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集解三家注索隐正义

〔九〕正义复,扶富反。见,行见反。
〔一0〕索隐庄襄王所生母。正义子楚母也。
〔一一〕正义蟜音纪兆反。成蟜者,长安君名也,号为长安君。
〔一二〕正义将,如字。将犹领也。又子匠反。
〔一三〕正义括地志云:「屯留故城在潞州长子县东北三十里,汉屯留,留吁国也。」
〔一四〕索隐临洮在陇西。正义临洮水,故名临洮。洮州在陇右,去京千五百五十一里。言屯留之民被成蟜略众共反,故迁之于临洮郡也。
〔一五〕正义壁,边觅反。言成蟜自杀壁垒之内。
〔一六〕集解徐广曰:「,一作『鹖』。屯留,蒲鹖,皆地名也。壁于此地时,士卒死者皆戮其尸。」索隐高诱云屯留,上党之县名。谓成蟜为将军而反。秦兵击之,而蟜壁于屯留而死。屯留、蒲二邑之反卒虽死,犹皆戮其尸。,古「」字。正义卒,子忽反。音高,注同。蒲,,皆地名。
〔一七〕索隐谓河水溢,鱼大上平地,亦言遭水害也。即汉书五行志刘向所谓「豕虫之孽」。明年,嫪毐诛。鱼,阴类,小人象。正义始皇八年,黄河之鱼西上入渭。渭,渭水也。汉书五行志云「鱼者阴类,臣民之象也」。十七年,灭韩。二十六年,尽并天下。自灭韩至并天下,盖十年矣。周本纪云「十年,数之纪也。天之所弃,不过其纪」。明关东后属秦,其象类先见也。
〔一八〕集解徐广曰:「一无此『重』字。」
〔一九〕索隐言河鱼大上,秦人皆轻车重马,并就食于东。言往河旁食鱼也。一云,河鱼大上为灾,人遂东就食,皆轻车重马而去。
嫪毐〔一〕封为长信侯。予之山阳地,〔二〕令毐居之。宫室车马衣服苑囿驰猎恣毐。事无小大皆决于毐。又以河西〔三〕太原郡更为毐国。九年,彗星见,或竟天。攻魏垣、蒲阳。〔四〕四月,上宿雍。〔五〕己酉,王冠,带剑。〔六〕长信侯毐作乱而觉,矫王御玺〔七〕及太后玺以发县卒〔八〕及卫卒、官骑、戎翟君公、舍人,将欲攻蕲年宫为乱。〔九〕王知之,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卒攻毐。〔一0〕战咸阳,〔一一〕斩首数百,皆拜爵,及宦者皆在战中,亦拜爵一级。毐等败走。即令国中:有生得毐,赐钱百万;杀之,五十万。尽得毐等。卫尉竭、〔一二〕内史肆、佐弋竭、〔一三〕中大夫令齐等〔一四〕二十人皆枭首。〔一五〕车裂以徇,灭其宗。〔一六〕及其舍人,轻者为鬼薪。〔一七〕及夺爵迁蜀四千余家,家房陵。〔一八〕(四)〔是〕月寒冻,有死者。〔一九〕杨端和攻衍氏〔二0〕。彗星见西方,又见北方,从斗以南八十日。十年,〔二一〕相国吕不韦坐嫪毐免。桓齮为将军。齐、赵来置酒。齐人茅焦说秦王曰:「秦方以天下为事,而大王有迁母太后之名,恐诸侯闻之,由此倍秦也。」秦王乃迎太后于雍而入咸阳,〔二二〕复居甘泉宫。〔二三〕
〔一〕索隐嫪,姓;毐,字。按:汉书嫪氏出邯郸。王劭云「贾侍中说秦始皇母予嫪毐淫坐诛,故世人骂淫曰『嫪毐』也」。正义上躬虬反,下酷改反。
〔二〕正义予音与。括地志云:「山阳故城在怀州修武县西北太行山东南。」
〔三〕集解徐广曰:「河,一作『汾』。」
〔四〕正义垣,作「?」。?音袁。括地志云:「故垣城,汉县治,本魏王垣也,在绛州垣县西北二十里。蒲邑故城在隰州县北四十五里。在蒲水之北。故言蒲阳。即晋公子重耳所居邑也。」
〔五〕集解蔡邕曰:「上者,尊位所在也。」骃案:司马迁记事,当言「帝」则依违但言「上」,不敢媟言,尊尊之意也。
〔六〕集解徐广曰:「年二十二。」正义冠音灌。礼记云年二十而冠。按:年二十一也。
〔七〕集解蔡邕曰:「御者,进也。凡衣服加于身,饮食入于口,妃妾接于寝,皆曰御。御之亲爱者曰幸。玺者,印信也。天子玺白玉螭虎钮。古者尊卑共之。月令曰『固封玺』,左传曰『季武子玺书追而与之』,此诸侯大夫印称玺也。」卫宏曰:「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正义崔浩云:「李斯磨和璧作之,汉诸帝世传服之,谓『传国玺』。」韦曜吴书云玺方四寸,上句交五龙,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汉书云文曰「昊天之命皇帝寿昌」。按:二文不同。汉书元后传云王莽令王舜逼太后取玺,王太后怒,投地,其角小缺。吴志云孙坚入洛,埽除汉陵庙,军于甄官井得玺,后归魏。晋怀帝永嘉五年六月,帝蒙尘平阳,玺入前赵刘聪。至东晋成帝咸和四年,石勒灭前赵,得玺。穆帝永和八年,石勒为慕容俊灭,濮阳太守戴施入邺,得玺,使何融送晋。传宋,宋传南齐,南齐传梁。梁传至天正二年,侯景破梁,至广陵,北齐将辛术定广陵,得玺,送北齐。至周建德六年正月,平北齐,玺入周。周传隋,隋传唐也。
〔八〕正义子忽反,下同。
〔九〕集解地理志蕲年宫在雍。正义蕲,巨衣反。括地志云:「
蕲年宫在岐州城西故城内。」
〔一0〕索隐昌平君,楚之公子,立以为相,后徙于郢,项燕立为荆王,史失其名。昌文君名亦不知也。
〔一一〕正义括地志云:「咸阳故城亦名渭城,在雍州北五里,今咸阳县东十五里。秦孝公已下并都此城。始皇铸金人十二于咸阳,即此也。」
〔一二〕集解汉书百官表曰:「卫尉,秦官。」
〔一三〕集解汉书百官表曰:「秦时少府有佐弋,汉武帝改为佽飞,掌弋射者。」正义弋音翊。
〔一四〕正义令,力政反。中大夫令,秦官也。齐,名也。
〔一五〕集解县首于木上曰枭。正义枭,古尧反。悬首于木上曰枭。
〔一六〕正义说苑云:「秦始皇太后不谨,幸郎嫪毐,始皇取毐四支车裂之,取两弟扑杀之,取太后迁之咸阳宫。下令曰:『以太后事谏者,戮而杀之,蒺藜其脊。』谏而死者二十七人。茅焦乃上说曰:『
齐客茅焦,愿以太后事谏。』皇帝曰:『走告若,不见阙下积死人耶?』使者问焦。焦曰:『陛下车裂假父,有嫉妒之心;囊扑两弟,有不慈之名;迁母咸阳,有不孝之行;蒺藜谏士,有桀纣之治。天下闻之,尽瓦解,无向秦者。』王乃自迎太后归咸阳,立茅焦为傅,又爵之上卿。」括地志云:「茅焦,沧州人也。」
〔一七〕集解应劭曰:「取薪给宗庙为鬼薪也。」如淳曰:「律说鬼薪作三岁。」正义言毐舍人罪重者已刑戮,轻者罚徒役三岁。
〔一八〕正义括地志云:「房陵即今房州房陵县,古楚汉中郡地也。是巴蜀之境。地理志云房陵县属汉中郡,在益州部,接东南一千三百一十里也。」
〔一九〕正义四月建巳之月,孟夏寒冻,民有死者,以秦法酷急,则天应之而史书之。故尚书洪范「急常寒若」,孔注云「君行急则常寒顺之」。
〔二0〕索隐端和,秦将。衍氏,魏邑。正义衍,羊善反。在郑州。
〔二一〕集解徐广曰:「甲子。」
〔二二〕集解说苑曰:「始皇帝立茅焦为傅,又爵之上卿。太后大喜,曰『天下亢直,使败复成,安秦社稷,使妾母子复相见者,茅君之力也』。」
〔二三〕集解徐广曰:「表云咸阳南宫也。」
大索,逐客,李斯上书说,乃止逐客令。李斯因说秦王,请先取韩以恐他国,于是使斯下韩。韩王患之。与韩非谋弱秦。大梁人尉缭来,说秦王曰:「以秦之强,诸侯譬如郡县之君,臣但恐诸侯合从,翕而出不意,此乃智伯、夫差、愍王之所以亡也。愿大王毋爱财物,赂其豪臣,以乱其谋,不过亡三十万金,则诸侯可尽。」秦王从其计,见尉缭亢礼,衣服食饮与缭同。缭曰:「秦王为人,蜂准,〔一〕长目,挚鸟膺,〔二〕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三〕得志亦轻食人。〔四〕我布衣,然见我常身自下我。诚使秦王得志于天下,天下皆为虏矣。不可与久游。」乃亡去。秦王觉,固止,以为秦国尉,〔五〕卒用其计策。而李斯用事。
〔一〕集解徐广曰:「蜂,一作『隆』。」正义蜂,孚逢反。准,章允反。蜂,?也。高鼻也。文颖曰:「准,鼻也。」
〔二〕正义鸷鸟,鹘。膺突向前,其性悍勇。
〔三〕正义易,以豉反。言始皇居俭约之时易以谦卑。
〔四〕正义言始皇得天下之志,亦轻易而啖食于人。
〔五〕正义若汉太尉、大将军之比也。
十一年,王翦、桓齮、杨端和攻邺,取九城。王翦攻阏与、橑杨,〔一〕皆并为一军。翦将十八日,军归斗食以下,〔二〕什推二人从军〔三〕取邺安阳,桓齮将。十二年,文信侯不韦死,窃葬。〔四〕其舍人临者,晋人也逐出之;〔五〕秦人六百石以上夺爵,迁〔六〕;五百石以下不临,迁,勿夺爵。〔七〕自今以来,操国事不道如嫪毐、不韦者籍其门,〔八〕视此。秋,复嫪毐舍人迁蜀者。当是之时,天下大旱,六月至八月乃雨。
〔一〕集解徐广曰:「橑音老,在并州。」正义汉表在清河。十三州志云:「橑阳,上党西北百八十里也。」
〔二〕集解汉书百官表曰:「百石以下,有斗食,佐史之秩。」正义一曰得斗粟为料。
〔三〕索隐言王翦为将,诸军中皆归斗食以下,无功佐史,什中唯推择二人令从军耳。
〔四〕索隐按:不韦饮鸩死,其宾客数千人窃共葬于洛阳北芒山。
〔五〕正义临,力禁反,临哭也。若是三晋之人,逐出令归也。
〔六〕正义上音时掌反。若是秦人哭临者,夺其官爵,迁移于房陵。
〔七〕正义若是秦人不哭临不韦者,不夺官爵,亦迁移于房陵。
〔八〕集解徐广曰:「一作『文』。」索隐谓藉没其一门皆为徒隶,后并视此为常故也。正义籍录其子孙,禁不得仕宦。
十三年,桓齮攻赵平阳,〔一〕杀赵将扈辄,〔二〕斩首十万。王之河南。正月,彗星见东方。十月,桓齮攻赵。十四年,攻赵军于平阳,取宜安,〔三〕破之,杀其将军。桓齮定平阳、武城。〔四〕韩非使秦,秦用李斯谋,留非,非死云阳。〔五〕韩王请为臣。
〔一〕正义括地志云:「平阳故城在相州临漳县西二十五里。」又云:「平阳,战国时属韩,后属赵。」
〔二〕正义扈音户。辄,张猎反,赵之将军。
〔三〕正义括地志云:「宜安故城在常山稿城县西南二十五里也。」
〔四〕正义即贝州武城县外城是也。七国时赵邑。
〔五〕正义括地志云:「云阳城在雍州云阳县西八十里,秦始皇甘泉宫在焉。」
十五年,大兴兵,一军至邺,一军至太原,取狼孟。〔一〕地动。十六年九月,发卒受地韩南阳假守〔二〕腾。初令男子书年。魏献地于秦。秦置丽邑。〔三〕十七年,内史腾攻韩,得韩王安,尽纳其地,〔四〕以其地为郡,命曰颍川。地动。华阳太后卒。民大饥。
〔一〕集解地理志太原有狼孟县。
〔二〕正义假,格雅反。守音狩。
〔三〕正义丽,力知反。括地志云:「雍州新丰县,本周时骊戎邑。左传云晋献公伐骊戎,杜注云在京兆新丰县,其后秦灭之以为邑。」
〔四〕正义韩王安之九年,秦尽灭之。
十八年,〔一〕大兴兵攻赵,王翦将上地,〔二〕下井陉,〔三〕端和将河内,羌瘣〔四〕伐赵,端和围邯郸城。十九年,王翦、羌瘣尽定取赵地东阳,得赵王。〔五〕引兵欲攻燕,屯中山。秦王之邯郸,诸尝与王生赵时母家有仇怨,皆坑之。秦王还,从太原、上郡归。始皇帝母太后崩。赵公子嘉率其宗数百人之代,自立为代王,东与燕合兵,军上谷。大饥。
〔一〕集解徐广曰:「巴郡出大人,长二十五丈六尺。」
〔二〕正义上郡上县,今绥州等是也。
〔三〕集解服虔曰:「山名,在常山。今为县。音刑。」
〔四〕正义胡罪反。
〔五〕索隐赵王迁也。正义赵幽缪王迁八年,秦取赵地至平阳。平阳在贝州历亭县界。迁王于房陵。
二十年,燕太子丹患秦兵至国,恐,使荆轲刺秦王。秦王觉之,体解〔一〕轲以徇,而使王翦、辛胜攻燕。燕、代发兵击秦军,秦军破燕易水之西。二十一年,王贲〔二〕攻(蓟)〔荆〕。乃益发卒诣王翦军,遂破燕太子军,取燕蓟城,得太子丹之首。燕王东收辽东而王之。〔三〕王翦谢病老归。新郑反。昌平君徙于郢。大雨雪,〔四〕深二尺五寸。
〔一〕正义纪买反。
〔二〕正义音奔。
〔三〕正义王,于放反。
〔四〕正义雨,于遇反。
二十二年,王贲攻魏,引河沟灌大梁,大梁城坏,其王请降〔一〕,尽取其地。
〔一〕索隐魏王假也。
二十三年,秦王复召王翦,强起之,使将击荆。〔一〕取陈以南至平舆,〔二〕虏荆王。〔三〕秦王游至郢陈。荆将项燕立昌平君为荆王,反秦于淮南。〔四〕二十四年,王翦、蒙武攻荆,破荆军,昌平君死,项燕遂自杀。
〔一〕正义秦号楚为荆者,以庄襄王名子楚,讳之,故言荆也。
〔二〕集解地理志汝南有平舆县。正义舆音余。平舆,豫州县也。
〔三〕索隐荆王负刍也。楚称荆者,以避庄襄王讳,故易之也。
〔四〕集解徐广曰:「淮,一作『江』。」正义昌平也。楚淮北之地尽入于秦。
二十五年,大兴兵,使王贲将,攻燕辽东,得燕王喜。〔一〕还攻代,虏代王嘉。王翦遂定荆江南地;〔二〕降越君,〔三〕置会稽郡。五月,天下大酺。〔四〕
〔一〕正义燕王喜之五十三年,燕亡。
〔二〕正义言王翦遂平定楚及江南地,降越君,置为会稽郡。
〔三〕正义降,闲江反。楚威王已灭〔越〕,其余自称君长,今降秦。
〔四〕正义服虔曰:「酺音蒲。」文颖曰:「酺,周礼族师掌春秋祭酺,为人物灾害之神。」苏林曰:「陈留俗,三月上巳水上饮食为酺。」正义天下欢乐大饮酒也。秦既平韩、赵、魏、燕、楚五国,故天下大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