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季申报台湾纪事辑录


  军机大臣奉旨:『吏部该奏。钦此』。

  七月十九日(公历八月十三日——礼拜六)

  发抄旨一道(七月初七日京报)

  何璟等奏「请以张清冰补台北都司」,奉旨:『兵部该奏。钦此』。

  七月二十日(公历八月十四日——礼拜日)

  闽督何(璟)奏请补知州折(七月初八日京报)

  闽浙总督臣何璟、福建巡抚调补贵州巡抚臣勒方锜跪奏:为拣员请补直隶州知州,以资治理;恭折仰祈圣鉴事。

  窃照准补永春直隶州知州孙继祖,于光绪七年二月十八日闻讣丁嗣母忧,当经具题开缺;照例以丁忧本日作为出缺日期,归二月分截缺。除截缺咨部外,查永春直隶州知州系烦、难二字中缺,例应在外题补。闽省向无府属知州,臣等与藩、臬两司在现任知县及应□人员内逐加遴选,查有遇缺即补同知直隶州、闽县知县彭鏊,年五十岁,江西宁都州副贡生;由候选县丞,随军援浙出力,奏准免选本班,以知县不论双、单月选用。复因江西玉山县解围暨克复安徽婺源县城,赏加五品顶戴并赏戴花翎,选授宁德县知县,调补南平县。同治十年大计,卓异;历署晋江、福清、闽县、彰化、漳浦、南安等县及台湾中路同知篆务。台湾开山抚番案内,奏准以同知直隶州知州遇缺即补;调补闽县知县,光绪六年十月到省。该员年力富强、精明干练,在闽年久,熟悉各处情形;以之请补永春直隶州知州,与例相符,洵堪胜任。合无仰恳天恩,俯准以遇缺即补同知直隶州、闽县知县彭鏊补授永春直隶州知州,实于地方有裨。如蒙俞允,另行给咨送部引见,仍免核计参罚。据藩司陈士杰、臬司鹿传霖会详前来。除咨部外,臣等谨合词恭折具陈,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训示!谨奏。

  军机大臣奉旨:『吏部该奏。钦此』。

  七月二十一日(公历八月十五日——礼拜一)

  闽督何(璟)等奏拣员升署知府折(七月初九日京报)

  闽浙总督臣何璟、福建巡抚调补贵州巡抚臣勒方锜跪奏:为拣员升署海外要缺知府,恭折仰祈圣鉴事。

  窃准吏部咨,光绪六年七月二十一日奉上谕:『福建台湾道员缺,着张梦元补授。钦此』。查张梦元由台湾府知府奉旨署理台湾道,补授实缺。所遗台湾府知府系海疆要缺,应于闽、浙两省知府内拣员调补;倘一时不得其人,并准于应升人员内择其人地相宜者奏明题补。当经请以准补台北府知府赵均奏准调补在案。兹准吏部咨覆:『查赵均由福建候补知府奏补台北府,尚未咨报到任,并无俸次可计;核与调补之例不符,应毋庸该。其台湾府知府要缺,应令该督另行拣选』等因咨闽。而该员赵均续亦呈报丁忧,应即行拣员请补。

  查台湾府系冲、烦、难沿海兼三要缺,孤悬海外、民番杂处,俗尚强横、人心浮动,近年又有中外交涉事件,为闽省第一烦重难治之区;非熟悉情形、通权达变之员,不足以资治理。臣等督同藩、臬二司复于闽省实缺知府中逐加遴选,非现居要缺、即人地未宜;或到闽未久,于此缺情形未能熟悉:皆未便迁就请补。惟于应升人员内拣选得准补泉州府厦防同知程起鹗,年四十四岁,浙江山阴县监生;遵筹饷例报捐布经历,指分福建补用,领照到省。丁父忧,回籍守制;服满来闽。于克复漳、龙城池出力案内保举,奉上谕:『免补本班,以通判留于福建遇缺即补。钦此』。赴京引见,领照回闽。又因筹饷及办理甘捐出力案内保举,奉上谕:『着俟补缺后,以同知用。钦此』。同治十三年,补授台湾府澎湖通判;光绪五年,补授泉州府厦防同知。该员精明深稳、心细才长,识力俱定;在闽年久,历署烦缺,措置裕如,交代清楚;而于海疆风土、人情尤为熟悉,非该员不能胜任。惟该员准补厦防同知尚未引见到任,与例稍有未符;第人地实在相需,何敢稍事拘泥。合无仰恳天恩,俯念海疆员缺紧要、治理需人,准以准补厦防同知程起鹗先行升署台湾府知府;如果限满堪以胜任,另请实授:俾海外要缺得人而理,实于吏冶,通商两有裨益。如蒙俞允,另行给咨并案送部引见。至该员系由候补同知、实缺澎湖通判请补厦防同知,今请升署台湾府知府,不积冉升,应免核计参罚。据福建藩、臬两司会详请奏前来。谨合词恭折具陈,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敕部核覆施行!谨奏。

  军机大臣奉旨:『吏部该奏。钦此』。

  七月二十二日(公历八月十六日——礼拜二)

  闽抚新政

  新任福建巡抚岑宫保,于前月二十七日节抵粤垣。本月初二日,乘坐「琛航」船赴闽。初五日午刻,驶入罗星塔寄椗,闽省抚标左、右营官及首县彭明府皆预日驰往迎接,船政局各委员亦到船禀谒。未及时许,宫保已换坐小轮船晋省;谕知首县巡捕等:本日申时入城,初七月子时接篆。次日,即悬牌示:初八日,先见两司;初九、初十日,见道台、知府;十一、十二日,见知县;十三、四日,见同知;十五、六日,见通判。佐杂各官,另行订期接见。所有履历,先交巡捕房存送,以备考查云。十三日,「飞云」轮船开赴台湾,宫保派提督、副将、都、守数人、亲兵五十余名,谕令到台南后由陆路行至台北,一路察看山川险隘、风土人情及生熟番所处地势,详细回报等因。查台湾一府孤悬海外,年来生番屡次肇衅;当道虽筹办海防数年,尚未熨贴。令得岑宫保莅闽,从容部署,先树风声;行见畏德怀威,人皆向化也。

  七月二十三日(公历八月十七日——礼拜三)

  福州近闻

  〔福州西字报〕又云:新抚宪岑中丞到任以来,政尚严明,励精图治;见之者皆不寒而栗。谕知属下各员不必请见,有事自当传见。且极恶鸦片烟,福州地方乞丐之吸烟者甚多,今中丞令各予戒烟药,限以九十日戒净;逾限,即当重办。盖于此小试其端;故各属员有吸烟者见此示谕,靡不挢舌缩首。并闻欲传属下各官认真考试,以定去取;福省官场,咸怀鬼胎。又令凡途遇乞丐,见其年壮力强者,皆招之入伍,发往台湾当兵;其老病者,则发钱米以养之。莅政方新,诸事井井;经此一番整顿,闽地庶有豸乎!

  闰七月初五日(公历八月二十九日——礼拜一)

  台地近闻

  现任台湾道、新授福建按察使张蓉轩廉该因劝办一事尚未妥洽,并有各经手事件须与院宪面商,故上月初一日乘坐「飞云」轮船内渡。初三日,抵省;适值新抚军岑宫保到任,随暂驻幨帷。十三日,返旆台南。并闻新台湾道刘观察到任,尚需时日;此次按试,仍归张观察于秋初定期开考云。

  闰七月十一日(公历九月初四日——礼拜日)

  制军阅边

  新任福建巡抚岑宫保,本诹吉于闰七月十三日赴台湾巡视;嗣悉何制军已先定期于初十日起程查阅各属营伍,故督、抚尚须互商,大约彼去则此留,未便同时出省也。

  闰七月十五日(公历九月初八日——礼拜四)

  逖听风声

  接昨日九点半钟台湾发来电信云:该处又发大风,此风或再向北而来;然则本埠各行栈如在低洼之处,所有堆积货物务宜妥为设法,先为预防云。

  拟开煤矿

  福州招商局于本年四月间订请英国开矿洋师名玛士者到闽,言定每月薪水银二百五十两,以二年为期,拟往台湾奎隆地方开采煤油、磺油等物。玛士现居马江日意格洋楼内,一俟各商领取札照、置备家伙、雇齐工匠,当即启行同往。闻须菊花开候,始能东渡云。

  闰七月十七日(公历九月初十日——礼拜六)

  风信续闻

  前报载台湾电信预防大风一节,兹于前日下午四点钟五十分厦门又来电音,言风势在厦门西南隅,察其去路,似往东北一带云。

  闽督何(璟)奏抚恤琉球遭风难民片(闰七月初八日京报)

  何璟等片:

  再,据署福防同知任时昕准台湾县移琉球遭风人西铭等四名由轮船护送晋省,当发馆驿安插。一面饬传通事译讯,据供:西铭是船主,志武是舵工,次良、次留都是水手;通船四人,俱系南山俯人。驾坐小海船一只,装载糖包,于二月初八日开往八重山售卖;忽遇暴风漂出大洋,十八日至台湾洋面,船被打破,片板无存。幸遇民船救护,带赴台湾县衙门;蒙给饭食、洋银,派拨兵役配塔轮船,护送来省。于五月十一日到驿安插,并无随身行李等情。由藩司陈士杰核详请奏前来。

  臣等查该难人西铭等航海遭风,情殊可悯!应于安插之日起,每人日给米一升、盐六厘;回国之日,各给行粮一个月,照例加赏物件折价给领,以广皇仁。所有各款银两,统于存公项下动支;事竣,造册报销。将来如何回国,另行察看办理。除咨部查照外,臣等谨附片具奏,伏乞圣鉴!谨奏。

  军机大臣奉旨:『知道了。钦此』。

  闰七月二十日(公历九月十三日——礼拜二)

  风潮坏茶

  厦门新闻纸言:前日风潮大作之时,台湾淡水地方水势盛涨,华人死者计三百人。茶叶业经装箱拟发往外洋者,多遭水浸,受潮损坏。淡水内地之茶树,被水漂没甚多;风潮之为厉甚矣。

  闰七月二十一日(公历九月十四日——礼拜三)

  风信余闻

  前报载有电音言台湾风信一节,迄今幸未延及本埠。然前日禅臣洋行之「镇江」轮船及招商局之「富有」轮船由南边来沪,均言十四、十五两日在厦门遇风颇为猛厉云。

  闰七月二十四日(公历九月十七日——礼拜六)

  发抄旨二道(闰七月初五日京报)

  岑毓英奏「接任闽抚篆务日期并谢恩」,奉旨:『知道了。钦此』。

  勒方锜奏「交卸闽抚篆务日期」,奉旨:『知道了。钦此』。

  闰七月二十五日(公历九月十八日——礼拜日)

  调授闽抚岑(毓英)奏恭报接印日期折(闰七月十三日京报)

  福建巡抚臣岑毓英跪奏:为恭报微臣抵闽接印日期,叩谢天恩;仰祈圣鉴事。

  窃臣于光绪七年四月二十五日钦奉谕旨调补福建巡抚,即赴新任办理台湾防务等因,钦此。当即恭折谢恩,专弁领赍北上,并将交印日期由驿奏明在案。臣于五月十七日自黔省起程,由广西、广东水路航海赴闽;兹于七月初五日行抵闽省。初六日,即准调任贵州抚臣勒方锜委福州府知府解煜、抚标中军参将庄镇藩将钦颁「巡抚关防」暨王命、旗牌、文卷等项赍送前来。臣恭设香案,望阙叩头,祗领任事讫。

  伏查福建为海滨重地,政务殷烦;举凡吏治、刑名、钱榖,皆系巡抚责成。加以渡台筹防,尤关紧要。如臣梼昧,惧勿克胜。惟有弹竭愚忱,随事会商将军臣穆图善、总督臣何璟督饬司道妥为筹办,仰答高厚鸿慈于万一。所有微臣抵闽接印日期及感激下忱,除恭疏具题外,谨缮折叩谢天恩,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

  再,臣经过广西、广东两省地方,雨旸时若,百姓乂安,堪以上慰宸廑;合并陈明。谨奏。

  军机大臣奉旨:『知道了。钦此』。

  九月初二日(公历十月二十四日——礼拜一)

  岱参将陈台湾事宜

  (上缺)……且所开处,仍任生番驻欤?不若勿开。抑令民番聚居欤?始终难保其无事,势必强民迁徙;是以安民者扰民。人情安土重迁,诚非易动。不见夫殷民有鱼鳌之忧,迁殷一役,数千百载下犹闻其咨嗟?今欲无故使民离乡土、弃田园,携老幼、载货物而置诸不测之地,何可得也!强民而民不从,犹可言也;设激成变乱,一波未息、一波复兴,然后以法绳之,是罔民也。总之,开山一役,毫无益而大有损。一误于沈总制轻信人言,不能慎其始;再误于王中丞多疑不决,不能正其中。迨至丁前抚宪,纵才智足以有为,然大错已成,亦不能善其后矣。为今之计,除城郭已具、人民已安之处不必深求外,余此大工、大役,莫善于即日奏停。诸凡仍前故制,勿遂前人之过,勿蹈覆车之辙。果能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则免开辟之劳、战征之苦,少糜国帑,巩固藩篱;民番相安、华洋无事,台湾幸甚,天下幸甚!必不得已,则有从权大兴数万之师,分道有直捣其巢穴,痛加挞伐;俾知王命之不可违,待其力竭势穷、胆寒心服,或留其余孽、或净其根株,为我欲为,一劳永逸。所谓威之使畏,然后可以使恩;制之有方,然后可以向化。驭番良法,如此其庶几乎!若仍前池泄泄沓沓,希冀侥幸;不惟示以怯懦,且养成其骄恣,徒劳罔功,窃谓非计!伏惟宪台鸿才矿世,必有上智奇谋、成竹在胸,自无不尽善尽美;诚非卑职所能窥测于万一。然而区区愚衷,不能自已;罔揣狂昧,拟陈事宜八条,聊以补夫涓埃,仰副宪台殷勤海疆之至意。管蠡之见,是否能合机宜?则非卑职所敢知。谨列条陈于后:

  一、选任良将,以专责成。兵者,国之大事也;所以卫民,所以戡乱。将兵者,将也;□得其人是弃其兵,又何卫民戡乱之有哉!故古之善将将者,遇有征伐,必先慎选其将之良者;任而专之,举无不当、功无不就。所谓良将,智、仁、敬、信、勇、严足备者是也。当今之世,未见其人;降格以求,则惟智、勇知兵者,庶足一当斯选。智则虑无不周,勇则果敢有为;虽曰如此,仍非易易。今之所称名将者,不惟分数形名、奇正虚实——兵之秘要,询之茫然;即使整齐队伍、操演弓刀——至浅至微,亦复不晓。类多贪鄙劣懦,干进夤缘;惟知名利是图,置军国于不问。一旦将兵,盗贼闻而笑之、士卒见而鄙之;安能使畏而服之乎!然而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将帅纷纷,岂无智、勇之人!特未尝诚心求之耳。既已求之,见其勇易、知其智难;何则?勇发乎外,战野攻城,炮矢如雨;武夫犯难,不死必伤。岂有自士卒至将帅时阅数十年、身经百十仗而身无半创!何世多福将耶?然此犹为匹夫小勇也;徇义不惧、临难不苟,刚毅果断,是为真勇。智蕴于中,何由而识!是必举军机要务不决难明之处商询一二,纵能权变通达,不过众人所知,非智也;必也先知不惑,而识见绝人,斯可矣。诚得智、勇之将如此,任而专之,许其便宜从事,勿使掣肘于其间;久无成效,未之有也。现台湾已有南、中、北三统领,想必才胜其任;何又以镇、道为总统,事权不一,无所适从!夫兵事倾刻万变,督、抚大帅尚不便从中御之。而地方文武,未必各无所私,遥遥牵制;而欲责以成效,难矣。况未必皆智、勇知兵之良将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