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政书
- 宋会要辑稿
宋会要辑稿
十二月九日,诏:「历考祖宗朝,后父无文臣侍从官者,朕欲遵依旧制,以复祖宗平治之时,岂可以近亲违戾彝宪 邢焕可特换光州观察使,依旧提举亳州明道宫。」初,焕除徽猷合待制,以右谏议大夫卫肤敏言:「祖宗之法,后族戚里如得除文资,恐挠法而干政也。」故有是命。
三年正月十八日,诏后族自
今不许任侍从官,着为申令。显谟合直学士孟忠厚特与换授常德军承宣使。从臣僚之请也。
三年四月二十五日,诏隆佑太后上尊号为隆佑皇太后,缘有司未曾制造册宝,自合先次称隆佑皇太后。
七月二十六日,诏曰:「朕属时多艰,涉道未济,念边(偶)[隅]之震扰,国制之抢攘。将兼总万微微:《三朝北盟会编》卷一三○作「几」。,则军旅之政在所先;欲专意五兵,则邦家之事不可废。盖文武一道,固无任用之殊;而军国异容,宜简经常之务。必有救弊之策,以为戡乱之方。今则因时变通,随事参酌,合三省枢庭之任,总有司庶府之繁。爰命迩臣,俾司厥职。若征伐财用之大计,与赏罚选任之至权,悉属行营,且关朕听。既获亲于戎律,亦无废于邦经。庶振大威,稍平多垒。朕已恭请隆佑皇太后率六宫往江表,其行在有司非预军旅之事者,悉俾从行。仍命李邴权知三省、枢密院,滕康同权知三省、枢密院,从卫前去。应军旅、钱谷、差除等事,咸总于行营。其常程有格法事务及四方刑狱奏案、吏部注授、差遣、整会功赏、举辟之类,并隶洪州三省、枢密院。播告中外,咸使闻知。」
二十八日,诏从随隆佑皇太后官属等经过州县,并行谒禁,不许收受供馈,所至州县亦不得擅行取索。如违,从违制科罪,收受供馈多者仍取旨。」
二十九日,上谕宰臣吕颐浩等曰:「有司月供皇太后钱数不过千缗,太后圣性俭约,间或用度不足,亦不使朕知。近因见斥卖本殿库绢二千匹充费,方知寻常用度不足。朕事太后与所生无异,近买得衣着绢数十匹即先分以供献,饮食服用类皆如此。今往洪州,未有回期。除已有绵当自禁中分纳外,可令户部供钱及绢各二万贯匹、银一万两随从太后,以备支费。」
四年正月二十一日,上谕宰执曰:「近议遣使往江西隆佑皇太后处问安,恐合行便宜郎官体轻,宜差从官,庶几事不可报者得与滕康等参决。遂差中书舍人李正(氏)[民]充两浙、(两)[江]西、湖南抚谕使到虔州。及辞,许于帘前奏事,及道朕瞻望思慕之意。候驻跸,当遣具礼迎奉次。」
十月十六日,诏「天申节合回进隆佑皇太后度牒五十道、紫衣五十道。建炎三年,隆佑皇太后生辰合进度牒、紫衣各七十道,冬节进奉并支散行门班直节料使用度牒五百道,令礼部依数修写,两浙路度牒、紫衣,内东门司进入。」
十一月二十四日,诏:「月供隆佑皇太后洗头炭一百八秤,内人贤妃已下月料炭九百八十一秤。岁供隆佑皇太后入冬炭一千五百秤。并一半支本色,余折支价钱。」
十二月十一日,诏令户部日下计会,内东门司进钱一万贯充隆佑皇太后生辰,依年例进奉。
二十四日,诏隆佑皇太后该遇建炎四年天申节合得骨肉恩泽四人。先次将二人回授与亲属二人:按总数为四人,下列数安排之人三名,此处不应仍有「二人」。,于文资合补
授名目内安排;一名亲弟女之夫进士魏希哲,一名亲弟女之夫进士晁公肖,一名亲姊之子敦武郎赵铭之。诏并令吏部依条施行。
绍兴元年正月十四日,宰执进呈:「内批皇太后以圣节恩例,令本殿祗应人转官,在法许以亲属恩泽回授,意其已补亲属,别有创行。」上曰:「必是用亲属恩泽回授尔。太母恭慎,于所不当得,毫发不以干朝廷。性喜饮,朕以越酒不可饮,今别酝。太母宁持钱往酤,未尝肯直取也。」
五月五日,上宣谕辅臣曰:「太母失位于绍圣之末,其后钦圣复之,再废于崇宁之初。虽事出大臣,然恐天下不能户晓,或得以窃议两朝。」范宗尹等曰:「不然。太母圣德,人心所归。自陛下推崇位号,四海莫不忻悦,以为当然。前后废斥,实由章惇、蔡京,人皆知之,非二圣之过。」
六月四日,太常寺状:「奉圣旨『朕以隆佑皇太后慈容遽远,遗族可怜,可捡札本家合得恩数疾速施行。』勘会昨来钦圣宪肃皇后上僊后,特推恩二亲弟,宗回、宗良皆系节度使,封永阳、永嘉郡王,亲侄各转官,余以服属等第推恩。有官人转官,无官人补官。约记得除近属外,其余子孙白身推恩者,其父更不转官,内逐房有白身三人以上,更与一人官。妇女亦以服属等第加封邑。」诏太行隆佑皇太后期亲侄女孺人孟氏四人与加封两等,大功亲[FJF]侄孟忠厚妻嘉国夫人王氏加封次国夫人,其余本宗缌麻已上亲并各与转一官,选人依条施行,白身人依太后每岁合得恩例条格与补初品官「后」,原作「岁」,误,今改。。异姓缌麻已上亲并各转一官,选人比类施行。内本宗异姓缌麻已上亲,妇人已有封号人加封一等,未经封号人与封孺人,无服亲侄女之夫承事郎燕仰之、通仕郎魏希哲各转一官,选人比类施行。进士陈似与补初品文质。」
二年十一月三日,诏:「皇后母福国夫人熊氏昨缘皇后封册熊,原作「能」,误,据《中兴小记》卷一六、《建炎要录》卷六三改。,已降指挥依例支破诸般请给。于建炎三年三月内去失文历,至今并不曾请给,所有积下请受更不支破,可别行出给,历头仍自十一月为始,依旧勘给。」
二十六日,起复镇潼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充醴泉观使孟忠厚札子,乞给还昭慈献烈皇后建炎年以后收使不尽恩泽,其过瑶华日未给恩泽乞更不施行。从之。
三年四月十七日,礼部太常寺讨论昭慈圣献皇后大祥除几筵本家亲属合行加恩。诏:「本宗缌麻已上亲各特与转两官。碍止法人,依条同授。内亲侄之子孟毅夫、孟子礼、孟子夏各更赐绯章服,白身二人从昭慈圣献皇后每岁合得恩例条格与补初品官,未有差遣人令吏部与占射差遣一次,合堂除人与合入差遣,异姓缌麻已上亲各特与转一官,内本宗异姓缌麻已上亲命妇并各加封一等。」
九月十二日,故庆远军节度使、赠开府
仪同三司邢焕家乞将遗表恩泽特补皇后亲弟孝蕴、孝蹇。京官吏部言:「勘当节度使遗表恩泽使:原作「事」,误,今改。,若不降等,依格子合补忠训郎。所乞无似此条法。」诏邢孝蕴、邢孝骞并依格荫补,邢孝扬特与转两官。是日,宰执进呈焕妻福国夫人熊氏以焕物故,乞赐田赐第,官其子弟门客,皆逾常制逾:原作「谕」,误,据文意改。。上纔令二子依格荫补,一子有官者进秩一等而已,余悉不行,且顾宰臣朱胜非等曰:「祖宗待戚里皆有堂宪,朕不敢逾,岂以后族故私之邪 」
十月二十一日,吏部言:「故赠开府仪同三司邢焕妻熊氏进状,本家遇皇后受册,亲属合该推恩。钦慈皇后亲侄陈仲坚具到钦慈皇后受册恩数,曾祖太保怀敏赠祁王等八项,司封供到状,宣和皇后恩例并依陈祁王宅例施行,承建炎三年七月五日敕,许依例借奉使印,三代依格封赠,亲属并出嫁侄女侄孙女恩泽共与承信郎三十名。」诏依宣和皇后恩例,许借奉使印一面,应行移文字以邢开府宅为名,所有本宅及异姓有服亲恩泽承信郎咸五名,共与二十五名,令本家遇陈乞逐旋具合祗受人姓名申尚书省。
十一月三日,故邢焕妻福国夫人熊氏上遗表乞除皇后亲弟邢孝扬职名弟:原作「第」,误,今改。。诏:「皇后母熊氏特令户部支银绢五百匹两,并支本色。皇后弟邢孝扬除直秘阁,孝蕴、孝骞并除合门祗候,依旧持服。叔孟臣与转两官,姊硕人加郡夫人,妹并弟之妇并与转两等封号。又奏:「皇后父邢焕自徽猷合待制换光州观察使,除庆远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身亡,未被受册恩数,望优加赠官。一、陈祁王宅体例,合赐酒名,酝造进酒,及韦郡王宅见今赐王旨为名,本家欲依例赐酒名为「庆远」。一、陈祁王宅差破官船三只,今乞差破二只。」诏邢焕赠少师,追封嘉国公。余从之。
二十五日,德庆军节度使充万寿观使韦渊奏,自宣和四年十二月至今十二年,未尝磨勘,乞迁秩迁:原误作「僊」,今改。下同。,而吏部言横行于法,无以年劳磨勘迁者。上曰:「若宣和皇后来归,势必加恩,外家姑留此以需母后之归可也。」乃命留俟焉。
四年五月五日,故赠少师嘉国公邢焕女和义郡夫人邢氏奏:「伏 《绍兴令》,诸后合得亲属恩泽回授与本位使臣者,听。今来别无使臣本位,乞回授与本家主管进奉等,补授初等使臣名目。」从之。
五年二月二十五日,诏:「昭慈圣献皇后建炎以前逐年依格合得恩泽并不曾陈乞,侄忠厚宜有宠赉,可令两浙转运司,于[FJF]系官田内摽拨三十顷给赐。」先是,孟忠厚援绍兴故事,太后家合陈乞门客恩泽一名,许理选限。上曰:「昭慈顷在瑶华宫三十余年,合得恩泽近八十员,未尝陈请。忠厚受昭慈之训,不敢以私事干朝廷。今此门客恩泽既有故事,宜与之。朕见汉、唐后家乱政累朝,母后之贤非汉
、唐所可拟议。」上又曰:「前日合得恩泽俟军旅事(间)[闲],给田以赐忠厚,庶几少慰昭慈在天之灵。」故有是赐。
五月三日,吏部言:「故庆远军节度使邢焕昨曾任徽猷阁待制,两遇明堂大礼,不曾奏补。其家乞将遗表致仕恩泽于文资内安排。」从之。
六年二月十四日,诏:「皇后亲弟右承事师直、秘合邢孝扬特授武义大夫、遥郡刺史,与在京宫观。亲堂弟登仕郎邢孝纪、右承务郎邢孝广并特差监潭州南岳庙。」皆从所乞也。
五月十八日,诏:「昭慈圣献皇后亲族右朝奉郎孟子夏、右宣教郎孟子礼并特差主管台州崇道观。」献:原作「宪」,误,今改。
七年三月十一日,行宫内殿进呈吏部尚书孙近等奏宣和皇后令上尊号曰皇太后,乞下有司择日备礼册命。上曰:「恭依典礼,玉色愀然」。顾谓宰臣张浚等曰:「宣和皇后春秋寝高,朕朝夕思之,不遑安处,到此即遣人于三茅山设黄箓醮仰祝圣寿。」臣浚等曰:「孝悌之至,通于神明。陛下圣孝如此,可以格天矣。」
十七日诏曰:「推立爱之道,盖本于事亲;昭钦养之诚,莫先于隆礼。爰正母仪之位,以形孝治之风。宣和皇后静顺承天,柔明育德,夙拥庆羡,是生眇冲,阴教表乎六宫,美化行乎四海。闵予小子,逢此百罹,乃骨肉之至亲,偕父兄而时迈。十年地阻,怀《陟岵》、《凯风》之思;万里使还,奉上皇宣德之讳。兴言痛惨,增慕劬劳。顾家难以何堪,唯母慈之是持,念从狩襄城之野,远播徽音;将迎还长乐之宫,永依善训。属当在疚,亟议推崇。日用三牲,期政天下之养;母临万(寓)[宇]宇:原作「寓」,据《三朝北盟会编》卷二二三改。,宜极域中之尊宜:《三朝北盟会编》作「且」。。延望慈闱,恭加懿范。宣和皇后宜尊为皇太后。仍令所司择日奉上册宝,应合行典礼令礼官讨论以闻。」
十八日,礼部、太常寺言:「请依祖宗故事,俟终制日奉上皇太后册宝。今来止合先师御札,播告中外。」上曰:「故事如此,自合遵依。」
同日,翰林学士朱震上言:「谨按唐德宗建中元年,上皇太后沈氏尊号。是时沈太后遭史思明之乱,莫知所在,而犹供张含元殿,具衮冕,出左序,立东方, 臣在位,帝再拜奉册。今皇太后远奉宸极,圣体无恙,信使相望,玉旨不隔,岂可不举扬前宪,以尽孝诚 臣又闻三月之制,唯天地社稷越绋行事。按唐德宗以大历二十四年五月即位,明年正月改元建中,是时行易月之制,(改)[故]德宗以冕服行事故:原作「改」,据《宋史 礼志一三》改。。今陛下虽从权宜,而退朝之服画如礼制。谓当供张别殿,遣三公奉册,以伸臣子之志,册藏有司,恭俟来归。陛下孝通神明,安知不两宫重欢、母子如初、获奉万年之伤乎 愿下礼官讲明故事,设若宪章有阙,犹当礼以义起,奉诏从之。今检会嘉佑、治平故事,俟三年礼毕,然后奉上皇太后册宝。」诏恭依。
九年正月十八日,诏:「皇太后昨从徽宗皇帝北狩日,未正位号,虑本殿阙人使唤,可令王伦等踏逐
使臣四人前去,转官请给依中节例。」又诏:「迎奉御幄仪物礼数可令礼部、太常寺议定闻奏。」
三月十四日,礼部、太常寺言:「所制册宝乞以《皇太后宝》四字为文,合差撰册文官、书册文官、篆宝文官各一员。」诏撰册文差参知政事孙近,书册文、篆宝文差参知政事李光。又言:「皇太后册宝已有旨,依故事,候三年礼毕举行。未审将来修制册宝了毕,使合择日行礼、唯复俟皇太后还宫择日 」诏候迎奉皇太后归日取旨。
十六日,上谕宰辅曰:「太后归,一行从物务从简朴,如器等涂金可也。朕自即位,服食器用未尝妄费,卿等所知。」臣桧等退相谓曰:「上之俭素出于天资,虽奉太母犹戒敕臣下不欲过当敕:原作「救」,误,今据文意改。。汉文帝履革舄衣弋绨不能过也。」
二十六日,礼部、太常寺言:「上皇太后册宝,依礼例,是日皇帝服通天冠、绛纱袍、御常御殿、发册宝,行事官服朝服,陪位官服常服,皇太后受册服首饰祎衣」。从之。
四月四日,礼部、太常寺言:「先次参酌条具奉迎合行事:一、合差奉迎扈从礼仪使、扈卫都大主管官各一员;一、奉迎扈从礼仪使以下初见皇太后,是日,有司于行宫设幄施帘,侍卫排立,皇太后即御座,侍卫起居,次本殿官起居。经过州县,长吏以下出城奉迎并如仪。」诏礼仪使差参知政事孙近,都大主管官差内侍蓝珪蓝:原作「监」,误,据《宋史 宦者传四》改。下同。,余并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