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法律资料辑存


  ●刑统赋疏通例编年

  说明:《唐律》为宋承袭,修订而称《刑统》。宋人傅霖写《刑统赋》,目的在于使吏便于掌握刑法的意旨。沈家本曾指出:「在金元时颇重其书,故注家颇多。」(《刑统赋解跋》)元人的注解著作,沈氏《枕碧楼丛书》收入四种:《刑统赋解》、《粗解刑统赋》、《别本刑统赋解》和《刑统赋疏》。见于载录的还有《刑统赋释义》、《刑统赋注》等。其中元顺帝时吴中沈仲纬所著《刑统赋疏》特具体裁。此书「取傅赋而为之疏,疏文后每条有直解、通例二门。所云通例者皆取元一代条例为之证,是深有裨于《元史刑法志》者也。」(黄荛夫《刑统赋疏跋》)
  今将《刑统赋疏》通例一一录出,并按年次编排标点,共得一百六十四条。逐条查对了《通制条格》和《元典章》,确知其中的大部分不见于两书,而是沈仲纬录自当时公牍中的元代法律的另见资料。自然,从至治三年正月起(即自一百三十四条起)的各条内容,更是全部不见于前此编成的《通制条格》与《元典章》的。这些数据涉及许多方面,很有价值。
  本件编订时采用《刑统赋疏》的《枕碧楼丛书》刻本。刻本错讹较多,南京图书馆藏有此书「鄀庐瓯江钞本」,可据以校正若干错字,一般用方圆括号标明,不出校记。但该钞本讹误亦复不少,似非善钞,因而仍以刻本作为底本。每条末尾圆括号内数字即刻本叶数。迄至一百三十三条,凡见于《通制条格》与《元典章》者,均已与两书相应文字校对,也用方圆括号表示校改,并加案语说明。未加此类案语者,均为另见资料。个别条文见于《永乐大典》所录《成宪纲要》,同样进行校改。有几条纪年有误,也已加按语订正或存疑。第一百六十至一百六十四,这五条原文未署日期,今置于编末。现在,原文大致可以读通,但仍有个别地方文字上显然有讹,因校勘无据,姑存原貌。全编存在的问题不少,请注意并予指正。

  中统元年八月,中书省刑部平阳路申:贼人张海苟夤夜在 【[钞本作入]】 于郭兴家殴打,郭兴却用车脚于张海苟脑后还打破伤身死。既系事主因贼拒捕殴死,别无定夺。(六二下—六三上)
  至元二年七月十一日,出征日本国新附军一人将自己指头三个剁了作残疾,推避不出征。枢密院奏准敲了。
  【案:忽必烈初征日本在至元十一年,疑此条纪年有误。】
  至元三年二月,刑部送法司检旧例,有所憎恶而造厌魅又造符书咒诅欲以杀人者,各以谋论减二等议断。王鹏与已死马阇通奸,厌魅伊父耿天佑,欲令身死,决一百七下;造厌魅人冯珪自首,量决五十七下;引领阥阦人刘显决四十七下。(三一下)
  至元三年七月二十三日,监修官呈捉获跳过太液池围子禁墙人楚添儿,状招于六月二十四日带酒见例讫,上墙望见潭内有船 【[钞本此处多一打字]】 采莲蓬跳过墙。(五五上)
  至元三年七月,左三部呈,上都路梁重兴为母病割肝行孝。合依旧例,诸为祖父母、父母、伯叔、兄姐、姑舅割肝剜眼腐骨之类,并行禁止,无避伤残。(二七上)
  至元三年七月,刑部议得:于驹儿所招,因为刘帖儿将父于二打死,捉获用绳子缚住,本人将绳解开,欲行逃走。于驹儿用桑棒打折肷肋,捉送到官,解后身死。即系应合杀捕之人,难议治罪。都省准拟。(一二○上—下)
  至元四年五月,中都路樊旻殴打和你赤,法司检旧例:诸犯徒应役而家无兼丁者,徒一年,加杖一百二十,不居作一等加二十。若徒年限内无兼丁者,总计应役日及应加杖[数]准[折]决放,徒一年一百二十,徒一年半一百四十,徒三二年一百六十,徒二年半一百八十,徒三年二百。(五○上一下)
  【案:此条见《元典章》卷四四,刑部卷之六,《诸殴拳手伤殴人》。文有删略。樊旻,《元典章》作樊兴。此条脱误据《元典章》校改。】
  至元四年十月,中书省奏准职官承荫条画内一欵:诸承荫者,孙降子一等。(八三上—下)
  【案:至元四年十月中书省奏准的「职官自一品至七品承荫叙用条画」,见《元典章》卷八。】
  至元四年,断过象家奴用■〈发刂〉刀■〈贸刂〉开张受家屋墙入,至事主知觉,用■〈发刂〉刀将妇扎伤。法司拟即系窃盗知觉弃财,财主追捕,因相拒捍,伤杀事主,不同强盗伤人,断一百七下。(四四下)
  至元五年二月,上都路警迹李买住二次偷讫事主彻列思等衣服,又因断役库曝晒物件,节次盗讫金系腰作子罪犯。法司拟偷彻列思衣服累并不加重,止据偷窃官库金系腰估钞刺臂。(一二一下—一二二上)
  至元五年二月,部议平阳路夏县奥鲁军李大于郑县令面上打讫一拳 【[钞本作下],】 有伤,系殴伤品官,比凡人加等,决五十七下。(一二九上—下)
  至元五年,右三部定拟禁断军器:甲私有全副者处死;不成副杖五十七下,徒一年;零散甲片不堪穿吊者,笞三十七下;枪或刀或弩私有十件者,处死;五件以(下)[上],杖九十[七下,徒三年];四件以下,杖七十七[下,徒二年];各不全,减等。(五六上—下)。
  【案:此条见《元典章》卷三五,兵部卷之二,《军器隐藏隐藏军器罪名》。文有删略。显有脱误处据《元典章》补正。】
  至元六年九月,冀州贾信为男贾三不由教令,将妻休弃,用镢柄殴打,因伤邂逅身死。若使坐罪,以子责父,恐伤人伦,免罪。(一○一上)
  至元六年十二月,户部议得:但为婚因姻,须立婚书,明白该写元议聘财。若招女婿,指定养老或出舍年限,其主婚保亲媒妁人等画字,依理成就其亲。(三二下)
  【案:此条见《通制条格》卷三,《户令婚姻礼制》。文有删略。】
  至元七年正月,尚书省刑部呈:苏三十五因与周仲义驱男来的相争,于本人不应 【[钞本作使]】 处用曲睐招招瓦死。即系良人因鬬殴杀他人奴婢,拟杖一百七下,仍追烧埋银五十两给付苦主。都省准拟。(九一上)
  【案:此条见《元典章》卷四二,刑部四,《杀奴婢娼佃良人杀驱》。文有删改,文意有不明处。《元典章》文字是:「至元七年中都路申:苏三五于至元六年八月初一日与周仲义驱男王小狗相争捕肉,将本人用肐膝于不便处踢死。法司拟良人殴伤他人奴婢,减凡人二等,合徒四年,依例于本人名下征银五十两。部拟量决一百七下,征银,呈省准。」】
  至元七年十月,礼部检旧例:尊贤贵德,怀孟路总管杨少中曾任参政,系前执政,申部文解,合止署姓不书名。(四九上)
  【案:此条见《元典章》卷一四,吏部卷之八,《公规二行移执政官外任不书名》。文有删略。】
  至元七年闰十一月,尚书省刑部济南路申:孙平告妻阿杨先与董重一为妻生男拾得,其父身死,改嫁与平为妻,次后本妇病故殡埋。有前夫子董拾得所犯拟决四十七下,阿杨骨殖于孙平坟内埋葬。(七○上—下)
  【案:此条见《元典章》卷三○,礼部卷之三,《礼制三葬礼移葬嫁母骨殖》。文义有改动。原文是「至元七年闰十一月廿三日,尚书省刑部来申:孙平告妻阿杨在前与董童二为妾,身故殡营了当,董童二男董拾得盗元葬骨殖。取问得董拾得招状乞,明降省府,相度董拾得状内,别无恶心,止为伊母于继父孙平家内身死,虽有生到同产,别无已后祭祀儿男,此上将伊母阿杨骨殖偷掘,于伊父董童二形像一处埋葬。量情四十七下,将孙阿杨于元立坟内依旧葬埋。仰依上施行。」】
  至元七年,断过李狗儿射鹿误将刘仲义射伤身死,却不收赎,断四十七下,减半征烧埋银。(八下)
  【案:此条见《元典章》卷四二,刑部卷之四,《诸杀一过失杀射鹿射死人》。文删略较多。《元典章》原文为:「大安州申:奉到中书刑部至元七年四月二十一日符文,为李猪儿首告因射鹿将刘伴叔误射伤身死,伊父刘福要讫人口车牛地土等物,为此追征车牛人口地土给付李猪儿,亦将本人断讫四十七下,减半征烧埋银两给付收管。」】
  至元(七)[八]年条画内节该:诸色目人同类自相昏姻者,各从本俗法。钦此。(八八下)
  【案:此条见《元典章》卷一八,户部卷之四,《婚姻婚礼嫁娶聘财体例》,日期署至元八年二月。原件共六款,此系第六款。文有删略。「诸色目人」,《元典章》作「诸色人」。】
  至元八年三月,刑部与户部议得:强窃贼盗讫事主金银必虽估赃定罪,既是金银开禁,官无平准定价,听从民价 【[钞本作便]】 买卖,所估价值,拟合照依贼人犯处当时市价定罪。(九八上—下)
  至元八年五月,上都路留守司赵万驴为妻李七哥抵触母亲,将本妇心胁伤讫身死,决七十七下。(九四上)
  (皇)[至]元八年九月,部检旧例:诉讼人皆不得于本争事外别求余事,摭拾见对入及本勘官吏。若实有干己,候本宗事结绝,别行陈告。(四○下—四一上)
  【案:此条见《元典章》卷五三,刑部卷之十五,《诉讼告事状外不生余事》。文有删略。「皇元」系「至元」之误。】
  至元八年婚姻条画内节该:有妻更娶妻,虽会赦,离之。钦此。(四二下)
  【案:此条见《元典章》卷一八,户部卷之四,《婚姻婚礼嫁娶聘财体例》第四款,又见《通制条格》卷四,《户令嫁娶》。文有删略。】
  至元九年,断过高万奴相扑打死张歪头,这便是以共戏致死,和同减鬬杀伤二等。刑部拟九十七下,[仍征烧埋银五十两给主。](八上)
  【案:此条见《元典章》卷四二,刑部卷之四,《诸杀一戏杀因戏杀人》。文有删略。方括号内文字据《元典章》补。】
  至元十一年二月,刑部断过:大都路张阿散状招有潘贵等买吃角子烧饼,不肯还钱,将父张来兴用棍棒打伤,以此将潘贵衣领紧扼拖赴宛平县陈告,气绝身死。决七十七下,追烧埋银。(六八下)
  至元十四年十一月初一 【[《条格》作二]】 日,中书省奏:百姓人家女孩儿每嫁与了人家奴婢做媳妇多有,生的孩儿每,俺每合做良人么道,那使长却道合做奴婢,这般争差不便当的一般。俺每商量得,今后禁治良人家女孩儿并不得(人)[嫁]与人[家]驱口为妇(嫁),若是嫁与的,便做奴婢,这般商量定也。奏呵,(奏)[奉]圣旨:道得是也。钦此。(九二上)
  【案:此条见《通制条格》卷三,《户令良贱为婚》。文有改动,显误处据《条格》订正。】
  至元十五年十二月,留守司在禁流囚纪买儿反狱在逃,复获在官。部议:反狱贼人纪买儿打伤狱卒,合行重死。(一一五上)
  至元十七年八月,济南路申:柳温因疯病举发,游走指骂亲母阿李,用木窗棂一条于阿李脑后打讫一下,实时身死。部议:虽因风狂,终犯逆死。(一一○上)
  至元十七年十月,户部呈:卫辉路李秀告[贴]户程玉将男程暗住军籍内漏报,(役)[投]充(军)[车]站户[计]。既然得军籍(正)[止]是漏(了)[丁],终是原签正军。程玉亲男程暗住拟合与(程玉)[李秀]依旧同户当军,别行补拨车站身役。(一一九下)
  【案:此条见《通制条格》卷二,《户令户例》。文有删略。显有脱误处今据《条格》补正。「既然得军籍,正是漏了,终是原签正军」,《条格》作「虽己未年漏报程暗住姓名,止是漏丁,终是元签正军。」】
  至元十九年六月十九日,刑部呈:官吏取受,事有枉法不枉法,赃有多寡,拟合量其所犯轻重,赃物多寡,斟酌科断黜降。与财者枉法,减受钱人一等,不枉法者减罪二等;首者原罪,不首者依上科断。都省议得:取受罪名,御史台已有奏准断例,仰钦依施行。(一九上)
  至元十九年,断过弓兵赵九因射禽虫,不妨树枝,误射马站身死。部议:过失收赎,思虑不到,议拟从轻。(八上—下)
  至元二十年十月,河南府贼人孙霸王等反狱在逃,本路总管乐少中于百日限内将贼人全获。刑部议得:本路正官、首领、官吏、提牢官、司狱等,既总管乐少中限内全获贼人,拟合免罪。都省:准拟。比限内捕获,自能免罪。(一一四上)
  至元二十一年七月,钦奉圣旨节该:所(夫)[在]重刑每上下半年亲行参照(之按)[文案],察之以情,当面审问,答无异词,行移本路总管府结案,申部待报。仍仰提刑按察审过起数(服审又将)[复审文状],申御史台推鞠,若是关人众卒难归结者,移委附近不干碍官司再行磨问实情,若更有可疑,亦听复行推问,无(故)[致]寃枉。其余罪囚亦亲录问,若有寃滞,随即改正疏放。宣慰司、转运司(若)[并]其余衙门罪囚,一体施行。(一○三下)
  【案:此条见《元典章》卷六,台纲卷之二,《体察察司体察等例》,系至元六月二日件,共例三十一款,此为第四款。文字稍异,显有脱误处,今据《元典章》补正。宣慰司,《元典章》作统军司。】
  至元二十四年二月初四日,薛彻平章等奏:一个军人的三个 【[原作千,据文义改。]】 奴婢,两个做一心,一个根底杀了有。体例里为首的根底礼彻里合教入去(银)[根]底打了,他使长根底分付与的体例,他的使长三个 【[原作千,钞本作十。]】 奴婢有,一个杀了也,又一个更教偿命呵,我的气力消乏了么道有。奏 【[原作奉,据文义改]】 呵,奉圣旨:那般呵,那里中!这般大疆封则仰他的气力甚么,依札杀者。(一○八下—一○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