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志存记录
- 革除遗事
革除遗事
又有北平都指挥孙狗皮者,徐州人,革除年间有战功,以忠义闻。后永乐初降百户。
○楼琏
楼琏,字士连,金华人。尝从宋濂学。洪武中,以儒士召主宣宁、仁寿二县簿。革除君嗣位,屡下诏求贤。琏以文学举, (「琏以文学举」,「琏」原作「濂」,据明钞佚名国朝典故本改。) 入翰林,侍讲经筵,官至侍读。
靖难师定京城,文庙命方孝孺草诏,孝孺哭且骂,授之笔,掷诸地,曰:「身可死,诏不可草。」改命琏为之。方入见时,孝孺受凌迟之刑未毕,琏惶惧受命,归而愤叹。妻子问之, (「妻子问之」,「妻」原作「妾」,据明钞佚名国朝典故本改。) 曰:「得无伤方先生邪?」琏愧曰:「我受刑尚可,正恐累及尔辈耳。」逡巡间,一家皆自经死。
○刘有年
刘有年,字大有。其先本庐陵人,元季徙家沅州。洪武中,以明经起家,擢监察御史。学行焯焯有称。寻以辞官养母忤旨,谪通州摆站间,于州故家得仪礼逸经十八帘,上之,诏藏秘阁。建文即位,复起太平府知府。
文庙入正大统,以不肯迎驾谪云南。丙子之春,与王绅遇,以道义相勖。黔国公知其贤,遣诸子从学,且荐于朝。及交址平,起为交址按察司佥事。其卒也,尚书黄福诔之曰:「江湖胸次,洙泗规模,文宗韩柳,学本程朱。」其为名流所推如此,惜欠革除君一死耳。
○郑居贞
郑居贞,徽州人。父潜,有文名,国初历仕路州同知。居贞丰颊美姿髯,从父官闽中,因从尚书贡师泰甫游。 (「因从尚书贡师泰甫游」,「师」原作「所」,据明朱当■〈氵眄〉国朝典故本改。) 洪武中,以明经举,授巩昌府通判,升礼部郎中,甚见重高帝时。终河南布政司左参政。坐累卒于南京。有文曰闽南集、关陇行稿、归来稿、随稿、桧庭稿。子孙因留福州瓜山。方孝孺之为汉中教授也,居贞以诗送之,曰:「翩翩紫凤雏,羽融备五彩,徘徊千刃冈,余音散江海。于焉览德辉,济济锵环佩,天门何嵯峨,羣仙久相待。晨沐晞朝阳,夜息饮沆瀣,如何复西飞,去去秦关外。岐山谅匪遥,啄食良自爱,终当巢阿阁,庶以鸣昭代。」又次韵寄孝孺:「阙下知名久,相逢值暮春。才华曾动主,论议每过人。汉水元通蜀,台州亦近闽。何时江海上,樽酒话西秦。 (「樽酒话西秦」,原脱「樽」字,据明钞佚名国朝典故本补。) 为问天台客,何时别草堂。千岩空剑气,万卷有虹光。为政惭吾拙。擒辞羡子良。方思歌伐木,深负咏甘棠。」孝孺亦尝赠之文,谓其为参政三年而去,吏民以不能留为憾。事在洪武二十三年。然其坐累岁月不可考书,或因孝孺之故云。
○魏泽
魏泽,字彦恩,应天府溧水人。有学行。累迁至刑部尚书。先是燕师南下,姚广孝请曰:「殿下至京,幸全方孝孺,杀此人则天下读书种子绝矣。」 (「杀此人则天下读书种子绝矣」,原脱「下」、「书」二字,据明朱当■〈氵眄〉国朝典故本补。) 上纳之。既至,建文帝亡,遂召孝孺,问曰:「我以周公匡成王而来,成王不在,当议所立。」对曰:「殿下既以匡王室而来,成王不在,当立成王之子。」忤旨,因有灭十族等语。上大怒,囚于狱。以广孝言未即杀,以次收捕其族党,每捕者至,辄欲服之,不屈,乃令尽诛之。泽是时谪为宁海典史,当捕方氏时,悉力保护,使免于辱,且资以行费。后过孝孺故居,有诗云:「笋舆冲雨过侯城,抚景令人感慨生,黄鸟向人空百啭,清猿堕泪只三声。山中自可全高节,天下难居是盛名,却忆令威千载后,重归华表不胜情。」闻者壮泽之义。
●革除遗事五
沐春
王绅
王稌
高逊志
唐愚士
钱芹
王艮
宋怿
○沐春
沐春,字景春,凤阳定远人。黔宁王沐英长子也。生未朞,母殁,鞠于外氏,长归就学。年十七即侍英征西番,明年,从征亦集乃,俱擒其渠魁。又明年,从征云南,历功先士卒。癸亥,还京师,遂掌禁旅。冬,江西寇僣号顺天王,扇诸郡作乱。春与征,奋勇先登,歼之。乙丑秋,授骠骑将军,佥后军都督府事。廷臣请试职,上曰:「是儿,我家人,非他比也,畀实授。」春剖决如流,尝录囚于烈山,审逆党于蔚州,奏释各数百人。壬申,英薨于云南,春往奔丧。起复,袭爵西平侯,镇云南,一遵父道。谓屯田为政要务, (「谓屯田为政要务」,「谓」原作「为」,据明佚名国朝典故本改。) 岁较多寡,严赏罚,穑功乃倍,馈饷以足。已而,缅酋暨东川夷相继作难,春命将授成筭,遂皆殄平。甲戌,春复平越嶲番寇。越州蛮阿资者, (「越州蛮阿资者」,「州」原作「用」,据清借月山房汇钞本改。) 先年倡乱,朝廷费数万之师,往往无功,春又平之。麓川宣慰思伦发为其下所图,戊寅四月,破刀千孟诸岩, (「破刀千孟诸岩」,「刀千孟」,清借月山房汇钞本及明史卷一二六沐春传作「刀干孟」。) 诛其罪首而释其余众。自是百蛮震慑,不复携贰。功闻,授征虏前将军,使尽平其地。九月十二日,春薨,年三十六。革除君震悼,加厚赙焉,谥之曰「惠襄」。
春,沉毅果敢,明识绝伦,在镇七年,辟田至三十万余亩,复民户至五千余。又尝凿铁池河,灌涸田数万亩,民受其利云。弟晟,袭西平侯。相传建文君之奔也,晟使人护之。或至西平侯第,然人亡有知者。
○王绅
王绅,字仲缙,金华义乌人。父祎,以文行重海内,与宋濂齐名。国初擢儒台校理,历起居,出判南康、临漳二郡,会修元史,召为总裁官,寻推翰林待制, (「国初擢儒台校理历起居出判南康临漳二郡会修元史召为总裁官寻推翰林待制」,原作「国初翰林待制」,脱二十七字,据清借月山房汇钞本补。) 使云南,仗节死。时绅甫十三,聪敏过人,落笔为文,沛然不可御。鞠于伯氏绶,事母何尽孝,及卒, (「及卒」,原作「父卒」,据清借月山房汇钞本改。) 衰毁踰礼。未几绶亦殁,绅独综理生业,茕茕忧患中而杰然负奇志。暇日益取经史百氏言,穷其旨归,纵横磅礡,出入上下,宋濂一见即器之曰:「王华川其有后乎!」一时俊杰多自服不逮。洪武二十五年,蜀献王闻其贤,驰书币聘致,待以客礼, (「待以客礼」,原脱「待」字,据明佚名国朝典故本补。) 俾教授蜀郡。绅痛父遗骼未返丘垄,白其情事,王悯之,给道里费以行。至云南,访求不获,遂即死所奠祭,仰天号恸几绝,过者为之泣下沾襟。述滇南恸哭记以着志。云南布政张紞尤重之,作吊王翰林文纾其情。既还,王慰劳备至,蜀人无贵贱咸知敬爱。
建文君即位,召为国子博士,遂入词垣,编摩太祖实录。与侯城方孝孺交游,尝尊孝孺为百代儒宗,劝之著书,以淑来世。孝孺不以为然。绅自是益响道德而略文艺。尝以其父死节事闻于朝,得旨:赠翰林院学士,谥文节。开国以来,文臣有谥者实自祎始。庚辰十二月丙午,绅卒,年四十有一。有继志斋集三十卷行于世。
○王稌
王稌,字叔丰。绅子,从学方孝孺,甚为所器,许妻以女。逮其难之及也,尝周旋其间。又尝与孝孺表侄郑珣至聚宝门外,求其遗骼以归葬而不可得,卒坐逮系。文皇帝念祖祎死国之功,特从宥免,且方向用之。而稌力以疾辞,还金华,读书结屋清岩之下,将终身焉。复集孝孺遗文私藏之。
稌性至孝。初,绅痛念父没,每食必斥兼味,稌一遵其志,子孙相承,阅数十年不变,事母亦如事其父,送终尽礼,三年酒食未尝入于口。学问该博,士之从游者日众,郡邑交重之。但礼为乡饮,宾至以分献于先圣庙。稌疏髯伟貌,出必俨然古冠服,人争观之,曰:「此王先生也。」所著有青岩稿、圣朝文纂、金华贤达传、续文章正宗。卒年五十九,门人私谥曰孝庄先生。
○高逊志
高逊志,字士敏,徐州萧县人。元末侨寓嘉兴。自幼好学,嗜文辞。尝侍父宦游吴中,一时文章大家如宣城贡师泰、番易周伯琦、遂昌郑元佑皆在, (「遂昌郑元佑皆在」,原脱「在」字,「元」作「之」,据明钞佚名国朝典故本、清借月山房汇钞本补、改。) 逊志获受其业,故其为文深纯典雅,成一家言。年二十五,为郑山书院山长。洪武二年,征修元史,入翰林为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建文朝,兼太常寺右少卿。庚辰会试,与董伦为考试官,精于去取,而名士胡广、吴溥、杨子荣、杨溥、胡濙辈皆入彀中,号得人焉。内难既平,逊志存没莫考。尝考是科同预较艺者右拾遗朱逢吉,编修史官吴勤、叶惠仲、赵友士、徐旭、张秉彛,监试者御史王度、俞士吉,盖一时之选,惟叶惠仲、王度死难, (「监察御史王度俞士吉盖一时之选惟叶惠仲王度死难」,原脱「俞士吉盖一时之选惟叶惠仲王度」十四字,据清借月山房汇钞本补。) 余皆居位如故。而徐旭者,永乐初为吏部郎中,与逢吉皆预重修高庙实录。旭升国子祭酒,俞士吉永乐初拜佥都御史。
○唐愚士
唐之淳,字愚士,以字行,绍兴山阴人。父肃,国初应举翰林,文字有名。愚士少有奇志,攻学不倦,年二十余,已有声浙水。父谪死临濠,辛勤扶丧归葬。追求其平生所作,不惮荒远,纂录收拾,如获金璧。时时伏读凄切,人为之掩泣。然愚士亦工为文者,且喜笔札,酷似其父。洪武中,屡有荐之者,谢不就。曹国公李景隆好士,为勋戚第一,闻其名,走使者请至家,俾其子师焉。征行四方,皆与俱。历燕、蓟、秦、周,览前代遗迹,授笔而赋,躝跞一时。
岁辛巳,嗣君诏翰林词臣集数千载经史中事为书,考治乱为鉴戒,命举优通文学士。方孝孺辈以愚士荐,上亦雅知其名,且谓曹国公之客必贤,趋召至殿庭,即拜翰林侍读,赐以冠带,俾与孝孺俱领修书事,且同以前汉书进读。未几病,以闰三月二十三日卒。时景隆久将兵于外,及归,则愚士病甚不可为矣,赒恤之甚厚。所著有萍居稿、文断诸书。
○钱芹
钱芹,字继忠,苏州吴县人。少负气节,欲以奇功自奋。元季,以策干诸将,无所遇。洪武初,辟大都督府掾,从大将军徐达出北平,绝大漠。凯旋,俄以例解职。家居二十年,甘贫守道,为郡守姚善所知,语在善传。
革除初年,诏求遗逸,善以芹应诏,召对称旨,留中议事,授户部司务。北陲有警,署行军断事,从征虏将军咨谋。会军府遣芹入奏,道病将卒, (「道将病卒」,原脱「将」字,据明朱当■〈氵眄〉国朝典故本补。) 犹条边事缓急上执政。年七十二。赐棺殓,归葬黄山。
○王艮
王艮,字敬止, (「字敬止」,「敬」原作「钦」,据清借月山房汇钞本、本书卷一九建文遗迹王艮传改。) 吉水人。建文己卯,江西乡试第一。明年对大廷,复当第一,以貌不及胡广,且广对策有「亲藩陆梁,人心不摇」等语,上以为敢言,遂擢广状元,而以艮次之。遵洪武乙丑事例,首甲皆授修撰,艮与第三人李贯皆预焉。艮闻靖难师起,居常忧惧辄不食,日就羸惫,以辛巳九月卒。上悯之,遣礼部侍郎黄观谕祭。艮之家谱所述如此。而吉安志乃曰:「文庙继统,先一日羣臣多往迎附,艮阖门与妻子诀,是夜吞脑子死。」非其实也。
后广与贯皆事太宗。一日上于宫中持建文时羣臣所上封事千余过览,一二有干犯者命翰林院侍读解缙等编阅,关系军马钱粮数目则留,余干犯者悉焚之。既而从容问缙等曰:「尔等宜皆有之。」众稽首未对。修撰李贯进曰:「臣实无之。」上曰:「尔以独无为美耶?食其禄思任其事,当国家危急之际,在近侍独无一言,可乎?朕非恶夫尽心于建文者,但恶导诱建文坏祖法乱政经耳。尔等前日事彼则忠于彼,今日事朕当忠于朕,不必曲自遮蔽也。」
○宋怿
宋怿,字子夷,金华人,宋濂之孙也。怿父璲,中书舍人。 (「中书舍人」,原脱「书」字,据明史卷一二八宋濂传补。) 怿思绍父学,奉母居蜀。蜀献王悯之,时赐粟帛赒其家,由是益得专于学,其书益工。
建文君即位,念濂为皇考兴宗皇帝旧学之臣,召怿复官之于翰林,为侍书,与刘彦铭、朱思平皆见知于建文时,而濂门人有声称者,同郡楼琏、浦阳郑楷,皆见擢用。
●革除遗事六
耿炳文
李景隆
王纯
郑赐
黄福
尹昌隆
茹瑺
罗义
薛嵓
陈瑛
张显宗
李友直
胡广
○耿炳文
耿炳文,濠州人。父君用,元末从高庙取滁、和,积功为明威将军,管军总管。其后,克采石,取金陵,日有功,炳文皆从焉。丙申岁,与张士诚战宜兴,君用贾勇先登而死。炳文代领其军。明年取广德、长兴, (「长兴」,「兴」原作「沙」,据明朱当■〈氵眄〉国朝典故本改。) 擒士诚守将而降其兵。会立元帅府于长兴,以炳文为总兵都元帅守之。辛丑,败士诚将李伯升,追斩五千余级,拜指挥使,抚绥有方,湖人安堵。吴元年,破苏州,士诚就擒。论功,召见戟门,降谕曰:「今日之功,虽古名将不能过也。」升大都督府佥事。
洪武之初,升授镇国大将军,兼右率府副使。二年,同徐达征陕西,克之,留炳文镇守。三年正月,授秦王府左相兼陕西行省右丞。十一月,封长兴侯。十四年,辅徐达大破虏兵于北黄河。复还陕西。二十四年,赐宝镪伍万锭、钞贰千锭,俾造第凤阳,葺其先茔,而追爵君用为侯。二十五年,陕西两当县妖人作乱,承制总兵声讨,至二十七年始克之。三十年,蜀中盗起,命为征西将军往剿,平之。三十一年,镇守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