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志存记录
- 赐姓始末
赐姓始末
十二月,上回越城。以谢三宾为礼部尚书;寻入东阁。铸「大明通宝」钱。兵部主事王正中进某所造监国鲁元年大统历。
鲁元年丙戌正月己酉朔,上在绍兴。以柯夏卿、曹维才为使,奉书闽中。
二月,张国柱掠余姚,其部曲张邦宁掠慈溪。国柱者,刘泽清之标将也;航海至东浙,依王鸣谦于定海。国柱有弓箭手五百人,其力足以制呜谦,乃劫之入内。行朝震恐,议以伯爵縻之。宗羲与孙嘉绩裁量,署为胜虏将军;始返定海。
总兵陈梧败于檇李,渡海掠余姚之乡聚;王正中遣兵击之乡聚相犄角,杀梧。朝议罪正中;宗羲言『梧之见杀,犯众怒也;正中保守地方,不当罪』。乃止。
三月十九日,毅宗大祥。董守谕请朝堂哭临,三军缟素一日;从之。
北兵决坝放船入钱塘江,张国维严饬各营守汛。王之仁率水师袭战,乘风碎北船数十只,郑遵谦获铁甲八百余副。
四月,王正中率师渡海盐,破澉浦城。
五月,加孙嘉绩、熊汝霖东阁大学士。两督师所将皆奇零残卒,不能成军;嘉绩以其兵尽付宗羲,宗羲与王正中合师三千人。西浙来受约者,尚宝司卿朱大定、太仆寺卿陈潜夫、兵部主事吴乃武、查继佐,又数百人附之。渡江劄谭山,将取海宁;以江上兵溃而返。
六月丙子朔,兵溃。时夏旱水涸,有浴于江者,徒涉往返。北兵驱马试之,不及于腹;数十骑过江,而列戍惊扰,走死不暇矣。上由江门出海,令保定伯毛有伦扈元妃、世子由定海而出,张国维、陈函辉、余煌、王之仁皆死之;方国安、方逢年、马士英、阮大铖皆降,从征福建。方、马至半途,伏诛。大铖未降之前,先同逆案之冯铨巳书其姓名嘱诸南征者,悬内院之缺以待;大铖初降,不知也。其同邑潘应奎(逆案潘汝桢之子)时为委署杭严道,名位下大铖数等。大铖入谒,应奎故作声色,欲斩以靳之;大铖不觉屈膝。既而示以铨书,则大喜过望。踰仙霞岭,见雷演祚索命,坠马折颈而死。
朱大典犹守金华不下。北兵驱民间耕牛载炮集城下,苗头惟向一处,昼夜不绝声。城崩,北兵随烟而入,大典自焚死;屠其城。自金华陷,而全闽无一矢之拒矣。
史臣曰:当义旗初建,士民喟然有吞吴、楚之气。方、王肯受约束,趋死不顾利害,竟渡钱塘江;此时北师之席未煖,三吴豪彦寻声而响臻,未必不可与天下争衡也。宗羲尝与王之仁言:『公等不从赬山以下进师,而攻其有备;意盖在自守也。蕞尔两府以供十万之众,即北师坐视不发一矢,一年之后亦涤地无类矣』!之仁韪其言而不能用,日与两督师争长短,一死不足赎也。
·卷下·
监国鲁元年丙戌六月丙子朔,浙河兵溃。上发绍兴,富平将军张名振弃石浦以舟师扈上出海,投肃虏伯黄斌卿于舟山;斌卿不纳,飘泊外洋。保定伯毛有伦扈张妃、世子至,为叛将张国柱劫去。会永胜伯郑彩至舟山,遂奉上入闽。
十月丁酉,上发舟山。十一月丙寅,上次中左所(即厦门也)。时郑芝龙方降北,令彩执上以降;彩不可,而以南彝貌类上者服上冠服,居舟中,谓守者曰:『苟事急,则缢死以示之』。北人挟芝龙去,乃已。芝龙之子郑森,思文帝赐姓名曰朱成功,不肯随父,复建义旗于海上,而以中左所为营。然亦不欲奉上;改明年为隆武三年。于是,郑彩奉上改次长垣;改明年为鲁监国二年。海上遂有二朔。
二年丁亥正月癸卯朔,上在长垣;熊汝霖为相。辛未,上为禡火师;提督杨耿、总兵郑联皆以兵来会。进郑彩为建国公、张名振定西侯、杨耿同安伯、郑联定远伯、周瑞闽安伯、周崔芝平彝伯、阮进荡胡伯。周崔芝复海口,以参谋林学舞、总兵赵牧守之。
二月壬申朔,克海澄。明日,攻漳平;失利。又明日,北师救海澄,南师退入于海。丙子,克漳浦;以闽人洪有文为令。五日而陷,有文死之。郧西王某复建宁,率其裨将王祁复邵武。祁营山中,取民间几桌数百张,每张悬火线数十炷,黑夜顺流环城而过;守者谓祁兵薄城,炮石交下,迟明方知其伪。守者习之,不疑;一日祁至,遂破。
四月,海口陷;林学舞、赵牧死之。周崔芝退保火烧■〈山奥〉。
六月,攻漳州;南师失利。
七月,上亲征,次长垣;会郑彩、周瑞、周崔芝、阮进之师攻福州,败绩。
八月丙戌,克连江。
十月,长乐、永福、闽清皆下;罗源知县朱丕承、宁德知县钱楷皆以城降。
以马思理为东阁大学士,林正亨为户部尚书,钱肃乐兵部尚书,沈宸荃工部尚书,
刘沂春右副都御史,吴钟峦通政司,余扬左都御史,林嵋吏科给事中,黄岳吏部考功司郎中。
大学士刘中藻起兵福安,攻福宁州。将破,其帅涂登华欲降,第谓之曰:『岂有海上天子、船中国公』!钱肃乐致书谓:『将军独不闻有宋末年二王不在海上,文、陆不在舟中乎?后世卒以正统归之;而况不为宋末者乎?今将军死守孤城,以言乎忠义,则非其主也;言乎保身,则非其策也。依鼎沸以称安、巢危林而自得,计之左矣』。登华得书,乃降。
辛未,邓藩审理陈世亨以一旅复安固。援兵不继,被执;骂贼而死。
吏部文选司主事林垐、兵部左侍郎林汝翥攻福清;兵败,皆死之。垐不避矢石,日暮敌冲其营,被杀;汝翥被执,北人欲降之,不屈,除夕服金屑死。初,垐于隆武朝主铨政;曰:『此润色太平之事,顾今日之所急耶』?乃辞去。募兵数千人,为郑芝龙所阻,不得志;复散兵入山,制棺一具、布衣一袭,书「大明孤臣之柩」以待死。闻上至而起兵。
礼部尚书兼通政司吴钟峦请申明职掌;言『远近章奏,武臣则自称「将军」、「都督」,文臣则自称「都御史」、「侍郎」,三品以下不计。江湖游手之徒,则又假造符玺,贩鬻官爵。偃卧邱园,而云联师齐、楚;保守妻子,而云聚兵数万。请加严核:募兵起义者,则当问其册籍、花名;原任职官者,则当辨其敕书、扎付』。上是之。
三年戊子正月丁酉朔,上在闽安镇。同安伯杨耿、大学士朱继祚攻兴化;克之。兴化分守道彭遇颽,故宏光时御史也;令其守将出战,而登陴立「大明」赤帜,守将不敢入。
癸丑,郑彩杀大学士熊汝霖及义兴侯郑遵谦。汝霖票拟,每右周瑞而左彩;彩积恨之。已而,彩与遵谦交恶。上次闽安,从亡诸臣之室俱保琅琦。守琅琦李茂者,彩之裨将也;汝霖奴子与之争口。元夕,汝霖自上所归沐,熊、郑两家簪珥相问遗。李茂以熊、郑合谋奔告,汝霖遂为所害。彩以遵谦同姓弟,畜之;使领陆兵于牛田。郑氏故以商舶为事,遵谦强取二舶,赀万计;由此交恶。汝霖见杀,谦复不秘其辞色。彩乃诈扑部将吴辉,辉扶伤就谦求书投鸿逵;谦过辉船送之,被擒。辉既擒(遵谦)而难于面之,伏舱底不出;谦呼曰:『汝,郑彩厮养,杀我岂出汝意而相避乎』?辉出,谦乞只鸡、盂黍哭奠汝霖;既毕,蹈海死。谦之妾金四姐者,故娼也;尝笞杀其婢王氏,下于狱,谦以千金出之。谦死,金四姐束藁像彩,每馈食,斩像人以侑哭;彩闻,沈之于海中。
二月,以钱肃乐为东阁大学士。北帅郭天才来降。江西金声桓遣天才援闽,与巡抚佟养鼐有郄,故降;封为忠勤伯。
三月,兴化陷,吏科给事中林嵋自缢;兴泉守道杨棻绯衣坐堂上,遇害。莆田陷,大学士朱继祚、知县郁廷谏死之。永福陷,兵科给事中郭正畿赋绝命词,投水死;御史林逢经亦投水死。长乐陷,御史王恩服毒死;妻李氏同死。建宁陷,王祁巷战死。上在闽中先后复三府、一州、二十七县,北调江广之兵及两浙之兵来救,所复州、县皆陷。至是,仅留宁德、福安二城。
六月戊戌,大学士钱肃乐卒。初,涂登华以福宁州降郑彩,受之。然福宁危而后安,降由于刘中藻,故幕府立焉;彩反掠其地。肃乐与中藻书,每不直彩。彩闻之,恨甚;肃乐故有血疾,亦念其恨也,疾动而卒。
十月,大学士马思理卒。以沈宸荃、刘沂春为东阁大学士。
四年己丑正月辛酉朔,上次沙埕。
三月,宁德陷。
四月,福安陷;大学士刘中藻死之。中藻在福安,北师前后来攻,所杀伤数千人;北师乃傅城十里掘壕树栅围之。中藻不得出战,食尽,为文自祭,吞金死。部将董世南等同死者数百人。
六月,召张名振复建跳所。
七月壬戌,上次建跳所。闽地尽陷,郑彩亦遂弃上而去。名振逆之至浙,从亡者为大学士沈宸荃、刘沂春、礼部尚书吴钟峦、兵部尚书李向中、兵部侍郎孙延龄、左副都御史宗羲、兵部职方司郎中朱养时、户部主事林瑛,每日朝于水殿。而吴钟峦漂泊所至,试其士之秀者入学;率以见上,襴衫巾条,拜起秩秩。
壬午,北师围建跳;荡胡伯阮进率其楼船数百至,金鼓动天,北师解去。
封王朝先为平西伯。朝先初同张国柱、王之仁出海,黄斌清留之部下,不任以事。朝先,故土司;调征塞上;累立战功。不肯郁郁居闲,请徇边海;至奉化之鹿头(一作颈),四、五月而聚众数千,边海为之出赋。
八月壬辰,世子生。
九月丁酉,张名振、阮进、王朝先共杀黄斌卿。建跳乏食,阮进以百艘泊舟山告急;斌卿不应,亦不使人至建跳奔问宫守。于是合攻舟山,斌卿与二女皆赴水死。
十月己巳,上驻跸舟山。刘沂春还闽,以张肯堂为东阁大学士、朱永佑吏部侍郎、孙延龄户部尚书。
五年庚寅正月乙卯朔,上在舟山。
九月,周瑞、周崔芝楼船三百余艘分屯温之三盘,以为舟山犄角。亡何,瑞、芝有郄,上使武陵人胡明中往解之;明中至三盘,构之益甚。瑞遂南依郑彩,芝亦北依阮进。彩与朱成功争中左,彩大败,泊沙埕,具表请援;芝、进既怨彩、瑞,而名振欲结欢于成功,反击破彩之余兵。
十月辛巳朔,日有食之。
六年辛巳正月己卯朔,上在舟山。
二月乙卯,张名振杀王朝先。当黄斌卿之破也,阮进收其水师、朝先收其陆兵,军资、甲仗一不以付名振,嫌郄遂成。郑彩之败,振、进因而堕之;朝先不与合。是时朝先居守舟山,名振治兵南田。朝先不虞其见袭也,士卒散遣民舍;名振猝至,朝先手格杀数十人而死。
台州分守道耿应衡遣奸细入舟山托于日者,谓上之禄命宜禳灾星;张名振设醮,请上行香。兵部郎中朱养时上疏争之;谓『如此举动,使敌人闻之,当曰行朝无一人矣』。
北师会攻舟山,松江张天禄出涔阙、金华马进宝出海门,而陈锦总督督全师以出定海。行朝闻之,定西侯张名振、荡胡伯阮进扈上发舟山,舟泊道头。
八月辛酉,北人试舟海口。南师以三舟突阵,获楼船一只、战舰十余,馘十一人而纵之。丙寅,天大雾;北人悉抵螺头门,守陴者方觉。先是,阮进诣海门议和,北欲诱之,进以数船脱归。值北帅金砺之舟,进以火球投砺;风转篷脚,反击进面,创甚,投水,北人刺取之。安洋将军刘世勳、左都督张名扬统兵五百、义勇数千背城力战,杀伤北师千余人。
九月丙子,城陷。北人相谓曰:『吾兵南下所不易拔者,江阴、泾县合舟山而三耳』。思文帝尝闻泾县、江阴之以守见屠也,叹曰:『吾家子孙遇此二县,三尺童子亦当哀而敬之』。大学士张肯堂蟒衣南面,视其妾周氏、方氏、姜氏、璧姐、子妇沈氏、孙女茂漪皆缢死,然后题诗自缢。礼部尚书吴钟峦居普陀闻变,曰:『吾从亡之臣,当死行在』;渡海入城,别肯堂,自缢于孔庙。吏部侍郎朱永佑被执,北帅令薙发活之;曰:『吾发可削,何待今日』!砍其胁死。仆负尸出城,流血沾服;仆哭曰:『主生前好洁,今无知耶』?血遂止。兵部尚书李向中居舟山(一作夏城)城外,北师购得之;向中縗絰翔武,杀之。通政使郑遵俭、兵科给事中董志宁、兵部郎中朱养时、户部主事林瑛、江用楫、礼部主事董■〈糸,丨代小〉、兵部主事李开国、朱万年、顾珍、工部主事顾宗尧、中书舍人苏兆人、安洋将军刘世勳、左都督张名场、工部所正戴仲明、锦衣卫指挥王朝相、内监太监刘朝、定西参谋顾明楫、诸生林世英皆死之。
七年壬辰正月癸酉朔,定西侯张名振、大学士沈宸荃、兵部左侍郎张煌言扈上至中左所;寻居金门。沈宸荃舣舟南日山,遭风失维,不知所之。
八年癸巳正月戊辰朔,上在金门。
三月,上自去监国号。
丁酉,上在南澳。
己亥六月,上遣官祭故光禄寺卿陈士京(后遭风溺于海;或云为郑成功所沈,盖忌者诬之)。
史臣曰:上自浙河失守以后,虽复郡邑,而以海水为金汤、舟楫为宫殿;陆处者,惟舟山两年耳。海舶中最苦于水,侵晨洗沐,不过一盏。舱大,周身穴而下,两人侧卧,仍盖所下之穴,无异于棺中也。御舟稍大,名「河艍」;其顶即为朝房,诸臣议事在焉。落日狂涛,君臣相对;乱礁穷岛,衣冠聚谈:是故金鳌橘火、零丁飘絮,未罄其形容也。有天下者,以此亡国之惨,图之殿壁,可以得师矣。
●永历纪年(行朝录之八)
余姚黄宗羲太冲撰
永历皇帝讳由榔,端王常瀛第二(四?)子也;神宗之孙。崇祯十七年甲申十一月,端王薨。隆武元年乙酉,封上为桂王;其诏有『天下者王之天下』语。
福京不守,两广总督丁魁楚、广西巡抚瞿式耜以二年丙戌十月初九日,奉上监国于肇庆府。十八日,即帝位;改明年为永历元年。以府署为行在。追崇端王为端皇帝,上太妃王氏尊号曰孝正皇太后,马氏曰慈宁皇太后;立妃王氏为皇后。加丁魁楚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瞿式耜吏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封浔梧总兵李明忠武靖伯。时绍武建号于广州,遣兵争三水。式耜署兵部事,出御之;总督林佳鼎率舟师轻进,败没于峡口。报至肇庆,百官皆逃窜;上亦奔梧州。皇太后贤明通史书,固辞群臣,不欲令其子称帝;至是,召科道李用楫、程源(江津人,癸未进士)等诘责之,诸臣皆伏地请罪。已知阁部师全奉上,再下肇庆;然地势单弱、人心震动,乃遣靖江伯严云纵扈三宫至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