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叶亭杂记


  佛当为“布尔汗”(汗音近上声)。叩首当为“摩尔郭”。问好为“扪都”(扪音去声)。睡为“温塔”(温音近去声,塔音近他字上声)。闺女当为“叩肯”。

  先端恪公官刑部尚书时作一联云:“常觉胸中生意满,须知世上苦人多。”

  北平黄叔琳锓版悬于普济堂。又吾乡张文端公书室一联云:“读不尽架上古书,却要时时努力。做不尽世间好事,必须刻刻存心。”粤西陈榕门相国一联云:“惜食惜衣岂为惜财原惜福,求名求利但须求己莫求人。”仕宦者果能胸中生意常满,能刻刻存心,能惜福求己,必无贪酷钻营等事。贫穷者果能胸中生意常满,能刻刻存心,能惜福求己,必无邪辟奸诈之行。以之劝天下、教子孙,数语用之不尽,固不独可作座右铭也。

  江西临川驿壁间有女子题诗,云:“无端驱马向南天,回首吴山隔暮烟。一点乡心飞雁外,五更归梦落灯前。晓风残月三千里,水绿苹香二十年。愁绝明朝听杜宇,又随芳草过临川。”清俊绮丽,书法亦明秀,一时传颂。款署曰“姑苏女史虞桐凤”。群以不知其人为惜。余亦初爱其句。家辰沅观察莲溪先生兴洁能诗赋,引见入都为诵之,先生笑而不言,后乃知即所作也。书者为同邑顾含章坤。

  顾书学董,以秀媚胜,兹特效女子用笔加柔妩焉。先生以桐城人侨居姑苏,时官凤凰厅司马,撮合恰如女子之名。虞姓乃隐姚氏也。可知凡驿壁旅店女子题诗,如“镶红旗下说明珠”之类,皆文人一时游戏,嫁名为之耳。未可信为真也。

  虎如族祖尝过直隶开州,于郭外壁问题《柳梢青》词一阕,云:“秋老吟鞍,开州郭外,有客停骖。乡梦重重,离愁一一,歧路三三。晚风乱扑征衫,对凉月,床空夜阑。昨夕山东,今朝蓟北,明日河南。”天然恰当,其地正合有此一词。

  ●卷七辛未七月,彗星见,长五尺余。问之钦天监,以为含誉星。唐懿宗咸通五年彗星见,司天奏以为含誉瑞星,宣示中外。《居易录》载康熙中彗星见,给事中粘本盛上言以为含誉星。案《晋书,天文志》瑞星“三曰含誉,光耀似彗,喜则含誉射”。唐司天盖又以彗似含誉而名之矣。《志》又曰“妖星,一日彗星”,“见则兵起,大水”。此次星以七月五日戌初后见于中台,属柳宿,至牛宫约百日,至天汉中。案是星行纬度顺天市垣,历星、张、翼、轸、角、亢、氐、房、心、尾、箕,至牛、斗间方隐,故行百日。《史记。天官书》曰“柳、七星、张,三河”,谓分野也。《晋。天文志》曰:“自柳七度至张十六度,于辰在午,周之分野,属三河。”又曰:“河内入张九度。”《汉。天文志》曰“袄星,不出三年,其下有军。”岁癸酉九月,滑县有李文臣、牛亮臣之乱。是年睢州上泛,河决,宁陵一带俱为泽国。考《占验书》有“血及庙门”句(庙门谓太庙门也),林清之乱,紫禁城内杀人,太庙后墙血及矣。

  《周礼疏》引《春秋纬运斗枢》、《文耀钩》并云:“太微宫有五帝座星。

  青帝曰灵威仰,赤帝曰赤怒,黄帝曰含枢纽,白帝曰白招拒,黑帝曰汁光纪。“

  纬书之说,后世多疑不经。道光壬寅,英夷有欲来天津之谣。都人有设乩卜问者。太岁真人丁迈降坛,判云:“殷天君即过此,当邀之。”有顷神降,问者问神何往,判云:“将往天津会议。五帝轮递值年,一帝管五百岁。今时为赤怒帝值年。若有大事,仍集五帝会议。兹灵威仰诸帝尚未到,天机不可泄也。”然则纬书可尽目为伪托欤?

  《说文》“,覆盖也,从皿声”,乌含切。《玉篇》“于含切”。《广韵》属二十二覃谙宇下,乌含切。按《说。文注》作合,是乃含字之误,盖宋本刻工之错。汲古阁仿宋大字本、额绚斋仿宋小字本俱不敢擅改也。今人遂以字有平,仄二音,非也。

  有一友宴客,席间,客话及赠马事。在坐一少年卒然问曰:“母马耶?父马耶?”满坐匿笑。主人解之曰:“马有以母称者,即可以父母称。”翼曰,友言于余。因捡《史记。平准书》,“而乘字牝者摈而不得聚会”,《注》:《汉书音义》曰:“皆乘父马,有牝马间其间则是,故斥出不得会同。”又《史记。秦纪》徐广曰:“秦地有父马生驹。”“父马”二字甚典雅。

  娃娃,《说文》:“吴、越之间谓好曰娃。”今通称幼孩为娃娃。雇工王姓名秋儿,年二十许矣。女仆高媪旧与之同村居,一时称秋儿为娃娃,举室哄然。

  晚间询之,据段媪云:北方谓人在某地生者则曰某地娃娃。如京里生,则称京里娃娃,屯里生则称某屯里娃娃。谓秋儿为娃娃者,盖追言其所生之地也。说颇有理。若陕西人直称年三、四十许者亦曰娃娃。书此以备方言一则。

  吾乡俗称日至未刻为日偏西,当是日平西之讹耳。日平西,高丽诗人曾用之。

  李齐贤诗曰:“木头雕作小唐鸡,筋子粘来壁上栖。此鸟胶胶执时节,慈颜始是日平西。”

  唐鸡,据高丽诗当是鸟名。京中有人家门首贴一联云:“灶下已无新晋马,釜中犹有旧唐鸡。”自与高丽诗有别。闻晋马、唐鸡二物,翁阁学、纪文达皆不识为何典,未查出。

  古诗“遗我双鲤鱼,中有尺素书”。高句骊溟州有女子与书生约为婚姻,父母欲别纳婿,女子以帛书属鱼。书生烹鱼得书,遂往谐约焉。此亦伍中寄书之一证。

  饽饽,古之饣毕饣罗也。《玉篇》“饣毕饣罗,饼属”,《广韵》“饵也”。

  《资暇录》“毕罗者,蕃中毕氏、罗氏好食此味,因名。今字从食,非也”。

  《升庵外集》“北人呼为波波,南人讹为磨磨”。按今京中书为饽饽,有硬面饽饽、发面饽饽、笪子饽饽、笪子饽饽、实子儿饽饽等名。又新岁用水煮食若南人所谓饺子者,曰煮饽饽。《名义考》:“京师人谓饼曰{麻食}{麻依},当为母母。

  《礼》八珍淳母,煎醢加黍上,沃以膏者是也。“按今饽饽制法与淳母绝不相似,即煮饽饽亦无须加黍沃膏,《名义考》之说误矣。饽,《玉篇》蒲没切,面饽。

  《广韵》同。北人呼入声字音近平,如呼粥为周之类。饽饽特转音为波波耳。

  《名义考》谓为{麻食}{麻食}.《玉篇》“{麻食},莫波切。”“{麻食},食也,出《异字苑》。”《广韵》“莫婆切”,列摩字下。是即升庵所谓磨磨也。今河南呼为磨磨,字当作{麻食}.京中呼为波波,字当作饽。以母字解者远甚。

  俗说“三不知”,意料不到之辞也,但不知所本。伯山族弟云:“《左传》‘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俗说当本此。”

  俗说“强盗不入五女之门”。汉光禄勋陈蕃谏桓帝曰:“鄙谚言‘盗不过五女门’,以女贫家也。‘”俗说由来久矣。

  京中俗语谓何时曰“多早晚”(早字俗言读音近盏)。《隋书。艺术传》:“乐人王令言,亦妙达音律。大业末,炀帝将幸江都。令言之子尝从,于户外弹琵琶,作翻调《安公子曲》。令言时卧室中,闻之大惊,蹶然而起,曰:”变,变。‘急呼其子曰:“此曲兴自早晚?’其子对曰:”顷来有之。‘“族弟伯山曰:”然则此语盖由来已久。“

  山东李鼎和曾得屏贼盗咒语,羁旅路宿颇可预防。咒曰:“七七四十九,贼盗满处走。伽蓝把住门,处处不著手。童七童七,奈若何。”学此咒,清晨日出时向东方默念四十九遍,勿令鸡犬妇人见之。

  玉田刘方来言:“辛未七月,天津大风暴雨,雷电砰轰,自德州西来,若逐物者。至柴炭厂霹雳震地,厂中大火,雷电复东去,至海岸而止。似有物被追,避匿柴炭厂中,雷一击,不中,物复东逃入海,追至海岸被获也。烈风迅雷中,粮艘伤桅数百,或半折、或拔去、或中裂,焚烧无算。及霁,海岸有大鱼一,长十数丈,脊高过人。有蜘蛛一,大如叵罗,剔去两目。”余闻秦州人言龙获重谴,必抉去两目而死(秦州出龙骨,常有堕龙,人皆见之)。此二物盖获天谴。大鱼疑即龙也。

  《居易录》载:“康熙三十八年,青州修葺府学,学训某多侵渔。一日得狂疾,大呼子路击之,宛转数日竟死。”余闻前辈言张尚书某(即张文敏照也)。

  以药杀仲副宪永檀,张归至仲家浅,见子路以椎击其首,亦以是死。子路为圣门御侮之贤,数千年后犹猛烈疾恶如此。

  额岳斋司农云:旧闻严嵩当国时,凡质库能得严府持一帖往候者,则献程仪三千两。盖得此一帖即可免外侮之患。金陵三山街松茂典犹藏此帖,以为古玩。

  帖写“嵩拜”二字,字体学鲁公,大可五寸,纸四边不留余地。乾隆四十五年曾亲见之。

  戊寅七月九日晡时,平谷县大风。有黑云起于天望山,若旋舞之状,自山而西,复折而东。过西阁村,屋皆倒,拔其椽盘空而舞,屋瓦翩翩如燕子。其风直至独漉河边,陷地作坑,宽三亩余,黑水注焉。或曰龙为之,或曰蛟为之。余谓蛟龙行必以风雨,而蛟之起未有不被水者,是日但见黑云挟风而奔,无雨无水,不知何怪,殆非蛟龙也。

  三河县姜福山甘泉寺,俗传唐太宗征高丽借兵于寺僧,僧不与,军回围寺。

  寺前有两石狗,太宗夜闻狗吠,挽弓射之,一发没镞。今寺前有石狗一,身有箭瘢,年久镞亡,铁锈处犹宛然可验。其一狗逃去,今在狗儿府(村名),身没地中,首出地外。传说有人掘之,其身仍随土而下,究只一首露于土上。二说香河张汝俊拔贡为余言之。

  宣武门内武公卫胡同,桂杏农观察菖卜居焉。宅西有园,曲榭方亭之前凿小池,砌石为小山,有一石砣然苍古,为群石冠,苔藓蒙密,摩挲石阴,得“万历三十年三月起堆垒山子高倪修造”十六字。杏农属余书小额详记之。

  今之象棋与古不同。晁[C043]咎《象戏序》云“盖纵横十一,棋三十二为两军耳”。今棋仍三十二,而纵只十路,横只九路。以车、马、象、士按之,横九路已足,余二路正不知如何位置。岂炮亦与车、马同路耶?牛僧孺《玄怪录》:“汝南岑顺于吕氏故宅夜闻鼙鼓声,介胄人报曰:”金象将军传语与天那贼会战。‘顺明烛以观之,夜半后东壁鼠穴化为城门,有两军列阵相对。部伍既定,军师进曰:“天马斜飞度三止,上将横行击四方,辎车直入无回翔,六甲次第不乖行。’于是鼓之,两军俱有一马斜去三尺止。又鼓之,各有一步卒横行一尺。又鼓之,车进。须臾,炮石乱下。因发掘东壁,乃古冢,有象戏局,车、马具焉。”据此,马则斜行三路,车直进不回,与今马只斜行二路、纵横回转无定者相异。此今与唐、宋不同者也。而胡应麟《笔丛》引《玄怪录》岑顺事云:“马斜行三路,正与今同。”则明时马犹斜行三路,今则又不同矣。

  德胜门内积水潭龙王庙曰汇通寺,乃乾隆间敕修者。叠土成山,砌石碗蜒有致。庙之后有一石,相传为落星,遍身如云头倦成者。叩之声如铜,质坚而有白点。询之定如和尚,云:“非落星,因其身有白点,故谓之‘星星石’耳。”庙前河地杂种芰荷,大可游{甜心},亦一小胜也。

  西郭八里庄慈寿寺内有一太湖石,高四尺余,瘦、露、秀三者俱备矣。

  宝西园比部得一太湖石,坚白如玉,两峰净峭,高三尺余,为同寅舒灵阿借去玩供,即携归西安驻防矣(舒君行四,于浙江臬司任乞病引归西安)。

  近见兰林泉得一烟壶,乃玳瑁玛瑙。一面有背面钟馗,神致勃勃;一面有鱼一、虾一。无少人力,不事牵强,亦佳玩也。

  南苑新宫门外二铁狮,极有神致,上有“除邪辟恶镇宅大吉”,后有一花押不可识。前有皇十年月日,又前有彰德安阳县铜冶镇及冶工姓名四五人,古气磅礴。座之四面,一面即字款,其三面皆阳文荷花水草,亦极有致。疑是金辇宋物也。

  京城骡车近多踵事增华,即买卖车之站口、跑海者,里帏亦有纳绫窗,亦有玻璃矣(市中制车供人雇用曰“买卖车”。终日置同口,得价方行曰“站口”,求西奔走莫定曰“跑海”)。额约斋司农云:“乾隆初只有驴车。其先德农中丞起初在部当差时,犹只驴车。惟刘文正有一白马车,人见白马车即知刘中堂来矣。

  自川运例开,骡车始出。其时名骡车为“川运车”。适读吾乡刘海峰征君《赠姚道冲归里》诗,有“骡车日日穿胡同”句。道冲为余叔高祖,名孔锌,以雍正戊申保举人才来京,然则骡车雍正时已有之矣。大兴金春甫克谐云:“乾隆三十年后,京中惟马车渐多,骡车尚罕见。”盖前此或有,自川运始盛行也。车之有旁门,则纪文达始创也。车旁开门碍于转轴,于是将轮移后,始有后挡之制。

  王渔洋《居易录》载甘肃民间名字率多四字,如马毛向上之类。近见黔中一役卒名沙卧赤鸡,亦奇。

  《池北偶谈》载“宋郎中师祁工书。遘风疾,左手把笔,其工不减于旧。”

  又引《老学庵笔记》,载“陆元长、宗室不微、梁子辅皆左手作字,赵广左手画观音大士”云云。余同年光州吴黼庭玉堂,壬戌进士,乙丑补殿试,考试试差皆左手书,奏折小字更奇。按杜子美晚枯右臂,有“悠悠伏枕左书空”句。明范叔成字元白,以左臂画花鸟山水得名。陈湘以左臂画山水人物得名。吾乡陈遐伯为贼伤右腕,书画皆用左。钱田间《过遐伯》诗云:“丹青一只手,智慧再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