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志存记录
- 清代台湾大租调查书
清代台湾大租调查书
即日同中亲收过典契字内佛银一百四十大员正,秤九十八两正足讫,又照。
一、批明:此田林合家、林丁二段丈连,尚未开拆,现丈单交在林清木手内收存,批照。
光绪二十五年(己亥)十一月日。
为中并代笔人林怀动
在场知见人同妻吴氏
立典田契字人林牛
(一三)
兰营东势隆恩庄,其地有猫里府烟社,其埔地十六段,一百零七甲零六厘三毫八丝。又奇武荖社埔地二段九十二甲九分三厘六毫九丝六忽。合为十八段,二百甲零七丝六忽。乃由树林低湳,地角歪斜,不堪升科起则之地,准通判翟淦移送册开,经总兵武隆阿于嘉庆二十年间,一给与漳籍垦户陈受恩珍珠里、简猫里、府烟武罕等荒埔八十七甲八分零一毫四丝;一给与泉籍垦户翁辉承奇武荖等处荒埔一百一十二甲一分九厘九毫三丝六忽,听其自备资本,招佃开透。限以三年期满,按照该处乡斗,每户营中抽收二石,以为班兵不时药饵之需,历年造报,容有不敷动用之处,而舍此固无所谓营庄也。查此等埔段本近化番社地,又低湳欹斜,树根滋蔓,自非听该垦户出资垦辟,人力难施,经费无出。最以垦透之后,按甲虽收八石,除由佃首散给该处社番口粮划起四石,及该垦户收领资息二石外,营中得收二石,分限早、晚雨季就所收本色谷,永远着由垦户完纳,割给串收为据(噶玛兰厅志)。
(一四)
干清门侍卫、镇守福建台澎水陆等处地方挂印总镇府阿勒精阿巴图鲁、带军功一级寻常加一级武,为给照付垦事。据前署艋舺营庄游击详,据噶玛兰守备黄廷耀禀称:窃照噶玛兰所辟地方,建立营辟,议设官庄,经兰厅翟丞移送册开猫里府烟社共十六段埔地,一百零七甲零六厘三毫八丝;又奇武荖、树林树沛共二段埔地,九十二甲九分三厘六毫九丝六忽。计埔地一十八段,计二百甲零七丝六忽等因。除猫里府烟、珍珠里、简武罕等三处埔地,内奉给垦户陈受恩八十七甲八分零一毫四丝外,现有未垦埔地一百一十二甲一分九厘九毫三丝六忽,应行招垦。兹据泉籍总理翁清和等保结民人翁承辉家道殷实,以充富官庄垦户等情。守备覆查属实,理合取具保甘各给禀缴,仰垦转详镇宪准给牌戳,饬发承领开垦,俾得照例征租,实为公便等情。据此,署游击合就转请,恩准给发牌戳,以便转给翁承辉执照,上紧开垦,实为恩便等由。据此,当经批查去后。兹据陈署游击详覆,翁承辉堪充垦户前来,合行给予牌戳。为此,牌仰该垦户翁承辉即便遵照,自备工本,前赴噶玛兰官庄埔查照所给地界,不论歪斜地角,务必尽力开垦,以收土膏之利。三年限满,依照噶玛兰奏定章程,以中则田起科,永远即照该处乡斗,每甲纳租二石,分限早、晚两季对半就该田所收本色谷,运赴噶玛兰管交纳,割给串单;倘有抗欠玩误,定行究追不贷。庄息关重,该垦户务须遵照奉公,毋得怠忽,须牌。
嘉庆二十年五月三十日给。
(一五)
给照事。照得噶玛兰营官庄,经兰厅翟丞议就猫里府烟、奇武荖等加留余埔,划出二百零七丝六忽,造册归营,招佃垦耕。泉籍垦户翁辉领垦埔地一百十二甲一分九厘九毫三丝六忽,当经武前镇分别给照付垦。定限三年起科,按照中则征租,每甲配纳番租四石,营租二石,由该垦征收,分别缴营散番,历办无异。嗣因朱前厅覆丈泉籍溢地二十七甲五分九厘八毫,前经都司李恩详请归营给单,按照下则征租,每甲配纳番租二石,营租一石,业经前镇会同道府批准在案,应将续升、埔地给照付管。兹查泉籍垦户翁承辉现已身故,乏人经理,亟应遴选接充。兹据该管将及都司禀请保举民人翁振兴、高钟记前来。据此,合就发给戳记照付管。为此,照仰泉籍垦户翁振兴等即便遵将发去戳照承领,督佃承耕,递年照额交纳,割给印串执凭,毋得侵渔拖欠,凛慎,须照。
计发:木戳一颗。
同治三年十二月日给。
翁振兴
右照给新充泉藉垦户准此。
高钟记
挂印总镇。
限竣日销。
(一六)
调署福建台湾噶玛兰营都阃府、升补北路中营都阃府李,为分给丈单事。照得兰营息庄,前奉大宪准就东势加留余埔地内,划出奇武荖、珍珠美、简马荖武、烟武罕等社界余埔,凑出二百甲归营招佃承垦,每甲征纳番租四石,余息二石,以资赏恤戍兵公费等因。业经前任详由前镇宪武给发总照,责成漳、泉两籍户首出资招佃分垦在案。兹据两籍垦户首造缴佃册前来,除覆勘外,同行分给丈单。为此,单给漳籍垦户陈受恩,即陈四祥,即便遵照后开四至界址管耕。每甲递年除应贴该垦户首辛劳耗谷外,照纳番租四石,营租二石。务于按季收成后,豫备干圆好谷,运赴公所,经风煽净,量明交纳,向该垦户首截给完单,分别缴营,给番收纳,不得逾期拖欠,亦不得越界争竞,致干查究,毋违,须单。
计开:
佃户陈受恩,即陈四祥,现丈实田二甲九分九厘三毫八丝八忽,东至大港;西至自溢田;南至自田;北至二堵水沟并番田。
右给漳籍佃户陈受恩,即陈四祥准此。
道光二十八年十二月二十日给。
都阃府行。
(一七)
代理福建台北噶玛兰营都司、两江补用参将李泰,为兰营添设等事。遵将本营光绪十六年份,抽收各庄租谷,变价分拨管中动用银两,理合备造四柱清册呈送察核施行,须至册者。
今开:
噶玛兰营原报官庄二百甲,系代番招佃辟成,以六石例收租,每甲除纳番租四石外,存租谷二石,收为营中公用。兹又新升溢地三十五甲八分九厘零二丝五忽,奉准仍附二百甲内归营给垦。自道光二十九年起科,每甲定租三石,除纳番租二石外,余一石增充公用,历年抽收公用,造报在案。迨因光绪十四年,台地田业一律清丈,配则纳课。禀蒙宪批,以应收营租、番租、垦户租均按六成一律共收,理合声明。
旧管:
光绪十五年份,除动用外,不敷银二两五钱九分九厘五毫二丝。
新收:
一、收光十六年份,垦户陈受恩原垦埔地八十七甲八分零一毫四丝八忽,又新升溢地八甲二分九厘八毫一丝七忽。除纳番租、垦户租外,营中抽成六成,早、晚两季共租一百十石零三斗四升。
一、收光绪十六年份,垦户翁承辉原垦埔地一百十二分二厘三毫八丝七忽,又新升溢地二十七甲五分九厘二毫零八忽,纳番租、垦户租外,营中抽收六成,共租一百五十一石二升四合。
以上原垦新升,早、晚两季收租谷二百六十一石五斗六升四合。照依时变价,早谷每石变价银六钱二分,晚谷每石变价银五钱七分,共银一百六十一两零九分一厘四毫八丝。
开除:
一、租店贮谷税银二十两。
一、修营盘木栅等敷工料银二十九两九钱八分。
一、修河沟竹围工料银五十三两八钱九分。
一、修军装器械等项工料银二十八两一钱三分。
一、修营门、桥梁及教场石路等敷工料银二十九两一钱九分一厘四毫八丝。
以上共银一百六十一两一钱九分一厘四毫八丝。
实在:
连上年,不敷银二两七钱九分九厘五毫二丝。
(一八)
钦命台湾布政使司邵,为饬知事。奉爵抚宪刘批,据宜兰县详称,案蒙本府札开;本年七月初四日,奉爵抚宪刘批,据艋舺营参将周起凤禀;据兰都司禀请该营庄租,可否仍旧仁垦首收缴纳番?抑应归县办理,请示缘由,奉批:仰台北府转饬宜兰县查明核议覆办,仍报明藩司清赋总局知照,缴单存等因。奉此,除分别申报移知外,合亟转饬该县即便遵照,查明核议详覆等因。蒙此,遵查志书内载:兰营官庄计有二百甲,因树林依湳,不湛升科。嘉庆二十年间,经总兵武给漳垦户陈受恩珍珠里简等荒埔八十七甲零,由该垦户自备资本,招佃开透,三年为限。因埔近番社,每甲收租八石,内划四石由垦首给社番口粮,二石为该垦户资息,二石归营征收,早、晚两季分完。其营收二石之租,即为班兵不时药饵之需,历年造报等语。卑职查台地武职官庄,各陆营多有,不仅宜兰一营为然;惟各营官庄租由营收粮赋,即由营依照民例完纳,兰地情形独异。盖宜兰初隶版图之时,一切政令从宽,升科之地不过数千甲,其余如配纳书院租、番租、隘租、香灯租各项名目者,悉不完纳粮。称地角畸零,不成片段;或称土性瘠薄,近山沿海,免纳正赋。此从前情形也。至上年清丈,凡系无不丈量入额,现如各县之番租、隘租,从前不完粮者,现皆饬令升科。兰地官庄数虽有限,若仍旧免升正赋,窃恐书院各租亦欲籍为口实,似非公溥之道。且该田本有完纳番租,现在番租俱饬升科,若惟此项庄地不升正赋,亦恐别项番租藉为可免完纳,是皆有碍大局。故前据该垦首陈受恩等赴县具禀,即经卑职批以:钱粮不能无征,庄租亦应完。第该款以完粮而言,其中为难情形,须饬算通盘分划,庶能得平。盖该田虽为营庄,实系人民自垦,民业无异。佃民每甲既经纳与垦首八石,即他县之大租数目相仿,现欲升科,以不能责令散佃加完;若令垦首完纳,则垦首年祗有租二石,悉数完纳粮亦且不敷;若令从中比照他县归营认完,而该营每年每甲亦只收租二石,与垦首数目无异。是参者皆难独令完纳粮。卑职烛见,番租一项,现定六成完番口粮,以四成贴与租户完粮。该田每甲年本完纳番租四石,令照六成完番外,每甲尚余一石六斗之谷,可以变价升纳钱粮。其有不敷之数,若全饬垦首认完,垦首有从前开垦资本,每甲仅余已租二石,为数似已无多。而兰营年收之租二石无关资本,原定班兵药饵之需,现时药饵有无支销,卑联虽难悬拟,惟药饵似无定额,可否于应收二石租内,酌量拨出若干?年贴垦首,由垦首所得租内,亦拨出若干,合同裁减番租,以之升纳钱粮。如此公同提拨,众擎易举,庶钱粮有着,民佃亦不致吃亏,较为得平。此卑职拘拘之末议,究应如何通筹之处?应请饬令兰营妥议,必求于民无碍,于钱粮有着,庶为万全之策。至兰营原禀称归县办理之语,卑联查款为武联官庄完粮,系营中之责,卑联现议请由应减番租及垦首租、营租匀纳者,亦因营中所征租数无多变通之故。是否有当?应请饬令兰营通筹妥办。缘奉前因,合将遵饬核议缘由,具文详覆察核,俯赐批示祗遵,实为公便等由。奉批;据详已悉,仰布政司会同清赋局核明,速饬宜兰营查照,通筹妥办具复,仍移艋舺参将饬县知照等因,并据该县详同前由各到司。奉据此,除分别移饬遵照外,合行札饬。为此,札仰该县立即遵照,移饬通筹覆办,毋违,速速,此札。(札宜兰县)
光绪十四年八月日。
(一九)
钦加同知衔、署理宜兰县正堂沈,为遵札出示晓谕事。本年四月初四日,奉台藩宪沈札开,据台北府详称:案奉云云(全叙)等。内奉此,查隆恩官庄租一项,向每甲租额年纳八石,内分三项;二石为庄租,二石为垦首租,四石为番租。兹遵奉宪章,亦仿四成之二,将营租、垦首租、番租内,按作十成,各减四成,贴予小租户照则完纳钱粮,六成谷完纳营租、垦首租、番租。无论盈减,务须遵照定章完纳,该佃户皆不得有所借口,合行出示晓谕。为此,示仰阖邑绅耆士庶军民各庄佃垦首人等一体知悉。自示以后,各宜遵照办理,毋违,特示。
一、出示。
光绪十五年四月初七日粮房。
第十四章抄封租
(一)
叛产:
乾隆五十一年,抄封林爽文案内已报升田园计六百三十九甲一分六厘九毫四忽,分上、中、下则,额征租谷一万五千八百四十五石四斗零八合二勺。嘉庆九年,归府佃首征收,年纳厅额供谷六百五十七石五斗七升零九勺,每石折价银一圆三角缴厅,余谷输纳府库,拨充成兵加饷。
同治三年,抄封戴万生案内在逃股首庄柳,庄领等田四段,年额征租谷七十五石,拨充大甲水神祠香灯费(淡水厅志)。
(二)
钦加知府衔、即补清军府、代理台湾府龙,为给照事。案据抄封总理王联记禀称:半线堡浦尾庄抄园两段,原系林文渠、庄南丁耕种,年完纳税银七元。据现佃潘兰芳,以每年愿纳租谷一十石,垦为转禀给予印照,永远贌耕。应否照准?禀请察核等情到府。据此,查现佃潘兰芳既愿加租承耕,候核给照承领。除禀批示外,合给印照。为此,照给该佃潘兰芳遵照,永远承耕,完纳租谷,毋得短欠,始勤终怠,致干革换,切速,此照。
右给潘兰芳准此。
光绪十八年四月二十三日给。
(三)
钦加二品衔、盐运使衔、在任候补道中路营务处、特授台湾府陈,今据彰化县半线保庄佃潘兰芳抄封戴案光绪十九年份早、晚季租谷一十石正。
光绪十九年十二月日给。
府管地福字第四十三号。
潘兰芳。
(四)
钦加道衔、署理台湾府正堂周,为给发印照管耕事。照得田中央、四块厝等庄抄封匪首郑猪母、林晟水田二段,丈明六甲五分。又牛埔仔庄水田一段,丈明五分。该田现已荒芜,无人承耕。缘此叛产官租,有关支给兵饷之款,饬据总理招集佃户林廷栋,愿自备工本,前往开垦耕种,年应纳谷二百一十九石,无论丰歉,均应缴纳,不得拖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