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志存记录
- 述报法兵侵台纪事残辑
述报法兵侵台纪事残辑
法人大困
法国「大礼庵坟」战船昨由打狗到港,欲购办煤炭、粮糗、军火等物运往基隆,以资接济。但港督已出示谕「不能供给」,其船大失所望。想法兰西距中国数万里,接济艰难;而各口岸亦谨守公法,不轻供给。无论其屡战屡北,固难逞志;即使两雄相角、胜负不分,而相持日久,彼之煤炭告竭而船不能行、粮糗告空而兵无能食、军火用尽而战无所施,不将束手以待毙哉!寄语法人,尚其及早行成,知难而退;庶几或有生还之庆,不致全军覆没、一网而尽也!
基隆大风
英国「都剌租利」轮船,业于十一月二十八日由基隆到横滨地方;据称其船于二十三日由基隆启行之时,该埠北风大作,波涛壁立云云。
京电述闻
近闻金陵接到都市电音云:台湾道刘兰洲观察已为刘省三爵帅所劾,奏请以龚仰蘧观察接署矣。至台地近日运到饷银甚多,士气为之一振;大约日内必有一场争战也。
十二月十六日
法语之言
将士离心
敌将倾心
渡台被获
匪言勿言
省垣近事
法船综数
日人论台湾
京师邮音
法语之言
「申报」载西贡法字报登有一论,大略言中、法之事近日更形棘手,我法国断不可听他国之相劝,以与中国言和;仍须中、法两国自相妥议,勿令他人得以参预其间以从中取利。盖法国自与德人交战一败涂地,都城失守、国破君亡,赔费累累;欧洲各国咸知法国从此一蹶,不可复振。若使他国为法与中议和,则必有以此语论之中国者。各国皆有轻我法国之心,如之何言和!中国必信他国之所言,以为法人不足惧,则更不肯轻易俯允。是则鹬蚌相持之势成,而渔翁之欲思得利者,将眈眈逐逐于其旁而患者无已时矣。此时中国纵无他国先入之语,亦知法国之败于德者为时无几,目下元气未必尽复,不过日以恫喝为事,其实不足深畏;故决计言战而不言和。于斯时而欲中、法相和,诚有戛戛乎难之者已!为我法国计,若不烦他国相劝从中居间,而自与中国议定和约固为最妙,恐其不能;则不如发重兵以胁和。如刻下我法国以兵一万人侵台湾,期在必得;以五千人侵海南,而仍以大队扼华军于东京。此三处一齐吃紧,则中国必难支拒。然后再用兵船分扰各处口岸、游奕各路洋面,使中国首尾不能相顾、东西疲于奔驰;于是而再由我法国出与言和,当必不难。特恐如此侵扰中国,则于通商大局不免有碍。然于碍者,亦无多时;迨既经和议订定,则中国之利益仍可为各国商人所分获,屈指中国之利益为法国所得者少、为他国所得者殊多,则此一时间之有碍商务亦不足虑也。法字报所言若此,此所谓「法语」也。
法人言法,其所以为法计者,几于委婉曲折,无微不至。然其中有数处,似反可藉以见法国之情状;则此说也,谓之为法谋也可,谓之为中国谋也亦无不可。夫「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此兵法也;窃尝以为此二语尚不足以尽兵家之妙。知己固已,更宜知己所无从知彼之处,而深为防之;知彼固已,尤当知彼所有以知我之处,而预为计之。虚虚实实,乃无不尽之智虑,而兵可以常胜。今法人之作此语,则其于己于彼,早已了然于心目矣;独于法国之情形,不愿他国人输之于中国,此则何意?且不欲中国人知法之实情,则又何意?以为法人虽败于德,而数年以来原气已复,外虽弱而内实强;人乃但知其弱、不知其强,以是为可耻乎?兵法用虚,有故意示之以弱者矣。若果其内强,则是知其弱、不知其强者,方且堕其术中;而法何以反若有所深讳者!然既讳其弱、复示以强,而故作大言以欺人:以万人犯台湾,期在必克;以五千人犯琼州,以大队扼东京,以兵船游奕于中国海面。此等语,直是外强中干,所谓强颜以解嘲耳。台湾封口攻围,相持数月之久,法兵曾无尺寸之获;而死于阵、死于俘、死于水、死于疠疫、死于风涛者,且不知其几何人!度连月围攻台湾,就淡水、基隆两处而言,法兵何止万人,而一无所效;则此言之不足信也可知。琼州虽孤悬海外,亦一重镇;去粤省程途尚不甚远,呼应救援自必灵便。现在粤省防兵云集,区区五千人又何足为害于琼州!况琼海口岸极多,倘欲相犯,亦非五千人所能胜任;此言又不足凭矣。彼以为百端滋扰,中国必惧而与之言和;吾则以为法人而果如此之为害于中国,则益以触中国之怒,其势且不复相下矣。用兵之有害商局,彼亦知之;而乃以为虽有所害而为时无几,此则尤属不经!兵连祸结,患无已时。英之于美交攻者,计年七、八;其余欧洲各国一值用兵,动辄四、五年,极少亦二、三年。商务局面,安有数年可以耽误!而彼顾谓为时无几、所害不多,此即无识之愚夫亦知其言为无稽矣。既恐输法国之情形,而不愿他国之与议和;又欲以利歆动各国而谓中国之利,他国之所得者多。抑思所得既多,则此时法人不肯罢兵,其所丧者亦多矣。噫!法人之为此言,亦适足以见其国之外强中干,大有无从生法之势而已矣。
将士离心
古之将欲得人之死力者,莫不与其士卒同甘共苦,然后始能驱之胜敌;未闻虐待其部曲,而能使其致身于锋刃者。目今法因有事于亚洲,封台、战越,在在需兵;其本国中额设之兵碍难全遣而东,故不得不从事招募以实军旅。兹闻其在所属阿依尼亚地方新招之军若干,应募投充者,法、德诸国及阿依尼亚之土民咸备其中;既列军籍,登舟东渡之时,其兵时有跳海冀脱之事。管带官弁知即设备严防;其于募兵登舟之后,即将其闭置舱内,不准出行舱面;则是昂昂男子,情同入笼之鸡矣。夫彼既悔于斯行,安望其效力于战场乎!亲离众畔,兵士逃亡,法其殆已!
敌将倾心
京友函述云:闻法督致书巴德诺脱,极言刘省三爵帅谋勇兼全,罕与伦此。部下将士,亦皆矫健精悍,能听主帅号令;防守各要隘,颇觉无懈可击。目下倘欲进窥台南,非援兵到齐不可。且法兵虽驻基隆,华军时思掩击;现拟将各炮台添造炮门,使之律一向内,以免华军暗算云云。观此,则法督不敢以正眼觊台,已跃然纸上。苟援台各军连樯而进,与刘军内外夹攻;区区法丑,何难一鼓荡平哉!
渡台被获
法国「和路达」轮船前由基隆到港,据称当其船启行之时,见有法兵船载有华兵三百一十六人驶至。闻此等华兵乃由拖船潜渡台湾,途遇法船,拖船被击沈溺,法船遂乘间以拘之;盖欲借我兵以当前锋也。但我华兵素皆知义,必不肯为敌人所用云云。
匪言勿言
日前闻有某西人言:法国与中国构兵,并非出于本心,只以索赔不遂,聊试其技;张皇恫喝,令中国惧而议和,餍彼之欲耳。乃中国误以为法人饷绌兵单,庞然自大;令法国恼羞变怒,不能罢手:恐非中国之福云云。该西人之言如此,此诚未免隔靴搔痒耳。
省垣近事
粤督张制军闻法人有攻打琼州之说,飞示雷琼道王芍棠观察,使知严备。想王观察韬略夙优,防守严密,何畏法人!况台湾足以自守,法人计不得逞,乃为此恫喝之言;早已知其无能为矣。
法船综数
法国炮船之在中国海面者,计共二十一艘。有三艘泊在台湾,曰「亚士逼」、曰「卑也」、曰「加厘宣乃利」;一只在马祖澳,曰「戛打兰打」;五只在海防,曰「沙刀利纽」、曰「揸娇亚」、曰「律甸」、曰「令士」、曰「秘鲁非亚」;三只在西贡,曰「德勒」、曰「巴施威路」、曰「沙安」;七只在基隆,曰「德士登」、曰「刁加地仑」、曰「依忌厘剌」、曰「尼利」、曰「威剌士」、曰「科路打」、曰「厘葛的旃纽利」;一在台湾府,曰「地厘暗芬剌」;一在海面巡逻,曰「威卑巴」。上所录众舰之中,四兵舰是铁甲战船,即「戛打兰打」、「地厘暗芬剌」、「嘉厘宣乃利」、「卑也」是也。另有一兵船名「乃辅」,现泊在基隆;此船大可载重五千墩,其管驾名机林保士加云。
日人论台湾
日本有某日报,有论中、法争及台湾情形者。特译其略曰:『台湾一岛,为东方之门户、亚洲之咽喉也。倘被法人所据,设水师于其口,则自广东之北、朝鲜之南,必无宁岁。何者?法之视眈眈而欲逐逐,其贪得无厌之中,讵足以填其欲壑哉!查台湾每年税饷三、四兆两之多;苟有富强之法,或垦荒芜、或设艺院,则其税饷必更有起色。法人如与中国立约,据有台湾四、五十年,则其利于法人者大矣。夫利于法国,则损于中国;苟任法人得志于台,则中国东南诸省水师要区不亦殆乎!至于赔补军饷,犹为目前之损;倘失地而求和,则诚数世之患也』。日人之论如此。
夫割地求和,赔补军饷,二者均属不得已之举;亦谓弱不敌强,不得不隐忍而为此耳。今闻台湾之军屡歼法人,东京之兵屡攻法营。法军进退维谷之时,华军当大张挞伐之际;该报乃拟谓割地不如补饷,其无乃好廑杞忧乎!
京师邮音
都门西人信息云:中国李傅相日前与某西人言:『中国援台各兵轮炮舰灵捷坚固,皆出法船之上;诚使驾驶得人、炮不虚发,则与哥拔从事于惊涛骇浪之中,法人区区数艘之船,何患不立时沉没!然中国亦不无所虑,特恐临时各行其意,未能和衷一德悉听主帅之令!言念及此,予心不无隐忧耳』云云。西人闻此,深叹傅相烛照如神;其深思远虑,诚非常人所能及也。又闻外洋报载:法国已与达架斯加岛主已立定约。查法人之所以立约者,缘在彼处止有兵丁一千二百名,兵微力弱,一时未能得手;故暂作缓兵之计,以为之饵。一俟中国之事大定,尚将移师往讨以图逞志。该岛主智庸识浅,不知其诈,遽许行成;亦可伤哉!
十二月十七日
论法有懈华之意
派员会办
台援益不可缓说
译录法报
论中法战事游移
粤事琐录
论法有懈华之意
今日之论中、法事者,莫不以台湾为虑;诚谓法人注意在此也。以今观之,则不然。法人所注意者,在乎扰中国而已。其于台湾一隅,可以得、亦可以不得,可以攻、亦可以弗攻;岂独以攻而得之,法仍不能有台湾哉!盖在法人扰中国之心,固欲为和地,而不欲为战地。何则?两国出于战,则縻财劳卒,法不免乎伤亡;两国归于和,则偿饷班师,法可独收其全利。一得一失,既愿将玉帛而舍干戈;且自中、法一和后,而越南境内任听商通,业于彼眈眈虎视、竭力图谋者,如愿相偿:岂更作得陇望蜀之想!法人主意以定,以故三月间天津之约,仅遣一兵船、一微弁,立谭仓猝,遽尔告成;法之伋汲求和,早露底蕴。继而见中国俯允所请、绝不留难,始知我意之亦在和、不在战也;于是欲壑未盈,贪心重炽。姑复构谅山余衅,冀借此为恫喝,益以坚津约而固越盟。斯时法人意中,固窃窃然自诩得计;以为经此一曲折而后议和,必不同于三月间之卒尔言和,仅仅许通商越南而不给分毫兵费焉。所不料者,中国自得此警后,朝廷赫怒、士庶同仇,毅然决然一主于战!法人于此,始悔弄巧之成拙、弄假之成真。计无复之,不得不磨厉以须,聊与华军作诘朝相见之地。亦当就我中国沿海口岸而遍览其形胜、熟其虚实:若北洋之大沽、旅顺、牛庄,或则拱卫陪都、或则密迩首善,既踞隘要、复屯重兵;震慑声威,不敢侥幸于咸丰庚申之旧辙。自是而南,燕台诸岛为各国轮舶往来孔道,实非攻战之地。至于吴淞一口,更属通商总汇;投鼠忌器,岂堪用兵!盖至四面窥探、经旬游奕,一不得当;然后南趋岭峤,决计于二省中乘其隙而捣其虚。幸粤东武备缮完,兼得彭大司马之远来驻节、水师夙将先声夺人;琼郡孤悬,亦赖此获告无恙。惟福州省垣,与以隙而使之有可乘,示以虚而使之有可捣。始未警备,令法船得入马江;继少提防,令各舰悉与对泊:昆冈忽炎,玉石俱焚,以致有七月初旬之败。吾想法督李士卑士辈,未必不扬扬得意,私相告语曰:『闽省遭此大创,中国其庶几乎;且庶几唯我欲为,而不待再战乎』!用是退泊于芭蕉山下者匝月矣,逗遛观望,静候好音。更不料中国志愈坚、气愈厉,方将水陆并举、上下同心,誓与法不能两立。法人之念于是沮、法人之术于是穷,东突西奔,无可假手,然后欲甘心于台湾者,要直以骑虎难下之势,迫而为挺鹿走险之情。卒以受制刘军,数战不利;岂不知基隆之不可久占、淡水之不可骤窥乎!顾犹日久徘徊,虚声封口;忽而以大队、忽而以孤舟,出没隐见于澎湖波浪间。而彼国中,又时时以筹饷添兵之说,诓人听闻。际此东京汲汲、援师迟迟,亦可见法人近状,求保一己;得之越南不足,尚暇注意于台湾乎哉!
或问:法人既不注意台湾,则其扰中国也何心?曰:吾窥法人之意,盖将虚与我委蛇,以度此残腊;俟至来春北省开河后,再整戈矛,四处侵扰以为挟制要和之地。我于其时,商舶方事往来、全漕方资转运,重洋辽阔,在在可虞耳。然则为中国计者,与其防法于来春,致有兼顾不遑之虑;孰若歼法于今日,自有好整以暇之机!昔人云:时不可失。目前两月中,殆天假我中国之时,而兢兢不可失者矣。现计援台诸君子,将次启行;或有闻吾言而投袂以起者乎!尚各努力功名,毋错此绝好机会也可(录「沪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