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正史
- 史记集解三家注索隐正义
史记集解三家注索隐正义
〔五〕集解郑玄曰:「等阶级。」
〔六〕正义文谓声成文也。若作乐文采谐同,则上下并和,是乐和民声也。
〔七〕正义好恶并去声,又并如字。着,张虑反。若法律分明,善恶章着,则贤愚斯别,政化行矣。
〔八〕正义王者(为)用刑(则)〔以〕禁制暴慢,疏爵以举赏贤良,则政治均平,是刑以防之矣。既是禁暴而又言举贤者,示刑最为重,不宜独行,必须赏罚兼明也。然礼乐之用非政不行,明须四事连行也。
〔九〕正义言礼乐刑政既均,又须仁以爱民,义以正民,如此则民顺理正行矣。
乐由中出,〔一〕礼自外作。〔二〕乐由中出,故静;〔三〕礼自外作,故文。〔四〕大乐必易,〔五〕大礼必简。〔六〕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七〕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之谓也。暴民不作,诸侯宾服,兵革不试,〔八〕五刑不用,百姓无患,天子不怒,如此则乐达矣。合父子之亲,〔九〕明长幼之序,〔一0〕以敬四海之内。〔一一〕天子如此,则礼行矣。〔一二〕
〔一〕集解郑玄曰:「和在心。」正义此乐论第二段,谓乐功也。出犹生也。为人在中,和有未足,故生此乐也。
〔二〕集解郑玄曰:「敬在貌。」正义作犹起也。为人在外,敬有未足,故起此礼也。
〔三〕正义乐和心,在内,故云静。
〔四〕集解郑玄曰:「文犹动。」正义礼肃人貌,貌在外,故云动。
〔五〕正义易,以鼓反。朱弦疏越是也。
〔六〕集解郑玄曰:「易简,若于清庙大飨然。」正义玄酒腥鱼是也。
〔七〕集解郑玄曰:「至犹达也,行也。」正义乐行主和,和达则民无复怨怒也。礼行主谦,谦达则民不争竞也。
〔八〕集解郑玄曰:「宾,协也。试,用也。」
〔九〕正义前云「礼至不争」,故致天下尊卑之序也。礼使父慈子孝,是合父子之亲也。即父事三老也。
〔一0〕正义长坐幼立,是明长幼之序,即兄事五更是也。
〔一一〕正义孝经云:「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教以弟,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君。」即是敬四海之内也。
〔一二〕正义言天子能躬行礼,则臣下必用礼,如此则礼行矣。「合父子」以下,悉自天子自身行之也。
大乐与天地同和,〔一〕大礼与天地同节。〔二〕和,故百物不失;〔三〕节,故祀天祭地。〔四〕明则有礼乐,〔五〕幽则有鬼神,〔六〕如此则四海之内合敬同爱矣。〔七〕礼者,殊事合敬者也;〔八〕乐者,异文合爱者也。〔九〕礼乐之情同,故明王以相沿也。〔一0〕故事与时并,〔一一〕名与功偕。〔一二〕故钟鼓管磬羽钥干戚,乐之器也;〔一三〕诎信俯仰级兆舒疾,〔一四〕乐之文也。〔一五〕簠簋俎豆制度文章,礼之器也;升降上下周旋裼袭,礼之文也。故知礼乐之情者能作,〔一六〕识礼乐之文者能术。〔一七〕作者之谓圣,〔一八〕术者之谓明。〔一九〕明圣者,术作之谓也。
〔一〕正义此乐论第三段,论礼与乐唯圣能识也。言天地以气氤氲,合生万物。大乐之理,顺阴阳律吕生养万物,是大乐与天地同和也。
〔二〕集解郑玄曰:「言顺天地之气与其数也。」正义言天有日月,地有山川,高卑殊形,生用各别。大礼辩尊卑贵贱等差异别,是大礼与天地同节。
〔三〕集解郑玄曰:「不失其性。」正义乐与天地同和,能生成万物。
〔四〕集解郑玄曰:「成物有功报焉。」正义礼与天地同节,有尊卑上下,报生成万物之功。
〔五〕集解郑玄曰:「教人者也。」正义明犹外也。言圣王能使乐与天地同和,礼与天地同节,又能显明其礼乐以教人也。
〔六〕集解郑玄曰:「助天地成物者也。易曰知鬼神之情状。然则圣人精气谓之神,贤智之精气谓之鬼也。」正义幽,内也。言圣王又能内敬鬼神,助天地生成万物。
〔七〕正义言行礼同节,故四海合敬矣。乐同和,故四海同爱矣。
〔八〕正义尊卑贵贱之别,是殊事也。施之同以庄敬,是合敬也。
〔九〕正义宫商错而成文,随事而制变,是异文;同以劝爱,是合爱也。
〔一0〕集解郑玄曰:「沿犹因述也。殷因于夏,周因于殷。」正义乐情主和,礼情主敬,致化是同。以其致化情同,故明王相因述也。
〔一一〕集解郑玄曰:「举事在其时也。」王肃曰:「有其时,然后得立其事。」正义言圣王所为之事与所当之时并行也。若尧舜揖让之事与淳和之时并行,汤武干戈之事与浇薄之时并行。此句明礼也。
〔一二〕集解郑玄曰:「为名在(于)其功也。偕犹俱也。」王肃曰:「有功,然后得受其名。」正义名谓乐名也。偕,俱也。功者,揖让干戈之功也。圣王制乐之名,与所建之功俱作也。若尧、舜乐名咸池、大韶,汤、武乐名大濩、大武也。
〔一三〕正义此陈乐事也。钟鼓之属是乐之器,有形质,故为事也。
〔一四〕集解徐广曰:「级,今礼作『缀』。」骃案:郑玄曰「兆其外营域」。索隐徐广曰:「级,今礼作『缀』。」缀舞者,酇列也。又按:下文「其舞行及远」,「及短」,礼皆作「缀」,盖是字之残缺讹变耳,故此为「级」而下又为「及」也。然并依字读,义亦俱通,恐违古记耳。
〔一五〕正义文饰之事也。
〔一六〕正义既能穷本(知末)知变,又能着诚去伪,所以能述作,故谓之圣也。
〔一七〕集解郑玄曰:「述谓训其义。」正义谓上文「屈伸俯仰」,「升降上下」也。
〔一八〕正义尧、舜、禹、汤之属是也。
〔一九〕正义游、夏之属是也。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一〕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二〕乐由天作,礼以地制。〔三〕过制则乱,过作则暴。〔四〕明于天地,然后能兴礼乐也。〔五〕论伦无患,乐之情也;〔六〕欣喜驩爱,乐之(容)〔官〕也。〔七〕中正无邪,礼之质也;〔八〕庄敬恭顺,礼之制也。〔九〕若夫礼乐之施于金石,越于声音,用于宗庙社稷,事于山川鬼神,则此所以与民同也〔一0〕。
〔一〕正义此乐论第四段也。谓礼乐之情也。乐法天地之气,故云天地之和;礼法天地之形,故云天地之序。礼乐从天地而来,王者必明于天地,然后能兴起礼乐也。
〔二〕集解郑玄曰:「化犹生也。别谓形体异。」
〔三〕集解郑玄曰:「言法天地。」正义天用和气化物,物从气化,是由天作也。地有高下区分以生万物,礼有品节殊文,是由地制也。
〔四〕集解郑玄曰:「过犹误也。暴,失文、武意也。」
〔五〕正义礼乐既不可误,故须明天地者乃可制作也。
〔六〕集解王肃曰:「言能合道论,中伦理而无患也。」正义既云唯圣人识礼乐之情,此以下更说其情状不同也。伦,类也。贺玚云:「乐使物得类序而无害,是乐之情也。」
〔七〕正义(容)〔官〕犹事也。贺玚云:「八音克谐使物欣喜,此乐之事迹也。」
〔八〕集解郑玄曰:「质犹本。」正义明礼情也。质,本也。礼以(心内)〔内心〕中正,无有邪僻,是礼之本。
〔九〕正义明礼情之事也。谓容貌庄敬,谦恭谨慎,是礼之节制也。
〔一0〕集解王肃曰:「自天子至民人,皆贵礼之敬,乐之和,以事鬼神先祖也。」正义言四者施用祭祀,随世而异,则前王所不专,故又云则此所以与民同,言随世也。
王者功成作乐,治定制礼。〔一〕其功大者其乐备,其治辨者其礼具。〔二〕干戚之舞,非备乐也;〔三〕亨孰而祀,非达礼也〔四〕。五帝殊时,不相沿乐;三王异世,不相袭礼。〔五〕乐极则忧,礼粗则偏矣。〔六〕及夫敦乐而无忧,〔七〕礼备而不偏者,其唯大圣乎?天高地下,万物散殊,而礼制行也;〔八〕流而不息,合同而化,而乐兴也。〔九〕春作夏长,仁也;秋敛冬藏,义也。仁近于乐,义近于礼。〔一0〕乐者敦和,率神而从天;〔一一〕礼者辨宜,居鬼而从地。〔一二〕故圣人作乐以应天,作礼以配地。礼乐明备,天地官矣。〔一三〕
〔一〕集解郑玄曰:「功成治定同时耳,功主于王业,治主于教民。」正义此第三章名乐礼章,言明王为治,制礼作乐,故名乐礼章。其中有三段:一明礼乐齐,其用必对;二明礼乐法天地之事;三明天地应礼乐也。
〔二〕集解徐广曰:「辨,一作『别』。」骃案:郑玄曰「辨,遍也」。正义辨,皮勉反,又边练反。夫礼乐必由功治,〔功治〕有小大,故礼乐应之而广狭也。若上世民淳易化,故王者功治广遍,是以礼乐备也。而殷、周民浇难化,故王者功治褊狭,则礼乐亦不具。
〔三〕集解郑玄曰:「乐以文德为备,若咸池也。」正义证乐不备也。干戚,(周)武〔舞〕也。乐以文德为备,故用朱丝疏越,干戚之舞,故非备乐也。
〔四〕集解郑玄曰:「达犹具也。至敬不飨味而贵气臭。」正义解礼不具也。谓腥俎玄尊,表诚象古而已,不在芬苾孰味。是乃浇世为之,非达礼也。
〔五〕集解郑玄曰:「言其有损益。」正义庾蔚之云:「乐兴于五帝,礼成于三王。乐兴王者之功,礼随世之质文。」崔灵恩云:「
五帝淳浇不同,故不得相沿为乐;三王文质之不等,故不得相袭为礼。」
〔六〕集解郑玄曰:「乐,人之所好也,害在淫侉;礼,人之所勤,害在倦略。」
〔七〕集解郑玄曰:「敦,厚也。」
〔八〕集解郑玄曰:「礼为异。」正义天高于上,地卑于下,万物布散殊别于其中,而大圣制礼,别异尊卑,是众大而行,故云礼制行矣。礼以节制为义,故云礼制。
〔九〕集解郑玄曰:「乐为同。」正义天地二气,流行不息,合同氛氲,化生万物。而大圣作乐,合同人心,是以象天地而起,故云乐兴也。
〔一0〕集解郑玄曰:「言乐法阳而生,礼法阴而成。」正义近,其靳反。春夏生长万物,故为仁爱。乐主陶和万性,故仁近于乐也。秋则杀敛,冬则蛰藏,并是义主断割。礼为节限,故义近于礼也。
〔一一〕集解郑玄曰:「敦和,乐贵同。」正义此释仁近乐之义。言乐之为体,敦厚和同,因循圣人之神气而从顺于天。
〔一二〕集解郑玄曰:「别宜,礼尚异也。」孙炎曰:「居鬼,品处人鬼之志。」正义此解义近礼之由。居鬼犹循神也。鬼谓先贤也。礼之为体,尊卑殊别,各有其宜,因居先贤鬼气而从顺于地,分别礼分。
〔一三〕集解郑玄曰:「各得其事也。」王肃曰:「各得其位也。」
天尊地卑,君臣定矣。〔一〕高卑已陈,贵贱位矣。〔二〕动静有常,小大殊矣。〔三〕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则性命不同矣。〔四〕在天成象,在地成形,〔五〕如此则礼者天地之别也。〔六〕地气上隮,〔七〕天气下降,〔八〕阴阳相摩,〔九〕天地相荡,〔一0〕鼓之以雷霆,〔一一〕奋之以风雨,〔一二〕动之以四时,〔一三〕暖之以日月,〔一四〕而百(物)化兴焉,〔一五〕如此则乐者天地之和也。〔一六〕
〔一〕正义此乐礼章第二段也,明礼乐法天地事也。言君尊于上,臣卑于下,是象天地定矣。
〔二〕集解郑玄曰:「高卑谓山泽也。位矣,尊卑之位象山泽。」
〔三〕集解郑玄曰:「动静,阴阳用事也。小大,万物也。大者常存,小者随阴阳出入。」
〔四〕集解郑玄曰:「方谓行虫。物谓殖生者。性之言生也。命,生之长短。」正义性,生也。万物各有嗜好谓之性。命者,长短夭寿也。所祖之物既禀大小之殊,故性命夭寿不同也。
〔五〕集解郑玄曰:「象,光耀。形,体貌。」正义言日月星辰之光耀,草木鸟兽之体貌也。
〔六〕正义结礼之别也。此天地明圣,制礼殊别,是天地之分别也,亦别辨宜居鬼而从地也。
〔七〕集解郑玄曰:「隮,升也。」
〔八〕正义明礼乐法天地气也。天地二气之升降合而生物,故乐以气法地,弦歌声气升降相合,以教民也。然气从下升,(此)〔在〕乐象气,故从地始也。形以上尊,(故)礼象形,〔故〕从天始也。
〔九〕正义二气切摩而万物生发,作乐亦令声气切摩,使民心生敬也。
〔一0〕集解郑玄曰:「荡,动也。」正义天地八节荡动也。天地化物,八节更相感动,作乐亦令八音相感动也。
〔一一〕正义万物虽以气生,而物未发,故雷霆以鼓动之,如乐用钟鼓以发节也。大雷曰霆。
〔一二〕集解郑玄曰:「奋,迅也。」正义万物皆以风雨奋迅而出,如乐用舞奋迅以象之,使发人情也。
〔一三〕正义万物生长,随四时而动,如乐各逐心内所须而奏之。
〔一四〕正义暖音喧远反。万物之生,必须日月暖照,如乐有蕴藉,使人宣昭也。蕴藉者,歌不直言而长言嗟叹之属。
〔一五〕集解郑玄曰:「百物化生。」
〔一六〕正义结乐之和也。如此则圣人作乐,法天地和同,是乐者天地之和也,亦是敦和率神而从天也。
化不时则不生,〔一〕男女无别则乱登,〔二〕此天地之情也。〔三〕及夫礼乐之极乎天而蟠乎地,〔四〕行乎阴阳而通乎鬼神〔五〕,穷高极远而测深厚,〔六〕乐着太始〔七〕而礼居成物。〔八〕着不息者天也,着不动者地也。〔九〕一动一静者,天地之闲也〔一0〕。故圣人曰「礼云乐云」。〔一一〕
〔一〕正义此乐礼章第三段,明天地应于礼乐也。前圣人既作礼乐,此明天地应乐也。若人主行化失时,天地应以恶气毁物,故云化不时则不生也。
〔二〕集解郑玄曰:「登,成也。乐失则害物,礼失则乱人。」正义此明天地应礼也。登,成也。若人君行礼,男女无别,则天地应而错乱成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