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建元考

  昭宣光烈孝皇帝祝昭宗第九子封辉王以甲子立三年丁卯为朱全忠所簒明年被弑不改元但称天祐年
  右唐二十帝共二百九十年
  附考
  髙祖武徳六年隽州人王摩沙自称元帅寻讨平之伪元一
  进通
  宗天宝十五载安禄山陷东京自称大燕皇帝明年为子庆绪所杀伪元一
  圣武
  肃宗至徳二载安庆绪弑禄山自立后走邺郡为史思明所杀伪元二
  载初   天成
  通鉴考异曰唐厯曰改元天和蓟门纪乱曰改元至成与实录年号不同纪年通谱两存之今从实录
  肃宗乾元二年史思明称大圣燕王寻称帝改元上元二年复改元为子朝义所杀凡伪元二
  顺天   应天
  宋沈括梦溪笔谈曰熙宁中得大钱三十余千文皆顺天得一当时在廷皆疑古无得一年号莫知何代物予案唐书史思明僭号铸顺天得一钱顺天乃其伪年号得一特以名铸钱耳非年号也
  肃宗上元二年史朝义弑思明自立代宗广徳元年兵败自缢死伪元一
  显圣
  肃宗上元二年梓州刺史子璋反据绵州自称梁王冈川兵击斩之伪元一
  黄龙
  肃宗宝应元年浙东贼袁晁反于台州以建丑为正月尽陷信州温州明州诸郡广徳元年平之伪元一宝胜
  通鉴考异曰柳璨正闰位厯宋庠纪元通谱皆改元升国今从新书而沈氏正闰考两存之愚案袁晁草窃名号旋即执诛不应复有改元之事温公所去是也
  徳宗建中四年泾原兵乱上奔奉天朱泚称大秦皇帝于长安明年改号汉称汉元天皇兵败西走韩旻斩之伪元二
  应天   天皇
  徳宗兴元元年淮西李希烈自称大楚皇帝贞元二年其将陈仙竒杀之以降伪元一
  武成
  懿宗咸通元年浙东贼裘甫自称天下都知兵马观察使王式讨平之伪元一
  罗平
  懿宗咸通元年黄巢自称衡天大将军僖宗广明元年陷长安自称大齐皇帝中和三年败走四年其甥林言斩之伪元二
  王霸   金统
  何光逺鉴诫录曰黄巢犯阙尚让为相改干符之号为金统元年
  昭宗干宁二年义胜节度使董昌称帝国号大越罗平明年钱镠讨诛之伪元一
  顺天【防稽録曰天册一曰天圣】
  吴越备史曰年号或曰天册或云天圣皆非也江东罗谏议隠撰吴越行营露布曰罗平者啓国之名顺天者建元之始又曰【阙】   门称天国之楼以防府为定室之地明矣
  案唐髙宗元曰睦州女子陈硕贞反自称文佳皇帝文佳系伪号非名年然以一女子倡乱致盗鸿名传之史册与东汉之征例征贰我明之唐赛儿胥人妖矣至宗时安南梅叔鸾自称黑帝肃宗时禅将康楚元称南楚霸王亦盗名字之异者附识之

  歴代建元考卷六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历代建元考>
  钦定四库全书
  歴代建元考卷七     秀水钟渊映撰唐末诸国考
  后梁【朱氏】
  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晃本名温单州砀山人弃黄巢降唐赐名全忠进封梁王以天祐四年丁卯簒位于大梁己巳迁洛阳六年壬申为子友珪所弑改元二开平【四】  干化【二】
  郢王友珪晃子以壬申弑父自立明年癸酉均王友贞讨诛之伪元一
  凤厯
  均王瑱原名友贞晃子以癸酉讨逆嗣立于大梁癸未唐兵入汴为其下所杀在位十一年复称干化三年四年改元二
  贞明【六】  龙徳【三】
  右后梁二世十七年
  后唐【李氏】
  太祖武皇帝克用本姓朱邪其先沙陀部人赐姓李氏唐末以讨黄巢功为太原节度使封晋王朱氏簒立邻道劝之称帝不从以天祐五年戊辰薨
  庄宗光圣神闵孝皇帝存勗太祖武帝克用长子以天祐五年戊辰嗣晋王位仍天祐正朔癸未即皇帝位绍唐正统自将灭梁都洛阳四年丙戌兵乱中流矢崩改元一
  同光【四】
  天祐八年卢龙节度使燕王刘守光自称大燕皇帝后二年晋王拔幽州执守光以归杀之改元一
  应天
  明宗圣徳和武钦孝皇帝亶本名嗣源代北人太祖养为子同光三年为邺都乱兵所立丙戌入洛嗣位八年癸巳崩改元二
  天成【四 元年即同光四年】   长兴【四】
  闵帝从厚明宗第三子封宋王以癸巳嗣立甲午潞王兵入出奔遇弑改元一
  应顺
  胡三省通鉴注曰取应天顺人为义非继体之君所以纪元也
  潞王从珂本姓王氏明宗养为子以甲午废闵帝自立在位三年丙申石敬瑭兵逼自焚殂改元一
  清泰
  右后唐四主十四年前奉天祐十七年
  后晋【石氏】
  髙祖圣文章武明徳孝皇帝敬瑭太原人丙申以北京留守举兵反契丹立为帝都大梁在位七年壬寅殂改元一
  天福
  齐王重贵敬瑭从子以壬寅嗣立丙午契丹入大梁北迁后卒于黄龙府仍称天福二改元一
  开运
  右后晋二主共十一年
  后汉【刘氏】
  髙祖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暠本名知逺太原人契丹入中国以丁未即位于晋阳入都于大梁二年戊申殂仍称天福二改元一
  干祐
  汉纪知逺初即位自言未忍改晋又恶开运之号乃改称天福十二年
  五代帝纪曰呜呼人君即位称元年常事尔古不以为重也孔子未修春秋其前固已如此虽暴君昏主庸妄之史其纪事先后逺近莫不以岁月一二数之乃理之自然也其谓一为元亦未尝有法盖古人之语尔及后世曲学之士始谓孔子书元年为春秋大法遂以改元为重事自汉以后又明年以建元为正伪纷杂称号遂多不胜其纪也五代乱世也其事无法而不合于理者多矣皆不足道也至其年号乖错以惑后世则不可以不明初梁太祖以干化二年遇弑明年末帝已诛友珪黜其凤厯之号复称干化三年尚为有説至汉髙祖建国黜晋出帝开运四年复称天福十二年者何哉盖以其爱憎之私耳方出帝时汉髙祖居太原常愤愤下视晋而晋亦阳优礼之幸而未见其隙及契丹灭晋汉未尝有救难之意出帝北迁方阳以兵声言追之至关而还及其即位改元而黜开运之号则其用心可知矣盖其于出帝无复君臣之义而幸祸以为利者其素志也可胜叹哉夫所谓有诸中必形于外者其见于是乎
  隠帝承祐髙祖第三子封周王以戊申嗣立在位二年庚戌郭威犯阙遇弑仍称干祐二年三年不改元
  右后汉二主四年
  北汉
  世祖神武皇帝旻本名崇髙祖弟郭威簒立以辛亥即帝位于晋阳甲寅殂在位四年不改元仍称干祐【自四年至七年】孝和皇帝钧本名承钧世祖长子以干祐七年甲寅嗣立在位十四年戊辰殂仍称干祐二【八年九年】改元一天防
  彭城王继元孝和帝养子戊辰孝和殂养子继恩立供奉官侯覇荣弑之继元嗣立在位十一年己卯降于宋太宗仍称天防四【自十三年至十六年】改元一
  广运
  考异曰刘恕云世宗实录薛史帝纪僭伪传皆云显徳二年十二月刘崇卒大定録云显徳二年春是病死纪年通谱显徳二年崇之干祐八年冬崇死显徳【丙辰】三年承钧改元天防【戊辰】开宝元年承钧之天防十三年死开宝十一年继元改元广运兴国四年继元之广运十一年也河东刘氏有国全无纪録惟其旧臣中书舍人直翰林院王保衡归朝后所纂晋阳伪【阙】见闻要录云甲寅年春南伐败归夏周师攻国都旻积忧劳成心病是冬卒丁巳年正月钧改干祐十年为天防元年又云钧丙戌年二十九承位年四十三卒右谏议大夫阳梦申奉勅撰大汉都统进封定王刘继颙神道碑云天防十二年实皇帝践阼之初年也十七年继颙卒末题广运元年岁次甲戌九月丙午朔今按周广顺元年辛亥旻即帝位称干祐四年显徳元年甲寅旻之干祐七年也旻卒钧改元显徳四年丁巳钧改干祐十年为天防元年宋开宝元年戊辰钧之十二年也钧卒继元立开宝七年甲戌继元改天防十八年为广运元年据厯是岁九月丙午朔兴国四年己卯继元亡广运六年也钧以唐天成元年丙戌生至显徳元年甲寅嗣位乃二十九岁矣钧及继元逾年未改元盖孟蜀二主汉隠帝周世宗之比也诸书皆传闻相因前后相戾惟晋阳见闻録刘继颙碑岁月最可考证故以为据右汉前二主四年后三主二十八年合三十二年
  后周【郭氏】
  太祖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威邢州尧山人辛亥以邺都留守入汴自立为帝三年癸丑殂改元二
  广顺【二】  显徳【一】
  世宗睿文孝武皇帝荣本姓柴氏太祖后之侄养为子封晋王以甲寅嗣立在位五年己未殂仍称显徳五【自二年至六年】不改元
  恭皇帝宗训世宗子封梁王以己未嗣立庚申禅于宋不改元
  右后周三世共九年
  蜀【王氏 附岐王李茂贞】
  髙祖神武圣文孝徳明惠皇帝建许州舞阳人唐末有两川封蜀王以天复七年丁卯【时唐已改元天祐为梁所簒建仍称天复七年】即皇帝位于成都戊寅殂在位十一年改元五
  武成【三】  永平【五】  通正【一】  天汉【一 以改国号汉改元】   光天【一 是年复国号蜀】
  顺正公衍本名宗衍建少子封郑王立为太子以戊寅嗣立在位七年乙酉降于唐军遇害改元二
  干徳【六】  咸康【一】
  右前蜀二世三十五年建号十八年
  岐秦忠敬王李茂贞本姓宋名文通深州博野人唐末赐姓名为凤翔节度使进封岐王唐亡建国号制仍奉唐天祐正朔后唐同光二年改王秦薨
  吴【杨氏】
  太祖武皇帝行宻庐州合肥人唐末有淮南进封吴王以天祐三年薨
  烈祖景皇帝渥太祖子以天祐三年丙寅嗣称农王戊辰张颢徐温遣人弑之在位二年仍称天祐二【四年五年】髙祖宣皇帝隆演景帝弟以戊辰嗣称农王庚午进封吴王己卯即吴国王位在位十一年仍称唐天祐九【自六年至十五年】改元一
  武义
  睿皇帝溥宣帝弟以庚辰嗣吴国王位丁亥称帝在位十六年丁酉禅于南唐尊为让皇帝明年殂改元四顺义【六】  干贞【二】  太和【六】  天祚【三】右吴四世四十六年建号十八年
  南唐
  烈祖光文肃武孝髙皇帝升本名知诰吴王恪之后生于徐州仕杨氏封齐王以天祚三年丁酉受禅都金陵在位七年癸卯殂改元一
  升元【七】
  元宗明道崇徳文宣孝皇帝璟初名景通烈祖长子封齐王以癸卯嗣立戊午改称国主去年号奉周正朔在位十九年迁南都殂改元三
  保大【十五】  中兴【旋改交泰】 交泰
  元宗即位未逾年改元太常博士韩熙载上疏曰逾年改元古之制也事不师古弗可以训时虽可其奏而制书已行竟不能从
  吴王煜初名从嘉元宗第六子封吴王以辛酉嗣立于金陵在位十三年乙亥降于宋后三年殂唐祀始絶
  右南唐三主三十九年
  南汉【刘氏】
  髙祖天皇大帝防本名岩其先上蔡人圣武帝谦之子烈宗襄帝之弟隠唐末为清海节度使隠卒岩嗣立以丁丑岁称帝国号越寻改称汉在位二十三年辛丑殂改元三
  干亨【八】  白龙【三 以白龙见改元】    大有【十四以筮易得大有纪元】
  五代史干亨九年白龙见南宫三清殿改元白龙又更名龙天门应龙见之祥
  殇帝玢本名度髙祖长子封秦王以辛丑嗣立二年癸卯为弟晋王熙所弑改元一
  光天
  光天元年博罗县妖贼张遇贤自称中天八国王陷循州后入南唐境败死伪元一
  永乐
  中宗文武光圣明孝皇帝晟本名熙髙祖封晋王以癸卯弑玢立在位十四年戊午殂改元二
  应干【旋改干和】 干和【十四】
  南越王鋹本名继兴中宗子封衞王以戊午嗣立在位十四年辛未降于宋后数年殂改元一
  大宝
  右南汉四主建号五十二年通前烈宗六十七年
  闽【王氏】
  太祖昭武孝皇帝审知光州固始人唐末其兄潮引兵据福建潮卒审知嗣立梁封闽王以后唐同光三年薨子延翰嗣立称闽国王为审知养子延禀所杀立延钧惠宗齐肃明孝皇帝鏻本名延钧太祖子以丙戌嗣立癸巳称帝三年乙未为子继鹏所弑改元二
  龙啓【二】  永和【一】
  康宗圣神英睿文明广武应道大孝皇帝昶本名继鹏惠宗子封福王以乙未自立在位五年己亥为审知少子延羲所弑改元一
  通文
  景宗睿文广武明圣元徳隆道大孝皇帝曦本名延羲太祖少子以己亥弑昶自立在位六年甲辰为其臣朱文进所弑改元一
  永隆
  闽景宗即位改元国人相谓曰可谓大昏元年
  福恭懿王延政太祖子封富沙王以景宗永隆五年癸卯称帝于建州国号殷明年景宗遇弑乙巳复国号闽寻降南唐迁于金陵改元一
  天徳【三】
  右闽六主五十五年建号十三年
  后蜀【孟氏】
  髙祖文武圣徳英烈明孝皇帝知祥邢州龙冈人以唐同光中守西川长兴四年封蜀王甲午称帝殂改元一明徳
  楚恭孝王昶本名仁赞髙祖太子以甲午嗣立在位三十一年己丑降于宋至汴殂仍称明徳三改元一广政【二十八】
  右后蜀二世四十一年建号三十二年
  吴越
  武肃王钱镠杭州临安人以唐末有两浙进封越王改王吴梁封吴越王唐进封国王长兴三年壬辰薨改元四后臣于中国始不称年号
  天宝   宝大   宝正【宝一作保正一作贞】
  广初
  通鉴考异曰阎自若唐末泛闻録云同光四年京师乱朝命断絶镠遂僭大号改元保正明年唐明宗使命至乃去号复用唐正朔纪年通谱云镠虽外勤贡奉而隂为僭窃私改年号于其国其后子孙奉中朝正朔惭改元事及钱俶纳土凡其境内有石刻伪号者悉使人凿去之惟西湖落星山塔院中有镠封此山为落星宝石山伪诏勒之于石虽经镵毁其文尚可读后题曰宝正六年岁在辛卯明宗长兴二年也其元年即天成元年也好事者或传曰保正非也余公绰闽王事迹云同光元年梁策钱镠为尚父来年改宝正元年永隆三年吴越世宗文穆王薨林仁志闽王啓运图云同光元年梁封浙东尚父为吴越国王寻改元宝正长兴三年吴越武肃王崩子世皇嗣永隆二年吴越世皇崩子成宗嗣公绰仁志所纪年岁差缪然可见钱氏改元及庙号故兼载焉至今两浙民间犹谓钱镠为钱太祖今参取诸书为据愚案温公通鉴及目录止载宝正一号而玉海载有天宝宝大寳正广初四号薛氏甲子防纪谓天宝改于戊辰唐天祐三年朱梁之开平二年也宝大改于甲申唐同光二年宝正改于丙戌天成元年也广初则不辨何岁所改旧武原志载土中得朱府君墓志末题宝大元年岁次甲申其为钱氏所改无疑天宝改元之岁则唐室初亡诸镇犹称天祐天复余则尽禀梁正朔钱氏即夜郎自大乌得遽有年名正史无征姑书以备考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