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四库

  平公须○世家须作顷春秋与表同
  靖公路○世家春秋路俱作露
  郑
  桓公周宣王母弟○世家云宣王庶弟
  庄公寤生元年祭仲生○世家封弟叚于京祭仲谏之左传同生疑是谏
  二十九年与鲁璧易许田○世家云与鲁祊易许田春秋隐八年三月郑伯使宛来归祊左传郑伯请释泰山之祀而祀周公以泰山之祊易许田据此璧当是祊又春秋桓元年为庄三十三年郑伯以璧假许田表同世家不载
  昭公元年忽母邓女祭仲取之○文义未详按世家初祭仲甚有宠于庄公公使娶邓女生太子忽故祭仲立之则太史公书之者见立忽之由此也取当是娶
  子婴○世家同春秋子婴作子仪
  厉公亡后七岁复入○世家厉公初立四岁居栎十七岁复入立七岁与亡凡二十八年与左传同表误
  襄公元年楚伐晋来救○世家五年事元年楚纵宋伐郑非楚伐也亦无晋救之文
  十八年晋栾书取我范○世家不载左传取汜祭杜注郑地成臯县东有泛水范字当误
  成公三年与楚盟○世家楚共王使人来与盟郑人私与盟据此则春秋郑成元年马陵之盟自是两事
  厘公恽○世家同春秋作髠顽
  简公喜○世家春秋喜俱作嘉
  二年诛子驷○左传襄十年冬十月戊辰杀子驷据此是郑简三年世家与传同
  十七年子产曰范宣子为政我请伐陈○世家不载左传范宣子为政子产寓书于子西以告宣子宣子説乃轻币是行也郑伯朝晋为重币故且请伐陈也据此则子产曰三字似羡文
  二十八年子产曰三国不会○世家不载左传夏诸侯如楚晋卫曹邾不会郑伯先待于申楚王使问礼于左师与子产子产曰小国共职敢不荐守献伯子男会公之礼六据此不会者四国三字当误子产曰下疑有脱文
  定公四年火欲禳之子产曰不如修德○左传昭十八年事是郑定六年也世家与传同
  十一年楚建作乱杀之○世家十年
  献公虿○公羊虿作囆
  燕
  宣公五年楚围我我卑辞以解○世家不载春秋宣十二年楚子围郑左传郑伯肉牵羊以迎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退三十里而许之平疑是郑襄八年误入于燕者
  平公六年公如晋请内王○世家不载左传昭二十四年郑伯如晋子太叔相曰王室之不宁晋之耻也献子乃徴会于诸侯期以明年二十五年会于黄池谋王室也疑是郑定十二年误入于燕者
  简公十一年败宋师○世家不载春秋哀十三年春郑罕达帅师取宋师于嵒左传同无燕败宋师之文疑是郑声十九年误入于燕者
  呉
  余祭十七年余昧四年○按春秋襄二十九年阍弑呉子余祭则余祭止四年也襄十三年为余昧元年昭十五年春王正月呉子夷末卒则余昧凡十七年也世家误编年岁表遂因之故余昧之事皆误属余祭耳
  余昧○春秋作夷末公羊作夷昧
  阖闾四年伐楚六潜○世家潜作灊
  夫差十八年楚败我○世家越败呉师于笠泽左传哀十七年三月越子伐呉呉师大乱遂败之据此楚当是越















  史记卷十四考证
<史部,正史类,史记>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十五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
  宋中郎外兵曹参 军裴 骃集解
  唐国子博士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六国表第三
  【索隐六国乃魏韩赵楚燕齐并秦凡七国号曰七雄】
  太史公读秦记【索隐即秦国之史记也故下云秦烧诗书诸侯史记尤甚独有秦记又不载日月是也】至犬戎败幽王周东徙洛邑秦襄公始封为诸侯作西畤用事上帝僭端见矣礼曰天子祭天地诸侯祭其域内名山大川今秦杂戎翟之俗先暴戾后仁义位在藩臣而胪于郊祀君子惧焉【索隐按胪字训陈也出尔雅又以言秦是诸侯而陈天子郊祀实僭也犹季氏旅于泰山然正义胪作音旅祭名又旅陈也】及文公逾陇攘夷狄尊陈宝营岐雍之间而穆公修政东竟至河则与齐桓晋文中国侯伯侔矣是后陪臣执政大夫世禄六卿擅晋权征伐会盟威重于诸侯及田常杀简公而相齐国诸侯晏然弗讨海内争于战功矣三国终之卒分晋田和亦灭齐而有之六国之盛自此始务在彊兵并敌谋诈用而从衡短长之説起矫称蠭出誓盟不信虽置质剖符犹不能约束也秦始小国僻远诸夏宾之比于戎翟至献公之后常雄诸侯论秦之德义不如鲁衞之暴戾者量秦之兵不如三晋之彊也然卒并天下非必险固便形势利也盖若天所助焉或曰东方物所始生西方物之成孰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故禹兴于西羌【皇甫谧曰孟子称禹生石纽西夷人也传曰禹生自西羌是也正义禹生于茂州汶川县本冉駹国皆西羌】汤起于亳【集解徐广曰京兆杜县有亳亭】周之王也以丰镐伐殷秦之帝用雍州兴汉之兴自蜀汉秦既得意烧天下诗书诸侯史记尤甚为其有所刺讥也诗书所以复见者多藏人家而史记独藏周室以故灭惜哉惜哉独有秦记又不载日月其文略不具然战国之权变亦有可颇采者何必上古秦取天下多暴然世异变成功大【索隐以言人君制法当随时代之异而变易其政则其成功大若居今行古犹胶柱而调瑟也】传曰法后王何也以其近己而俗变相类议卑而易行也【正义易以豉反后王近代之王法与已连接世俗之变及相类也故议卑浅而易识行耳】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终始因举而笑之【索隐举犹皆也】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索隐按言俗学浅识举而笑秦此犹耳食不能知味也】悲夫余于是因秦记踵春秋之后起周元王【索隐按此表起周元王元年春秋迄元王八年】表六国时事讫二世凡二百七十年着诸所闻兴坏之端后有君子以览观焉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史部,正史类,史记,卷十五>





  【索隐述赞曰春秋之后王室益卑楚彊南服秦霸西三卿分晋八代兴妫逓主盟会互为雄雌二周前灭六国后隳壮哉嬴氏吞并若斯】








  史记卷十五
  史记卷十五考证
  六国年表
  周
  元王元年徐广曰乙丑○【臣祖庚】按通鉴元年丙寅则乙丑乃敬王四十四年徐广以敬王崩在甲子故以乙丑为元索隐元王八年崩亦误以乙丑为元耳皇甫谧曰元年癸酉二十八年庚子崩按通鉴元王在位七年癸酉乃定王元年在位二十八年应入定王表内误列于此
  定王元年皇甫谧曰元年癸亥十年壬申崩○【臣祖庚】按通鉴癸亥乃敬王四十二年壬申则元王崩年也又本纪敬王四十二年崩谧葢防本纪即以癸亥为元耳应入元王表内误列于此
  安王三年王子定奔晋○本纪不载
  秦
  厉共公元年○【臣祖庚】按通鉴在敬王四十四年则元王元年乃厉共二年也
  五年楚人来赂○本纪不载【臣照】按年表有而本纪无者六国都有而秦表为最此下六年义渠来赂繇诸乞来援七年彗星见十年庶长将兵拔魏城彗星见十四年晋人楚人来赂十六年补厐戏城二十年公将师与绵诸战二十六年左庶长城南郑二十八年越人来迎女二十九年晋大夫知伯寛率其邑人来奔躁公八年六月雨雪日月蚀怀公元年生灵公灵公元年生献公三年作上下畤八年城堑河濒初以君主妻河十年补厐城简公二年与晋战败郑下五年日蚀十四年伐魏至阳狐惠公三年日蚀五年伐诸繇九年伐韩宜阳取六邑十年与晋战武城县陜献公三年日蚀书晦六年初县蒲蓝田善明氏十年日蚀十一年县栎阳十六年民大疫日蚀十九年败韩魏洛阳孝公元年彗星见西方十一年城商塞衞鞅围固阳降之十三年初为县有秩史十九年城武城从东方壮邱来归二十一年马生人二十四年秦大荔围合阳惠文王二年宋太邱社亡三年拔韩宜阳四年魏夫人来七年义渠内乱庶长操将兵定之十二年会龙门昭王十七年魏入河东四百里二十七年地动坏城五十二年王稽弃市十一年吕不韦之河南十二年发四郡兵助魏击楚本纪皆不载古人之意今不可得而见矣今彚列于此其他异同仍分条各着焉
  灵公七年与魏战少梁○本纪作六年大事记曰出师在六年而战在七年也
  十年○城籍姑灵公卒立其季父悼子是为简公本纪俱作十三年
  简公十五年简公卒○本纪作十六年
  惠公十一年太子生○本纪作十二年
  十三年蜀取我南郑○本纪作伐蜀取南郑
  献公十七年栎阳雨金四月至八月○本纪作十八年而不纪月
  二十三年与魏战少梁虏其太子○本纪与魏晋战少梁虏其将公孙痤无太子之文
  孝公十二年初取小邑为三十一县○本纪作四十一二十三年与晋战岸门○本纪作二十四年岸门作鴈门
  惠文王八年与韩赵战斩首八万○本纪七年共击秦当即此事通鉴七年五国皆败走八年大败韩师于修鱼无赵则属两事未悉温公所防
  九年取赵中都西阳安邑○本纪无安邑前十年衞鞅围魏安邑降之安邑非赵地表葢衍文耳赵世家作西都中阳与秦纪表互异
  十一年侵义渠得二十五城○本纪作十年
  十二年樗里子击蔺阳虏赵将公子繇通封于蜀○本纪十一年樗里疾攻魏焦降之非蔺阳也十二年虏将庄又本纪十一年公子通封于蜀无繇字
  武王元年张仪魏章皆死于魏○本纪张仪魏章东出之魏魏世家张仪魏章皆归于魏死字疑误
  昭王七年魏冉为相○本纪作十二年
  十年楚怀王亡之赵○本纪作十一年
  十五年魏冉免相○本纪作十六年
  十八年客卿错击魏至轵取城大小六十一○本纪作十六年又秪称左更错取轵及邓无取城大小六十一之文通鉴亦作十八年云秦大良造白起伐魏取六十一城又似两事
  三十年白起封武安君○本纪作二十九年
  四十四年秦攻韩取南阳○本纪作南郡
  五十二年取西周王○本纪云周初亡【臣祖庚】按通鉴迁西周公于狐之聚取疑是迁王疑是公传写之讹也
  始皇帝二十一年王贲击楚○本纪王贲攻蓟不云击楚
  二十三年杀其将项燕○本纪作二十四年
  二十七年更命河为德水为金人十二命民曰黔首同天下书分为三十六郡○本纪作二十六年
  二十八年为阿房宫○本纪三十五年二十六年筑宫咸阳北阪上二十七年作信宫总非二十八年事也
  三十三年西北取戎为四十四县○本纪作三十四县魏
  衞悼公○世家作怀公
  文侯斯○世家作都
  五年魏诛晋幽公○世家作盗杀幽公
  十七年雒阴合阳○通鉴合作郃
  十八年受经子夏过段干木之闾常式○世家作二十五年
  二十年卜相李克○世家作二十五年
  二十四年伐秦至阳狐○世家作秦伐我至阳狐晋孝公倾○世家作颀
  三十六年秦侵晋○世家作秦侵我阴晋表葢脱我阴二字
  惠王五年与韩会宅阳城武都○世家都作堵
  九年与秦战少梁虏我太子○详见秦献二十三年十六年与秦孝公会杜平○监本讹有十六年年下有徐广曰三字衍文今去
  襄王二年秦败我雕阴○此与五年魏献少梁河西地于秦自是两事通鉴与表同世家则并入五年
  哀王六年秦来立公子政为太子○世家来作求七年虏声子于濮○世家徐广注声子作赘子
  安厘王十一年秦拔我廪丘○世家作郪丘
  韩
  文侯七年郑败晋○世家败作反
  哀侯六年韩严杀其君○世家同通鉴韩严遂弑其君哀侯以韩廆为相而爱严遂二人相害遂刺廆于朝并中哀侯据此则表与世家俱脱遂字
  昭侯六年取陵观廪丘○世家廪作邢
  宣惠王十年君为王○世家作十一年
  襄王十六年与齐魏击秦秦与我武遂和○【臣祖庚】按通鉴齐韩魏伐秦秦割河东三城以和即十四年事也世家击秦事与通鉴同己见十四年表内此又书击秦者羡文也
  厘王二十一年暴鸢救魏○世家鸢作防
  桓惠王二十九年秦拔我十二城○世家作十三城赵
  襄子元年以金斗杀代王○世家斗作枓
  烈侯元年魏使太子伐中山○世家魏文侯伐中山使太子击守之通鉴晋魏斯击宋使乐羊伐中山使其子击守中山据此伐当是守
  敬侯八年袭衞不克○世家不载
  成侯六年败魏涿泽○世家涿作湪正义曰音浊盖齐康公会晋衞于浊泽齐威王败魏于浊泽即此地也
  武灵王二年城鄗○世家作三年
  十年秦取我中都西阳安邑○説见秦惠文后九年十二年立燕公子职○世家作十一年
  二十五年赵攻中山○世家作二十三年
  惠文王元年以公子胜为相封平原君○世家不载二年楚怀王亡来弗内○世家不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