。〕
吴郡陆氏宗系谱一卷 陆景献撰,原释阙。(见天一阁钞本。)
玉牒行楼二卷 李匡乂撰。
〔绎按:玉海引崇文目同,唐志、宋志、并一卷。〕
姓苑略一卷 崔日用撰,原释阙。(见天一阁钞本。)
类例三卷 原释阙。(见天一阁钞本。)
新定徐氏谱图四卷 徐商撰,原释阙。(见天一阁钞本。)
姓氏杂录一卷 孔全撰,原释阙。(见天一阁钞本。)
〔绎按:唐志、全作至。〕
周氏大宗血脉谱一卷 通志略、不著撰人。
编古命氏三卷 李利涉撰。
〔绎按:玉海云,编古命氏三卷,其末又载诸氏族谱一卷,云梁天监七年中丞王僧孺所撰,崇文目同,遂初堂书目下有录字。〕
姓源韵谱五卷
〔绎按:曹大宗、张九龄、并有此书,曹书、通志略作四卷,宋志、一卷,张书、书录解题、通考、并作一卷,通志略、三卷,并与此不合,未知孰是。〕
刘氏大宗血脉一卷 刘复礼撰,原释阙。(见天一阁钞本。)
〔绎按:宋志、下有谱字。〕
圣朝臣寮家谱一卷 原释阙。(见天一阁钞本。)
〔绎按:通志略云,宋朝人撰,不著名氏。〕
杨氏家谱一卷 杨侃撰。
〔绎按:旧唐志、不著撰人。〕
帝系图一卷 通志略、不著撰人。
赵郡东祖李氏家谱一卷
〔绎按:通志略、二卷,不著撰人。〕
姓氏谱一卷 许敬宗撰,原释阙。(见天一阁钞本。)
释按,旧唐志、二卷,唐志作二百卷,疑别是一书。
姓史四卷 原释阙。(见天一阁钞本。)
〔绎按:通志略、不著撰人,宋志、林宝撰。〕
大唐皇室新谱一卷 李衢撰。
〔绎按:玉海引崇文目同。〕
氏族谱一卷 通志略、不著撰人。
唐氏谱略一卷
〔绎按:玉海引崇文目同。〕
又一部
〔绎按:旧本此条作三小字,附注唐氏谱略下,非是书例也,应自为一行。〕
唐书总记帝系三卷 宋志、不著撰人。
〔绎按:玉海引崇文目同。〕
五姓征氏二十卷 林宝宗撰,原释阙。(见天一阁钞本。)
〔绎按:宋志、征字作证事。〕
尚书血脉一卷 通志略、不著撰人,原释阙。(见天一阁钞本。)
原叙,昔黄帝之子二十五人,得姓命氏,由其德之薄厚,自尧舜夏商周之先,皆同出于黄帝,而姓氏不同,其后世封为诸侯者,或以国为姓,至于公子、公孙、官邑、谥族,遂因而命氏,其源流次序帝系,世本言之甚详,秦汉以来,官邑谥族,不自别而为姓,又无赐族之礼,至于近世迁徙不常,则其得姓之因,与夫祖宗世次人伦之纪,尤不可以不考焉。(见欧阳文忠公集。)
〔绎按:以上原卷十九。〕
岁时类
共十五部,计四十二卷
国朝时令一卷 贾昌朝撰。
陈诗庭云,读书后志、通考、并作十二卷,盖益以昌朝注也。
荆楚岁时记二卷 宗懔撰。
〔绎按:旧唐志、十卷,唐志、读书后志、宋志并一卷,书录解题、六卷,旧唐志、唐志,又有杜公瞻撰二卷。〕
孙氏千金月令三卷 孙思邈撰。
保生月录一卷 韦行规撰。
〔绎按:书录解题作韦氏月录,无保生二字,宋志注、不知作者。〕
金谷园记一卷 李邕撰。
时鉴新书五卷 刘安靖撰。
〔绎按:宋志又有刘靖时鉴杂书四卷,注云,杂一作新,即是书重出也。〕
四时纂要五卷 韩鄂撰。
〔绎按:宋志十卷。〕
岁华纪丽二卷 韩鄂撰。
〔绎按:通考、宋志并四卷,读书志、书录解题并七卷,今本亦四卷。〕
四序总要十二卷
四时录四卷 原释阙。(见天一阁钞本。)
〔绎按:旧唐志、十二卷,王氏撰,宋志注,不知作者。〕
秦中岁时记一卷 李绰撰。
〔绎按:宋志注云,一名成镐记。〕
周书月令一卷 原释阙。(见天一阁钞本。)
月令小疏二卷 原释阙。(见天一阁钞本。)
十二月纂要一卷 宋志注、不知作者。
齐人月令一卷 孙思邈撰。
〔绎按:宋志、三卷。〕
原叙,诗曰、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故尧舜南面而治,考星之中,以授人时,秋成春作,教民无失,周礼六官,亦因天地四时分其典职,然则天时者,圣人之所重也,自夏有小正,周公始作时训、日星、气节、七十二候,凡国家之政,生民之业,皆取则焉,孔子曰,吾不如老圃,至于山翁野夫,耕桑榭艺,四时之说,其可遗哉。(见欧忠公阳文集。)
〔绎按:以上原卷二十。〕
传记类上
共七十八部,计三百七十卷。
〔绎按:今核计实六十八部,疑旧本讹六为七。〕
穆天子传六卷,郭璞注。
汉武帝列国洞冥记一卷
列女传十五卷 原释,曹大家注,(见南丰文集。)陈婴母等十六传,后人所附,(郡斋读书志引见文献通考。)王回,曾巩皆叙之。(见郡刘读书志。)
〔绎按:书录解题作古列女传九卷云,隋唐志及崇文总目皆十五卷,盖以七篇分为上下并颂为十五卷,读书府志云,古列女传八卷,又一卷莫知其为谁续,然亦载于崇文总目,今本八卷,与读书志、通考同。〕
王子年拾遗记十卷
广轩辕本纪三卷 王瓘撰,原释阙。(见天一阁钞本。)
〔绎按:旧本、广讹作唐,今校改。〕
孔子系叶传三卷 黄恭之撰。
〔绎按:玉海引崇文目同,唐志、通志略并二卷。〕
高士传十卷 皇甫谧撰。
〔绎按:隋志、六卷,今本三卷。〕
正始名士传三卷 袁氏撰,原释,其中卷竹林名士三逸,上卷增荀粲,下卷增阮脩。(见玉海艺文类。)
〔绎按:旧本作二卷,考诸家书目皆作三卷,玉海引崇文目亦同,惟宋志作二卷,兹据王伯厚所引校改。〕
文士传十卷 张隐撰。
〔绎按:隋志、通志略、宋志并五十卷,玉海引书目云,文士传五卷,载六国以来文人,起楚芊原,终魏阮瑀,崇文目十卷,终宋谢灵运,已疑其不全,今又缺其半,通志略张隐作张骘,又有裴朏续文士传十卷。〕
闽川名士传一卷 黄璞撰。
〔绎按:旧本川讹作中,今据诸家书目及玉海引崇文目校改,读书志注云,一本作皇甫璞撰。临川圣贤名迹传三卷 通志略、不著撰人,原释阙。(见天一阁钞本。)〕
圣贤事迹三十卷
高僧传十三卷 僧惠皎撰。
〔绎按:旧唐志、唐志、读书后志并十四卷,隋志亦十四卷,僧僧佑撰。〕
续高僧传三十一卷 僧道宣撰。
〔绎按:唐志、三十二卷,道宣作道宗,旧唐志、读书后志并三十卷。〕
同姓名传一卷 梁元帝撰。
〔绎按:隋志、旧唐志、唐志、通志略、读书后志、传并作录,遂初堂书目作古今人同姓名录,书录解题、通考、宋志及今本,并作古今同姓名录,陈诗庭云,梁书本纪又作同姓名人录,宋志、二卷。〕
同姓名谱六卷 通志略、不著撰人,原释阙。(见天一阁钞本。)
历代鸿名录八卷
〔绎按:通志略作李远撰,宋志、钱信撰。〕
四公记一卷
〔绎按:唐志、卢诜撰,一作梁载言,宋志、梁载言、梁四公记,遂初堂书目、通考、上并有梁字,书录解题云,张说撰,亦作梁四公记。〕
小名录五卷 陆龟蒙撰。
〔绎按:宋志、上有古今二字。〕
名贤姓氏相同录一卷 邱光庭撰,原释阙。(见天一阁钞本。)
〔绎按:遂初堂书目作古贤姓名相同录,宋志、不著撰人。〕
陶宏景传一卷 通志略不著撰人。
陶潜传一卷 梁昭明太子统撰。
李密传三卷 贾闰甫撰。
虬须客传一卷
〔绎按:通志略不、著撰人,云纪李卫公事,宋志作杜光庭撰。〕
李靖行状一卷
文正公事录一卷 王方庆撰,原释阙。(见天一阁钞本。)
〔绎按:本作贞,此避嫌名,说见前,下书同。〕
文正公故事三卷 刘祎之撰。
〔绎按:唐志、六卷。〕
狄仁杰传三卷 李邕撰。
〔绎按:宋志作狄梁公家传。〕
远祖越公行状一卷
〔绎按:通志略越公作越国公,宋志无远祖二字,注云,唐钟绍京事迹。〕
张九龄事迹一卷 唐志、不著撰人。
高氐外传一卷 郭湜撰,原释阙。(见天一阁钞本。)
郭公家传八卷 陈翊撰。
〔绎按:读书志、汾阳王家传十卷,陈翊作陈雄,误,宋志作郭令公家传,通考亦十卷,通志略作陈氏,不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