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目录
- 书目答问补正
书目答问补正
(今案:有上海书店1991年影印本。) 《山海经》十八卷。(毕沅校。经训堂本。) 【补】此名《山海经新校正》,毕沅校并补注。《四部丛刊》影印明成化庚寅邢让刻郭注本,涵芬楼《道藏举要》影印道藏本郭注。
(今 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山海经校注》,袁珂校注。) 《校正竹书纪年》二卷。(洪颐煊。平津馆本。) 【补】又四部丛刊影印明天 一阁刻本。《竹书纪年》,《隋书经籍志》作十二卷,《晋书》云十三篇,其书宋代已佚,今本二卷,乃宋以后人依托,虽伪书,亦资考证,不可废。海宁王国维 《今本竹书纪年疏证》二卷,专辨证今本之伪,民国五年上海哈同花园排印《广仓学{宀君}丛书》本,民国十六年王氏排印《观堂遗书》本。王国维《古本竹书纪 年辑校》一卷,《广仓学{宀君}丛书》本,《观堂遗书》本,所辑凡四百二十八条,已括朱右曾辑《汲冢纪年存真》在内。
(今案:有上海人民 出版社1957年版《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订补》,范祥雍辑补。) 《竹书纪年集证》五十卷。(陈逢衡。《陈氏丛书》本。) 《竹书纪年补证》四 卷。(林春溥。《竹柏山房十一种》本。) 【补】甘泉张宗泰《竹书纪年校补》二卷,贵池刘世珩刻《聚学轩丛书》本。
《考订竹书纪年》十四卷。(雷学淇。家刻本。) 【补】学淇别有《竹书纪年义证》四十卷,未见传本。
《穆 天子传》郭璞注七卷。(洪颐煊校。平津馆本,又《古今逸史》本。檀萃《穆传注疏》,博而多谬,不录。) 【补】嘉庆间鄂不馆刻洪校本,潮州郑氏龙溪 精舍重刻平津馆本,又《四部丛刊》影印明天一阁刻本,又涵芬楼《道藏举要》影印道藏本。仁和丁谦《穆天子传地理考证》六卷,民国四年杭州局刻《浙江图书馆 丛书》第二集本,可备考,惟不尽可信。
(今案: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穆天子传汇校集释》,王贻栋、陈建敏著。) 《山海经》、《竹书纪年》、《穆天子传》三书,有伪托而多荒唐,然皆秦以前人所为。
《世本》一卷。(孙冯翼辑。问经堂本,又高邮茆氏辑刻《十种古书》本。) 【补】陈其荣补订孙辑《世本》二卷,附《考证》,吴县朱记荣刻《槐庐丛书》本。
《校辑世本》二卷。(雷学淇。自刻本。) 【补】潮州郑氏龙溪精舍重刻本,定州王灏刻《畿辅丛书》本。
《世 本辑补》十卷。(秦嘉谟。原刻本。) (今案:有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世本八种》。) 《家语》王肃注十卷。(汲古阁本。今通行李氏重刻 汲古本作四卷。非古家语,然不能废。) 【补】贵池刘世珩玉海堂覆宋蜀大字本,坊间石印影写北宋本,《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间黄周贤刻本。
(今案:有中华书局1995年版《孔子家语》。) 《家语》何孟春注八卷。(卢文召校刻本。) 【补】孟春明人。
《家 语疏证》六卷。(孙志祖。自刻本。) 【补】辨正家语之伪。光绪间会稽章寿康刻《式训堂丛书》本,坊行《校经山房丛书》本即章版。蕲水陈士珂《家语 疏证》十卷,光绪辛卯武昌局刻《湖北丛书本》。范家相《家语证讹》十一卷,光绪二十六年会稽徐氏刻《铸学斋丛书》本。
《晏子春秋》七卷, 《音义》二卷。(孙星衍《音义》。岱南阁本,经训堂本,又吴仿宋本。) 【补】杭州局《二十二子重刻》岱南阁本,附定海黄以周《校勘》二卷,又 《四部丛刊》影印明活字本,海昌陈琰编《古书丛刊》影印吴仿宋本。平江苏舆《晏子春秋集校》七卷,光绪间长沙思贤讲舍刻本。仪征刘师培《晏子春秋校补》 二卷、《晏子佚文辑补》一卷、《晏子春秋》黄之き本《校记》一卷,未刊,《校补》载《国粹学报》者未完。
(今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影印本《诸子百家丛书/晏子春秋》。
江: 《世本》、《家语》、《晏子春秋》三书,皆古传记之属。) 《越绝书》十五卷。(汉袁康。明仿宋刻本,《古今逸史》本,《汉魏丛书》本。《汉魏丛 书》有程荣、何允中、王谟三刻,何多于程,王多于何,今通行王本。) 【补】《四部丛刊》影印明万历刻本。钱培名校本附《札记》,金山钱氏小万卷楼 活字本,潮州郑氏龙溪精舍重刻钱校本。卢文召校本,未刊。
(今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乐祖谋点校。) 《吴越春秋》 十卷。(汉赵晔。《古今逸史》、《汉魏丛书》本并为六卷。) 【补】元徐天祜音注。南陵徐乃昌《随庵丛书》影明覆元大德本十卷,附《札记》、《逸 文》。潮州郑氏重刻徐氏随庵刻本,四部丛刊影印明覆元大德本十卷。金山顾观光《吴越春秋校勘记》,《武陵山人遗书》本。
(今案:有江苏古 籍出版社1999年版《江苏地方文献丛书/吴越春秋》,苗麓点校。) 《附图列女传》七卷,《续》一卷。(汉刘向。阮刻仿宋本。顾之逵《小读书堆》 本,亦精,无图。) 【补】《续》一卷,不著撰人。四部丛刊影印明刻《附图》本,《小读书堆》本附有顾广圻《考证》。
(今案:有北京市中国书店1991年影印本。) 《列女传注》八卷。(郝懿行妻王照圆。《郝氏遗书》本。) 【补】潮州郑氏龙溪精舍重刻本。
《列女传校注》八卷。(汪远孙妻梁端。家刻本。) 【补】版归杭州局。萧山王绍兰《列女传补注正误》一卷,上虞罗振玉排印《雪堂丛刻》本,附《读书杂记》后。顾观光《列女传校勘记》,刻本。
《新序》十卷。(汉刘向。明经厂《新序》、《说苑》合刻本,何良俊合刻本,《汉魏丛书》本。陈寿祺有《新序》、《说苑校本》,未刊。) 【补】长洲蒋氏钅夷华馆仿宋本,潮州郑氏龙溪精舍重刻钅夷华馆本,《四部丛刊》影印明刻本。
(今案: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新序疏证》,赵善诒疏证。) 《说苑》二十卷。(同上。以上五书,虽汉人作,然皆纪古事,多本旧文,故列古史。) 【补】潮州郑氏龙溪精舍刻卢文召校本,《四部丛刊》影印明钞宋本,日本国刻关嘉纂注本。
(今 案:有中华书局1987年向宗鲁《说苑校证》。) (江:此钩乙原注已详,但《列女传》应置《新序》、《说苑》后。) 《古史纪年》十四卷, 《古史考年同异表》二卷。(林春溥。《竹柏山房》十一种本。) ──右古史类 ◎别史第五 (别史、杂史,颇难分析,今以官撰及原本正 史重为整齐,关系一朝大政者入别史,私家纪录中多碎事者入杂史。) 《东观汉记》二十四卷。(旧题汉刘珍。聚珍本,福本,扫叶山房本,桐华馆 本。) 【补】原书一百四十三卷,久佚,此自《永乐大典》辑出。沔阳卢靖影印聚珍本,在《湖北先正遗书》中。姚之る《后汉书补逸》内辑东观汉记,凡 八卷,互见正史类。富平张鹏一辑《魏鱼豢魏略》二十五卷,自刻本。
(今案:有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吴树平校注。) 《晋 记》六十八卷。(郭伦。原刻本。) 《晋略》六十卷。(周济。道光十九年刻本。) 【补】光绪间重刻本。郭为《纪》《传》,周为《编年》。黟 县汤球辑《九家旧晋书》三十七卷、《五家晋纪》五卷、《两家晋阳秋》五卷、《两家汉晋春秋》四卷,并光绪间广州局刻本。黄辑《晋书》若干种,刻《汉学堂 丛书》中。
失名人《晋记》,唐以前人写录,上虞罗氏《鸣沙石室古佚书》影印本。
《西魏书》二十四卷。(谢启昆。乾隆乙卯刻本。) 【补】广州局本。淮安毛乃庸《后梁书》二十卷,自刻本。
《大唐创业起居注》三卷。(唐温大雅。《津逮》本,《学津》本,明钟人杰刻《唐宋丛书》本。) 【补】光绪三十年江阴缪荃孙刻《藕香零拾》本。
(今 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李季平、李锡厚点校。) 《顺宗实录》五卷。(唐韩愈。海山仙馆本,亦在《全唐文》内。) 【补】亦在 《昌黎先生外集》内。《宋太宗实录》,宋钱若水等撰,民国元年上海国学扶轮社排印残本八卷,在《古学汇刊》内。《宋宁宗实录》二卷,宋刘克庄撰,有传钞 本,未见。明、清《实录》今具在,有写本,无刻本,北平图书馆及吴兴南浔镇嘉业藏书楼均藏明、清《实录》。
《东观奏记》三卷。(唐裴庭裕。《续百川学海》本,《唐宋丛书》本,《稗海》本。) 【补】缪氏《藕香零拾》本。
《隆 平集》二十卷。(旧题宋曾巩。康熙四十年彭期校刻本。) 《东都事略》一百三十卷。(宋王五松室仿宋本,扫叶山房本。) 【补】苏州宝华堂 仿宋本,即五松室版,振鹭堂本,江宁局本。元和钱绮、江阴缪荃孙《东都事略校勘记》各一卷,吴兴张钧衡《适国丛书》本。汪琬《东都事略跋》三卷,刻《钝翁 外稿》内。邵晋涵《南都事略》,未刊,稿旧藏黟县洪氏处,或云有活字本,未见。
(今案:有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0年影印本。) 《契丹国志》十七卷。(宋叶隆礼。扫叶山房本。) 【补】二十七卷,乾隆间承恩堂刻本。
(今 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林荣贵点校。) 《大金国志》四十卷。(旧题金宇文懋昭。扫叶山房本。《古今逸史》、《说海》中《辽志》、《金 志》,即此两书摘本。) (今案:有中华书局1986年版《大金国志校正》,崔文印校证。) 《明史稿》二百八卷。(王鸿绪。通行 本。) 【补】此书三百一十卷,《横云山人集》本,扫叶山房本。灵寿傅维麟《明书》一百七十一卷,目录二卷,原刻本,光绪间定州王灏刻《畿辅丛书》 本。
《东华录》三十二卷。(蒋良骐。通行本八卷。) 【补】道光间大、小字二本,群玉山房活字本。蒋纂《东华录》,自天命至雍正凡 六朝,光绪间长沙王先谦为之增补,复以乾隆至同治五朝续之,合称《十一朝东华录》,有通行刻本,排印本。朱寿朋纂《光绪朝东华续录》二百二卷,事至宣统元 年止,宣统元年上海排印单行本。刘某纂《宣统政纪》十余册,未刊。
《清史稿》五百三十六卷,目录五卷,清史馆编,民国十七年排印本。
(今 案:有中华书局1980年版,林树惠、傅贵九点校。) (江:此以叙述之朝代为次,不以人之朝代为次。) 《宏简录》二百五十四卷。(明邵经 邦。通行本。是书意在续《通志》,成古今通史,特不能续其二十略,无力购《宋》、《辽》、《金》三史者,可以此书代之。) 【补】辽阳李锴《尚史》 七十卷,轩辕迄秦代,乾隆间悦道楼刻本,沈阳新刻本未毕工。
(江:此通史体,以下断代为书。) 《续后汉书》四十七卷。(宋萧常。 郁松年刻《宜稼堂丛书》本。又有郝经《续后汉书》,谢陛《季汉书》,陈陈相因,不录。以下二书,为订正《三国志》、《五代史》体例而作。) 【补】 萧常《续后汉书》,金壶本,同治间师古山房刻本。同治间武进汤成烈撰《季汉书》九十卷,未见传本,独山莫友芝谓此书详核过萧、郝二氏,于《表》《志》用力 尤勤。
(今案:有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郝经撰《续后汉书》。) 《续唐书》七十卷。(陈。道光十七年刻本。) 【补】广州局重刻本。
《宋 史新编》二百卷。(明柯维骐。明刻本。陈黄中《宋史稿》二百十九卷,未刊。以下三书,皆为删繁就简。) 《南宋书》六十卷。(明钱士升。扫叶山房 本。) 《元史类编》四十二卷。(邵远平。通行本。此书意在续《宏简录》。) 【补】扫叶山房本。魏源《元史新编》九十五卷,胜邵氏书,光绪 三十一年邵阳魏氏刻本。武进屠寄蒙兀儿《史记》十册,但具入主以前史迹,全书未成,自撰自注,抉择甚审,宣统间结一宦刻本。
(右别史类) ◎杂史第六 (录其有关政制、风俗、轶事者。) 《玉函山房辑佚书史编》种。马国翰。济南刻本。
【补】《史编》仅八种,光绪间济南重刻本,长沙刻大、小二本,大本多讹,小本善。黄辑《汉学堂丛书史编》凡九十二种,光绪十九年甘泉黄氏修版本。
(今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影印本《玉函山房辑佚书》。) 《帝王世纪》十卷。(晋皇甫谧。宋翔凤辑。浮溪精舍本,《指海》本一卷,附《补遗》。) 【补】光绪间贵筑杨氏《训纂堂丛书》重刻宋辑本,又顾观光辑本。
《古史考》一卷。(汉谯周。平津馆辑本。) 【补】潮州郑氏龙溪精舍重刻平津馆本,杨氏训纂堂本。章宗源辑。
《路史》四十七卷。(宋罗泌。通行本。) 【补】子苹注。钱唐洪氏校刻本,乾隆元年罗氏刻本善。
《春秋别典》十五卷。(明薛虞畿。孙星衍补注出典。《岭南遗书》本,守山阁本,金壶本。) 【补】孙星衍《春秋集证》,一名《春秋长编》,未刊,稿本藏武昌徐恕处,凡春秋事迹见于诸子百家者悉见采辑,远胜薛氏书。
(江:以上上古至周) 《楚汉春秋》一卷。(汉陆贾。茆氏辑《十种古书》本。) 【补】潮州郑氏龙溪精舍重刻茆辑本,吴县朱氏槐庐丛书重刻茆辑本附《考证》,又洪颐煊辑《经典集林》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