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政书
- 江苏省通志稿司法志
江苏省通志稿司法志
奉朱批:“另有旨。钦此。”
刑部奏改良上海会审公堂内部折(光绪三十二年六月)
刑部奏:上海会审公堂,为万国观瞻所系,既须谋对外之策,亦宜先求治内之方。如修监狱以资保卫,开工厂以恤囚徒,均为该埠当务之急。应请饬下两江总督,转饬上海道查照认真举办,庶可免借禁之累,兼可获迁善之资,似于财政、刑章两有裨益。得旨:“如所议行。”
端方奏拨款建江宁省城模范监狱并拟定章程折(光绪元年六月)
奏为拨款建江宁省城模范监狱,拟定开办章程,恭折具陈,仰祈圣鉴事。窃维周官以圜土聚教罢民,而施职事,其他言钦恤、言哀矜以及明耻弼教之训,悉数难终,莫不侧怛恳肫,虽下至于罪人,犹复冀其变化。盖即诏狱以寓教养,不忍弃民以入狱禁,后世教养不施,而恤囚之文日详。宋诏狱掾五日一检视,洒扫狱户,洗涤杻械,贫给饮食,病给医药,法循至今。然明代章疏言宜禁狱卒需索吓诈,秽污丛积,瘟气传染之弊,正与今等。数百年痼习相寻,由来已久。此非徒有司奉行不力,抑亦监狱之法未能尽善,有以致之。奴才奉命考查政治,游历欧美,见其监狱规模之宏敞,房宇之坚洁,罪犯之整肃,教术之完备,直不啻以狱舍为学堂。近年钦奉谕旨,令各省设罪犯习艺所,仰见圣朝矜恤庶狱,化莠为良之至意,钦服莫名。查江南拟建此项习艺所,经前署督臣周馥系在江宁省城大石桥地方购买民地五十八亩有奇,因费钜难筹,未能修建。奴才到任以来,迭与司道等筹商,以事关要政,未可视为缓图。拟参仿天津及日本成规,核实建造。曾于上年二月间奏明,饬令各司道于库存项下,无论如何为难,设法筹拨,陆续支放应用。钦奉朱批:“法部知道。钦此。”旋在江安粮道库筹拨银十万两,派员勘估,绘图鸠工,兴造监狱一所。其中建置:曰杂居监,曰要犯分居监,曰官犯分房监、曰女监、曰病监、曰教诲堂、曰课室、曰工场、曰提调室、曰办公厅、曰典狱室、曰待问室、曰搜检室、曰罪人接见室、曰讯问室、曰教务所、曰材料库、曰制品库、曰器具库、曰粮食库、曰囚人携带物品库、曰医室、曰药局、曰暗室、曰尸室、曰看守所、曰了望台、曰物品陈列所、曰保安水龙室,此外庖湢盥浴之处,员役居住之房,都二百二十余间,约可收留五百余人,墙壁坚高,规模完备。查省城习艺所,实为郡县之领袖,允宜首定程式,以为规范,宜名为“江南省城模范监狱”。拟定监狱管理章程:凡监狱之区书,工业之种类,习艺之课程、工资,罪犯之勤惰劝惩、卫生、医药、教育之方法,与夫一切规则,共四十七条;又职员办事章程十三条。派委现任江宁知府杨锺羲、前淮安府知府许星璧,充当提调,督饬管监各员,按照章程,即于本年五月开办。其开办经费,除购地建屋外,现尚须购办员司兵役器物监房器物、工厂器物、消防器物;至常年经费,如员役薪水、卫兵衣粮、犯人衣服、荐蓆、饮食、药物、作工原料成本、以及监狱岁修,用项甚夥;应仍照案由江安粮道筹拨银十万两。约以万金内外为置器之需,其余截数储存官银钱局行息,即以息银充足经常费,如有不敷,再由司库及财政局库分认筹拨足数,总期力求撙节实销。此项监狱,几经筹划经营,始得创办成立。所有管理各员,尤须淬励精神,以善其继,而策其效。务使各犯谋生有术,薰德有资,争自濯磨,进于悔过迁善之域,以仰副朝廷曲成在宥之仁。除咨部查照外,理合会同江苏巡抚臣瑞澄恭折具陈。伏乞皇上圣鉴。谨奏。
奉朱批:“该部知道。钦此。”
●第三卷 大赦 停勾
大赦
吴
吴大帝黄龙元年,魏太和三年正月甲申,即位,改元,大赦。九月,迁都建业。三年十二月丁卯,大赦。改明年为嘉禾元年。
嘉禾六年(魏景初元年)十二月,赤乌集前殿,大赦。改明年为赤乌元年。
赤乌三年四月,大赦。七年八月,诏曰:“督将亡,杀其妻子,是使妻去夫、子弃父也,甚伤义教。自今勿杀之。”八年八月,大赦。十年十月,大赦死罪。十三年(魏嘉平二年)十二月,大赦。改明年为太元。
太元元年(魏嘉平三年)太子即尊号,大赦,改元。二年正月丙寅,立皇后全氏,大赦。二月,大赦,改元神凤。
太平元年(魏甘露元年)十月己酉,大赦。二年(魏甘露二年)四月,帝临正殿,大赦。九月甲申,大赦。三年十月戊寅,大将军綝等奉琅琊王即日御正殿,大赦,改元。
景帝永安元年,十二月戊辰,诛丞相,綝夷三族;发孙峻墓,剖其棺,斫其尸,收其印绶;大赦,一切亡官迁徒皆放还。五年八月戊子,立子■〈雨上單下〉为皇太子,大赦。七年(魏咸熙元年)七月壬午,帝寝疾,大赦。七月癸未,帝殂,迎立后主皓,改元元兴,大赦。
甘露元年(魏咸熙二年十二月,后晋泰始元年四月,蒋陵言:“甘露降。”)大赦,改元。十一月,皓至武昌,又大赦。
宝鼎元年(晋泰始二年)八月,所在言得大鼎,于是改元,大赦。二年春,大赦。二年十月改元,大赦。三年正月,大赦。西苑言凤凰集,改明年为凤凰元年。
凤凰三年七月,吴郡言掘地得银,长一尺,广三分,上刻有年月字,大赦;改元。
天玺元年(晋咸宁二年),吴郡言临平湖开,改元,大赦。八月封吴兴阳羡山为国山;明年改元,大赦。
天纪二年七月,立成纪、宣威等十一王,大赦。
东晋
中宗元皇帝建武元年,三月辛卯,即晋王位,大赦,改元。
太兴元年(是年三月方改元),三月丙辰,晋王即皇帝位,大赦,改元。永昌元年正月,郭璞上疏:因皇孙生,下赦令。帝从之,大赦,改元。四月辛未,大赦。
肃宗明帝太宁元年,三月戊寅,大赦,改元。太宁二年,七月丁酉,帝还,大赦。三年,三月戊戍,立皇子衍为皇太子,大赦。闰八月,太子即位,大赦。
显宗成皇帝咸和元年二月,大赦,改元。三年丁已,苏峻称诏,大赦。四年二月丁亥,大赦。五年正月已亥朔,大赦。七年正月辛未,大赦。
咸康元年,正月庚午朔,帝加元服,大赦,改元。五年正月辛丑,大赦。八年正月乙丑,大赦。五月甲午,琅琊王即皇帝位,大赦。
康皇帝建元元年正月,大赦,改元。十一月己巳,大赦。二年九月己亥,何充以遗诏奉太子即位,大赦。
永和二年,正月丙寅,大赦。三年六月辛酉,大赦。九年正月己卯朔,大赦。
升平元年,正月壬戌,帝加元服,告于太庙,始亲万岁,大赦。
哀帝隆和元年,正月壬子朔。大赦,改元。
兴宁元年,二月己亥,大赦,改元。三年二月丁酉,皇太后诏以琅琊王奕承大统,百官奉迎琅琊王是日即皇帝位,大赦。十二月戊戌,大赦。改明年曰太和。
太和三年三月癸亥,大赦。六年四月戊午,大赦。
咸安二年,六月己未,立皇子昌明为太子。是日,朝议定即皇帝位,大赦。
烈宗孝武帝宁康元年,正月己卯朔,大赦,改元。二年正月癸未朔,大赦。三年正月辛亥,大赦。八月癸巳,立皇后王氏,大赦。
太元元年,正月壬寅朔,帝加元服。皇太后下诏归政,复称崇德太后。甲辰,大赦,改元。五月甲寅,大赦。五年四月,大旱,赦五岁刑以下。八年三月丁巳,大赦。十二月庚午,大赦。九年十月己丑,大赦。十一年三月,大赦。十二年正月丁未,大赦。八月辛巳,立皇子德为皇太子,大赦。十五年三月戊辰,大赦。十七年正月己已朔。大赦。
安帝隆安元年,正月己亥朔,帝加元服,改元,大赦。四年正月乙亥,大赦。
元兴元年,正月庚午,下诏罪状桓玄;以尚书令元显为骠骑大将军征讨大都督,都督十八州诸军事,假黄钺;又以镇北将军刘牢之为前锋都督;前将军谯王尚之为后部,因大赦,改元。四月,桓玄矫诏改元大亨,大赦。十二月,曲赦广陵、彭城大逆以下。二年十二月壬辰,桓玄即皇帝位,大赦,改元。
义熙三年,二月己丑,大赦。五年正月辛卯,大赦。六年五月己未,大赦。十一年正月庚午,大赦。九月己亥,大赦。十二年八月丙午,大赦。十四年六月,裕进受相国,封宋公,加九锡之命,赦国内殊死以下。
宋
武帝改晋元熙二年为永初元年,六月丁卯,设坛于南郊,即皇帝位。备法驾幸建康宫,临太极前殿,诏大赦:其有犯乡论清议赃污淫盗者,皆荡涤洗除;长徒之身,特皆原遣。二年正月辛酉,车驾亲祀南郊,大赦。三年正月朔,诏刑罚毋轻重,悉皆原降。三月丁未,上疾瘳。己未,大赦。五月癸亥,上殂于西殿,时年六十七。是日皇太子义符即皇帝位。少帝景平元年,正月己亥朔,大赦,改元。二年五月己酉,皇太后暴帝过恶,废为营阳王;奉迎宜都王义隆入纂皇统。是日,赦死罪以下。
文帝元嘉(改景平二年)元年,秋八月,大赦。二年正月丙寅,徐羡之、傅亮奉表归政,大赦。三年正月丙寅,上亲率六师亲征,大赦。二月乙卯,系囚现徒,一律皆原赦。四年正月乙亥朔,曲赦都邑百里内。六年三月,立皇子邵为皇太子。戊午,大赦。八年六月乙丑,大赦。十二年正月辛酉,车驾亲祀南郊,大赦。十三年三月庚申,大赦。十四年正月辛卯,车驾亲祀南郊,大赦。十六年十二月乙未,皇太子冠,大赦。十七年十月戊午,前丹阳尹刘湛,以附彭城王义康得罪,诏曰:“往佐历阳,奸诐夙著。谢晦之难,潜使密告。弃罪略瑕,庶收后效。宠秩优泰,逾越伦匹。而凶恶忌克,刚愎靡厌,无君之心,触遇斯发。遂乃合党连群,构煽同异,附下蔽上,专弄威权。荐子树亲,附为表里,邪附者荣曜,秉理者推陷。旋观奸慝,为日已久,犹欲弘纳遵养,冀或悛革。自迩以来,侵纵滋甚,险谋潜计,睥睨两宫。岂惟彰暴国都,固亦达于四海。便收付廷尉,肃明刑典。”其日,敕义康入宿,留止中书省。其夕,分收湛等。青州剌史杜冀,勒兵殿内,备非常。湛子大将军从事中郎黯,弟司徒左长史斌、大将军录事参军刘敬文、贼曹参军孔劭秀、中兵参军邢怀明、主簿孔胤秀、乌程令盛昙泰等,皆坐诛。是日大赦。十九年四月甲戌,以久疾初愈,始奉初祠,大赦。二十一年正月己亥,南徐州、扬州之浙江西,并禁酒,大赦。二十三年四月丁未,大赦。二十四年正月甲戌,大赦。二十六年丁巳,宴於丹徒宫。诏曰:“朕违北京,二十余载,虽云密迩,瞻涂无从。时和岁稔,复获拜奉旧茔,展罔极之思,飨宴故老,申追远之怀,固已义兼桑梓,情加过沛。宜聿宣仁惠,覃被率土,其大赦。”二十八年,十一月壬寅,曲赦二兖、徐豫、青冀六州。三十年三月己巳,武陵王即皇帝位。五月甲午,曲赦京邑二百里内。
孝建元年正月己亥朔,车驾亲祀南郊,改元,大赦。七月丙辰,大赦。二年六月甲子,以国哀除释,大赦。九月庚戌,诏:“惟新之祉,实深百王,而惠宥之令,未殊常渥,永言勤虑,寤寐载怀。在朕未受命以前,凡以罪徙放,悉听还。”三年正月戊戌,车驾亲祀南郊,甲寅,大赦。
大明元年,正月辛亥朔,改元,大赦。二年六月丙申,诏:“往师旅多有逋亡,或连山染逆,惧致军宪;或辞役惮劳,偶免刑罚;虽约法从简,务思私宥,恩令虽下,而逃伏犹多。岂习愚为性,忸恶难反,将所在官吏,宣导乖方,并加宽申减,与民更始。”三年七月辛未,大赦,尚方长徒奚官奴婢老疾者,悉原放。八月甲子,诏:“今民浇俗薄,趣辟实繁。向因巡览见二尚方囚徒,婴金履校,既有矜复,加国庆民和,独隔凯泽,可详所原宥。”四年正月乙亥,车驾躬藉田,大赦;尚方囚系及逋租宿债,大明元年以前,一切皆原。十二月辛巳,车驾幸廷尉寺,凡囚系咸悉原遣。丁未,车驾幸建康县,原放狱囚。五年五月癸巳,车驾阅武。诏曰:“朕以听览余闲,因时讲事,坐作有仪,进退无爽,军幢以下,普量班锡,顷化弗能孚,而民未知禁,逭役违调,起触刑网。凡诸逃亡,在今昧爽以前,悉皆原赦;已滞囹圄者,释还本役。”九月丁卯,行幸琅琊郡,囚系悉原遣。七年二月甲寅,车驾幸南徐南兖二州,己未,车驾登乌江县六合山,壬寅,大赦。八月丁巳,诏:“岁云不稔,咎实朕由。大官供膳,宜从贬撤,近道刑狱,当亲料省。其王畿内及神州所统,可遣尚书与所在共讯,其考谪贸袭,在大明七年以前,一概勿治。”乙丑,车驾幸建康、秣陵两县,讯狱囚。乙未,车驾幸廷尉,讯狱囚。癸丑,行幸江宁县,讯狱囚。乙酉,上于行所讯溧阳、永世、丹阳县囚。十一月甲寅,大赦。己未,原放行狱徒系东诸郡大狱。八年闰五月庚申,帝崩玉烛殿,是日皇太子业即皇帝位,大赦。
前废帝永光元年,正月乙未朔,改元,大赦。八月癸酉,帝自率卫兵,诛太宰江夏王义恭等,改元景和。十月癸亥,曲赦徐州。十月丁未,大赦,赃污淫盗,悉皆原除。
泰始二年(魏天安元年),二月乙丑,曲赦吴、吴兴、义兴、晋陵四郡。三月癸丑,原赦扬、南徐二州囚系,凡逋亡一无所问。九月癸巳,六军解严,大赦。十月戊寅,立子昱为皇太子,曲赦扬、南徐二州。四年(魏皇兴二年),己未,车驾亲祀南郊,大赦。五年(魏皇兴三年),正月癸亥,车驾亲耕籍田,大赦。六年(魏皇兴四年),二月甲寅,大赦,巧注从军,不在赦例。十月辛酉,车驾幸东堂听讼。七年(魏延兴元年),四月辛丑,减天下死罪一等,凡敕系,悉原之。八月戊子,以疾愈,大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