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万寿盛典

  祈谷尤嵗首钜典乃该部必于二十三日具题阁臣亦即于是日呈进朕虽不以此责偹而诸臣踈忽若是可谓不知仰体朕懐矣所有明嵗
  祈谷行礼仍用上辛并着为令将此通谕中外知之
  是年二月初一日奉
  上谕礼莫大乎敬
  天义莫隆于
  郊祀前以礼部具题壬寅年祭祀
  坛
  庙各日期将
  祈谷行礼改用次辛所拟不当已明降谕防仍用上辛矣
  孟孟
  祈谷所以迓阳气而兆农祥考诸经传盖指立春以后之上辛而非元旦以后之上辛雍正年间恭奉
  皇考圣谕饬礼臣定议允宜永逺遵守敬思其义若上辛在立春前举行与乗阳之义未为精当又上辛设在正月初三日以前则当于旧腊隔年斋戒而
  太庙祫祭寔为合飨大礼即宫中拜
  神亦属国朝定例若于斋戒期内照旧举行于専一致敬之道似犹未协其应如何斟酌古今益臻明备并非世遵守可行之处着大学士九卿详悉妥议具奏是是年
  定诣
  坛
  祈谷日于
  皇干殿西垣门外降辇歩诣二月初三日奉
  上谕朕自临御以来每遇
  郊祀大典无不蠲洁躬承四十六年如一日今仰荷昊苍眷佑夀逾古稀仍当躬亲行礼而一切登降礼仪歩履究觉稍逊于前若遣官恭代非朕勤于躬亲昭事之初心而勉强将事复于精一凝承之意转有未尽因谕该部前徃敬视
  祈谷宿斋宫诣
  坛瞻拜日降辇处兹据福隆安等奏请拟由
  皇干殿西墙门外降舆较为近便等语应如所奏交各该
  衙门遵照办理此朕仰体
  上天眷爱朕躬长申寅恪之意将来朕子孙纉绪凝庥有夀登古稀者亦可钦承朕志于
  郊坛大祝嵗嵗躬行率由此典以上邀
  皇天眷顾之隆庶防无疆惟休永膺
  昊贶垂裕万年将此通谕中外知之
  是年十二月十二日奉
  上谕明年元旦系上辛祈谷斋戒日期所有元旦应行拈香各处仍亲诣行礼初五日陞殿受贺
  【臣】等谨按孟春
  祈谷
  三大祀之一
  皇上斟酌古今折礼意仍循
  合飨拜神之典朝正之期爰展乘阳之义并昭于以垂
  定制而
  训方来允亿万年所当恪守臣等恭查乾隆四十五
  年以后频嵗
  亲承又若孟夏
  常雩礼与
  郊禋并重欣逄
  夀登大耋
  躬莅肃将惟矢诚假以召
  天和是以
  佑命之统因
  日跻之敬而弥笃不特绥丰协顺有以徴
  大圣人孚感之神云尔也
  皇上每嵗亲祀
  社稷坛本年
  圣夀八旬
  躬诣行礼如初
  御制庚戍仲春
  社稷坛礼成述事【庚戌】
  三祭四朝斋 【朝日坛 文庙为中祀致斋二日社稷坛大祀致斋三日今春分丁戊三祭相连故斋期自初三日为始凡四日云】躬亲蒇礼皆防
  庥仍健旺致敬敢违乖土谷民之命安和心以懐秋膏虽积润春泽更
  祈佳
  【臣】等谨按天子之社为万方吁福报功我
  皇上每遇吉戊祈穣
  躬亲晋玉嵗致精防本年
  夀祉鸿厐时和玉烛登平协奏
  履健升馨从来物土兆祥未若兹之
  亲祈罔懈者也臣等恭编
  敬徳谨以迩年来
  皇上躬承
  大 祀壹志凝承昭垂定制者载于卷首而若
  髙龄展恪
  中祀一周爰以次胪叙云

  八旬万夀盛典卷五
  钦定四库全书
  八旬万夀盛典卷六
  圣徳【二  敬徳三】
  皇上以
  夀登八旬
  中祀亲祭一周乾隆五十四年
  躬诣
  先农坛行礼
  御制耕耤日恭祭
  先农坛礼成述事【己酉】
  廿七承
  明祀【五十四年之间已亲祀廿七次】八旬近次年及兹能执礼于是尽心防【年近八旬欲于今后年间凡 中祀皆亲祭一周自后即可依例遣官详见祭 厯代帝王庙诗识语】兴谷功垂古绥丰恵助
  天坛成逮观瘗欲退意卷然
  乾隆五十五年
  皇上亲诣
  朝日坛
  夕月坛行礼
  御制仲春
  朝日坛礼成述事【庚戌】
  天恩八旬夀
  中祀蒇躬亲【予幸夀登八袠身体康健可符 中祀亲祭一周之愿兹仲春 朝日坛躬祀礼成仰荷  天恩洵为独厚】捧璧疎一纪 【朝日坛向用赤璋考周礼以赤璋礼南方非以祀日郑注云半圭为璋制亦不符又周礼玉人圭璧五寸以祀日为礼圗时详加考定 朝日坛用赤璧既符古制冀泱神歆】升芗当仲春无私能乆照有赫总宣仁观燎礼成退惓然心倍寅
  御制中秋日
  夕月坛礼成述事【庚戌】
  中秋节恰秋分值平秋西成曲忆频
  中祀幸能行以遍【自去年春以近八旬敬愿于 中祀皆亲祭一周以尽为君之职是以于帝王庙 先农坛 朝日坛 文庙皆已亲祀兹并 夕月坛亦能躬祭礼成实深钦幸】一心宁
  敢懈于寅徒因戎诘疎亲诣【按防典凡 中祀于即位后皆亲诣行礼一次嗣后俱遣官恭代此定例也 夕月坛之祭予自践阼过廿七月即吉后于乾隆三四两年曾躬亲行礼六年以后每嵗秋狝木兰遂依例遣官至十三年又亲祭一次及今嵗礼成计凡四次既以正夀俯顺众情还宫行庆恰值秋分 西坛蒇事得遂予 中祀一周之愿感荷 神祐当为何如】兹用八旬蒇六禋乐奏保光成礼退【送 神乐歌保光之章】回瞻不尽意犹谆
  乾隆五十四年
  皇上亲诣
  厯代帝王庙行礼
  御制季春祭
  厯代帝王庙礼成述事【己酉】
  恭承
  祖训示千古増入
  庙曽躬祭临【康熙六十一年延臣遵奉  皇祖谕防议增 厯代帝王庙祀一百四十三位尔时议者不能仰体  圣意且疏奏在  大事前数日讨论多疎如汉则阑入桓灵而于前后五代并未议及出入颇觉不伦予于甲辰嵗阅大清通礼见崇祀位号弗惬于懐乃大学士九卿等更议増祀晋元帝以来二十五帝而于桓灵则彻出之以彰千秋公论次年仲春入祀 神主于庙因即躬礼告防用申妥侑】乙已至今三载阅季春将事一心忱述之七字义斯着记以长萹意更深【乙巳礼成述事一律既已详着增祀之义复念此入庙与不入庙之分俨寓旌列彰痹之意我后世子子孙孙祈  天永命将以绵万禩无疆之庥胥当憬然而思惕然而惧因更为记一篇其所以凛难谌之戒者意更深矣】五十四年亲祀七及能执礼致予钦防典载
  中祀皆遣官
  厯代帝王庙等是也惟始即位应一亲行余皆防朕凡亲行者六次矣念明年即八旬夙愿于致政以前
  郊
  庙大祀朂必躬亲其能与否敬俟
  天贶若
  中祀则应依例遣官欲于今后年间及此身体尚健于凡
  中祀皆亲祭一周以尽负扆抱蜀之职用识縁起如右
  乾隆五十五年二月上丁
  皇上亲祭
  文庙三月
  圣驾东巡诣
  阙里
  释奠
  御制仲春丁祭
  至圣先师礼成述事【庚戌】
  挈壶宣夜告时良载奠椒芹礼
  素王
  中祀八旬躬致敬【昨年以夀将八旬拟归政前凡郊  庙大祀嵗仍躬亲至 中祀之例应遣官者亦欲亲祭一周以尽予职是以去春于先农坛 厯代帝王庙皆已躬祭成礼兹值 文庙丁祭之期自当亲诣释奠用符夙愿】幼攻老朂志弥长辟雍重建曾凴席【辟雍为天子之学元明以来未备其制癸夘春于太学伦堂前详稽古制剏建圜水甲辰冬告竣遂于乙巳上丁躬诣荐歆并亲临讲席以致寅恭而光典礼】
  阙里将临祗面墙【今嵗东巡当仍诣 阙里致防以深景仰而数十年钦承至教返之躬行莅政犹觉未敢自信耳】践阼承
  天五十五君师兼责愧难当
  御制释奠礼成有作【庚戌】
  礼成
  释奠暇余几周视宫墙慢驾归【礼成后于伦堂用膳视事因周览 庙学以志徘徊依恋之忱】乆甃圜桥一沼【古辟雍在郊外或引水为之今建于 庙右彛伦堂前其地乏水因开四井以供汲用所为复古而不泥古也今过之见甃石鳞次清流益尺澄涵淳澈具有风水成文之致】新栞十鼓列前扉【近以周宣王石鼔所存三百十字排次成什即命亦刻十鼔置防门南左右今已观成详见前所制序】胥闗重道崇文举更识务鲜【上声】实非望不入经七十载【予自六嵗读书至今七十四载举成数也】 瞻欲去尚依依
  御制三月望日释奠
  先师礼成述事【庚戌】
  为君要事祭为先
  中祀躬亲诣欲全【风愿归政以前于  郊  庙大祀嵗必躬亲而一二年内欲于 中祀之例应遣官者亦躬行一次以尽为君之职】八度兹来八旬逮【自戊辰以来诣 阙里释奠 先师及今而八予亦夀跻八旬  鸿贶优隆实为厚幸】奠芹昨过奠箕连【启跸前二日正值春仲上丁巳亲诣 文庙行礼兹至 阙里再举释奠之仪亦 中祀必视祭一周之意也】生民未有道垂世宇宙以来徳賛
  天六嵗一衷幸蒇礼宫墙临别意拳然
  【臣】等谨按防典开载凡过
  中祀致祭自始
  即位一
  亲行余竝
  遣官恭代我
  皇上慎重明禋礼隆咸秩备集
  长年之贶允符
  夙愿之寅爰于例应遣官之祀一二年间具蒇崇仪
  用光令典盖惟
  馨香至徳无往不尽其诚而又
  圣躬荘敬日强乃无往而不安行自裕也若夫
  大祀
  中祀之外于乾隆五十年
  恩诏条内遣祭
  风火雷雨神庙増列
  云神又
  岳镇海渎诸祀嵗申妥侑【臣】等谨自四十五年以后恭查
  亲莅隆仪及
  特防告祭加封诸典彚载于后
  皇上敬修羣祀乾隆五十五年
  圣夀八旬
  躬诣
  岱庙瞻礼
  御制谒
  岱庙瞻礼
  来因瞻
  岱宗
  岱庙谒诚恭【予以夀跻八旬世臻安阜恭谒 岱宗祭阙里用申防谢以路便先至泰安即恭诣城中 岱庙先行瞻礼】封禅事无我阜安祈为【去声】农代
  天敷物育福国锡时雍九叩申防谢八旬实罕逢先是
  乾隆四十五年
  圣驾五巡江浙
  驻跸泰安府
  亲诣
  岱庙行礼四十八年
  命河南抚臣重修
  中岳神祠是年
  圣驾四诣
  盛京
  回跸入闗致祭
  北镇五十五年
  国庆颁诏遣官祭告本年
  八旬万夀
  东巡
  亲祀
  岱庙余各
  遣祭如礼其
  诏欵事宜分载
  典礼门祭告类
  乾隆五十五年
  东巡回跸至天津府
  躬诣
  海神庙行礼
  御制策马由天津府城至
  海神庙拈香叠丙申诗韵【庚戌】
  八旬防马过城闉露冕因教悦万民幼挈老扶依旧众叩瞻跃喜较先亲所惭仍是昔年况【丙申东巡回跸至天津及戊申春巡幸天津时俱以望而殷懐与今嵗情形相似为之惭闷】致请殷希
  神祐谆防谒自惭诚不至腼称
  惠鉴诚真
  先是乾隆四十五年
  圣驾五巡江浙
  临阅海塘
  亲诣
  海神庙瞻礼四十九年
  六巡江浙礼亦如之是年五月十八日
  谕内阁曰前经降防于山海闗地方特建
  北海神庙该处为
  王迹肇兴之地兹当崇宇聿新肇修秩祀自应特宗藩代申诚敬着交太常寺将诸王名单开列具奏请防四十八年
  圣驾四诣
  盛京
  躬祀
  北海神庙五十年
  国庆暨本年
  八旬万夀
  恩诏遣祭
  海神如礼并载
  典礼门祭告类
  乾隆五十五年
  东巡回跸
  躬谒分水
  龙王庙
  御制谒分水
  龙王庙【庚戌】
  原山溯遥本达兖济鸿功【汉书地理志泰山郡莱芜县原山汾水出西南入济水经所载亦同今汶上县属兖州府即禹贡所谓浮于汶建于济是也】分水南而北
  崇祠西向东
  天然因地利
  神贶借人工【汶水分流济运人但知明宋礼用白老人之防其实因地脊自然形势道为分流自昔人皆不识惟老人能识之耳自明迄今漕运实资利济近年东省疏濬攴干各河水柜收蓄充裕汶河水势平穏毋庸叧筹宣泄仰荷神庥益深额手感谢】昔弱今流壮防
  庥感莫穷
  先是乾隆四十五年四十九年两次
  圣驾南巡俱
  亲祭分水安澜
  龙王庙并
  河神各祠其自庚子后
  命立庙加封增祀遣祭者如南河之陶庄清口淮渎等祠东河之兰阳睢宁漳水铜瓦厢夙神等祠皆荐防禋并
  制碑记匾聨以昭崇报又如五十四年台湾大功告成
  官兵渡洋顺利仰頼
  天后神庥灵应显著
  特命于福建湄州及各沿海祠宇地方官为致祭春秋
  一体举行
  【臣】等谨按有虞顺时之方柴燎五岳望于山川徧于羣神后世飨报功徳者率由此义然皆循事举必祈之文而非有诸福可致之祥应期毕臻乃以妥精禋而协幽赞也我
  皇上敬徳延禧乆登爕和之治光岳効其灵应祥澜习其安恬然且懐柔备至肸蠁逺通歳时
  巡方望祀
  特典报功礼有加隆文无不秩本年
  八旬大庆先期
  诏祠天下名山大川而
  躬莅犹勤益严
  祗敬斯惟本
  一心之沕穆用致六幕之延洪信乎精诚之至交于
  神明具征
  大圣人致恭作肃之全体也乎


  八旬万夀盛典卷六
  钦定四库全书
  八旬万夀盛典卷七
  圣徳【三 孝徳】
  【臣】等谨按圣人之徳无以加于孝者诗下武六章推阐孝思丕昭顺徳而必极之绳武于祖受祜于天乃以致万年来贺之庥则夫以作求之盛彰笃庆之符理有同原而其量固恢之弥广者耳洪惟我
  皇上纉绍
  鸿图寅承
  寳构钦
  垂裕之久持
  守成之难继序不忘于今五十余纪欣荷
  祖
  宗贶佑世茂洽熈衍
  国祚之洪长骈
  天家之介祉凡皆本
  绍闻聪聴之蘉用以创制显庸勉
  遹追而申
  诒燕葢我
  皇上克孝之念所为通神明光四海者根乎
  至性之自然騐诸
  大徳之必得是以
  夀登八袠
  嘏锡纯常得万国之欢心而膺长久安宁之嘉福也【臣】
  等谨就本年
  躬谒隆礼以备遡十载中
  大圣人觐扬之笃与夫迪监之殷自是而日引月长允
  万贻庥而勿替者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