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会要辑稿

四月二日,淮南运判徐子寅言:「真州沿江官私渡共二十九处,内宣化镇渡一处系官监,并瓜步山前渡、何家穴渡、真州城下检税亭渡、潮闸渡、獭儿河渡、巨家港渡六处,系买扑常平渡,共七处乞存留外,其私港二十二处乞禁止。扬州沿江官私渡共五十四处,内瓜洲渡系官

监,并泰兴县穿破港、茆庄港买扑常平渡乞存留外,有私渡五十一处,乞禁止。泰州沿江官私渡共五处,内合石庄港合置立官渡乞存留外,有私港四处乞禁止。通州沿江官私渡共六十四处,内海门县孙团并买扑常平渡一处,及江口新旧两港并合一渡,冲要去处乞行存留外,有私渡六十二处乞行禁止。」诏(除)[徐]子寅更切相度外,尽行废罢,恐民旅往来迂回不便,可除官渡外,更将要紧处私渡量行存留,具合存留申尚书省。先是,知镇江府司马伋言:「本府沿江私港四十一处,除炭渚港七处许令土豪为渡户,其三十余处并不许私渡,乞下沿江诸郡依此。」从之。至是,子寅开具本路私渡去处,乞行禁止。诏除官渡外,更将要紧处私渡量行存留,申尚书省。五月二十八日,子寅条具乞存留真州陈李港、陈家斗门,扬州泰兴县港、柴墟镇港,通州上浃港、天使港渡。从之。
十年二月三日,宰执进呈知临安府王佐言:「龙山渡官许元礼装渡船至浮山沉覆,监渔浦镇霍令询、监渔渡郭孝忠将带人船救活七十九人,已将龙山渡官许元礼奏罢,其霍令询、郭孝忠乞赐旌赏。」上曰:「可各与减三年磨勘。」王淮等奏曰:「装渡者黜,救沉者赏,惩劝如此,其谁敢不勉 」
十二年十二月十八日,湖北提举赵善举言,乞将本路买扑江陵府亭陂等四十五处河渡尽行废罢,从之。以上《孝宗会要》。
庆元元年

二月五日,臣僚言:「窃见江西路州县管下通津河渡隶常平司,召人承买外,其支流断港或非常平所隶,而奸猾不逞假承买河渡之名,妄操舟楫,当水潦泛涨则故作留难,平沙浅濑则不容褰涉。甚者野桥略彴,亦掠渡钱,资装或丰,弊害益肆。乞行下诸路常平司相度,将管下河渡除通津驿路许仍旧买扑,其课额差重、见今无人承买去处,量行蠲减。自余穷源僻间,课利绝少,及非正渡,悉行罢去。」从之。
六年十二月十九日,监察御史施康年言:「钱塘江潮水势湍险,异于他处,每日济渡,往来何啻千百,虽有巨舟,非得惯习水势篙手三十人,亦不克举。乞行下两浙转运司并临安府、绍兴府,将所管济渡舟楫籍为定数,其间稍有损漏,重行修制。每一渡舟量其大小,为措置水手一二十人,籍定姓名,各与请给,不得妄有差拨。至如合用维楫之属,亦合委官常切点检预办,以备不虞。」从之。
嘉泰元年三月二十四日,临安府言:「浙江、龙山、西兴、渔浦四渡通管船三十五只,内转运司一十九只,本府所管一十六只。日常津发民旅,依已降指挥,每人出备钱三十一文足,买牌上船过渡。除官员、军兵、茶盐钞客、乞丐、僧道免出牌钱外,若有担仗、轿马增折人数。其牌钱以十分为率,将一分发纳分隶两司修船使用。今欲从本府勒各船篙梢,从公踏逐少(装)[壮]谙晓水势惯熟人,籍定姓名,委自渡官将两

司船只轮流资次装发,渡官临时酌量,须管于籍定人数内充应水手撑驾。本府免收一分官钱,每日将所收十分官牌钱尽行均给当日行船水手,内本船梢工倍支。谓如水手一百文,梢工即支二百文。若各渡将牌钱仍前别作名色支破,不即尽数支给水手、梢工,或隐匿作弊,即许梢工、水手指实,经府陈告,重行断治。所有船只损动,从本府自行修整。」从之。
三年十一月十一日,南郊(放)[赦]文:「州县人户买扑河渡,旧纳净课利钱,偶因改造桥梁,其河渡钱无从收掠,而官司拘于元额,依旧追催,县道申诉,不为减豁,致令别作名色科率应副,委是违法。如有似此去处,令提举常平司差官审核,当与蠲免。」开禧二年、嘉定二年、五年、十四年明堂赦并同。
开禧三年十一月四日,诏临安府浙江、龙山、绍兴府西兴、渔浦四渡监官,仍旧改差武臣,添给食钱,任满转官并比附文臣体例施行。四渡监官元差右选,因嘉泰二年两浙漕臣陈景思申请改差文臣。至是,漕臣史弥坚言文臣养(亭)[高]自重,视本职为猥贱而不屑为,其弊尤甚,乞复用武臣,故有是诏。
嘉定五年三月六日,知建康府、兼沿江制置使黄度言:「建康府境北据大江,是为天险,上自采石,下连瓜步,其间千有余里,共置六渡。其一曰烈山渡,籍于常平司,岁有河渡钱额。其五曰南渡浦,曰龙湾渡,曰东阳渡,曰大城堽渡,曰冈沙渡,籍于府司,亦

有河渡钱额,而不属常平。合六渡,岁为钱万余缗。岁月寖久,官但知循例拘纳月解钱,而舟 废坏,仅有存者,官吏、篙工初无禀给,民始病济,而官漫不省。乃有奸豪不顾法禁,始更别置私渡,左右旁午,是由官渡济者绝少,乃听吏卒苛取以充课。徒手者犹惮于往来,而车担马牛几不敢行,甚者至扼之中流以邀索钱物。窃以为方今依江为国,天设巨防,不容缓纵,而或至弛禁。南北津渡,务在利涉,不容简忽,而俱求征课。臣已尽为之缮治舟舰,选募篙梢,使逐处巡检兼监渡官。于见今诸渡月解钱则例,量江面阔狭,计物货轻重,斟酌裁减,率三之一或四之一,自车人牛马皆有定数,雕牓揭示,约束不得过数增收,邀阻乞觅。裒一岁之入,除烈山渡常平钱如额解省,自余诸渡皆以二分解修造库,专充向去修船之费,而以其余给官吏、木(白)梢、水手食钱,令监渡官逐月照数支散。其更有余钱,则解送府司,然后尽止绝私渡,不使奸民踰越禁防。检坐见行条法,使诸渡官觉察,逐月结罪保明申府。严邪慝之防,行济涉之政,关〔系〕非轻。犹虑他时不知事因,或以失陷官钱为非,或以禁约越逸为过,轻有改更,失臣始意,则旧弊复存,公私非便。乞令本府永久遵守施行。」从之。
七年八月六日,淮南运判兼淮西提举乔行简言:「窃见中渡、花靥系南北限界,民旅交通,物货互市,关系不小,尤当谨严,亦何爱一二

差遣,不使之专一管干!乞朝廷将中渡、花靥两渡监官创置员阙,选差曾经任有举主人充。应任内有捕获到茶盐,与照巡尉格推赏。其透漏者,罚亦如之。令本司专一觉察,旬具有无透漏及搜捉到茶盐事状供申,任满与之保明批书,庶几职思其忧,亦可使之搜检奸细,机察盗贼,体探边境事宜。」诏依所乞,增置中渡、花靥两渡监官各一员。仍令淮西运司选辟经任有举主(选)
十月四日,湖南提举司言:「照得衡州衡阳县柿江渡额管净利钱伍百六贯一文九十六文一文:似当作「一百」。,近改造石桥了毕,及委官核实,果为永远利便。所是河渡钱无从收掠,合与照赦蠲免。」送户部勘当,申尚书省。继而户部言:「照得其渡既已造石桥济人往来,乞下湖南提举司照赦施行。」从之。
,津遣复业。窃虑归渡之际,舟人津子乞觅邀阻,殊失矜轸流民之意。可令逐路沿江州军,各于津渡去处增拨舟船,差官监视济渡,给牓约束合干等人,不得乞觅阻节。如违,许人户越诉。」 十四年六月十六日德音赦文:「应蕲、黄州流移人民,已降指挥速令赈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一三 桥 梁

桥梁

宋太祖建隆二年四月,西京留守向拱言:重修天津桥成,甃石为脚,高数丈,锐其前以疏水势,石缝以铁鼓络之,其制甚固。降诏褒美。
开宝七年十一月,江南行营曹彬等言大江浮梁成,命前汝州防御使陆万友往守之。先是,江南布衣樊若水尝渔于采石矶,以小舟载丝绳维南岸,疾棹至北岸,以渡江之广狭。遂诣阙献策,请造舟为梁以济师。太祖即命高品石全振往荆湖造黄黑龙船数十艘,又以大舰载巨竹,自荆南而下。及命曹彬等出师,及遣八作使郝守浚等率丁夫营之。议者以为自古未有浮梁渡大江者,恐不能就。至是先试于石碑口造之,移置采石矶,三日而桥成。由是大军长驱以济,如履平地。
太宗太平兴国八年九〔月〕,诏:「国家同文共轨,四海一家,方苏归化之人,岂禁代劳之畜 其泗州浮桥,今后应有马经过,不得更有禁止。并下沿淮州军准此。」先是,江浙未平,马有渡淮之禁,至是用赞善大夫阙衡言而有是命。
真宗景德二年四月,改修京新城诸门外桥,并增高之,欲通外濠舟楫使人故也。
大中祥符元年五月,诏在新旧城里汴河桥八座,令开封府除七座放过重车外,并平桥只得座车子往来。
二年八月,诏:「京城汴河诸桥差人防护,如闻邀留商旅舟船,

官司不为禁止,自今犯者坐之。」
三年八月,工部尚书、知枢密院事陈尧叟言:「同州新市镇渭河造浮梁,有沙滩,且岸峡不若严信仓水狭岸平,为梁甚便。」从之。
四年一月,诏洛水桥名「迎跸」,渭水桥名「省方」。
六月,诏:「如闻陈留有汴河桥,与水势相戾,往来舟船多致损溺,令府界提点经度修换,(其)[具]利害以闻。」
五年七月,修保康门相直汴河广济桥,改名曰延安;创惠民河新桥,名曰安国。车驾临视之。
九(日)[月],帝曰:「京城通津门外新置汴河浮桥,未及半年累损,公私船经过之际,人皆忧惧。寻令阎承翰规度利害,且言废之为便,可依奏废拆。其元陈利便已受迁补之人劾罪诫励,并勒依旧。」
六年六月,诏曰:「昨者祗若元符,钦迎真像,灵期久协,茂典庆成。乃眷飞梁,实登宝座,宜更美称,用表纯熙。升平桥且以『迎真』为名。」
八年六月,河西军节度使、知河阳石普言:「陕府、澶州浮桥,每有纲船往来,逐便拆桥放过,甚有阻滞。今造到小样脚船八只,若逐处有岸,即将高脚船从岸铺使渐次将低脚船排使。如无岸处,即两边用低桥脚以次铺排低桥脚:疑当作「低脚船」。,中间使高脚船八只作虹桥,其过往舟船于水深洪内透放。并具样进呈。」帝令三司定夺闻奏。
闰六月,诏开封府界诸县镇桥,自今盖造添修,并要本府勾当。所用木植,令于屋税等钱内折科。如大材料,令三司支拨应副。
天禧元年正月,罢修汴河无脚桥。初,

内殿承制魏化基言,汴水悍激,多因桥柱坏舟,遂献此桥木式,编木为之,钉贯其中。诏化基与八作司营造,至是三司度所废工逾三倍,乃请罢之。
仁宗天圣二年九月二十八日,太常博士董黄中言:「太平州芜湖县有渡江浮桥一,乞降 命,长令存留,仍不住修葺。」从之。(乞)[先]是江水岁暴涨,浸没桥道,科率修缮,甚为民害。至是,造舟为染,颇革其獘。
及人马车乘往来,兼损坏桥道。望令禁止,违者重寘其罪。」从之。 三年正月,巡护惠民河田承说言:「河桥上多是开铺贩鬻,妨碍会
是月,诏在京诸河桥上不得令百姓搭盖铺占栏,有妨车马过往。
六年三月,诏澶州浮桥计使脚船四十九只,并于秦、陇、同州出产松材,磁、相州出钉铁石灰采取应副,就本州岛打造,差监浮桥使臣管勾。先是,于温、台二州打造,以其远到迟,故有是命。
七年六月,京东转运司言:「近准 差知莱州、虞部郎中阎贻庆等部辖开修夹黄河,勘会所开河桥梁埧子,除北田、朦胧埧子两座水势添涨,候开春减退修置外,其余桥埧并已修置。欲令缘广济河并夹黄河县分,令佐常切巡护,逐年检计工料,圆融夫力,淘出泥土,修贴堤身,于牵路外裁种榆柳。如河堤别无决溢,林木清活,具数供申,年终辇运司点检不虚,批上历子,理为劳绩。如公然慢易,致堤岸怯弱颓缺,栽种失时,亦乞勘逐科罚。」从之。
庆历四年四月,诏责罚定

夺陈留县移桥官吏。先是,催纲右侍禁李舜举请移陈留南镇上桥于近南旧弛桥处,以免倾覆舟船之患。开封从其请,而移桥则废县大姓之(氏)[邸]舍,遂因缘以言于三司使王尧臣,以为无利害而徒费。三司遣提点仓草场陈荣古相之,荣古请于旧桥西展水岸五十步,擗水入大洪,而罢移桥。知府吴育固争之,朝廷遣御史按之,御史言移桥便,且系三司受请,置司推勘。于是自尧臣以下皆罚金焉。
皇佑三年十月,以惠民作新桥为安济桥。
嘉佑二年十二月,追先降修澶州浮桥官吏奖谕诏。先是,澶州言河流坏浮桥,后日而完修之,遂降奖谕,而中书言官吏护视不谨,法当劾罪,既(今)[令]免勘,而诏亦追罢之。
治平四年八月二十一日,神宗即位未改元。陕西体量安抚使孙永言:「河中府浮梁自来西岸有减水口子,自淤淀后,遇水泛涨,束狭得河流湍悍,故坏中墠及浮桥。乞将陈杜唐州材三口略行疏理,分泄黄河泛涨时水势。」从之。
神宗熙宁六年四月十七日,熙河洮河浮梁成,赐名永通桥。
十月十三日,洮河北安乡城,鄯、廓通道也,滨河戎人尝刳木以济行者,艰滞既甚,何以来远 故令景思立营之思:原作「果」,据《长编》卷二四七改。
同日,诏延州永宁关黄河渡口置浮梁。永宁关与洺、隰州跨河相对隰:原作「湿」,据《长编》卷二四七改。,地沃多田收,尝以刍粮资延州东路城寨,而津渡阻隔,有十数日不克济者,故上命赵营以通粮道,兵民便之。
八年八月

八日,诏澶州制造吴舜臣所造(获)[护]浮桥铁叉竿。
九年五月十九日,鄜延路经略安抚使李承之言:「延州新修宁和桥,乞依旧存留。若解拆后遇大水,蹙凌吹失,更不添修,依旧置渡。」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