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杂记


  一百廿七

里中有土妓(某氏)厥夫某尝作短工于密印僧家知僧囊颇饶傍人唆之告僧滛其妻事在郡守陈公 【幼学】 郡批乌程问理乌程巳挞僧具由报矣陈公覆审密召铁佛寺一僧置之闲房厥夫□远置门外召妇问曰若所告僧若熟识其面乎妇曰滛我日久屡送我某物某物如何不认得询实召铁佛寺僧出问妇曰是乎若却认得乎妇曰正是太守大笑縳其夫进痛责之妇□去衣决密印僧冤得白郡门外聚观者至一二百人咸称快焉○僧道不守清矢见自是世间常事然却要存些体面庶僧门道院亦有光辉若肆无忌惮往往杀身宁止受辱而巳余所目击万历间北利济院僧某见杀于奸妇主人之子广福寺僧某见杀于奸妇之夫割其首送官两有可鉴不足惜巳

  一百廿八

吴中明 【号左海歙县人丙戍进士】 赵公 【志皋】 在政府有族人名学仕者任南京工部主事用官银三千两不明被参不议赔偿亦不拟罪止谪官通判巳而未赴京从内竟补饶州府判吴公极言学仕应坐监守自盗律失出并论南京法司衙门公论定赵卒问徒正法弹章传播海内惜余未之见也噫天下未尝无人但无人用之尔如公真直道事人者哉今官按察使

  一百廿九

戊申七月长兴丁慎所公 【元荐】 下顾道及原任吾浙抚台王公 【汝训山东人】 起南京刑部侍郎乌程籍吴江沈太素公 【季文】 廵抚河南特本荐原任吾浙廵按彭公 【应参】 又二员某某皆在林下者特荐与复 命不同王公云多懿行余并喜而识之○王公与慎所父同年慎所曾造其家时王公厚赀俱散尽无砖瓦重门之蔽命童子开篱栅延丁入景象幽雅盖人间地行僊也

  一百三十

余长伯家最薄先赠君代偿其负券零星难数一日下姑苏市货将还家长伯负邬氏十余金索甚亟祖母权辞对其人云俟赠君回即有处赠君不忍祖母食言即以所市苏货一船尽偿邬去较范公麦舟之助多寡虽殊其尚义一也○里中孔姓者失十余金于肆中赠君拾而藏之须臾号泣来觅慰之曰毋泣也开其封如数悉逓还 又一乡间妇人亟行市中堕倒插赠君追而还之妇泣拜谢去 先赠君懿行详载唐一庵先生志铭及家传遗事此特百分之一尔不肖万不能及者则先赠君为善出自夙禀素心随感而应初无好名责报之念古人所谓阴德赠君有焉

  一百三十一

人当不如意或遭大患难时可以考见学问操持当冣得意富贵荣利骈集尤可以考见学问操持故孟子曰富贵不能滛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少不然即为小丈夫矣学者当时时猛省

  一百三十二

李固与弟书曰经有五涉其四州有九涉其八但未到益州尔唐先生足迹遍天下独不到四川晚年欲行其儿孙辈长跪阻之恐其客死也先生曰客死与老死牗下总一般先生无书不读何止五经贤于李固远矣若余壮年五经虽尝涉畧独苦拙性不能记人姓名左传胡传虽读犹不读也宇内山川百不睹一况八州乎

  一百三十三

严君平遵常叹曰益我货者损我神生我名者杀我身卖卜成都市日得百钱自给则闭肆下帘富人罗冲为具车马衣粮皆不受曰吾非不足子柰何以不足而助有余冲曰吾有万金子无儋石何云有余君平曰不然子家汲汲营营常苦不足我以卜为业不下床而钱自至犹余数百非我有余而子不足乎○向子平读易至损卦喟然叹曰我已知富不如贫贵不如贱但未知死何如生尔嫁娶毕敕断家事云当如我已死与同好禽子夏俱游五岳名山不知所终

  一百三十四

礼仪三百威仪三千非古先圣王好为此繁琐以苦人也人生世上此身此心唯礼可以检束之故诗曰人而无礼胡不遄死言礼不可一日无也沈封君 【塾】 在座镜宇昆弟四人一语不发偶一日沈中丞 【秱】 作社主镜宇以侄行犹执杯逓上中丞送客余访沈继山亚卿偶持斋素其内人并继山不供一荤肉余读书董氏拜三庄唐先生下顾董宗伯□趋庄来唐先生上坐宗伯与余在旁懋德侍立移时先生亦不命之坐礼固然也天地生人所以长久礼之为助居多

  一百三十五

延陵季子游于齐见遗金于路呼牧者取之牧者曰何子居之高而视之下也类君子而言野也有君不臣有友不友当暑衣裘吾岂取金者乎季子知其贤请问姓名牧者曰子皮相之士何足语姓字哉

  一百三十六

李景让为浙西观察因杖杀一左都押衙军中愤怒欲为变景让方视事其母出坐厅事立景让于庭责之曰天廷付汝以方面岂得妄杀万一致一方不宁岂惟上负天子下愧先人矣命左右褫其衣坐之欲挞其背将佐皆泣拜为请至久乃释军中遂定

  一百三十七

艺祖将北征京师諠言欲立检点为天子太祖告其家曰外间讻讻将若之何时太祖姊在厨下举面杖击之曰丈夫临事可否当自决乃来家间恐怖妇女耶

  一百三十八

卫大夫史鱼卒委柩后寝卫君吊而问之其子对曰吾父生不能进蘧伯玊退弥子瑕以尸谏也○子产闻子皮卒哭曰吾已无为去为善矣唯子知我○叔向见司马侯之子抚而泣之曰自此父之死也吾蔑与比事君也昔者此其父始之我终之我始之夫子终之○淮南子曰惠施死而庄子寝说言世莫可为语也○庞德公居汉之阴司马德操宅州之阳望衡对宇欢情自接泛舟褰裳率尔休畅一日德操诘之值德公他出德操入其室命其家速作黍妻子罗拜堂下奔走供设俄而德公还直入相就不知何者是客李子曰古人所云通家之好固若是乎今人投剌通家者多览此深媿○谢安石与支遁书人生如寄尔顷风流得意之事殆为都尽终日戚戚触事惆怅惟遅君来以晤言消之一日当千载尔

报国诸臣姓名
侍讲方孝孺字希古浙江宁海人
修撰王叔英字原采浙江黄岩人
左拾遗戴德彝浙江奉化人
编修王艮字钦止江西吉安县人
编修程济陜西朝邑人
国子监愽士黄彦清不知何许人
吏部侍郎毛太亨不知何许人
礼部尚书陈廸字景道宁国宣城人
子凤山丹山等六人同日就戮
侍郎黄魁不知何许人
工部尚书严震直湖州乌程人道遇建文
君 吞金自尽
侍中黄观字伯澜贵池人洪武中会试廷试皆第一妻翁氏二女同死
兵部尚书齐泰溧水人从兄弟敬宗等同死
尚书铁铉 上赐字鼎石邓州人
侍郎陈植庐江人
刑部尚书侯泰字顺怀南和人弟敬祖子纪寻坐死
尚书暴昭山西潞州人
侍郎张昺泽州人
侍郎胡子韶字仲常嘉定州荣县人
户部侍郎卓敬字惟恭浙江瑞安人
侍郎卢迥浙江僊居人
侍郎郭任镇江丹徒人
主事巨敬陜西平凉人
都御史茅大芳扬州太兴人
都御史陈性善初名复以字行浙江山阴人
佥都御史周璇青州诸城人妻子皆系狱
御史大夫练子宁初名安以字行江西新淦人
御史大夫景清陜西真宁人
都御史司中不知何许人
大理少卿胡闰字松友西隅人
少卿薛嵓陜西阌乡人
大理寺丞邹瑾字公瑾吉安永豊人
大理寺丞刘瑞江西南昌人
寺丞彭与明江西万安人弃官迯遁莫知所终
太常寺卿黄子澄字伯渊初名湜以字行江西分宜人
少卿卢原质字希鲁浙江宁海人
少卿廖升湖广襄阳人
少卿高巽志字士敏其先徐州萧县人
户科给事中陈继之兴化莆田人
户科给事中韩永西安人或云浮山人
刑科给事中黄金戊字叔扬苏州常熟县人
户科给事中龚泰字叔安浙江义乌人
监察御史曾凤韶江西庐陵人
御史董镛不知何许人
御史王度字子忠广东归善人
御史魏冕吉安永豊人
御史甘霖安庆怀宁人
御史高翔陜西朝邑人
御史王彬字文质山东滋阳人
御史郑公智字叔贞台州宁海人
御史王玭苏州人
中书舍人梁良玊变姓名走海南
中书舍人何申不知何许人
中书舍人郭节宋和不知何许人何洲海州人俱变姓名走异域
行人郑华字思孝浙江临海人
宗人府经历宋征妻子并被杀
钦天监副刘伯完亡去莫知所终
布政司参政郑居贞徽州人
山西布政司理问徐让不知何许人战殁
浙江按察使王良河南祥符人与家人同赴火死
四川按察使李文敏山西蔚州人
前佥都御史江西副使程本立嘉兴崇德人自缢死
北平按察佥事汤宗
佥事胡子义刑部侍郎子昭弟也弃去莫知所之
徽州知府陈彦回字士渊福建莆田人
苏州知府姚善字符一湖广安陆州人
卫辉知府孙镇合肥人荐起不就自号冲玄子
宁波知府王琎字器之日照人文庙赦还不仕
济南知府徐安宁波鄞县人谪戍云南
徽州知府黄希范不知何许人论死籍其家
知府杨任浙江嘉兴人子礼益同被戮
知府叶惠仲台州临海人被戮妻萧氏为奴
同知石允常免死谪戌
教谕王省子通判王祯同死于义
宾州知州蔡运南康人靖难后论死
沛县知县颜伯玮自经死子有为自刎江西庐陵人
乐平知县张彦方龙泉县人枭首暴尸颜面如玊
萧县知县郑恕字本忠僊居人靖难兵攻城破恕死之
孝义县丞卫徤战殁
沛县主簿唐子清为北兵所执不屈死典史黄谦死事与唐同
漳州府学教授陈思贤广东茂名人其徒诸生伍性原 陈应宗 林珏 邹君默 曾廷瑞 吕贤等同日死闻
文皇登极诏也
进士陈周不知何许人虽承吴僧道衍之荐隐居锡山终身不仕
进士王高南昌人与刘瑞同年坐纵方孝孺劓鼻于树下与瑞同死
举人刘政字仲理长洲人方孝孺所取觧首孝孺被戮政不食而死
生员高贤宁王省所教士志不授官
燕府长史葛诚
燕府伴读俞逄辰字彦章宁国宣城人以泣谏被戮
辽府长史程通字彦亨绩溪人死狱中
宁府长史石撰山西平定人支觧而死
衡府纪善周是修以字行吉安泰和人自经于应天府学
谷府长史刘璟字仲璟浙江青田人其父文成太师也下狱自经死
秦府长史邹朴字尔愚江西永豊人
晋府长史龙镡字德刚万载人不屈而死
魏国公徐辉祖凤阳人中山王之长子革爵闲住以疾薨
越巂侯俞通渊庐州巢县人阵亡于白沟河
驸马都尉李坚怀庆武陟人械送北平道卒
驸马都尉耿璇长兴侯之子杜门称疾竟坐罪死
都督廖镛无为州巢县人送刑部论死
都督孙岳宥死安置海南
都督耿瓛长兴侯仲子靖难后论死
都督赵清凤阳人靖难后召入乞闲不许
都督寗忠被执妻与父徐凯同死
都督马溥寿州人战败灵璧被执
都督陈晖被执送北平中道逸去不知所终
都指挥杨松 潘忠松战死忠被擒
都指挥谢贵伏发就擒而死
都指挥彭二为徤卒所格杀
都指挥马宣被执骂不绝口死之
都指挥邓戬 陈鹏俱被北兵擒
都指挥朱鉴被缚骂不绝口死之
都指挥瞿能战败白沟河死之
都指挥宋忠怀来战败被执而死
都指挥俞瑱被执不屈死之
都指挥彭聚力战死
都指挥孙泰力战死于阵
都指挥庄得一力战死之
都指挥陈质被执不屈死之
都指挥楚智 皁旗张同力战夹河被执不屈死之
都指挥薛朋济阳城陷被执教谕王省死之
都指挥唐礼为靖难兵所袭被擒
杨州卫世指挥崇刚与御史王彬同被执不屈而死
指挥王资不知所自始靖难后追罪废死
陆梁卫指挥滕聚战白沟河死
燕护卫指挥卢振数罪夷族
指挥赵谅坐废忧惧卒
指挥宋瑄忠顺公晟之子灵璧之战力屈死之
河北指挥张伦靖难后战死
胡骑指挥火耳被擒死
指挥丁良 朱彬被北兵所擒死
指挥贾荣为北兵所擒
蓟州卫镇抚曾浚为张玊所执不屈死
镇抚杨本处州人
镇抚周拱元湖广沅州人靖难后死之
燕山左护卫千户倪谅靖难后死之
千户苏瓛为北兵生擒
参军断事高巍辽州人笃孝谊善文章京城破自系驿舍死
行军断事钱芹字继忠苏州人云死国事或云病卒
卫卒储福无锡人调曲靖卫舟中不食而死
卫卒罗义山西都司戍卒曾上 燕王书下狱
皁隶茅印仔上高人同侯泰被拏后典刑
内官长寿为北兵擒
以下有官职而无姓名
尚书徐公 刑部侍郎金公
燕奉祠何公 松江府同知磔于市
有姓名而无官职
朱进常州人 谢升山东诸城人
牛景先变姓名走死萧寺中
杜奇北平人极谏 燕王当守臣节立斩之
周璇身死妻子没官
黄墀 陈子方余姚人与陈性善同死
以上报国诸臣纪中先列二十余人矣此采
建文朝野汇编所载而悉记其姓名庶使后学一览而易知改革之际豪杰忠贤不约而奋起如此然追想诛夷惨祸夫岂
昭代之幸哉吾师一庵先生尚论诸臣每极歔欷叹息而重羡尚书严公 【震直】 吞金自尽善効其忠以其体天地好生之德灾不横流旁及也先生之意大且深矣

卷之十一


  一

荀子曰人有三不祥幼而不肯事长贱而不肯事贵不肖而不肯事贤此三不祥也○凡妇女不百里而奔丧事无擅为行无独成参知而后动可验而后言昼不游庭夜行以火所以正妇德也○君子不尽人之欢不竭人之忠以全交也

  二

王文恪公撰吴郡治水碑记今天下财赋多仰东南东南财赋多出吴郡而吴郡于东南地最下最多水患故官多逋负民多流殍于是在廷之臣争言水利而以吴淞白茅港为首请设官专治时公以都御史廵抚应天等处诏即委之进太子少保工部尚书得便宜从事公奏是非臣一人所能独理诏复以工部都水司郎中林文沛颜如瓌往佐之公奉诏感激思奋欲为国家建东南无疆之利慱访群策相度源委谓东南之水咸汇太湖太湖由三江入海而三江久失故道东江不可复寻独娄江尚在吴淞江虽在而多湮其别出一支分从常熟白茆港入海最大且驶而海沙阏塞久成平陆自成化以来每议开之辄畏其难而止或谓水旱天数非人力可治或谓治之复塞徒费且劳或谓滨海地势高卬凿之复引水入内为患公皆不听曰我知奉 诏行事耳乃驻节湖上且行且度度地赋功量功赋役分授以责成时犒以行赏法令明一众心竞劝不数月告成矣初白茅自北达于江河形诘屈不可复通乃改就东南挑平陆直注诸海自双庙至通仓一万七千三百九十二丈其深一丈五尺阔三十三丈皆文沛所理也吴淞江上流颇通利自夏驾浦至旧江口仅如衣带不复容舟因其旧形广之深之自夏驾浦至龙王庙江口凡六千三百三十六丈其深一丈二尺阔一十八丈皆如瓌所理也盖宜兴湖州诸阏水归太湖无碍则常之宜兴武进湖之乌程归安松之华亭可无水患浚吴淞白茅之阏太湖之水入江海无碍则苏之长洲常熟昆山可无水患而吴淞白茅之役最大功费尤多始事于正德十六年十月讫工于嘉靖元年四月东南之水古人治之者多矣至 国初则又坏故夏忠靖公治之正统间又坏故周文襄公治之景泰中又坏故李恭靖公治之弘治中又坏故徐侍郎贯治之则今日之功又安保后日之无坏乎保而勿坏则在后之人焉勿废疏瀹勿惰启闭勿纵豪强勿矢见小利所以保之也时廵抚都御史治此河者李公克嗣四川内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