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志存记录
- 澄斋日记
澄斋日记
初十日皇太后万寿,御仪鸾殿。辰初刻,上率群臣在来薰风门外行礼。是日天日清朗,气象特佳。午刻访梅叟赏菊,适王粹老在座,相见大乐。同至福兴居便餐。余采白菊数朵,使制鱼羹,清芬适口。与梅叟同乘马车,由前门大街西珠市口驰骤而归。游人如织,途为之塞。龙旗彩帜映日飘扬,颇近前代大酺盛事也。
十一日阴,微雪,骤寒。午后至聂献廷、景佩珂两处诊病。申刻赴洪颖之福兴居局。
《王氏医统正脉》辑刻古医书四十二种,始《内经》,终陶节庵,凡仲景以后四家之书咸在焉(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张子和,后人以张为仲景先师,儗不于伦)。吾乡朱梦霆司马重刻于京师,校对颇加意,镌成后无力印行。梦霆殁,家计甚窘,予为介绍,归其板于医局,酬资千五百金,由局印售,学医者咸得家置一编。宋元以前古书,自此不患湮佚,梦霆之功不可没也。坊行河间、丹溪书漫漶讹夺,殆不可读。予有其书而甚苦之。兹皆据善本翻刻,字字清朗,实为快事。学者果能将此八函致力一通,其亦可云毕业矣。节庵所著有《伤寒》、《杀车槌》、《截江网》、《一提金》诸书,命名甚怪。
十二日晴,有风,甚冷。午刻至顺直学堂约同乡诸君议筹堂中经费。归寓少进饮食,复至江苏馆赴旅京各学堂研究会。吴人龚镜清(鸣凤)在粉坊琉璃街立女子实践学校,延女教习四位,收女学生廿馀人,皆十五岁以上者,不寄宿,分授国文、算学、针绣,四月间开学,至今颇著成绩,学生有能作六百馀言史论者。有教习郭太太讲宋儒性理之学,工骈占文。唯堂中经费过绌,不能支持,镜清乞援于予。今日诸堂监督毕集,予遂提议此举,谋资助之策,虽咸赞叹不置,恐未有实力也。朗轩在大兄处相招,因往谈。灯下为沈仲盍致冯星帅书。又答和徐花老诗二首:接叶亭中凤仙二盆,立冬后犹有花掩映丛菊间。贞盦以诗来,奉答二绝猩痕深印美人纤,得驻红颜映绣奁。我乞裴郎停玉杵,多留春色伴重帘(妇女多捣凤仙花染指甲,故借用裴航事)。
东篱秋色正如金,忽着深红艳不禁。君是魏徵能妩媚,巧将丽质配冰心。
十三日晴。舒宾如自奉天来。饭后至编书处,稍坐,即到新居视工。采涧率大女亦
往。出城为聂太夫人诊病。吕翰卿自津来。江北提督王聘卿侍郎专丁寄衣料、香橼。
十六日阴。营口粤商叶道广所开五号同日倒闭,亏欠各银行及众商之款合计八百万两,各埠银根骤紧,市面震动。叶姓家道殷实,所营之业,亦未分毫失败,无端拐逃,必有他故。
或谓其与日本沟通,未倒之先,曾运洋货两船往日本。日本愿出银数百万,维持市面,阳居保护之名,阴为攘占之计,其计甚狡。予因草一折一片,请由户部银行暂时担任,严追该商家产变抵,并行文日本,追还前船,特派大员前往讯办。交袁老夫子缮写。梅叟来,偕赴斌升楼午餐。至于氏表妹处诊病。答拜川督陈筱卿。出城已上灯。至广和居赴李星桥之约。夜,雪。
十七日晨起,雪积五寸馀,而漫空之絮犹绵绵不绝也。竟日中宵,滕六君始兴尽而返。闭户围炉,与珩甫作半日谈。设酒对酌,不知窗外寒深。看编书处《舆地》两卷。写致安徽连藩台及季申四兄信。得次弟书。
十八日一夜大风,天竟放晴。先妣七旬冥寿,在广惠寺设祭,来客五十六人。
十九日晴,寒甚。呈递封奏。适大兄今日轮值召见。黎明时共乘一马车而行,雪路冻结,荦确无异山石,杌杌隆隆,马行不畅。七点一刻抵西苑门外,九点钟二刻大兄入对。
余坐六项公所候之。十点钟退出,述及慈圣特问恽毓鼎与你亲疏,对:“是臣嫡堂弟。”(于礼,上询及家属,应碰头而后对,不免冠。)大兄旋细顺旨次第,恭录如左:慈圣云,汝弟甚好,敢直言,有胆量,说话亦多中肯。其心真是忠君爱国。即如今天所上折子,就很明白。
伏念毓鼎以四品词臣,乃荷垂询姓名,且加优奖,闻之愈增感奋。毓鼎为讲官十年,孤立无援,唯以屡次建言,特邀眷注。前后四十馀疏,皆称心而言,无所揣摩,无所私徇,盟心清夜,或可仰酬知遇耳。午后诣编书处。陈菊生来别。
二十日晴。两淮候补盐大使刘翰章(号次子,莱州人)介田介臣来见。午刻至公善堂赴西源木商王晋勋之局。席散入城,至聚丰堂与何梅叟、大兄同作主人,请陈筱石制府,吕镜宇、俞廙轩两大臣。酉刻与许苓西在万福居雅座征伶畅饮。三儿宝纶自里门归。接盛杏丈书并寄董少卿百金。
次王粹老十月初十日酒楼诗元韵年年圣节踏歌行,气象居然近太平。从众何妨贤者乐,开怀聊中圣之清。欢场回首都疑梦(是日与粹老追话三十年前旧事),老辈于今渐见轻。二叟追随增脱洒,故应仕宦恋承明。(〔眉〕的真宋调。)
廿一日晴。三兄生日,往祝。面后至金筱珊处道喜。湖广馆江苏团拜。与吕镜宇丈密谈甚久。戏有关公斩蔡阳,伶人李库演关公,神威颇胜。京师不演此戏数十年矣。凡旧排各戏曲词关目均有情致,不特昆腔为然,即杂戏亦不苟,不似新编之戏,杂乱粗野,无理取闹也。此等亦有今昔升降之感。得笏斋十四日书,洋洋十馀纸。又得尚会臣闽电。
连日收拾零件,无事可记。
二十五日晴。昨夜四鼓,吴穆如敲门而来,因雅初吐血不止,急而来延。披衣起,饮勃兰地酒半杯,匆匆而往。至则盈地盈盆无非血也。全家惊惶。为开三黑神奇汤,止其上溢。
今晨复往诊,则全口变为痰红矣,脉象亦定。改开清火养阴一方。午刻衣冠入鲍家街新居,采涧率儿女继至。此为吾家在北京置产之始。什物狼藉纵横,几无下手处。略加布置,已上灯矣。
廿六日晴。先收拾客座以延宾。大兄嫂均来。
廿七日晴。诸事略就绪,唯书籍尚费排比耳。接汪子衡书件。
廿八日晴。颇暖。田介臣、连雨亭、许仲衡、李新吾均来贺。起居注委署主事广裔来领津贴银两。出城答拜各客,在大兄处午餐。接刘嗣伯信并胡方伯密电本。又接左诗舲丈福建信。
廿九日晴。义大利上海义丰洋行大班计细偕翻译谷罗塞(墨西哥人)来谒(计细曾署领事)。午后步行至编书处。申刻至义馆答拜。(〔眉〕回信寄程巡抚收,转寄布特哈等处税捐总局。)接黑龙江蓝秩方同年书件。又接长沙刘干卿书(住东茅巷)。又接吉林吴子明书(任仪亭带来)。
十一月初一日晴。屡有贺客,不具载。丁衡甫同年、何润老来作半日谈。朗轩、衡甫作半夜谈。
初二日晴。翰林院值日。在六项公所买郑元庆《三百篇词谱》旧刻本,价贰金。先考生辰,大、三兄来拜供。少南、珩甫来久谈。夜与蕙、丙二女排比内室书架医书。余所藏古今医学家言约六七十种。此道贵博览详究,乃足以尽其变,以《灵》《素》、仲景为主,而各家辅之。若沾沾于一家言,未有不偏之为害者。且病情万变,治各不同,亦非一书所能赅括也。余夜间退入内室,专看医书。有时读唐宋诗以遣闷娱情,故架上除医书外,唯置诗一二部而已。
初三日晴。衡甫来密谈。一日客来不绝,欲出门拜客,车已驾而不果行。复刘嗣伯信。
又复张幼和信。
初四日阴。任秀伯(法律学堂书记官,曾为肄雅堂书贾)、萧敬斋来,助铭侄整齐架上书。未刻在全蜀馆请癸巳同年,主人八人,余亦与焉。上灯时赶城先行。夜,大风。(〔眉〕汀侄生日。)
初五日晴。癸卯荐卷门人罗(树荣)来见(字季跃,顺德人,己丑举人,官中书)。
致季兄书交何务滋带去。李紫东亦来助齐书,已满七十架,书犹未毕。皆十馀年陆续购置者,京官薄俸,尽耗于此,盖逾五千金矣。未刻出城,至长椿寺行吊。在恒裕小坐。至嵩阳别业赴大兄及杨德孙消寒局。接襄阳电,儿妇及孙男女于昨日安抵襄城。
初六日晴。振儿生日。礼部议复翰林院侍讲学士朱福诜奏请旌表烈妇一折:恽毓德之妻许氏,恽宝元之妻袁氏,均属舍生取义,志行可嘉,应请准其旌表。奉旨依议,钦此。
因预备折稿,请袁先生缮写。午后至编书处,约水巨樵、范俊臣同编财政类,商定体例而去。答访田介臣。
初七日阴。具折谢恩。偕绍曰谦、宝瑞臣二侍郎恭诣德昌门内候圣驾临勤政殿时,在道旁两次免冠碰头。盛杏翁奉召来京,于今日请安。在内朝房略谈。归寓小眠。午后,朗轩、亚蘧来谈,愚溪前辈踵至,傍晚始去。接瞿擘生同年信(〔眉〕住粤省榨粉巷)。在朝房买殿板开化纸《性理精义》一部,价六两,纸板精美,阅之神旺。自来藏书家皆重宋元板,余意专欲搜罗殿板初印各书及国初校勘家精校精刻本,再传数十年,其宝贵不在宋元本下也。
初八日晴。写对,齐书。宝惠生日,即于今日起身,随荫午楼侍郎赴山东查阅第五镇,易陆军冠服而行。面后出城,至大兄处,往文明茶园观剧,惠丰堂晚饭,同人为王粹甫农部祝七十生日也。
初九日晴。半日会十馀客,车已驾而不得行。饭后出城祝张劭予侍郎六十寿。至新吾处为其夫人诊疾。至编书处,发缮《学校门》。归寓朗轩、珩甫已久候矣。乙酉消寒局,因风大,畏赶夜城,辞之。
初十日晴。少梅侄(炳炎)自武昌来,年廿四岁,韵梅先兄之子也,善测绘学。交来韵嫂、厚之兄、徐怡斋侄婿信各一封,又怡斋所寄冬笋、鱼、面。未刻至恒裕存魏少牧捐助畿辅、顺直两学堂经费库平银贰千两,马车轴折于途,易人力车而往,雇骡车而归。
十一日晴。吴雅初生日,正拟上车出城,盛杏丈适来,留其午饭,畅谈衷曲及近日朝局现状,久坐乃去。己丑同年月团,在寓设席。余及爵生、仲鲁、鞠农同作主人,共开三席,动更后始散。接宝惠津信。又接笏斋书。
十二日晴。刘华堂大理(丕显)来见,次屏之兄也。盛葵臣自鄂来。出城为雅初诊疾。答拜会馆同乡。张景韩来夜谈。
王粹甫农部七十生日,何梅叟约观剧,祝翰臣招饮为寿,余赋长句奉祝追随二客祝安康,七十精神少壮强。坊馆鱼龙朝口戏,市场灯火夜开觞。忘年我识通家李,得道君疑叶令王。阿口设弧同此日,乞分健福到儿郎(大儿宝惠亦系是日生日)。
十三日晴。一日客来不断。发长芦张馨安都转函,为公善堂捐款事。濮颂川(良勖)
来见,云依之侄。
十四日晴。至云依处祝青士姻伯寿。面后至李毓如丈处,贺文福弥月喜。在恒裕少坐。谒寿州师议起居注公事。傍晚,赴云依广和之约,半席赶城而归。接李滋园济南信(住苗家巷)。又接梁玉齐日本信。量能蒙戴尚书札,派地方审判厅行走,分民事第二庭。
十五日晴。出城祝吉甫夫人生日,阍人拒不纳。对宇访亚蘧,又不值。乃饭于大兄处。归寓朗轩、楚南来谈,英商福公司争晋矿,外部久不得要领,调晋臬丁衡甫来议之,事将就绪,而不利于其间者(〔眉〕外部侍郎梁敦彦)从而作梗,反默右英商以鯖龁之。
余闻之甚忿,乃草疏,请朝廷专责成丁宝铨使此案速了。夜,大风拔木,噫气怒号。
十六日阴。风犹未息。晨起即赴编书处,改杨少泉所拟进呈起居注前表,久不作骈文,俪事摛藻殊窘。阅《学校考》三卷。接伯诚侄江西新城税局书。萧敬斋以王铁夫先生书牍七叶求售,内有拟宋元古文十家目录一叶。
十七日晴。遣贾供事携起居注印片呈递封奏。余动身稍迟,又因路冻,不能速行。
至东华门,知毓鼎蒙召见,在第二起。顾表已九点钟,乃步行疾趋至景运门,则军机大臣入对将退矣。其时圣驾尚坐乾清官,毓鼎商之内奏事处,令其代奏:“臣鼎已赶到,取上进止。”内监瞻望,不敢进。乃谒枢臣陈明迟误。余自己亥十一月后,不独对者八年矣。今幸得接龙光,乃以稽延自误,回寓懊恼不堪。午后至恒裕。又访珩甫。上灯时入城,朗轩来问讯。(封奏有旨:外务部知道。)
十八日晴。具折自请议处,径认迟误之咎,未敢再以骤病及覆车托词欺罔君父。又递牌子补请入见。适今日上诣太和殿阅祝版,有挪动,例不叫外起。八点二刻,牌子发下,折子依议,交部议处。归途访朗轩,相对太息,略进点心而行。至石驸马大街东口,有二苏拉大喘奔呼,云有旨着于廿二日递牌子,预备召见。闻之殊出意外,各赏以五千文。急作书通知大兄及朗轩、景韩。翰林院旋送来内阁交片,内奏事处口传谕旨:翰林院侍读学士恽毓鼎,着于二十二日递牌子伺候召见,钦此。伏念言官递封奏,误召见,实属咎无可辞。乃圣主非但不加训斥,转于牌子发下之后,改降特旨,定期召对,诚非常之恩遇也。感仰不可名言。
衡甫、朗轩、珩甫皆来问讯。朋友相爱关切之深,有足感者。留三君作长谈,傍晚始去。
十九日晴。出城至大兄处午饭。访梅叟。至全浙馆赴江浙铁路代表人公会,到者百馀人。代表诸君登台演说,此路遵旨自办,不收外款,全出两省绅商忠爱之忱,集股已四千万元,无须再借洋款,痛陈借款造路之害。因余廿二日须入对,恳为代达,余允之。继有他人演说,余遂出。访朗轩于大德通。有山东人韩子贞,善看八字,朗轩深信之,以余
命嘱看。所言虽不尽可凭,然谓余有胆识,肯任事,立志坚定,不能随人转移,却能肖余为人也。其论大兄则反是,似亦近之。朗轩邀饮惠丰堂,由前门而归。得笏斋书。
二十日晴。吾苏代表人许久香、王胜之两同年见访。饭后入西长安门诣起居注堂,见满汉主事、笔帖式廿三员(全署司员皆到),议定整顿公事章程,添设当月司员及分津贴办法,各员皆遵办。起居注正堂属之仪自余始。出东华门诣盛杏丈详问苏杭甬路事始末。归路谒袁慰廷枢部,未值。拟作朗轩母夫人寿序,在车中构思布局,归寓篝灯起草,一挥而就,计七百馀言,为时不过两刻,文思尚不甚钝。然脱稿后觉心跳耳鸣,此心血亏耗之征,非少年时可比矣。见日对镜,忽见白发数茎,老象渐来,不胜怅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