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政书
- 宋会要辑稿
宋会要辑稿
元符元年八月二十五日,〔诏〕:宗祐係英宗皇帝同母弟,其子仲瑳、仲玲、仲憖、仲 敞、仲甚見各轉一官。
徽宗崇宁三年九月十五日,诏:嗣濮王宗汉,皇族近属,自今遇天宁节及大礼,特许奏一女为正县主。
大观元年正月十一日,手诏:「兴德禅院乃英宗神考诞育之宫,粤自熙宁营建,迨兹告成。亲临谒欸,追惟曩昔,言念兹德,惕然感怀。孝思之报,宜有褒显其祠。濮安懿王子孙可特与推恩,疾速具合推恩人取旨。」于是嗣濮王宗汉进检校太保,改保平军节度使;诸孙仲御、仲损移镇,加检校司空,进封郡王;仲增、仲仆、仲糜、仲癸皆为节度使;仲 、仲樽为节度观察留后。
二年正月一日赦文:「国家承平日久,宗室繁衍。自我英祖起于濮邸,入继大统,濮王之后,于属虽亲,于服已远。如『不』字之子,论正服则犹是缌麻,视正统则已非袒免,无赐名授官之制,无禄廪赐予之法。比闻贫乏匮困,或不能自存。朕富有天下,而五服内亲仅同
民庶,非强本之道。欲尽绝亲亲之礼,而承统之重,义所不敢。夙夜以思,当使恩义两得,然后为称。应濮王孙『士』字可依『仲』字、『不』字,及『不』字之子并依『士』字恩数条例。宗女随其字行等第施行。庶不失承统之义,而曲尽人伦之亲。」其后因有司陈请,继有诏旨者五事:一、宗女及其夫当随所升字行恩例。诏:前此已出嫁者,亦当依此。二、仲谯之女于赦恩未降之前,用一代有官法出适李彦嘉,今既升等,当用二代有官,而系亲财礼妆奁之数亦当增旧。诏:宗女身所请给恩例并其夫恩泽,并依赦;其一代有官者免改正,系亲财礼妆奁更不重给。三、『不』字行宗女夫内无官之人,大宗正司更不勘验。今既升等,则其夫当授三班奉职,系大宗正司取会保奏。若前此有违条令者,欲依吏部再嫁降等法推恩。诏:已成亲者更不降等。四、「不」字及「不」字之子既升与「士」字同,则于属为袒免。然条令所载荫补恩乃断自缌麻以上。诏:「不」字及其子,十岁以上并特赐名授官;五岁以上及长子,候天宁节依缌麻亲例推恩。五、「士」字、「不」字以下宗女随字行等第,则「宗」字行女不当用此恩例。诏:「宗」字女已系县君,特封县主,无邑号者封县君。
三年六月十三日,诏:「去岁受宝赦恩,濮王孙『士』字依『仲』字、『不』字,及『不』字之子并依『士』(子)[字]恩数;宗女随其字行等第。可作一时指挥。」
九月二十二日,诏:「故嗣濮王宗汉许于西坟濮王园
内为茔地,仍官给石门、石藏。故妻郭、见存妻王亦许附(冗)[穴]。妻王氏增料钱一倍,为六十千,生日衣赐并给。男四人各转一官,女二人封县主,男女所生母六人并封县太君。亲事官许存占二人,军士许差十人,并影前祗应王氏,充代檐子亲事官许差六人,门下医人与二名,补助教。都监、内(支)[知]客、直省官班行充代殿侍祗应。及亲事官具到宫年月,比拟推恩。书表司、客司、通引官各赐钱十千。营葬量给汴舟往来辇辎重。存日支添厨钱,永远给赐。大葬免差监护官,仍不隶敦睦司统辖。守坟军士差十五人。」以宗汉遗表陈乞也。
政和五年七月二十日,颍昌府奏:「检会政和令,诸犯濮安懿王讳者改避。今据临颍县颍阳乡北管村人民姓氏,有从言从襄家,犯濮安懿王讳。除令回避外,乞申请改赐姓氏。」诏改赐姓逊。
七年三月,诏:「故宗室仲的,濮安懿王孙,年高官卑,未尝求进。聚族百余人,无所依赖,殊可矜悯。其见居室宇可特拨赐本位子孙,永充己业。其妻滕氏可特封国夫人,恩例请给并依仲绾新妇例倍给。」
九月十六日,故太师惠王宗楚新妇濮国夫(氏)[人]尹氏言:乞与男仲璩转官,女族姬二人各封宗姬。从之。以尹氏故夫宗楚曾任嗣濮王,特从其请。
宣和元年四月二十六日,大宗正司奏:「右内率府副率士符状:『伏念臣后濮安懿王孙后:疑为「系」之误字。,素来栖心道教,喜慕虚无。幸遇朝廷兴隆道教,伏望将士符见任官
资特赐保明敷奏,比换披戴入道。』检会仲忽札子节文:『欲乞今后宗室曾经犯公罪徒、私罪杖者,并不许陈乞入道。』奉御笔依(奉)[奏]。又仲忽札子节文:『欲乞今后应宗室无妻室,愿入道披戴者,并听经大宗正司投状,勘会无违碍,保明具奏听旨;仍许带行见破请给,以充乳药之资。其宗女孀妇愿往禁宫观披载者准此。』奉御笔依所乞。本司寻取会到商王宫濮王位状,勘会士符自来并无诸般过犯,系见破请给之人,未有妻室。今来所乞别无违碍,保明是实。」诏依所乞,与换翠微郎。
五年十一月十九日,诏:濮安懿王孙密州观察使仲璩,昨有故母濮国夫人尹氏,合得遗表一十八年减年,未经(牧)[收]使,特与仲璩转承宣使。以上《续宋朝会要》。
高宗绍兴元年九月二十六日,中书门下省奏:「勘会嗣濮王仲湜男右监门卫大将军、荣州团练使、权知濮安懿王园令士街,右监门卫大将军、吉州团练使士术,昨自南京扈从车驾至扬州,及迎奉濮安懿王神主神貌过江,理宜褒赏。仲湜言,乞差士街充温州太庙神主享献官,其退下阙差士术,并不添支请给。其差下人别与差遣。」从之,仍各特与转行一官。
四年五月三日,诏:皇叔检校少傅、靖海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兼判宗正事、嗣濮王仲湜第十四男士岘,可特授太子右内率府率。
九月二十八日,右监门卫大将军、贵州团练使士輵言:「先祖宗朴系濮王
第二男,元赠太师、中书令,追封康王,改封惠王。缘濮王第二十八男宗楚已封惠王。」诏改封恭王。五年五月九日,士輵又言:濮王第八男宗晖男仲爰已封恭王。诏宗朴特改封和王。
七年七月二十一日,诏:嗣濮王仲湜薨,令临安府诸寺院共声锺三千杵。将来出殡日,令行宫太常寺致祭。
九年十月七日,嗣大宗正事士奏:「嗣濮王初除授,依神宗皇帝诏旨,女止三人除正县主,男并与正率。先臣仲御任使相、嗣濮王日,有男十五人,并不曾陈乞上件恩例。今止存四人,臣弟士 、士逊在四人之内。乞许将上件恩例与士 、士逊转行一官。」诏依所乞,士 特与转正任防御使,士逊转遥郡刺史。
十二月十八日,检校少师、光山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同(封)[判]大宗正事、斋安郡王士奏:「嗣濮王仲理自靖康之后止存男士豢,见任右监门(亲)卫大将军。乞将仲理袭封恩例与士豢,于见任官上转行。」诏与特转遥郡刺史。
十年六月二十一日,大宗正司言:「濮安懿王主奉官仲儡身亡,未见差人承袭主奉祠事。」诏令士主奉,其承袭别听指挥。
二十一年八月二十四日,大宗正司言:「权主奉濮安懿王祠事,依近例系差见任宗官长。契勘昭信军节度使、知大宗正事士权合权行主奉士权:原作「士大」,据《建炎要录》卷一六二改。下同。。」从之。
二十三年二月二日,安庆军承宣使、同知大宗正事士街奏:安德军节度使、权主奉濮安懿王祠事士权身
亡,见阙主奉官。诏差岳阳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充万寿观使士樽樽:原作「槫」,据《建炎要录》卷一六四改。。
十月十七日,诏安远军承宣使、同知大宗正事士街差权主奉濮安懿王祠事。
二十五年七月二十四日,诏令礼部太常寺讨论嗣濮王典故,大宗正司具合袭封官申尚书省取旨。
二十八年八月二十七日,诏:嗣濮王袭封,令有司检举。大宗正司言:「元丰中,濮王位最长宗晖袭封嗣濮王,其后并系濮王位宗室最长之人承袭。即今本位最长系皇叔、建州观察使、知濮安懿王园令士輵,合袭封。」从之。
宗晖初除嗣濮王日,得旨,男与正率,女上三人与县主。今臣止有两女,乞并封县主。其踏逐祠堂主管香火官理为资任,支破本等请给,下所属出给付身。内知客一员,依例支破茶汤钱一十五贯。并抱笏祗应乞踏逐已未到部小使臣、校尉、副尉或白身人代充,内有官人理为资任。并书表、客司、通引官依例每月各人支破添给茶汤钱一十二贯。上行官吏乞随祠堂香火官于绍兴府帮勘。所有臣本身应请给、旧请支赐、宣借等,于行在帮勘。如遇臣生日,乞令所属取赐。」从之。 十一月十七日,昭化军节度使、嗣濮王士輵奏:「祠堂官及臣合破马丁、抱笏祗应六人,书表、客司、通引官七人,宣备兵士三十五人。并臣出入接见诸处投下文字,并依外官法。伏
同日,士輵又奏:「濮安懿王祠堂,昨因嗣濮王仲湜迎奉前去绍兴
府,就报恩寺西挟屋权暂安奉,逐时荐享,委是隘窄。今本寺主奉位厅堂见今空闲,乞下本府量行修葺,充祠堂安奉。」从之。
同日,士輵又奏:「乞依前嗣濮王仲儡例趁赴朝参,及依士谙例在外居止,令临安府应副廨宇。如每遇仲享,乞依仲儡、士已降指挥,将带合破亲事官前去,出入免见辞,候回日随班起居。」从之。
三十年四月二十一日,诏:修武郎不曰火系濮安懿王近属,可特依不悦等例与换文资。
十二月二十五日,昭化军节度使、嗣濮王士輵奏:「濮安懿王神主神貌下官吏兵级,并臣合破内知〔客〕、使臣等一十四人,每月请给等,乞下绍兴府经总制钱内按月支给。」从之。
孝宗隆兴元年三月五日,昭化军节度使、嗣濮王士輵言:「臣年踰七十,并无男,有女夫保义郎司公度,未授差遣,乞除合门祗候。」诏依。
二年六月十五日,检校少保、昭化军节度使、嗣濮王士輵言:「司封令袭封嗣濮王之人奏男太子右内率府副率。臣止有一女,欲乞将合得男恩数与女加封。」从之。
干道元年三月十一日,士輵言:「臣年喻七十,拜跪稍艰,乞依士衎例趁赴六参起居,仍特免差诸处行事。」诏从之。
十四日,士輵又言:「濮安懿王祠堂合差破守把剩员四十人,先蒙指挥下绍兴府差拨,后来本府节次差到十人,例皆老疾,相继事故,见今止存三人。缘神貌四位所管供帐数目浩瀚,欲望特降指挥于
四十人内更裁减十人,令绍兴府差拨厢军三十人抵填。」诏从之。
十月四日,诏:皇叔祖、检校少保、向德军节度使、知大宗正事、嗣濮王、赠少师、追封琼王仲儡,赐谥恭惠按仲儡赐谥恭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三载于绍兴九年十一月六日癸卯,二者当有一误。。
十一月十七日,士輵言:「濮安懿王园令士程在任恭奉神主神貌,并躬亲监督修造园庙龛室屋宇,并皆如法。乞〔依〕士奇前任园令体例,将两次该遇园令月日,每一年与减一年磨勘,仍许通理转官后历过年月,揍行收使,于见今官上特与转行。」诏从之。
三年十月四日,诏:「士輵已除开府仪同三司,其生日支赐并使臣依已降指挥外,所有应干恩数、请给、人从等,并依居广例施行。」
十七日,诏:岳阳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充万寿观使、主奉濮安懿王祠事、赠太师、追封韶王士樽,赐谥恭靖。
四年三月十三日,诏礼物局:如将来空闲,令临安府将上件屋宇,同嗣濮王见住宅子一并拨赐嗣濮王士輵永远居住,仍与量行修葺。
七年十一月六日,士輵言:「濮安懿王神主神貌见在绍兴府光孝寺奉安,每年四季仲享合差三献官行礼,其亚、终献依格合差子侄充。已前系绍兴府行司差南班官权充,今来行司已并归行在宗正司,其绍兴府并无南班官可差。兼士輵系袭封初献官,蒙先降指挥,如遇士輵忽患,亦令差官权摄行事。欲特降指挥,遇四仲享月,就差嗣濮王位子侄,或绍兴府见任寄居(侍)[待]阙宗室,依长次序,许士
輵牒绍兴府逐时权差行事,庶得崇奉祖宗仲享,不致阙误。」诏依。
二年七月十二日此「二年」不着年号。士輵袭封嗣王在绍兴二十八年八月(见前文),则此或是隆兴二年,误缀于此。,士輵言:「叨冒袭封,每月请给止比宗室正任防御使。今先乞依禄格全支本色,仍免折支,及每岁生日,令入内内侍省依旧全支取赐。」诏依。
帝系 宋会要辑稿 帝系二 濮秀二王杂录 杂录
杂录
淳熙元年六月九日此条之前原原标目「杂录」,二字,今删。,诏大宗正司于濮王诸位下见存「不」字一十七位,每位各选一人能循守规矩,无疾病过犯,人材可为仪表者,令本司选择取旨,与比换环卫官,趁赴朝参,并不作升等恩数。每人月特支米十石,候官至合请米日住支。以日参南班人数稀少,故有是命。
十二月二十日吏、礼部言:「首详判大宗正事、嗣濮王士輵奏,请选择列濮王下十七位「不」字比换南班,乞于旧格稍加升擢。今若依元换出格法,复令换入,恐请给微薄。」诏依宣和六年正月八日指挥,与对换南班官。其所换人内,诸卫大将军每月特添给钱一十贯,将军、正副率各添二十贯。仍依已降指挥月给米十石,候转至合请米日住支。非今来十七位下选择到人,不得援例。
二年四月二十二日,嗣濮王士輵言:「将濮王位近属不谔等已比换南班。今见趁赴朝参,各人依官序于步军司止差破兵士一人,乞各人特与雇募五人。」从之。
八月二十九日,诏:濮王位宗子、宗妇每月食料依旧全与放行。以前曾住支,今从嗣濮王士輵请也。
十一月二
十一日,诏:嗣濮王士輵第七男不屈所生母李氏,特封宜春郡夫人。既而是年十二月十三日,参知政事龚茂良等进呈,李氏依第三等缌麻宗妇支破请给,上曰:「此可行否 」茂良等奏:「李氏系士輵妾,恐不可依宗妇。」上曰:「极是,请给不足较,名分岂可乱也 可留下文字,当以此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