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志存记录
- 陶甓公牍
陶甓公牍
米糖俗名麻糖以糯米大米经几次造作将米蒸熟晒干炒开和饴糖蔗糖制成岁底家家自造多则一二百觔少亦数十觔作为新年糕饼
丙 麦类
丙 麦类(小麦)(大麦)(荞麦)
粿裹以菜蔬及鲜肉作饀用干锅烤之
包裹以菜蔬及鲜肉配各种资料作□用笼床蒸之
挂面细而长味咸有专制家送礼用之
切面细而长内有碱水有专业此者人家□遇客至买之以款客如遇喜事尤多用之喜事曰喜面寿诞曰寿面
带面形如带□故名为带面
蝴蝶面俗名碌撕块有煮有炒食颇爽口
春饼俗名搭鲜以麦粉制成薄皮鲜肉菜蔬及各种资料作饀另取一簋将面皮卷之以食不炙故名搭鲜
馄饨俗名点心其所制如市之馄饨色味较佳
烧馒以薄麦粉制皮肉裹肉菜饀蒸而后食
馒头俗呼曰白糖窖包色□俱佳面色与机器面等其味较广东馆尤为软和故各省驰名
生面酱以小麦粉为之名曰淡酱他处所无以此酱裹肉穿以竹竿油煎火烤谓之□肉为特别食品
丁 杂粮类
苞芦城内及西北乡视为果品东南乡有以其粉制成食品为正餐者
粟米东西乡与歙县邻界者每种之以补米之不足
芦穄种数不及稻百分之一有以之裹粽者有以其粉作粿者土人亦能以其品酿酒
蚕豆 黄豆 赤豆以上三种皆作为菜料然米价昂贵时农家赖以佐餐
绿豆夏时煮汤加糖以作点心
芋头无论山芋田芋食之皆可饱腹绩邑均视为菜品以为正餐者乃极贫家
青皮豆妇人将此豆和酱油煮熟用火焙干较广东出品尤佳
戊 佐食品
子 鲜类
猪肉人家养猪者十之八九
鱼塘鱼多而河鱼少
鸡家必养鸡价值牝贵而雄贱
鸭不多养有自江西来者价较鸡昂贵
牛肉秋冬之际私宰者多设汤锅人喜买食殊损害于耕事
羊肉自养者为湖羊自山东贩来者为绵羊价昂贵食者少
丑 蔬类
白菜寻常鲜摘供食外妇人能制各种小菜以备春夏之需
青菜逢年节妇人摘其鲜者供献神祖前谓之清吉菜
南瓜即番瓜黄老者佳米贵之时以为正餐颇熬饥
如意菜即蕨春间满山皆有妇人采以晒干谓之如意菜酒筵上每用之
马栏头即十里香妇人采以晒干卖价昂贵
豇豆鲜食外晒干者俗谓之干角豆
萝葡干妇人善制最佳者以糖醋浸之较山东大头菜味高美
大鄣笋笋肉厚而嫩干笋味尤美胜湖南玉□片
以上所列或关于习惯之品或关于特别之品普通有者不叙
附说
绩邑山多田少道咸之间产米合小麦仅敷民食十分之六杂粮俱作正餐兵燹以后户口未复产米与民食约可相敷小麦产数不过稻米十分之二三种杂粮者更少而荒田尚多委货于地涸塞利源是在地方谋自治者有以图之
△岁时
元旦吉时启门燃爆竹迎喜神以绿纸红纸裁成方寸撒之于地谓之利市纸名曰行方中堂供祖像庭除设香案礼神祇男妇肃衣冠庆贺长幼以次谒宗亲是日禁扫地及针剪元旦至初三日或至十八日祖像前每夜焚香燃烛谓之照容儿童鸣金鼓闹新年速客传座夜宴谓之饮春酒上祖先坟省墓谓之拜坟年给胙给糕给饼不等
上元日各处社土坛神庙张纸灯或演剧或扮童戏驰火马舞青狮游烛龙徧廵衢巷名曰闹元宵米粉为丸祀灶谓之迎灶神是日西北乡有太子会灯剧尤甚详神道表
十八日落灯前夕或摘神前花灯送新妇谓之添丁
二月二日家具鸡豚鱼菽之荐香烛爆竹以迎土地神祀于中庭家家食糯米裹粽多者裹糯米数斗
花朝日东南乡十八社按年轮祀汪越国公张灯演剧陈设毕备罗四方珍馐聚集祭筵谓之赛花朝
戊日祀社春祈秋报岁凡一举里自为域献豜醉酒尚遗古风神为男女二像庞眉皓首呼为社公社姆
三月三日撷荠菜花祓除不祥谓之喜喜菜
清明日户插柳枝粉米蒸饼饦祀祖扫墓增封悬楮钱于墓门谓之挂钱间有用牲牢鼓吹设祭者子孙诣墓各给饼饦胙肉谓之分例
立夏日切苋菜馅作饼俗呼粿供麦蚕佐以青梅朱樱祀祖
荐新谓之立夏见三新男女孩以秤称之曰免蛀夏
四月八日造青精饭俗名乌饭以饷新嫁女佐以鸡雏
端午饮雄黄酒风俗与各处普通家置酒肉是日食腌鸭蛋鮝鱼
六月六日家家食麦粉包粿农家祀田祖于田坊谓之烧田福北乡谓之烧秋谚云田家大吃肉单看六月六是日撷园蔬瓜果田禾叶盛于筐以为祭主祀秩场圃牢笠诸神
闰年六月中各乡村卜日致斋造瘟舟分方隅祀五方神并祀张雎阳殉难诸神名曰善会城中现已革除
中元日祀祖荐新稻罗列时馐城隍神廵行县鄙宜仗甚盛扮诸鬼卒扮无常二人高与檐齐满街放爆竹谓之跳无常十八日西北乡六都有太子菩萨会烧香者以数千计五都于二十一日八都于二十五日详列神道表
二十三日为张睢阳诞辰坊市分五土之色制花灯遍游三夜日出瘟车以驱疫疠近城一带材坊行之
中秋日祀月华风俗普通摘东瓜馈新妇取多子兆偷瓜者物主撞见不之禁谓之摸秋少年以新稻草扎草龙燃香徧插龙身锣鼓喧天满街衢跳舞店户各助香燃放爆竹
九日祀祖先登高风俗普通城内家家食芋西北乡食米粉裹馅粿谓之重阳粿
十月后各乡立施孤会召僧设斋祀无主后之鬼谓之放蒙山又曰放觃口焚纸箔千万因即以所设食分给孤贫者
腊八日以百果及各菜煮粥名腊八粥是日祓房尘以为无忌
二十三日以茶点米粿祀灶曰送灶祭举燃烛于釜以照虚耗
二十四日具肴馔各随丰俭序长幼祭于祠堂香火堂家中悬祖像祭毕聚家人燕饮谓之吃年饭
除夕聚家人妇子共饮谓之团圆又谓之分岁酒亦有坐岁者
附说
附说
风俗习惯巳细列表中有合于礼者有背于礼者有亡于礼之礼者要贵因革损益之
△乐歌
甲 祭祀之乐歌
乙 丧葬之乐歌
丙 婚娶之乐歌
丁 游燕之乐歌
附说
甲 祭祀之乐歌(□有乐无歌而祭祀侑乐奏歌则唱昆曲数阙)
子 粗奏乐用大工小工□
号筒先吹号筒排班喇叭次吹喇叭序立大哨吶亦呼喇叭两人吹和调奏词谱各曲牌名
班鼓(一)小锣(一)冬磬(一)小铂(一)
丑 细奏乐同前
小哨吶亦呼喇叭其声较大哨吶轻□单吹
管(二)笛(二)渔鼓 冬磬
乙 丧葬之乐歌(有乐无歌亦不奏曲)
子 粗奏乐器与前同用六调
丑 细奏乐同前
丙 婚娶之乐歌(行礼时有乐无歌开筵时杂以锣鼓胡琴唱而不演或唱□调或唱昆曲)
子 粗奏乐器与前同调用大小工
丑 细奏乐同前
丁 游燕之乐歌(庆寿等喜事与婚娶同)
子 粗奏乐同前
丑 细奏乐同前
附说
三百篇当时皆歌谣也故王者以之采风自郑声既行古乐久已失传不谓泰西各国犹能得中国古音之遗每制各种歌谣以鼓励国民之意志而所谓礼乐之邦者转数典而忘之正不特绩之俚野独然也
△方言
甲 称谓
乙 物名
丙 通用语
丁 语助词
附说
甲 称谓
如呼父曰伯曰叔曰爷曰爹最异者曰官曰人俗音读银
如呼母曰婶曰嫚最异者曰姐曰姨
媳呼翁曰朝奉
媳呼姑曰孺人读银
夫呼妻曰老孺
妻呼夫曰老官
呼叔母曰婶姐呼妯亦曰婶
呼伯母曰嫚妯呼娌亦曰嫚
婿呼岳父曰丈人读银
婿呼岳母曰丈母
孙呼祖父曰朝
孙呼祖母曰孺俗音作□
男子呼女子曰老妪家
呼商家之学徒曰小官
呼工家之学徒曰徒弟
呼掌柜者曰老朝奉
呼店东曰老板
呼牧童曰养牛小小俗音作平声
呼男孩曰小家
呼世仆曰棹护曰作活
呼女仆曰做事仂
彼此通称曰官
呼初生之孩曰毛娃
乙 物名
棹曰台盘
烟袋曰烟筒
白菓曰鸭脚
油炸脍曰冬瓜穰
火炬曰火把
地龙曰水龙又曰蟾龙
衣服曰衫脱
肚兜曰包肚
树桩曰树不老
帐曰布罩
灶曰锅冲
丙 通用语
邋遢曰污奢按污奢即说文污下二字之转
有用曰有干
没用曰没干
事不成曰不相干
事无可为曰尠的嬲曰尠的喂
称好曰不打紧
笑人不善干事曰现世曰献世宝曰典当
言人晦气曰倒运曰倒灶
得物曰嬲着
物多曰好点
物微曰一点点
怎样曰朕兆不怎样曰不朕兆称人好亦曰不朕兆
讥诮不堪之人曰宝贝曰噭咷
冐失曰不见亮
寻人不着曰毛俗音转作藐
物无曰勘
替差役办公者曰打脚肚
地痞曰死命曰打孤拐
初起事曰暴起头曰上么遭又曰发利市
将毕事曰下么遭曰末了
言浪用钱财者曰囷倒碌
没奈何曰要死个枷
胡涂了事曰过台戏
日上晚上曰日下夜下
丁 语助词
仂加(你仂)(我仂)(哥仂)(弟仂)等类与的字之语尾词
奢如(去奢)(来奢)(做奢)(算的奢)等类与苏州人语尾词
啊语首多有此字
讶语首多有此字
是呼作自音或呼作守音
唉感叹之语续以此字
附说
绩之方言外县人听之几如钩辀格磔有音无字者有之有字而谐音翻变者有之学界中未出里门者并不能学普通语苟非正以官音恐将来即有人才而不能言交际
△游燕
甲 庆贺之燕
乙 丧事之燕
丙 普通之燕
丁 特别之燕
附说
甲 庆贺之燕
甲 庆贺之燕案筵席女则日席男则夜席风俗皆然城内则由酒馆包办乡间无酒馆之处妇人之善烹者自办谨将奢俭习惯之不同叙列于左
子 城中之男席三海菜三牲肉及杂品每席约洋蚨两元
七大簋 四小簋 四点心 十二碟
丑 城中之女席牲□杂品居多海菜次之每席约洋蚨一元四角
九大簋 八碟
寅 乡间之男席其用品与城同每席约洋蚨一元六角
奢者 九大簋 八碟 二大盘(馒头)(米粉饦)
俭者 四大盘 八碟
又俭者 铁釜(猪肉)(鲜鱼)(杂品)约洋一元二角
卯 乡间之女席与男席同
乙 丧事之燕
乙 丧事之燕案丧事设燕非礼也绩溪从前燕以素菜饮以水酒近今俱用荤菜与婚娶同
丙 普通之燕
丙 普通之燕案亲友往来寻常俱燕以四簋或六簋或六大盘或一品锅或如庆贺所列之形式
丁 特别之燕
丁 特别之燕其海菜牲肉杂品均丰而洁每席约洋蚨五元
家庭祝寿
题主大宾
亲迎新壻
十大簋 八小簋 四点心 十六碟
附说
绩溪朴而不华不独官绅富商无日食万钱之家即茶楼酒榭以及公园胜地皆无之业厨人者最多馔精而价廉主中馈者亦善厨娘之技近日斗靡争华流连冥会此亦人心世道之忧也
△神道
太子菩萨西北乡皆崇此神五都六都八都香火最盛或结数社或结十数社而为五朋六朋(俗以朋为会)挨年轮值正月则同以元宵日迎神赛会演剧七月则六都十八日五都二十一日八都二十五日迎神赛会演剧进香者以千计妇女跪拜焚纸箔者无算
花朝菩萨东南乡多崇此神共十八社轮流值年于二月十五日出巡各社赛会演剧数日焚纸箔无算
瘟舟善会按其所崇者是睢阳殉难诸义士而附会为瘟神其舟用竹木为架以雷万春为大王以南霁云为小王站立舟首舟尾大王蓝脸小王红脸较别像为大腔内盛以石块重近百觔少年有力者争抢此神满街跳舞各村各社多有此会几如镇江之天都
五 猖其神之像如小说封神之风调雨顺而加以元坛之像每村多立庙祀之
麻布祖师东南乡有崇此神者俗传祈雨甚灵验
观音菩萨按佛书有观音二字世俗相传各处皆有观音菩萨绩邑崇拜者尤盛有男像有女像有送子观音有千手千脚观音均呼为娘娘俗语观音十八变
地藏王佛书有此名相传为暹罗国王绩邑最崇信之
天花娘娘俗呼痘神凡孩子出痘疹其家必供此神各村每□年演剧据封神传则瘟神也面以男身为女身尤附会不解
周 王俗传此神好吃鸡故九月十五日进香者必携一雄鸡宰之衅血于座前
李 王社会每崇此神无所考俗传此神能佑生产侑神者亦以雄鸡血衅神座前
八相公俗传是五代时越国公汪华之第八子无可考殆杜十姨伍髭须之附会欤
大尉小尉因张巡许远而附会之
附说
附说
查绩邑淫祠不外表中所列者计每岁淫祠耗费约万金男子崇信者十约五六女子则人人牢不可破火其庐焚其像散其会即其资产以开学堂其说过高而不能遽行欲清其源须教育普及以后其要在广兴女学
△宗教
甲 佛教调查僧数和尚一百零六人尼姑三十六人其教似不旧盛化缘布施间有吝与之时而焚烧纸帛银箔毫不吝惜殆天堂地狱之说有以怵之
乙 道教绩邑无真道教道士只十五人其实乃火工也与人民无二娶妻养子以化缘应付道场为衣食其有吃斋者则谓之斋公是又不僧不道之宗派道陵之教久经式微
丙 天主教查绩溪服天主教者庚子年有教民二百八十七人恃势横行凡诉讼皆恃保护故服教者日多嗣经郡守黄曾源持条约以公理判断教民知畏而服教者日稀近日调查服教者俱讳名不认其昭著仅数人有天主堂一所不礼拜亦无通使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