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会要

十年议准:宗室奏选正配,仍奏请封号。俟有成命,方许成婚。若成婚在未封之先者,谓之擅婚。所生之子,止许请名,不许请封。(王圻《通考》。 )
又议准:宗室子女年十五以上,奏行本境内官军、军民之家及居官入籍年久者选择婚配。虽系重结王亲,亦必服属无碍,方准题请授封成婚。(同上。 )
二十四年四月,以诸皇子婚,诏取太仓银二千四百万两。户部告匮,命严核天下积储。(《本纪》。 )○乡饮酒礼
洪武初,诏中书省详定乡饮酒礼。使民岁时宴会,习礼读律。期于申明朝廷之法,郭叙长幼之节。遂为定制。
五年四月戊戌,诏天下行乡饮酒礼。每岁孟春孟冬,有司与学官率士大夫之老者,行于学校。民间里社以百家为一会,或粮长里长主之。年最长者为正宾,余以齿序。每季行之。读律令,则以刑部所编申明戒谕书兼读之。武职于每月朔日,以大都督府所编戒谕书率僚佐读之。(已上《会典》。 )
是年,魏观出知苏州府,聘耆民周寿谊、杨茂、林文友,行乡饮酒礼。(《魏观传》。 )十四年二月,申明乡饮酒礼。(《大政记》。 )
十六年,颁行《乡饮酒礼图式》。其仪:以府州县长吏为主,以乡之致仕官有德行者为亻巽;择年高有德者为宾,其次为介,又其次为三宾,又其次为众宾,教职为司正。赞礼、赞引、读律皆使能者。(《会典》。 )
十八年,重定乡饮酒礼。叙长幼、论贤良、别奸顽、异罪人。其坐席间:高年有德者居于上,高年纯笃者居于次,余以齿序。其有曾违条犯令之人,列于外坐,同类者成席,不许杂于善良之中。(同上。 )
二十二年,定乡饮酒礼,以善恶分列三等为坐次,不许混淆。如有不遵序坐及有过之人不赴饮者,以违制论。(《会典》。 )○禁逾侈
洪武元年十二月,谕中书省臣曰:“帝王之治天下,必定礼制,以辨贵贱,明等威。是以汉高初兴,即有衣锦绣绮、操兵、乘马之禁。历代皆然。近代风俗相沿,流于奢侈。闾里之民,服食居处,与公卿无异。贵贱无等,僭礼败度。此元之所以失也。宜明立禁条,颁示中外,俾各有所守,以正名分。”(《圣政记》。 )
三年八月己卯,申禁官民器服僭用。(《大政记》。 )
十八年九月庚午,谕户部曰:“足食在于禁末作,足衣在于禁华靡。宜申明天下:四民各守其业,不许游食;庶民之家,不许衣锦绣。”(《大训记》。 )
二十六年六月辛丑,申严公侯制是度僭侈之禁。(《大政记》。 )
三十年八月,上御奉天殿,见散骑舍人衣极鲜丽,问:“制用几何?”对曰:“五百贯。”上曰:“五百贯,农夫十数口之家一岁之资也。尔乃费之于一衣,岂非暴殄?”命切责之。(《昭代典则》。 )
宣德四年二月乙未,谕行在礼部尚书胡氵荧曰:“朝廷之礼,最先正名。尊卑等级,不可僭差。凡内外官员士庶,服饰仪从,皆有定制。近多越礼犯分。其揭榜申明定章,使无僭越。”(《大训记》。 )
成化六年十二月,禁奢侈,从给事中王宏请也。(《大政记》。 )弘治十一年十二月庚子,禁中外奢靡逾制。
正德元年六月辛酉,禁吏民奢靡。十四年二月丁未,禁冠服非制。嘉靖九年二月丁丑,禁官民服舍器用逾制。十四年二月丁未,禁冠服非制。(已上《本纪》。 )
二十四年闰正月,诏中外严禁奢靡。(《大政记》。 )
二十七年四月,给事中奏请申明礼制。凡饮食、宴会、服舍、舆马、器用之类,悉差为等第,令不得逾越。(《宪章录》。 )
万历五年六月戊辰,禁廷臣奢僭。(《本纪》。 )沈鲤为礼部尚书,念时俗侈靡,稽先朝典制,自丧、祭、冠、婚、宫室、器服率定为中制,颁天下。(《沈鲤传》。 )
崇祯十六年十月十六日敕:“朕浣衣减膳,已有逾旨。今用锡、木、磁器,以示俭约。其金银各器,系关典礼者留用;余贮库以备赏赉。内外文武诸臣,俱宜省约。贼平之后,照旧。(《春明梦余录》。 )
◎旌表
明初,凡有孝行节义,由各地方申报,风宪官核实奏闻,即与旌表。其后止许布衣编民,委巷妇女得以名闻,其有官职及科目出身者,不与焉。(《会典》。 )
洪武二十七年九月,命礼部定旌表例。时日照民江伯儿以母病,杀其三岁子祀岱岳。有司以孝闻。帝怒其减绝伦理,杖百,戍海南。因命礼部定旌表孝行事例。尚书任亨泰议曰:“人子事亲: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有事则谨其医药。卧冰、割股,事非恒经。割股不已,至于割肝,割肝不已,至于杀子。违道伤生,莫此为甚!堕宗绝祀,尤不孝之大者,宜严行戒谕。傥愚昧无知,亦听其所为,不在旌表之例。”诏曰:“可。”(《任亨泰传》。 )
徐宗实为苏州通判,请旌元节妇王氏。礼部以前朝事,不当允。宗实言:“武王封比干墓,独非前朝事乎?”遂得旌。(《徐宗实传》。 )
宣德元年五月,总旗卫整女,母病笃,割肝煮液。母饮之而愈。礼部特为请旌。帝曰:“孝亲有道。部腹割肝,岂可为孝?若因此伤生,其罪益大。女子无知,不必加罪。所请不允。”(《大训记》。 )
卷十五 礼十(宾礼 )
◎优礼元裔
洪武三年,封密迪哩巴拉(旧作卖地里八喇。 )为崇礼侯。诰曰:“昔帝王之有天下,必封前代子孙,使作宾王家,其来尚矣。元失其驭,四海纷争。朕削平群雄,混一区宇,为天下主。而密迪哩巴拉为元之宗孙。比者遣将北征,尔祖已殂。既克应昌,尔乃来归。朕念帝王之后,爰稽古制,锡以侯封,称朕优礼之意。”寻赐第龙光山。(《圣政记》。 )七年九月,上谓廷臣曰:“草木无心,遇春而茂,遇秋而零,气之所感,犹知荣悴,况于人乎?崇礼侯密迪哩巴拉南来已五载,今已长成,岂无父母乡土之思?宜遣之还。”于是厚礼而归之。(《通典》。 )
◎蕃王来朝洪武二年九月壬子,定蕃王、蕃使朝贡礼。(《昭代典则》。 )二十七年四月,更定蕃国朝贡仪。(《大政记》。 )
永乐六年八月,氵孛泥国王麻那惹加那帅妃及弟妹子女陪臣泛海来朝。次福建。遣中官往迎劳。所过州县皆宴。比至,帝慰劳再三,飨于奉天门。妃以下飨于他所。礼讫,送入会同馆。礼官请:“王见亲王仪?”帝令准公侯礼。
九年,满剌加国王拜里迷苏喇帅妻子陪臣五百四十余人来朝。有司供张会同馆,入朝奉天殿。帝亲宴之。妃以下宴他所。光禄日致牲牢上尊,赐赏甚厚。及归,赐宴奉天门。礼官饯于龙江驿。复赐宴龙潭驿。十七年,王子母干撒于的儿沙率妻子陪臣来朝谢恩。
十年九月,氵孛泥国王遐旺偕其母来朝。命礼官宴之会同馆。光禄寺旦暮给酒馔。明日,帝飨之奉天门。王母亦有宴。越二日再宴。
十五年,西洋苏禄国东王、西王、{山同}王帅其家属头目,凡三百四十余人,浮海来朝。比辞归,东王次德州,卒于馆。帝遣官营葬,赐谥曰“恭定”。
十八年八月,古麻喇朗国王干义奔敦帅妻子陪臣来朝。还至福建卒。谥曰“康靖”,葬以王礼。
宣德八年,满剌加王西里麻哈剌率妻子陪臣来朝。抵南京,天已寒。命俟春和北上,别遣人赍敕劳赐王及妃。及入朝,宴赍如礼。(已上《外国传》及《通典》。 )
◎遣使之蕃
明祖既定天下,分遣使者,奉诏书往谕诸国,或降香币以祀其国之山川。(《礼志》。 )
洪武二年,命侍读学士张以宁等,往对陈日奎为安南国王。以宁抵安南境,日奎先卒。其侄日奎嗣立,迎请诰印。以宁不与,谕日奎请命于朝。以宁驻安南俟命,教世子服三年丧,令其国人效中国行顿首、稽首礼。帝闻而嘉之,赐玺书比之陆贾、马援。安南与占城构兵,帝命编修罗复仁等谕令罢兵,两国皆奉诏。(《外国传》,《张以宁传》。 )
十二年二月,定遣使外国仪注。(《集礼》。 )
宣德六年,礼部侍郎章敞使安南,命黎利权国事。利遣人白相见礼。敞曰:“汝敬使者,所以尊朝廷。奚白为?”利听命,趋拜,下坐。啖以声色,不为动。还致厚赆,不受。利以贡使。及关,悉阅贡物。封其赆,付关吏。(《章敞传》。 )
行人侯使交址。关门卑,前驱伛而入。叱曰:“此狗窦耳,奈何辱天使?”交人为毁关,乃入。及归,馈遗无所受。(《侯传》。 )
景泰元年六月,以给事中李实为礼部侍郎,大理寺丞罗绮为少卿,令齐敕书谕卫拉特君臣,遂偕阿剌使俱往。(《三编》。 )七月,遣右都御史杨善等使卫拉特。(同上。 )
成化四年,遣太监郑同、崔安使朝鲜。辽东巡按御史侯英奏同等所过驿骚状。因言:“同、安俱朝鲜人。见其国王,不免屈节,亵中国体。乞寝成命。或翰林或给事中、行人内,推选一员往使,为便。”帝然之。自后,赏赐遣内臣;册封正副使选廷臣有学行者充。(《朝鲜传》。 )
安南多宝货,使者率从水道,挟估客往以为利,交人颇轻之。弘治元年,侍讲刘戬颁诏安南,由南宁乘传抵其国。交人大惊。戬依旧制,受陪臣拜谒。不交一语,越宿即行。馈遗一无所受。使人要于涂,固致之,卒麾去。(《章敞传》。 )
嘉靖十八年,时当颁诏朝鲜。帝以安南事未决,欲因以往觇,命择大臣有学识者以往。乃起黄绾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为正使,谕德张治副之。(《黄绾传》。 )
隆庆时,给事中魏时亮使朝鲜。故事:王北面听诏,使者西面。时亮力争,乃南面宣诏。(《时亮传》。 )○蕃使入贡
洪武二年六月,安南国王陈日奎遣使奉表来朝,贡方物。帝喜,赐宴。
八月,高丽国王王颛遣使修贡,请封。命符玺郎契斯赍诏及金印往封之。
十二月,阿答阿者遣使奉表,贡象、虎、方物、命中书省管句、甘桓等往封为城国王,并赐彩币,颁《大统历》。
四年,占城入贡。言:安南侵扰。因求兵器。帝命谕之曰:“占城、安南同奉正朔,乃擅自构兵,妄害生灵。既失事君之礼,又乖交邻之道。已咨安南国王,令即日罢兵。王亦宜讲信修睦,各保疆士。所请兵器,于王何吝?但两国互构,而赐占城,是助王相攻,甚非抚安之义。”
是年,日本遣僧祖来奉表称臣,贡方物。太祖嘉之,宴赉其使者。(已上《外国传》。 )
五年二月,安南陈叔明遣使入贡。(时杀其主日坚而自立。 )主客曹已受表;曾鲁取副封视之,白尚书。诘使者:“前王日坚,今何骤更名?”使者不敢讳,具言其实。帝曰:“岛夷乃狡狯如此耶!”却其贡。(《曾鲁传》。 )
七年,谕中书及礼部臣曰:“古诸侯于天子,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九州之外,则每世一朝。所贡方物,表诚敬而已。惟高丽颇知礼乐,故令三年一贡。他远国如占城、安南、西洋琐里、瓜哇、氵孛泥、三佛齐、暹罗斛、真腊诸国,入贡既频,劳费太甚。今不必复尔。其移牒诸国,俾知之。”
吕宋、琐里诸国来贡。帝谓中书省臣曰:“西洋诸国,素称远番。涉海而来,难计岁月。无论疏数,‘厚往而薄来’,可也。”
高丽贡使失风,洪师范等二十九人溺焉。帝悯之,谓中书省曰:“高丽贡献繁数,既困敝其民,而涉海复虞覆溺。宜遵古诸侯之礼,三年一聘。贡物惟所产,毋过侈。其明谕朕意。”
十二年,高丽贡黄金百斤,白银万两。以不如约,却之。十三年,日本遣使来贡,无表,却之。
十七年,高丽遣使贡马二千匹,言:“金非地所产,愿以马代输。余皆如约。”许之。寻以高丽既听命,宜损其贡数。令三年一朝,贡马五十匹。(已上《外国传》。 )
二十六年,定:凡四夷归化人员及朝贡使客初至,会同馆主客部官随即至彼,点视正从一切,处分安妥。仍加抚绥,使知朝廷恩泽。(《会典》。 )
二十七年,安南遣使由广东入贡。帝怒,遣官诘责,却其贡。
永乐元年,日本入贡。礼部尚书李至刚奏:“故事:番使入中国,不得私携兵器鬻民。宜敕所司核其舶;诸犯禁者悉籍送京师。”帝曰:“外夷贡,履险蹈危,有所鬻以助资斧,岂可概拘以禁令?至其兵器,亦准时直市之,毋阻其向化心。”
西洋琐里、剌泥诸国来贡,因携胡椒与民市。有司请徵其税,帝曰:“徵税以抑逐末之民,岂以为利?今远人慕义来,乃取其货。所得几何,亏损国体多矣。其勿徵。”(已上《外国传》。 )
七年,威剌特遣使贡马,请封。遂封吗哈穆特为顺宁王,太平为贤义王,巴图博为安乐王。(《三编》。 )
九年九月,朝鲜使臣将归,便有赐赍。礼部尚书赵Р不以奏。帝怒曰:“是且使朕失远人心。”遂下之狱。(《外国传》。 )
阿噜台复来贡马,因请得役属吐番诸部;求朝廷刻金作誓,磨其金酒中,饮诸酋长以盟。众议欲许之,因黄淮言,乃止。(《黄淮传》。 )
十三年正月丁未,马哈木等贡马谢罪,且还前所留使,词甚卑顺。帝曰:“卫拉特故不足与较。”受其献,馆其使者。(《外国传》。 )
宣德末,古里、苏门答剌等十一国贡使,久留京师未遣。正统元年闰六月,命与瓜哇使臣同行。敕瓜哇国王,加意抚恤,分遣还国。(同上。 )
七年十一月,卫拉特额森遣使入贡。故事:卫拉特使止三十余人。其后利朝廷赏赍,所遣动以千计。大同供应费至三十余万。是春帝以贡使太多,限三百人入关。及秋至大同者,复二千余人。以马易弓,藏于衣箧,不可胜计。巡抚罗亨信请于居庸关诘检之,不许。郭敬岁造箭镞数十瓮遗其使,帝亦不问。(《三编》。 )
正统十四年十月,卫拉特托克托布哈遣使入贡。帝从胡氵荧、王直议,厚赏赐以间之。(同上。 )
天顺五年,保喇遣使来贡,受约。又请改大同旧贡道,由陕西兰县入。许之。(河套之患始此。保喇旧作孛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