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司职掌

【 计八件共花银一十六两】
仪仗
红杖二 清道旗二
绛引旛二 戟氅二
班剑二 【 结子绢袋全】 仪刀二 【 结子红绢袋全】
梧杖二 【 绢袋全】 镫杖二 【 绢袋全】
立□二 【 绢袋全】 卧□二 【 绢袋全】
骨朵二 【 绢袋全】 响节四 【 绢袋全】
红绣伞一把 【 绢袋全】 青方伞二把 【 绢袋攀全】
红绣团扇四把 【 绢袋全】
青绣团扇四把 【 绢袋全】
红纱灯笼四个 【 竿全】
拂子二个 【 结子全】
坐障一 【 竿全】 行障二 【 竿全】
抹金交椅脚踏一副除木外计花银一百两重搭座踏褥结子全
抹金银水罐一个重六十两
抹金银水盆一个重六十两
抹金银唾壶一个重一十六两
抹金银唾盂一个重一十六两
抹金银香炉一个重一十六两
抹金银香合一个重一十六两
擎执宫人销金罗袍一十四领抹金钑花银带一十四条翠花纱帽一十四顶皂麂皮靴一十四双
女轿夫衣袍一十六领汗跨一十六副铜束带一十六条花纱帽一十六顶红绵布革(上夭下山)翁鞋一十六双
发册命使仪注
其日清晨内官监锦衣卫尚宝司教坊司文武执事等官于奉天殿陈设如纳征仪仪礼司设册案于殿内之东承制官持节官位于殿内之东西向设正使副使拜位于丹墀正使之东副使在西锦衣卫设盖册黄伞一于殿门外礼部陈设彩舆于午门外内官陈王妃凤轿仪仗于彩舆之南鼓三严引礼引文武官入就侍立位锺声止仪礼司跪奏请升殿皇帝服皮弁服导驾官奉引如常仪 【 乐作】 升座 【 乐止】 卷帘鸣鞭讫引礼引正副使各就拜位赞礼赞鞠躬 【 乐作】 赞四拜平身 【 乐止】 承制官诣御前跪承制俯伏兴由东门稍东出持节官举节举册官举案随行亦由东门稍东出校尉擎伞遮护册行至丹墀御道中持节官立于案东西向传制官称有制赞礼唱跪宣制曰今册某官某安为某王妃命卿等持节行礼赞礼赞俯伏兴鞠躬四拜兴平身 【 乐止】 持节官以节授正使引礼引节册及正副使由东道至奉天门由东门出至午门外置册于彩舆仪礼司官奏礼毕驾兴 【 乐作】 百官卷班以次出仪仗凤轿前行引礼引节及彩舆正副使随行过御桥收服持节正副使俱上马至妃府行册礼
册至妃家行礼仪注
是日妃府先设幕次于大门之外南向设香案于正厅册使至引礼引正副使至幕次礼官先入见主婚者礼官曰奉制命正使某官某副使某官某持节行册礼主婚者出迎引礼引正使持节副使捧册入主婚者随行至正厅正副使立于香案东南向引礼引主婚者至拜位赞礼赞鞠躬四拜兴平身 【 退立于西南】 引礼引接册内官诣前赞礼赞举册 【 副使以册授内官内官跪受讫】 赞礼赞请诣中堂行礼内使二人引捧册内官入中堂正副使仍前立候内官出告行礼毕正使副使以节出主婚者请礼正副使如纳征仪
受册仪注
其曰妃府陈设香案于中堂设册案于香案之南设妃拜位于册案之南妃服翟衣讫俟内官捧册入置于案赞礼女官一员居东一员居西在妃拜位前 【 相向立】 宣册女官展册女官立于东引礼女官二员分左右引妃出房至册案前拜位女使执事者立于西赞礼女官赞四拜兴宣册女官称有制女官赞跪 【 妃跪】 赞宣册 【 宣册女官诣册案前取册立宣于香案东】 女官宣册讫以册入于盝赞受册 【 宣册官捧册立授妃妃受册】女官赞以册授执事者 【 妃以册授女使女使跪受兴置于案】 女官赞妃兴又赞四拜礼毕 【 内官出告正副使行礼毕】 执事者彻香案册案设妃座引礼请妃升座众命妇及应贺者序立于庭北向赞四拜礼毕妃降座
催妆礼物
北羊二牵 【 红绿绢销金盖袱二条】
酒二十瓶 【 红绿罗销金盖瓶袱二十条每条坠角折二铜钱四个】
果二合 【 用花四枝】
巳上礼物内官一员送至妃家铺房一妃家于亲迎前择日将房奁床帐等物至王府铺房礼部预先奏知至日妃家备鼓乐迎引从午门东角门入 【 鼓乐止于阙西】 妃母或亲戚入内陈设
醮戒仪注
其日内官监设上位中官御座于宫中设大乐仪仗于丹陛之东西执膳内官先备酒金爵果合以俟上位服皮弁服中宫燕居服出 【 乐作】 升座 【 乐止】 王服衮冕赞引引王由殿东门入诣上位前赞礼赞鞠躬 【 乐作】 赞四拜兴平身 【 乐止】 执事者以爵斟酒立于御前之东赞礼赞王诣前跪赞搢圭赞受爵 【 执事者以爵王授王王受爵饮讫以爵授执事者执事者跪受以退】 赞礼赞出圭恭听戒命 【 随旨意致戒词】 王听戒辞讫赞俯伏兴平身赞复位赞鞠躬 【 乐作】 赞四拜兴平身 【 乐止】 赞礼引王诣中宫前 【 礼同】 赞礼毕引礼引王出收衮冕具皮弁服行亲迎礼
妃受醮戒仪
亲迎日妃家先于祠堂陈设祭物妃服燕居冠服妃父母同妃诣祖宗前奠酒读祝礼毕执事者具酒馔命妃饮食讫父母坐于正堂女执事引妃诣父母前各四拜父母随意致戒辞妃听受讫次辞诸尊长礼毕改服翟衣以俟
亲迎仪注
其日仪卫司先设王仪仗象辂于承天门外妃家先设王幕次于中门之外设香案帛案于正堂之中是日王受命讫引礼引王由午门东门出典仪具服跪请升辂 【 王升辂】 仪从前导过御桥 【 乐作】 至妃家门外引礼跪请王降辂导引至幕次礼官一员先入至正厅立于东 【 西向】 主婚者出见立于西 【 东向】 礼官曰某王奉制行亲迎礼引礼二人具服引主婚者迎王于幕次之外内官二员具服引王出幕次主婚者请王入中堂 【 王先行主婚者后随】 内官具服捧礼物入至于中堂主婚者进立于堂中之左妃母立于堂中之右 【 东西相向】 王至中堂女执事二人引妃出房立于妃母之下内官引王至案前内官奉帛进王王以帛置于案内官引王稍退近东西向立赞礼引主婚诣帛案前行八拜礼 【 退复位】 执事者彻案引礼内官导王先出女轿夫举凤轿至于中门之内内官具妃仪仗于中门之外女执事引妃出内官跪启请王诣轿所启请揭帘妃升轿内官启请王升辂前行妃具仪从后行至承天门外降辂候妃至内官跪启请王揭帘妃降轿王先行至内释皮弁服具衮冕至奉先殿前俟妃入午门升轿将至奉先殿降轿行庙见礼
庙见仪注
是日内官于奉先殿陈设牲醴祝帛讫 【 每庙猪一羊一帛二共一篚祝共一】 赞引二人引王二人引妃至奉先殿诣德祖玄皇帝皇后神御前 【 王在东妃在西】 赞王与妃皆两拜赞跪 【 王跪妃亦跪】 赞搢圭 【 王搢圭】 赞进帛 【 执事者以帛跪进于王右】 赞受帛 【 王受帛以授执事者】 赞奠帛 【 执事者以帛奠神御前】 赞进爵 【 执事者以爵跪进于王右】 赞受爵 【 王受爵以授执事者】 赞献爵 【 执事者以爵奠于】 玄皇帝皇后前赞再进爵 【 执事者以爵进】 赞受爵 【 王受爵以授执事者】 赞献爵 【 执事者以爵奠于】 玄皇帝皇后前赞俯伏兴 【 王俯伏与妃亦兴】 赞王复位赞王与妃皆两拜平身次诣懿祖皇帝皇后熙祖皇帝皇后仁祖皇帝皇后 【 相同上】 赞诣读祝位 【 王诣读祝位】 赞跪 【 王跪妃亦跪】 读祝讫赞俯伏兴平身 【 王俯伏兴平身妃亦兴】 赞王复位赞王与妃皆两拜平身赞执事者捧祝帛各诣燎所赞诣燎位 【 王与妃诣燎位】 赞礼毕引礼引王及妃还宫行合卺礼
合卺仪注
其日内官先于王宫设王座于东 【 西向】 设妃座于西 【 东向】 各设拜位于座之南设酒案于正中稍南置两爵两卺于案上执事者启请王具皮弁服讫赞引导王与妃至宫门赞引一人导王前升二人导妃后升赞请就拜位 【 王与妃各就拜位】 赞两拜 【 王与妃皆两拜讫】 赞请升座 【 王与妃皆升座】 执事者二人举馔案进于王及妃之前女官司尊者取金爵盏酌酒以进 【 王与妃各受爵饮讫】 女官进馔 【 王与妃皆举馔讫】 女官再以金爵进酒 【 王与妃皆饮讫】 女官进馔 【 土与妃皆举馔讫】 女官再以卺盏酌酒合和以进 【 王与妃皆饮讫】 又进馔 【 王与妃皆举馔】 凡三举酒馔毕执事者彻馔案赞王与妃兴就拜位相向赞两拜礼毕王从者馂妃之馔妃从者馂王之馔
朝见仪注
第二日清晨王冕服妃翟衣赞引各启请出宫至宫门外以俟皇帝服皮弁服中宫服燕居服升座赞引引王及妃自东门入王先入妃从之赞礼赞诣皇帝前 【 王立于东妃立于西】 宫人以枣栗盘立于妃之右赞王与妃皆四拜执事者二人举案至皇帝前宫人以枣栗盘授妃妃捧枣栗盘置于案上执事者举案妃随捧进至皇帝前 【 妃复位】 赞礼赞王与妃皆四拜兴赞引引王及妃诣与馈
第三日清晨妃服翟衣赞引引妃出升舆将至宫内门降舆由东门入俟膳至赞引引妃诣皇帝前赞四拜尚食以膳授妃妃捧膳置于案 【 复位】 又赞四拜赞引引妃诣皇后前 【 礼同】 赞引引妃退立于西南俟膳毕赞引引妃出王与妃见
东官仪注
是日王与妃朝见讫王具皮弁服妃服翟衣诣东宫前行四拜礼东宫皮弁服坐受东宫妃翟衣立受两拜荅两拜
回门礼物
花银三百两重
杂色纻丝三十二疋 【 红绿罗销金束子九十六个】
北羊四牵 【 红绿绢销金□袱四条 红麻索四条】
酒四十瓶 【 红绿销金□袱四十个】
果四合
皇后前宫人以(暇去日改月)修盘立于妃左赞王与妃皆四拜兴执事者二人举案至皇后前正中宫人以(暇去日改月)修盘授妃妃捧(暇去日改月)修盘置于案上执事者举案妃随举进至皇后前 【 妃复位】 赞四拜 【 王与妃皆四拜】 兴执事者以皇帝前枣栗案彻于东皇后前(暇去日改月)修案彻于西赞礼毕赞引引王及妃出是日赐王与妃宴
回门仪注
其日内官先将礼物至妃家王与妃仪仗导从如常仪王先行至妃府妃父出迎王先入妃父从之至正厅 【 王立东西向妃父立于西东向】 王于妃父母前行四拜礼 【 妃父母立受两拜荅两拜】 礼毕王中坐其余亲属见王行四拜礼 【 王皆坐受】 妃至入中堂于父母前行四拜礼 【 父母正面坐受】 其余亲属见妃各序家人礼
王府供用器皿
金器
壶瓶一对六十两重
酒注一对六十两重
盂子一对二十两重
贽礼盘二面六十两重
盘盏二副二十两重
托里胡桃木碗四个六十四两重
楞边胡桃木托子四个五两重
托里胡桃木锺子一对一十一两重
撒盏一对八两重
葫芦盘盏一副一十两重
茶匙一双一两重
匙一双五两重
箸一双五两重
银器
果盒一对一百六十两重
汁瓶二对一百两重
茶瓶一对五十两重
汤鼓四个八十两重
按酒楪一十二个四十二两重
果楪一十二个三十两重
菜楪一十二个二十四两重
漆器
朱红戗金大托盘二面 【 红纱罩二】
朱红戗金馒头肉盘四个 【 红纱罩二】
小车子一贴金钉铰全并顶上抹金铜
火珠一个四角铜凤四个
红纻丝车衣一副顶裙沥水顶里紫罗带全
锦坐褥一个黄绵布骨子黄绢里绵花装
红平罗车衣一副顶裙沥水顶里绢紫罗带全
锦靠褥二个绿纻丝边黄绵布骨子黄绢里绵花装
红素油绢雨衣一副
红油仪仗木架二座
   公主婚礼
    册公主
前期告奉先殿 【 用祝帛猪羊行礼如常仪】
    册文
维洪武某年岁次某某月某日皇帝制曰古之君天下者有女必封尔 【 长次】 文今巳成人未有封号特以某郡尔之号配某官某之子彼为驸马尔为公主既入某官之门恪遵妇道以奉舅姑闺门整肃内助常佳母累父母生身之恩尔惟敬哉
谒庙
受册次日引礼引公主谒奉先殿 【 用香烛】 驸马受诰其日驸马受诰如常仪
诰文
夫妇之道人之大伦婚姻以时礼之所重帝女下嫁必择勋旧为姻此古今通义也朕今命尔某为驸马都尉当坚夫道母宠母慢永肃其家以称亲亲之意恪遵朕言勿怠
    公主受醮戒
其日早公主具礼服辞奉先殿申时内官陈设仪仗于正官内丹陛之东西大乐陈于丹墀执事女官备金爵酒壶果合以俟内赞女官二员于殿之东西皇帝常服皇后燕居服升座公主具礼服引礼女官引公主诣皇帝前赞拜 【 乐作】 四拜 【 乐止】 赞跪赞受爵女官以爵斟酒立授公主 【 公主受酒饮讫以饮爵授执事者执事者跪受虚爵退复】赞恭听戒命 【 随旨意训戒公主听受讫】 赞兴赞复位赞拜 【 乐作】 四拜兴 【 乐止】 引礼女官又引公主诣皇后前赞拜 【 乐作】 四拜兴 【 乐止】 赞跪赞受爵执事女官斟酒立授公主 【 公主受酒饮讫以爵授执事者执事跪受虚爵以退】 赞恭听戒命 【 随旨意戒训公主听受讫】 赞兴赞复位赞拜 【 乐作】 四拜兴 【 乐止】 礼毕公主换燕居冠服命妇送至宫门引礼引公主由宫门东门出过宫门西上升辇至右门内公主降辇驸马揭帘公主升轿内使备仪仗鼓乐前导合女乐三十六人接引至府公侯百官命妇送至府各回家
    驸马受醮戒
其日早驸马父与驸马具家用祭服告祠堂毕至午后驸马父坐于正堂驸马具见尊长服引礼引驸马至拜位赞鞠躬两拜兴平身赞跪赞搢笏赞受爵执事者斟酒授驸马 【 驸马受酒饮讫以爵授执事者】 赞听训戒 【 驸马父随意致戒辞驸马听讫】 赞出笏俯伏兴赞复位赞鞠躬两拜兴平身礼毕驸马便服上马行亲迎礼 【 若驸马父母俱存则父母同坐于正堂行礼如前仪】
    亲迎
其日驸马受醮戒讫具仪从鼓乐前导至午门西下马至朝房具朝服候申时序班二人具服引驸马由午门西角门入至右红门内官二员具服接引驸马至内使监前候报公主醮戒将毕引驸马至右门西 【 东向立】 公主至驸马揭帘公主升轿驸马先由午门西角门出至上马处上马先至府候公主至揭帘公主降轿同谒祠堂
    谒祠堂
执事者先于祠堂设祭物毕引礼女使引驸马及公主至祠堂拜位驸马立于东公主立于西赞礼赞鞠躬拜 【 驸马公主皆两拜】 引礼引驸马诣高祖考妣神位前 【 公主仍立于拜位】 赞跪 【 驸马跪公主亦跪】 赞搢笏 【 驸马搢笏】 赞进爵 【 执事者以爵跪进于驸马右】 赞受爵 【 驸马受爵以授执事者】 赞献爵 【 执事者以爵奠于高祖考神位前】 赞再进爵 【 执事者以爵进】 赞受爵 【 驸马受爵以受执事者】 赞献爵 【 执事者以爵奠于高祖妣神位前】 赞出笏俯伏兴 【 公主亦兴】 引礼又引驸马诣曾祖考妣祖考妣各神位前 【 如前仪讫】 赞诣读祝位 【 驸马至读祝位】 赞跪 【 驸马跪公主亦跪】读祝讫俯伏兴 【 公主亦兴】 赞复拜位赞拜 【 驸马公主俱两拜】 礼毕导还府行合卺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