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集解三家注索隐正义

成侯四年,宋灭曹。十年,齐田常弒其君简公。十三年,楚灭陈。十九年,成侯卒,子声侯产立。声侯十五年卒,子元侯立。元侯六年卒,子侯齐立。
侯齐四年,楚惠王灭蔡,蔡侯齐亡,蔡遂绝祀。后陈灭三十三年。〔一〕
〔一〕索隐鲁哀十七年楚灭陈,其楚灭蔡绝其祀,又在灭陈之后三十三年,即在春秋后二十三年。
伯邑考,其后不知所封。武王发,其后为周,有本纪言。管叔鲜作乱诛死,无后。周公旦,其后为鲁,有世家言。蔡叔度,其后为蔡,有世家言。曹叔振铎,有后为曹,有世家言。成叔武,其后世无所见。霍叔处,其后晋献公时灭霍。康叔封,其后为卫,有世家言。冉季载,其后世无所见。
太史公曰:管蔡作乱,无足载者。然周武王崩,成王少,天下既疑,赖同母之弟成叔、冉季之属十人为辅拂,是以诸侯卒宗周,故附之世家言。
曹叔振铎者,〔一〕周武王弟也。武王已克殷纣,封叔振铎于曹。〔二〕
〔一〕索隐按:上文「叔振铎,其后为曹,有系家言」,则曹亦合题系家,今附管蔡之末而不出题者,盖以曹微小而少事迹,因附管蔡之末,不别题篇尔。且又管叔虽无后,仍是蔡、曹之兄,故题管、蔡而略曹也。
〔二〕集解宋忠曰济阴定陶县。
叔振铎卒,子太伯脾立。太伯卒,子仲君平立。仲君平卒,子宫伯侯立。宫伯侯卒,子孝伯云立。孝伯云卒,子夷伯喜立。
夷伯二十三年,周厉王奔于彘。
三十年卒,弟幽伯强立。幽伯九年,弟苏杀幽伯代立,是为戴伯。戴伯元年,周宣王已立三岁。三十年,戴伯卒,子惠伯兕立。〔一〕
〔一〕集解孙检曰:「兕音徐子反。曹惠伯或名雉,或名弟,或复名弟兕也。」索隐按:年表作「惠公伯雉」,注引孙检,未详何代,或云齐人,亦恐其人不注史记。今以王俭七志、阮孝绪七录并无,又不知是裴骃所录否?
惠伯二十五年,周幽王为犬戎所杀,因东徙,益卑,诸侯畔之。秦始列为诸侯。
三十六,惠伯卒,子石甫立,其弟武杀之代立,是为缪公。缪公三年卒,子桓公终生立。〔一〕
〔一〕集解孙检云:「一作『终湦』。湦音生。」
桓公三十五年,鲁隐公立。四十五年,鲁弒其君隐公。四十六年,宋华父督弒其君殇公,及孔父。五十五年,桓公卒,子庄公夕姑〔
一〕立。
〔一〕索隐上音亦。即射姑也,同音亦。
庄公二十三年,齐桓公始霸。
三十一年,庄公卒,子厘公夷立。厘公九年卒,子昭公班立。昭公六年,齐桓公败蔡,遂至楚召陵。九年,昭公卒,子共公襄立。
共公十六年,初,晋公子重耳其亡过曹,曹君无礼,欲观其骈胁。〔一〕厘负羁〔二〕谏,不听,私善于重耳。二十一年,晋文公重耳伐曹,虏共公以归,令军毋入厘负羁之宗族闾。或说晋文公曰:「
昔齐桓公会诸侯,复异姓;今君囚曹君,灭同姓,何以令于诸侯?」晋乃复归共公。
〔一〕集解韦昭曰:「骈者,并干也。」正义骈,白边反。胁,许业反。
〔二〕正义厘音僖,曹大夫。
二十五年,晋文公卒。三十五年,共公卒,子文公寿立。文公二十三年卒,子宣公强立。〔一〕宣公十七年卒,弟成公负刍立。
〔一〕索隐按左传,宣公名庐。
成公三年,晋厉公伐曹,虏成公以归,已复释之。〔一〕五年,晋栾书、中行偃使程滑弒其君厉公。二十三年,成公卒,子武公胜立。武公二十六年,楚公子弃疾弒其君灵王代立。二十七年,武公卒,子平公(顷)〔须〕立。平公四年卒,子悼公午立。是岁,宋、卫、陈、郑皆火。
〔一〕索隐按:左传成十五年,晋厉公执负刍,归于京师。晋立宣公弟子臧,子臧曰「圣达节,次守节,下失节。为君非吾节也」。遂逃奔宋。曹人请于晋。晋人谓子臧「反国,吾归而君」。子臧反,晋于是归负刍。
悼公八年,宋景公立。九年,悼公朝于宋,宋囚之;曹立其弟野,是为声公。悼公死于宋,归葬。
声公五年,平公弟通弒声公代立,是为隐公。〔一〕隐公四年,声公弟露弒隐公代立,是为靖公。靖公四年卒,子伯阳立。
〔一〕索隐按:谯周云春秋无其事。今检系本及春秋,悼伯卒,弟露立,谥靖公,实无声公、隐公,盖是彼文自疏也。
伯阳三年,国人有梦众君子立于社宫,〔一〕谋欲亡曹;曹叔振铎止之,请待公孙强,许之。旦,求之曹,无此人。梦者戒其子曰:「我亡,尔闻公孙强为政,必去曹,无离曹祸。」〔二〕及伯阳即位,好田弋之事。六年,曹野人公孙强亦好田弋,获白鴈而献之,且言田弋之说,因访政事。伯阳大说之,有宠,使为司城以听政。梦者之子乃亡去。
〔一〕集解贾逵曰:「社宫,社也。」郑众曰:「社宫,中有室屋者。」
〔二〕索隐离即罹。罹,被也。
公孙强言霸说于曹伯。十四年,曹伯从之,乃背晋干宋。〔一〕宋景公伐之,晋人不救。十五年,宋灭曹,执曹伯阳及公孙强以归而杀之。曹遂绝其祀。
〔一〕集解贾逵曰:「以小加大。」索隐干谓犯也。言曹因弃晋而犯宋,遂致灭也。裴氏引贾逵注云「以小加大」者,加,陵也,小即曹也,大谓晋及宋也。
太史公曰:〔一〕余寻曹共公之不用僖负羁,乃乘轩者三百人,〔二〕知唯德之不建。及振铎之梦,岂不欲引曹之祀者哉?如公孙强不修厥政,叔铎之祀忽诸。〔三〕
〔一〕索隐检诸本或无此论。
〔二〕正义晋世家云:「晋师入曹,数之,以其不用僖负羁言,而美女乘轩三百人也。」
〔三〕正义至如公孙强不修霸道之政,而伯阳之子立,叔铎犹尚飨祭祀,岂合忽绝之哉。
【索隐述赞】武王之弟,管、蔡及霍。周公居相,流言是作。狼跋致艰,鸱鸮讨恶。胡能改行,克复其爵。献舞执楚,遇息礼薄。穆侯虏齐,荡舟乖谑。曹共轻晋,负羁先觉。伯阳梦社,祚倾振铎。
史记卷三十六
陈杞世家第六
陈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后也。昔舜为庶人时,尧妻之二女,居于妫汭,其后因为氏姓,姓妫氏。舜已崩,传禹天下,而舜子商均为封国。〔一〕夏后之时,或失或续。〔二〕至于周武王克殷纣,乃复求舜后,〔三〕得妫满,封之于陈,〔四〕以奉帝舜祀,是为胡公。
〔一〕索隐按:商均所封虞,即今之梁国虞城是也。
〔二〕索隐按:夏代犹封虞思、虞遂是也。
〔三〕索隐遏父为周陶正。遏父,遂之后。陶正,官名。生满。
〔四〕索隐左传曰:「武王以元女太姬配虞胡公而封之陈,以备三恪。」
胡公卒,子申公犀侯立。申公卒,弟相公皋羊立。相公卒,立申公子突,是为孝公。孝公卒,子慎公圉戎立。慎公当周厉王时。慎公卒,子幽公宁立。
幽公十二年,周厉王奔于彘。
二十三年,幽公卒,子厘公孝立。厘公六年,周宣王即位。三十六年,厘公卒,子武公灵立。武公十五年卒,子夷公说立。是岁,周幽王即位。夷公三年卒,弟平公燮立。〔一〕平公七年,周幽王为犬戎所杀,周东徙。秦始列为诸侯。
〔一〕正义燮,先牒反。
二十三年,平公卒,子文公圉立。
文公元年,取蔡女,生子佗。〔一〕十年,文公卒,长子桓公鲍立。
〔一〕正义徒何反。
桓公二十三年,鲁隐公初立。二十六年,卫杀其君州吁。三十三年,鲁弒其君隐公。
三十八年正月甲戌己丑,桓公鲍卒。〔一〕桓公弟佗,其母蔡女,故蔡人为佗杀五父及桓公太子免而立佗,〔二〕是为厉公。桓公病而乱作,国人分散,故再赴。〔三〕
〔一〕索隐陈乱,故再赴其日。正义甲戌、己丑凡十六日。
〔二〕集解谯周曰:「春秋传谓佗即五父,世家与传违。」索隐谯周曰「春秋传谓他即五父,与此违」者,此以他为厉公,太子免弟跃为利公,而左传以厉公名跃。他立未踰年,无谥,故「蔡人杀陈他」。又庄二十二年传云「陈厉公,蔡出也,故蔡人杀五父而立之」。则他与五父俱为蔡人所杀,其事不异,是一人明矣。史记既以他为厉公,遂以跃为利公。寻厉利声相近,遂误以他为厉公,五父为别人,是太史公错耳。班固又以厉公跃为桓公弟,又误。
〔三〕集解徐广曰:「班氏云厉公跃者,桓公之弟也。」
厉公二年,生子敬仲完。周太史过陈,陈厉公使以周易筮之,卦得观之否:〔一〕「是为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二〕此其代陈有国乎?不在此,其在异国?〔三〕非此其身,在其子孙。〔四〕若在异国,必姜姓。〔五〕姜姓,太岳之后。〔六〕物莫能两大,陈衰,此其昌乎?」〔七〕
〔一〕集解贾逵曰:「坤下巽上观,坤下干上否,观爻在六四,变而之否。」
〔二〕集解杜预曰:「此周易观卦六四爻辞也。易之为书,六爻皆有变象,又有互体,圣人随其义而论之。」
〔三〕正义六四变,内卦为中国,外卦为异国。
〔四〕正义内卦为身,外卦为子孙。变在外,故知在子孙也。
〔五〕正义六四变,此爻是辛未,观上体巽,未为羊,巽为女,女乘羊,故为姜。姜,齐姓,故知在齐。
〔六〕集解杜预曰:「姜姓之先为尧四岳。」
〔七〕正义周敬王四十一年,楚惠王杀陈愍公。齐简公,周敬王三十九年被田常杀之。
厉公取蔡女,蔡女与蔡人乱,厉公数如蔡淫。七年,厉公所杀桓公太子免之三弟,长曰跃,中曰林,少曰杵臼,共令蔡人诱厉公以好女,与蔡人共杀厉公〔一〕而立跃,是为利公。利公者,桓公子也。利公立五月卒,立中弟林,是为庄公。庄公七年卒,少弟杵臼立,是为宣公。
〔一〕集解公羊传曰:「淫于蔡,蔡人杀之。」
宣公三年,楚武王卒,楚始强。十七年,周惠王娶陈女为后。
二十一年,宣公后有嬖姬生子款,欲立之,乃杀其太子御寇。御寇素爱厉公子完,完惧祸及己,乃奔齐。齐桓公欲使陈完为卿,完曰:「羁旅之臣,〔一〕幸得免负檐,君之惠也,不敢当高位。」桓公使为工正。〔二〕齐懿仲欲妻陈敬仲,卜之,占曰:「是谓凤皇于飞,和鸣锵锵。〔三〕有妫之后,将育于姜。〔四〕五世其昌,并于正卿。〔五〕八世之后,莫之与京。」〔六〕
〔一〕集解贾逵曰:「羁,寄;旅,客也。」
〔二〕正义周礼云冬官为考工,主作器械。
〔三〕集解杜预曰:「雄曰凤,雌曰皇。雄雌俱飞,相和而鸣,锵锵然也。犹敬仲夫妻有声誉。」
〔四〕集解杜预曰:「妫,陈姓。姜,齐姓。」
〔五〕集解服虔曰:「言完后五世与卿并列。」
〔六〕集解贾逵曰:「京,大也。」正义按:陈敬仲八代孙,田常之子襄子盘也。而杜以常为八代者,以桓子无宇生武子开,与厘子乞皆相继事齐,故以常为八代。
三十七年,齐桓公伐蔡,蔡败;南侵楚,至召陵,还过陈。陈大夫辕涛涂恶其过陈,诈齐令出东道。东道恶,桓公怒,执陈辕涛涂。是岁,晋献公杀其太子申生。
四十五年,宣公卒,子款立,是为穆公。穆公五年,齐桓公卒。十六年,晋文公败楚师于城濮。是岁,穆公卒,子共公朔立。共公六年,楚太子商臣弒其父成王代立,是为穆王。十一年,秦穆公卒。十八年,共公卒,子灵公平国立。
灵公元年,〔一〕楚庄王即位。六年,楚伐陈。十年,陈及楚平。
〔一〕正义谥法云「乱而不损曰灵」。
十四年,灵公与其大夫孔宁、仪行父皆通于夏姬,〔一〕衷其衣以戏于朝。〔二〕泄冶谏曰:「君臣淫乱,民何效焉?」灵公以告二子,二子请杀泄冶,公弗禁,遂杀泄冶。〔三〕十五年,灵公与二子饮于夏氏。公戏二子曰:「征舒似汝。」二子曰:「亦似公。」〔四〕征舒怒。灵公罢酒出,征舒伏弩?门射杀灵公。〔五〕孔宁、仪行父皆奔楚,灵公太子午奔晋。征舒自立为陈侯。征舒,故陈大夫也。夏姬,御叔之妻,舒之母也。
〔一〕正义列女传云:「陈女夏姬者,陈大夫夏征舒之母,御叔之妻也,三为王后,七为夫人,公侯争之,莫不迷惑失意。」杜预云:「夏姬,郑穆公女,陈大夫御叔之妻。」左传云:「杀御叔,弒灵侯,戮夏南,出孔、仪,丧陈国。」
〔二〕集解左传曰:「衷其衵服。」谷梁传曰:「或衣其衣,或中其襦。」
〔三〕集解春秋曰:「陈杀其大夫泄冶。」
〔四〕集解杜预曰:「灵公即位十五年,征舒已为卿,年大,无嫌是公子也。盖以夏姬淫放,故谓其子多似以为戏也。」
〔五〕集解左传曰:「公出自其厩。」
成公元年冬,楚庄王为夏征舒杀灵公,率诸侯伐陈。谓陈曰:「
无惊,吾诛征舒而已。」已诛征舒,因县陈而有之,群臣毕贺。申叔时使于齐来还,独不贺。〔一〕庄王问其故,对曰:「鄙语有之,牵牛径人田,田主夺之牛。径则有罪矣,夺之牛,不亦甚乎?今王以征舒为贼弒君,故征兵诸侯,以义伐之,已而取之,以利其地,则后何以令于天下!是以不贺。」庄王曰:「善。」乃迎陈灵公太子午于晋而立之,复君陈如故,是为成公。孔子读史记至楚复陈,曰:「贤哉楚庄王!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二〕
〔一〕集解贾逵曰:「叔时,楚大夫。」
〔二〕索隐谓申叔时之语。正义家语云:「孔子读史记至楚复陈,喟然曰:『贤哉楚庄王!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非申叔时之忠,弗能建其义;非楚庄王之贤,不能受其训也。』」
(二十)八年,楚庄王卒。二十九年,陈倍楚盟。三十年,楚共王伐陈。是岁,成公卒,子哀公弱立。楚以陈丧,罢兵去。
哀公三年,楚围陈,复释之。二十八年,楚公子围弒其君郏敖自立,为灵王。
三十四年,初,哀公娶郑,长姬生悼太子师,少姬生偃。〔一〕二嬖妾,长妾生留,少妾生胜。留有宠哀公,哀公属之其弟司徒招。哀公病,三月,招杀悼太子,立留为太子。哀公怒,欲诛招,招发兵围守哀公,哀公自经杀。〔二〕招卒立留为陈君。四月,陈使使赴楚。楚灵王闻陈乱,乃杀陈使者,〔三〕使公子弃疾发兵伐陈,陈君留奔郑。九月,楚围陈。十一月,灭陈。使弃疾为陈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