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政书
- 宋会要辑稿
宋会要辑稿
二十七日,左通议大夫、参知政事、兼权知枢密院事、兼充德寿宫使、兼权提举编修玉牒、兼修国史钱端礼率文武百僚上表言:「恭遇六月一日皇嫡孙降诞,道昌 生,既跻仁寿之域;庆流奕世,遂收冢嫡之祥。庙社光辉,华夷鼓舞。恭惟皇帝陛下仁济万类,泽被四遐。坯冶一陶,德之所施者博;本支百世,邦其永孚于休。遂开盘石之宗,来应维熊之吉。臣等猥叨毗倚,获与荣怀。歌《天保》之章,欲仰伸于归报;赋《螽斯》之什,愿益咏于众多。」又奏:「帝道夙隆,垂休祥于圣祚;皇枝有衍,贻燕翼于孙谋。欢益两宫,庆均九服。臣等恭惟光尧寿圣太上皇帝陛下,妙三皇之道,行五帝之仁。宝历瑶图,虽同脱履之视;金枝玉叶,自开绵瓞之祥。爰卜有周之世年,大锡文王之孙子。臣等叨居近弼,共展庆仪。喜动天颜,未数含饴之乐;势隆国体,更观盘石之封。」
二年六月九日,诏皇太子 男皇嫡孙可赐名挻,除福州观察使,封荣国公;皇子恭王惇男皇孙可赐名(挻)[挺],除千牛卫大将军此条原作:「二年六月九日,诏皇太子 男皇嫡孙可赐名挺,除千牛卫大将军。五年十皇子恭王惇男皇孙可赐名挻,除福州观察使,封荣国公。」据《宋会要辑稿补编》(下称『本书补编』)页一九、《宋史》卷三三《孝宗纪》改。。
五年十一月十三日「五年」二字原误阑入上文,据本书补编页一九、《宋史》卷三四《孝宗纪》改正。,诏皇子恭王惇次男皇孙可赐名扩,除右千牛卫大将军。
六年十月三日,诏皇子庆王恺男皇
孙可赐名摅,除左千牛卫大将军。
七年二月十五日,诏皇子魏王恺出镇宁国府,男皇孙摅见今历内诸般请给等与随带前去,接续帮勘。
又:淳熙九年五月四日,诏皇孙 补右千牛卫大将军。
十年正月十一日,皇太子宫左右春坊言:「皇孙英国公趁赴垂拱殿、后殿起居,其(侍)[待]班合子及立班从驾行马上下马处,乞下合门条具申请。仍差破抱笏祗应三名,书表、客司各一名,请给等乞用宗室观察使下见行礼例。其亲事官及白直兵士乞下皇城司、步军司依格差拨。」诏:「待班处就宗室正任合子,遇忌辰权免行香。余依。」既而合门条具:「宗室序位同者,以尊卑为次。若封爵系嗣王、郡王、国公、郡公者,序位在本官之上,少前立。其起居立班、行马合在宗室观察使、郡王之次。」从之。
三月十一日,诏:皇孙英国公合书表司抱笏祗应人等请给,依已降指挥支给外,每人特月支添给钱一十贯。以其踏逐指名差取,各系入内分番宿直祗应人取也。
十一年七月十九日,诏:皇孙英国公合差破亲事官、步军司宣 等,依使臣等例,每及八年与转一资,仍自今降指挥下日为始。
八月七日,诏:皇孙英国公扩将来纳妇,应合行事件可札下承受官取旨施行。次年三月四日始命刘庆祖。
十二年四月三日,皇太子宫左右春坊言:「皇孙平阳郡王近除安庆军节度使,进封平阳郡王。先承指挥,请给生日支赐公使钱并与依格全支。所有禄粟,
欲乞依南班节度使士岘体例,依禄格全支。」从之。
五月四日,诏:皇孙安庆军节度使、平阳郡王扩纳妇,已选定朝奉郎、新知濠州韩同卿次女为亲,札付承受所取旨施行。
八月二十二日,诏:皇孙安庆军节度使、平阳郡王扩妇韩氏,与封新安郡夫人,特依宫人支破诸般请给。
九月二日,诏:皇孙千牛卫大将军 与破请给,依禄格全支本色。
八日,诏:入内内侍省东头供奉官梁襄特差干办皇孙平阳郡王府都监,令比附诸王府都监作上等,三年替。
十一日,诏:皇孙平阳郡王府见差破干办、指使、宅案、书表、客司、楷书、抱笏等,并特与依昨来恩平郡王府书表、客司已得指挥见行帮诸般请给等则例,自到府供职日放行批勘。余依本府已得指挥。
十月十日,诏:皇孙平阳郡王府同干办谯令雍,特与改作内知客名色。
十六年正月三日,诏:「皇孙 除耀州观察使、嘉国公。
十二日,诏:皇孙 所生母卜氏,特与封信安郡夫人。
帝系 宋会要辑稿 帝系二 濮秀二王杂录 〔濮 王〕原无此目,仿后「秀王」例添。
濮秀二王杂录
〔濮王〕原无此目,仿后「秀王」例添。
【宋会要】
濮安懿王子二十七人,孙一百二十六人,曾孙五百五十三人。嗣封者共十六人:
士輵,淳熙三年正月除少傅。六年十月,除少师,依前昭化军节度使、充醴泉观使。七年十二月,上遗表,特赠太傅,追封安王。
士歆,仲湜第十一子。政和八年九月三日生。宣和四年内该遇天宁节,赐名,授太子右内率府副率。靖康元年五月,遇钦宗皇帝覃恩,转太子右监门率府率。建炎元年九月,遇高宗皇帝覃恩,授右千牛卫将军。绍兴十年二月,因父遗表授右监门卫大将军。是年五月,转右监门卫大将军、荣州刺史。二十年七月,转右监门卫大将军、贵州团练使。二十六年闰十月,转右监门卫大将军、眉州防御使。二十七年八月,转和州防御使。三十二年六月,转宣州观察使。干道五年四月,转昭庆军承宣使、提举佑神观。是年十一月,授保康军节度使,依前提举佑神观。淳熙八年二月,袭封嗣濮王,依前保康军节度使、提举佑神观。九年九月,除开府仪同三司,依前保康军节度使、充醴泉观使。十三年正月,除少保。十六年三月,除少傅。绍熙五年八月,除少师,依前保康军节度使、充醴泉观使。庆元二年九月,上遗表,赠太傅,追封韶王。
不,士 度第三子。宣和四年十一月五日生。靖康元年,该遇干龙节,赐名,补保义郎。累转武功郎。庆元三年四
月,授皇叔祖、福州观察使,袭封嗣濮王。五年十二月,转武安军承宣使、提举佑神观。是月上遗表,赠开府仪同三司,追封蒋国公。
不璺,士啬力第三子。宣和四年十一月二十四日生。绍兴四年,该遇天申圣节,赐名,补保义郎。累转武经大夫。庆元六年七月,授皇叔祖、利州观察使,袭封嗣濮王。开禧三年六月,以宁远军承宣使提举佑神观。上遗表,赠开府仪同三司,追封安国公。
不俦,士铢第四子。建炎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生。绍兴五年,该遇天申圣节,赐名,补保义郎。累转修武郎。淳熙二(月)[年]三月,授皇叔、太子右监门率府率。四年五月,转右千牛卫将军。十年八月,因父遗表授右(门)[监]门卫大将军。十二年五月,转右监门卫大将军、吉州刺史。十三年二月,转右监门卫大将军、成州团练使。十六年闰五月,该遇光宗皇帝覃恩,授皇叔祖、右监门卫大将军、眉州防御使。庆元元年正月,该遇宁宗皇帝覃恩,转和州防御使。是年六月,转随州观察使。开禧元年七月,转安远军承宣使、提举佑神观。三年七月,除昭庆军节度使,依前提举佑神观,袭封嗣濮王。嘉定三年六月,除检校少保。十年六月,上遗表,赠少师,追封高平郡王。
不嫖,士石第二男。绍兴六年四月二十五日生。绍兴十年,该遇天申圣节,赐名,补保义郎。累转武翼大夫。嘉定十一年三月,授福州观察使,袭封嗣濮王。十二年六月,上遗表,赠
开府仪同三司,追封惠国公。
不凌,士第六男。绍兴十五年正月十六日生。绍兴十九年,该遇天申圣节,赐名,补保义郎。累转武德郎。嘉定二年七月,换授皇叔祖、右千牛卫将军。十三年正月,授福州观察使,袭封嗣濮王。十五年五月,转奉国军承宣使。十七年六月,上遗表,赠开府仪同三司,追封惠国公。
神宗熙宁二年三月二日,中书门下言:「皇族宗衮建仙游县君影堂此上原有眉批云:「仙游县君英宗之母。」,乞役兵填池,请许之。」诏所差兵士若不限定日月,必是居常役使,无期放散,可与百人,令役一月。
闰十一月二十八日,诏:祖宗之子并濮国公,并令传嫡袭封,已封公者将来更不袭封。
三年十二月二日,诏三司,令左藏库岁特支钱五十贯充濮王宫公用,本位俸钱更不 除。先是大宗正司奏宗朴状:「先奉御批,令兄弟量 料钱入濮王宫库,用为四仲月祭飨支用。而近降指挥不许 皇亲俸钱。」故有是命。
四年九月二十二日,诏赐濮王子通州防御使宗隐芳林园宅一区,仍计口给屋。后宗传、宗瑗、宗荩依此。
七年四月十二日,诏:濮安懿王子宗晖、宗绰、宗胜、宗楚各赐芳林园宅地,令将作监计口修盖。
八年七月十八日,诏濮安懿王女德安县主等六人并进封。
元丰二年四月,诏王第十一女、第十
八女并进封郡主。七年,诏王女六人并特赠料钱月三十千。元符三年三月,诏王女、曹诵妻延安郡主特改封郡号,与孙一名合门看班祗候,仍添料钱及春冬衣、生日礼物等。大观元年二月,诏王女永安郡主特封两郡主。见宗室女门。
十年十月十六日,诏濮安懿王诸子袭封濮国公,主奉祠事。仍候濮安懿王诸子承袭 ,即传长孙。翌日,封宗谊濮国公。十一月十四日,诏皇伯邕州观察使宗晖权奉祠濮安懿王神主。
元丰二年五月八日原无「元丰」二字。考下文「三年四月四日」条,据《宋史》卷一六《神宗纪》,乃元丰三年事,则知此处「二年」为元丰二年。据补。,诏:濮安懿王子、赠镇宁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陈国公宗治云亡,诸子不曾推恩,长子右监门卫大将军仲忽可领文州刺史。
十一月二十七日,诏淮康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濮国公宗晖奉濮安懿王祠事。
三年四月四日,诏皇伯濮国公宗晖进濮阳郡王,濮安懿王子孙皆迁一官,女增俸二十千,孀妇进封一等,无品可进者改大国,王夫人任氏弟皇城使昌州刺史泽迁嘉州刺史,侄四人并特转一官。
四年正月五日,诏:赠武宁军节度使兼侍中、彭城郡王宗衮,先帝濮邸同母长兄,宜比故宗谊例,量与加等推恩。妻张氏特封国夫人,男三人各转一官。
五年五月二十五日,大宗正司言:「奉诏,濮安懿王子、故楚国公宗荩特与一子官。其子仲江今已从吉,乞依已得指挥迁一官。」从之,仍更与一子转官,令大宗正司具名以闻。
六年五月三日,诏濮安懿王女建安
郡主夫左藏库副使刘承绪特差带御器械。郡主,王夫人任氏所生,英宗之季妹也。
七年二月十一日,手诏曰:「朕自嘉佑中从先皇帝入居储宫,已二十余年。今日缘奠故伯宗辅,因得趋谒濮安懿王祠堂。顾瞻诸伯叔父所存者无几,皆齿发衰迟,仪形非往日之比,深用恻然。其议加恩诸父。」命濮阳郡王宗晖为镇安军节度使,进封嗣濮王,余推恩有差。
三月十四日,诏:「嗣王虽着《品令》,然自国初以来未尝除授,故有司不能昭其恩数。近除宗晖嗣濮王,宜下御史台、合门参定以闻。」十七日,御史台、合门言:「本朝旧令班仪,嗣王在郡王上,宗姓又在同列之上。近例,郡王领使相者得吏二人前引,虽出特旨,缘嗣王恩数,尤宜加隆。今参详嗣王若止随本官立班,当在本班之上,使相即用双引。」从之。
四月三日,诏濮安懿王女吴承渥妻长乐郡主、曹诵妻延安郡主、刘承绪妻建安郡主、梁铸妻同安郡主、夏大醇妻永嘉郡主可并增俸钱三十千。
九月七日,诏嗣濮王宗晖主奉祠事,宜比宗姓使相、郡王,岁增公使钱二千贯,厨料给亲王例三分之二。
二十四日,又诏宗晖奏子与太子右内(府率)[率府]率,女上三人与县主。
哲宗绍圣元年六月一日,诏故嗣濮王宗晖令户部以系官屋一百间赐本位居住。
二十三日,大宗正司言:「宗晖先以濮国公主奉濮安懿王祠事,后封嗣濮王,自系『主奉』,不当更于衔内称说。今
宗晖薨,宗晟已封嗣濮王,其主奉祠事不须衔内带行。」从之。
十一月二十六日,诏宗晖系嗣濮王,遗表恩泽依宗朴例外,特更与一男恩泽。
二年二月二十八日,(绍)[诏]:宗晖子仲损已至止官外,仲爰、仲说、仲璲、仲忞各转一官。令大宗正司候服阕日申中书省。
三月二十八日,三省奏:嗣濮王宗晟乞遗表恩泽,与男仲御、仲聘、仲仪转官。诏依宗晖例。
四月十九日,尚书礼部言:嗣濮王宗愈乞今后仲飨依宗晖、宗晟例,轮男二人充摄亚、终献行礼,及许以一子自随供侍。从之。
八月七日,尚书户部言:嗣濮王宗愈欲依故宗晖等例,岁添公使钱二千贯。从之。
十月九日,诏:嗣濮王宗愈系英宗皇帝同母弟,遗表恩泽依宗晖、宗晟例特加一名。
十一月二十二日,尚书户部言:嗣濮王宗绰乞依故宗晖例,岁添公使钱二千贯。从之。
三年三月二十一日,诏:宗晖主奉濮王祠事岁久,仲损特与转小镇留后。
七月十九日,诏:「宗绰遗表恩泽,仲糜、仲誉、仲漼、仲譝各转一官。第十四女封长安县主,所生母竺氏封福昌县太君。第十五女封同安县主,所生母卢氏封寿昌县太君。」
四年七月二十三日,礼部言:「仲糜奏,父宗绰遗表恩泽,乞奉圣旨依宗晟例,所有添厨物料亦合依例支破。」从之。
八月二十六日,三省言:嗣濮王宗楚遗表恩泽,乞将合得恩泽并回授男仲赐等推恩。诏:宗楚乃英宗皇帝同母
弟,与五人恩泽,男仲畴特与并两人转两官,仲璩转一官。令大宗正司候服阕日申中书省。
五年三月四日,同知大宗正事仲御言:「叔宗佑近授嗣濮王,以久病不出,时遣诸子照管先祠。而仲阙专用事,不能致恭祭祠之礼。宗佑疾甚,仲厥强其父行,冲冒山气,遂薨于永安县。不俟朝命,舁柩登阪,必有所损。不孝如此,望加显黜。」诏:宗佑遗表恩泽与以次人,仲厥更不推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