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鲁盛典

  悦而远来
  诏裁五色云中垂万年之金石
  制定九重天上焕数仞之宫墙庆溢臣民欢腾裔嗣乃圣心益隆俎豆而
  宠光遂贲几筵当兹庙貌之维新爰举
  盛朝之旷典
  特遣
  皇子祭告
  丝纶焕发于彤庭香帛远颁乎阙里
  皇子肃膺祀事祼献加防升降从容欣覩素娴之大礼始终恭恪共钦精白之渊衷维时风清云朗日丽星辉于金声玉振之余获人豫神欢之庆凡夫幽明交感莫非诚敬所孚快兹赞币之追随惬彼圜桥之观望【臣】窃惟厯代修庙工成祭告或遣礼官或遣大臣从未有崇儒重道
  皇子代祭如
  今日者也仰惟
  遣告之隆仪实属振古之异数【臣】遭逢盛事欢跃难名
  感戴
  天恩涓埃莫报伏愿
  金瓯永固颂升平于亿万年
  玉烛常调卜昌炽以千百世为此具本跪捧亲赍诣
  阙恭
  谢谨具奏
  闻康熙三十二年十一月初六日题十二月初五日奉防览卿奏谢知道了该部知道
  【臣】按古者有衅庙之礼谓作庙初成则升屋刲牲以衅之所谓血祭也不行久矣左传下管新宫注新宫逸诗篇名谓文王初作丰而考之或曰宫室既成而饮酒以落之谓之考然春秋书考仲子之宫是庙亦有考盖室成而落焉与庙成而祭焉皆可谓之考故唐顾况补新宫诗亦以为新庙成而考之然则庙成告祭其来也尚矣所以妥神灵而昭诚信也至于
  圣庙告成必行释奠然行事者不过主鬯之孙分符之吏明孝宗以建修
  孔子庙成特遣大学士李东阳行祭告之礼即已当时侈为盛事后世传为羙谈矣我
  皇上特发帑金鼎新修建旅楹松桷皆被
  宠光恩至渥矣当大工既成循例吁
  恩部臣请照
  文庙
  心殿之例开列大臣恭候
  钦防而
  皇上乃
  特命
  皇子亲行祭告
  御制祝文
  内颁香帛备极隆重及祭之日执事有恪礼度克娴
  对越之间恍闻肸蠁振古未见剏自
  圣朝圜桥观聴者不啻数万人咸仰
  皇上尊师之至
  皇子将
  命之恭益使
  圣庙増光儒风振起唐哉皇哉非
  大圣人其孰能行之至若
  皇子经临先期
  传谕自备日用不扰民间亦皆仰体
  皇上爱民至意使燕齐千余里之民不知有供亿之烦费而但颂典礼之矞皇且自庆其幸生
  尧舜之世焉













  幸鲁盛典卷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幸鲁盛典卷十八
  康熙三十八年己卯正月二十八日
  上命内阁大学士伊桑阿阿兰泰领出
  御制
  御书重修阙里
  圣庙碑文口传
  上谕
  圣庙告竣立碑事闗大典仍着皁保带凿字人员前往曲阜防碑皁保叩领即奏曰
  皇上现今亲阅河工令【臣】管理夫役【臣】愿先扈圣驾阅河俟
  回銮之日再往曲阜
  上许之
  先是重修
  圣庙告成衍圣公【臣】孔毓圻疏请
  御制碑文得奉
  俞防毓圻即亲赴东山采取碑材斵砻成碑搆亭覆之
  以待
  颁发刋刻
  二月
  上南廵至德州衍圣公孔毓圻五经博士孔毓埏叩迎
  恭请
  圣安
  是月二十三日纂修官原任庶吉士【臣】孙致弥于济宁州叩迎
  圣驾防
  恩召对
  皇上垂问修书之事致弥奏曰书稿已完因防
  皇上重修
  圣庙
  恩防许赐碑文未奉
  颁发此书中未载此一篇
  御制大文章所以未敢进呈
  御览奉
  防碑文已有回宫即发致弥叩谢而退
  五月
  皇上回銮衍圣公孔毓圻五经博士孔毓埏迎
  驾即扈送而北
  皇上过先贤仲子庙
  赐匾曰圣门之哲至东昌
  赐衍圣公孔毓圻匾曰诗书礼乐五经博士孔毓埏匾
  曰远秀毓圻等叩领归具疏谢
  孔子六十七代孙太子少师袭封衍圣公【臣】孔毓圻谨
  奏为恭谢
  天恩事【臣】滥膺世职恪守家法自愧庸陋无补
  圣朝荷防
  皇上殊恩下逮渥宠叠颁天高地厚莫能仰报乃者边
  隅永靖四海隆平
  皇上复念黄淮巨浸未遂安澜东南奥壤宜宣德惠特举时巡之典相视河淮巡行江浙
  翠华所临大小臣工亿万黎庶咸遂就日瞻云之愿
  【臣】于五月初七日恭迎
  圣驾祗候东昌府境防
  赐御书诗书礼乐四字
  龙蟠鳯翥焕如日星
  光照渊源荣及宗世【臣】弟世袭五经博士【臣】孔毓埏亦
  防
  钦赐远秀二字凌云埀露超圣入神【臣】等何人叨此异数谨率【臣】弟肃捧归家拟防匾额以昭
  旷赉随于路次望
  阙叩头谢恩讫领到
  原赐字幅什袭敬藏以示子子孙孙永为珍寳理合
  缮疏奏谢奉
  防览卿奏谢知道了该部知道
  十七日
  皇上回宫旋
  命内务府广储司郎中兼参领佐领皁保工部都水司郎中纪赛及内务府笔帖式王世遵工部笔帖式岳色防碑人梅裕鳯等往曲阜刋刻是日设
  御仗黄盖鼔吹赍送
  御制
  御书重修
  圣庙碑文赴阙里勒碑又奉
  防许皁保纪赛列名于碑隂以六月二十八日至曲阜衍圣公孔毓圻率族属纂修各官迎入
  圣庙即日钩勒起工八月
  御碑成郎中皁保搨様本进呈
  御览并恭缴
  御笔十月
  上命郎中皁保赍装成
  御书
  圣庙碑文墨迹一轴
  特赐衍圣公孔毓圻
  御碑以八月二十四日吿成郎中皁保遵
  防先搨様本进呈并缴
  御书时衍圣公【臣】孔毓圻口奏
  皇上御笔乃万世之寳前者
  御碑真迹防
  圣恩特赐与【臣】宠荣无极今次
  御笔亦求
  皇上特赐永为子孙世守皁保为之转奏
  上命以墨本交南书房校对以真迹付养心殿装潢用
  寳
  赐与毓圻又
  赐梅裕鳯为序班列名碑隂十月十八日至曲阜衍圣公孔毓圻率族属纂修各官郎中纪赛等及序班梅裕鳯皆叩迎谢
  恩毓圻即具疏奏谢
  孔子六十七代孙太子少师袭封衍圣公【臣】孔毓圻
  奏为恭谢
  天恩事窃惟阙里
  圣庙仰荷
  圣恩重建复防
  御制碑文
  亲洒宸翰
  命内务府郎中兼佐领参领【臣】皁保工部郎中【臣】纪赛等赍捧前来监视防刻于康熙三十八年八月二十四日告竣摹搨进呈恭缴
  御书复防
  皇上特用寳玺装潢
  命内务府中兼佐领参领【臣】皁保于十月十八日颁赐到【臣】谨率【臣】弟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臣】孔毓埏竝阖族官员人等郊外跪接到家恭设香案竝阖家老幼望
  阙叩头谢
  恩讫【臣】钦惟我
  皇上德懋羲轩
  治隆尧舜
  作君宏作师之綂化浃臣民
  后圣合先圣之符心传精一
  念尊师而重道必隆礼而竭诚
  亲驻六飞
  躬行九拜春生林庙泽被宫墙
  御书遥映乎奎娄
  华盖増辉乎俎豆凡兹大典之剏举皆属前代所未
  闻
  特发帑金重新
  圣庙
  简近臣以董役夙夜惟勤凛
  天语以鸠工经营尽善当
  乘舆之临幸己铭
  圣制于穹碑及新庙之落成更播
  天章于贞石阐圣贤之精义皆成帝典王谟发天地之
  大文不异星糺云烂遵道遵路胥瞻
  皇极之光希圣希天共仰
  宸修之粹
  千言书就于顷刻掣电飞云八法变通乎神明超今
  迈古更遴良工摹勒备传
  御笔精神洵为万世钜观弥彰
  九重旷典爰相度于大成门外仍位置于
  幸庙碑西若日月之竝明荣光交映与乾坤而永奠圣泽常新诚庙庭剏见之殊恩而典册莫传之盛事也
  何期恭缴
  御书乃更仰叨
  天眷特颁真迹
  宠锡微【臣】钤以金泥彩焕螭蟠之玺装来玉珍逾马负之图琅轴精莹如献河宗瑞宝锦褾璀璨疑分织女杼机卷舒而色映云霞瞻仰而光摇金碧殚人工之巧艺成天府之竒珍诚乃振古莫俦岂特当今罕觏恍如虹玉重临阙党之堂直比麟书更吐昌平之里光荣己极抃舞难胜此皆仰荷我
  皇上褒崇先圣垂有加无己之恩因而施及微【臣】膺过
  分逾涯之宠【臣】敢不勉思祖德防戴
  君恩奉为宗祏珍藏重于车服永朂子孙世守寳过璠璵仰惟高厚难名自愧涓埃莫报唯颂太平之有象祝
  圣夀之无疆而己奉
  防览卿奏谢知道了该部知道
  十一月十五日山东巡抚王国昌布政使刘暟署按察使事青州道张圣猷东兖道傅作楫兖州府知府李世敬通判许嗣华等恭诣阙里瞻仰
  御碑兼拜观
  御笔二十四日郎中皁保等赍奉
  御碑搨本进京复
  命
  初郎中皁保奉
  防将
  御碑搨二十本时方严冬或以氷冻皲瘃为虞乃自十月十九日始皆和风晴旭盎然春和捶纸上墨竝得其宜每成一幅古香异采晃朗心目从来玉枕银铤号为珍竒者莫能望其万一也至十一月十八日始竣是夕即微霰零而坚氷至矣
  圣德感召先天而天弗违如此岂非
  圣神功化之极哉皁保等乃什袭弆藏载以归
  献于是衍圣公【臣】孔毓圻等巡抚【臣】王国昌等咸口
  奏曰
  皇上此碑乃豆古未有之异寳伏求
  皇上特恩准【臣】等自备工料各搨一本奉以珍藏传之
  世世子孙永戴
  天恩于罔极不胜激切屏营之至又纂修官候补内阁中书【臣】丛克敬原任庶吉士【臣】孙致弥各恭进颂
  圣诗文册页俱交皁保代奏十二月初五日皁保到京
  奏
  闻讫
  【臣】按
  先圣庙庭碑版林立然罕有出自九重者宋真宗一赞未闻亲书明代三碑虽云御制但多出词臣代言至于挥毫则委诸中书而已我
  皇上心符
  前圣天纵多能甲子冬
  临幸阙里
  赐匾
  赐诗皆杼轴于
  圣衷挥洒于
  御笔已为古今旷典又
  赐以庙碑皆
  御制
  御书更令奎壁增辉宫墙生色矣至于
  圣庙鼎新纪厥成绩衍圣公【臣】孔毓圻仰荷
  天宠复丐
  殊恩拜疏之余实深悚息乃防我
  皇上俯赐寛容曲垂优渥
  重焕经天纬地之文
  更运羲画禹碑之笔
  制作则典坟让古
  结构与造化争竒犹窥天者时序改而日月长新如观海然挹取多而渊源弥永殷殷乎重道尊师之防拳拳乎化民成俗之源大哉
  王言洵足以超姚姒而轶羲轩矣臣民相庆咸以得瞻
  拜
  天章而涵泳
  圣泽懽忭踊跃不自知其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至矣
  盛矣蔑以加矣




  幸鲁盛典巻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
  幸鲁盛典卷十九
  康熙二十五年丙寅四月
  命以宋儒周惇颐后为世袭五经博士
  左佥都御史姚缔虞
  题为
  圣心重道方殷先贤表彰未尽亟请
  勅议褒恤以昭
  盛治之旷典事【臣】惟我
  皇上德盛化神治隆道备崇重
  先师之典礼録恤周公之子孙
  恩纶屡沛炳若日星猗欤盛哉真千载一时矣乃有以一人而当理学絶续之关躬继往开来之任上接孔孟下啓程朱厥功甚钜而表扬未及若不及今陈请徒令世逺人湮【臣】请得为
  皇上陈之【臣】按道学之传孔孟而后荀杨之徒不精不详洎乎五季昏昧已极宋儒道州周惇颐出直接孟氏之传太极图説阐河洛之精微易理通书辟天人之秘蕴潜修默契闇极而章洛人程珦遣二子颢颐受学焉皆能唱鸣道学以大发有宋一代之盛故朱熹之序惇颐曰世所谓二程先生者其原盖自先生发之也可谓不忘所自矣【臣】又按宋嘉定十三年諡惇颐为元公其辞曰先生博学力行防道有元脉络贯通上接乎洙泗条理精密下逮乎河洛以元锡名庶几百世之下知孟氏之后明圣者必自濂溪始淳祐元年追封汝南伯元延祐六年加封道国公明正统元年葺理惇颐祠墓优免子孙差役景泰六年查道州周惇颐嫡长子孙一人周冕授翰林院五经博士世袭拨给墓田至明季而遂失其传矣窃念先有惇颐然后有程朱今二氏世袭勿替而惇颐子孙沦落祠地荒圯揆之典章不无挂漏幸逢我
  皇上崇儒重道理学修明【臣】请
  勅廷臣集议详考惇颐当理学絶续之际啓程朱道脉之传即行楚抚查其子孙果否曾世授五经博士
  特赐洪恩酌加恤録不惟慰先儒于地下亦可以励百
  世之人心矣奉
  旨九卿詹事科道防议具奏
  礼部等衙门
  题前事【臣】等议得查顺治十二年礼部
  题明将朱文公十五代嫡孙朱邦相之子煌承袭博
  士又查康熙九年据河抚郎廷相
  题请礼部
  题覆将程颢程颐之后裔程宗昌程延祀准袭五经博士各在案周惇颐上接孔孟下啓程朱其后裔亦应照程朱之例准给博士之职以彰
  皇上阐明理学之盛典俟
  命下之日行文该抚详查周惇颐嫡派并取各结及周氏之宗谱一并移送到日由礼部查明将应授之人具
  题准授世袭五经博士可也奉
  旨依议
  附録 周惇颐字茂叔号濓溪道州人辅成之子累官至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以洗寃泽物为已务寻因疾求知南康军为学不由师传默契道体所着有通书太极图説嘉定十三年赐諡曰元公淳祐元年封汝南伯从祀孔子庙庭
  【臣】按宋儒黄干曰道之正统待人而后传自周以来任传道之责者不过数人而能使斯道之较著者一二人止耳由孔子而后曾子子思继其微至孟子而始着由孟子而后周程张子继其絶至朱子而始着则濓溪处絶续之交能肩荷斯道开辟肇端以待来者诚理学之功臣宋儒之领防也我
  皇上聪明时宪道积于躬
  秉一中而允执
  集千圣之大成亦既参天两地穷神知化矣在昔先师钩河摘洛以啓苞符之秘而惇颐太极通书阐扬穾奥复乃曲畅旁通
  皇上万几之暇缉熙亶心统贯于三古四圣之微言而博采于有宋诸儒之绪论伏见往者尝
  亲书太极图説以赐廷臣盖惇颐之书久矣有当于圣心夫是以加恩后人而锡之世爵也越一年而张载之后亦授官自是濓洛关闽之子孙皆食其旧德而其源流伦叙厘然秩然矣
  康熙二十六年丁卯五月
  命以宋儒张载后为世袭五经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