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志存记录
- 清代台湾大租调查书
清代台湾大租调查书
乾隆三十七年二月日给。
(四)
福建台湾艋舺管水陆等处地方参府李,为补给印照事。案准淡分府移,据垦户金东建,即林寿记禀称:缘建于道光二十五年间,蒙前参府苏,详请承充垦户奉镇宪武批准,承充艋管辖内中港后庄埔大小坪等处隆恩息庄垦户,给发谕戳,照示招佃开辟成田,报升纳课,历管无异。突有奸民杨朝和等,串耸艋舺守备陈光辉,并报升纳米。禀蒙镇宪批示,擅给札谕混号金长发,局谋举人许超英三股,纠匪许派、许用、许田等数十猛混占霸垦等情。又据禀请移会勘丈,嗣准本营派员,会同淡分府,带同书差、弓丈手,及金东建,即林寿记,管事职员蔡宇、杨思惠等,前往该处勘丈得大埔公馆前后现耕成田甲数,照则科租。并勘明该息庄四至:东至尖山横岗,直透新车路茅婆仑为界,西至官大路为界,南至后庄崁为界,北至尖笔仔山倒水为界;踏明四至,立石定界。兹据林寿记管事蔡宇覆禀:被控霸垦之许派、许由等交差禀解前来,提集质讯,将许派、许由等管押覆讯。又据该管事蔡宇禀称:该息庄界内,北至尖笔仔山等处埔地,现被陈复吉等纠匪十余佃,藉为蕃地,混垦霸占,谋出中港社番业户夏联辉、番土目刘永丰、番甲首刘隆基等逞横阻止勘丈,扭交该差禀到,当即提讯。据番业户夏联辉,土目刘永丰、刘隆基等供认,实系混占隆恩息庄之地,当堂俯首认罪,甘愿将所占之尖笔仔山等处已垦、未垦埔地,概行退还本管隆恩息庄归管,取具遵依结状附卷。嗣据该垦户林寿记呈缴垦照约字察阅附案。旋据该垦户禀领垦约前来,当饬经胥查检给发还领。兹据经胥查检给发还领。兹据经胥禀复:该垦户金东建,即林寿记所缴垦照约字,并无发房存案,一时查检无着,应行补给等情,一体定案。兹准前因,除发给谕戳晓示外,合行补给执照。为此,照仰垦户林寿记知悉:该垦户务须查照勘明该息庄田至立埋定界内之埔地,照界管业,高处留为牧场,低处用工本招佃竭力开辟成田,依限概行报升。所有余租,照界归于垦户收掌,以补工本,毋得违延,须至执照者。
咸丰十年八月初四日给。
右垦照给垦户林寿记收执准此。
(五)
福建台湾北路右营委派管理竹堑息庄租务守府郑,为给予垦照事。照得据本庄佃户陈六禀称,自备工银九十元,开垦油车港南处水田一所,东至陈家为界,西至冢为界,南至车路为界,北至陈家为界;原带大埤圳水通流灌溉。兹蒙仁宪会同厅主陈,派拨书差清丈二分,按照下田纳租,每年每甲应纳大租四石,计二分,每年应纳大租八斗,理合禀请给垦等情,合行给垦。为此,垦给该佃遵照,永远承耕,毋得怠惰偷安,致欠课租,凛之,毋违,须垦。
同治九年十二月十六日给。
(六)
立杜典田契字人锺康福、锺康禄兄弟,先年承父遗下有水田一处,坐落土名中港东庄禾坪头山仑仔,东至温姓田为界,西至东路为界,南至温姓田为界,北至馨德侄阄分内田为界,下温姓田为界;四至界址面踏分明。原带恩陂水二厘灌溉,又带隆恩大租谷四石四斗正。今因乏银应用,尽问房亲人等不能承典,情愿托中引就与东庄福德爷香祀内人林佛赐、赖昌兴、陈历生、黄天生、温碧龙、扬其注、钟彤麟等出首承典。当日凭中三面言定,时值典价佛银三百三十二大员正。即日银、契面交明白,中间并无债货短少准折等情,亦无重复典当田业等情。其田系承父遗下之田,倘有上手来历不明,不干承典人之事,系康兄弟一力抵挡。自典之后,交与祀香内人,任从过耕管业。其田不拘典限,系银到田还。此系两比甘愿,两无逼勒,恐口无凭,立杜典田业字一纸,并带印契一纸,又带阄分字二纸,共四纸,付执为照。
即日批明:实领到典银三百三十二大员足讫,批的。
又批明:老印契一纸,原系与馨德阄分之田相共,倘有要用之日,随即交出应用,不敢抗误,批。
又批明:馨德阄分之田,上横头要抽出水圳灌溉此田,德不得阻抗,立批是实。
道光七年九月日。
为中人钟新昆
知见亲饶金生
馨万
在场侄
馨德
男馨昌
锺康福
立杜典田契字人
锺康禄
(七)
立杜卖尽根海塭埔地业契人郑泰昌,偕侄新营、新登、新富等,有承祖父郑光华,于道光九年,明买陈振玉退垦隆恩息庄界内南势庄鱼寮厝两畔小港仔、中港仔现各鱼寮西势庄海墘一带荒埔,东至大沙仑直透为界,西至大海为界,南至隙仔溪,直透状元小溪为界,北至油车港为界;四至界址明白。约定如有垦筑成业,照例配纳隆恩庄抽的大租。又于道光二十三年,编作郑亨记明买陈志等油车港南畔田墘圳路一条,听业主开筑引水,灌溉荒埔塭田充足。缘昌等先祖弃世,无力开辟,而且工费浩繁,乏银别创,爰将该埔业海塭欲行出卖,先向房亲人等不能承受,外托中引就与曾协受出首承买。即日同中三面议定,依时估值价银八百五十大员正。其银即日同中交收足讫;随将承祖遗先后置创海塭埔业圳路等项,一切照契界踏明,交付银主前去掌管,筑辟田园为业,不敢异言。保此业系昌等承祖遗创明买物业,与房亲人等无涉,亦无重张典挂他人,以及上手交加来历不明等情为碍;如有等情,昌等出首一力抵挡,不干银主之事。自今一卖千休,寸土不留,永断葛藤,日后子孙不敢言及找赎。此系明买明卖,二比甘愿,各无反悔,口恐无凭,立杜卖尽根业契一纸,并纳上手垦照图三纸,圳路字一纸,共五纸,付执为照。
批明:即日同中亲收过契面佛银八百五十员正足讫,批照。
咸丰六年三月日。
代笔人许汇卿
为中郑士传
在场祖母饶氏
知见婶卢氏
新营
立杜卖尽根海塭埔地业契人郑泰昌,偕侄新登
新富
(八)
立招耕水田字人黄承长,有承买黎兴成水田两处,又带茅屋一座,计共七间,以及门窗、户搧、天池、古井、牛椆、鱼池、禾埕、车路、风围、竹木等项。坐落土名中港隆恩后庄份四顶一处,又后庄背北畔柳树下水田一处,合两处,周围界址俱在大契内载明,原带隆恩六陂圳水通流灌溉充足。情因自己乏力耕作,招得胡友笔头家,自配工本前来耕作。即日收到无利碛地佛银一百八十大员正,亲收足讫,言定每年应纳隆恩大租早晚共粟二十五石一斗八升,系耕人运至公馆缴纳,给出串单,交田主收存。又供纳小租早谷一百二十石正,约限每年六月收成之日,在埕一足量清,丰荒两无加减,务宜精燥煽净,不得湿冇抵塞,亦不得少欠升合;如有少欠,即将无利碛地佛银作时价扣抵清白,立即起佃,耕人不得异言。其田自丁丑年春起,至辛巳年冬止,计共五年。限满之日,田还田主,碛地银交还耕人,听从业主另招别佃。此乃仁义相交,两比欣欢,口恐无凭,立招耕田字一纸,付执为照。
即日批明:实收到无利碛地银一百八十大员正足讫,即批。
再批明:其庄中大小所费,依照庄规而行,立批。
再批明:其田屋带下七间,异日诚恐被风雨损坏务宜业佃相商,至公而行,立批。
再批明:带有牛栏一座,亦交佃人顾守,并■〈艹〈束刂〉〉桐三枝,扁柏十枝,立批为照。
光绪三年(岁次丁丑)正月日。
代笔人林□□
在场黄德长
立招耕水田字人黄承长
(九)
立典水田厝地契字人陈德,有承过继祖父遗下应得阄书田业一所,坐落土名后湖庄水田一甲一分二厘。其地禾埕、风围、竹木等项界址,载在阄书内明白。历年配纳隆恩大租谷八石九斗六升正,原带隆恩大埤圳水通流灌溉。其田东至郑振生田为界,西至张家田为界,南至中沟为界,北至吴家田为界。又带厝南畔秧田一坵,东至郑振生田为界,西至锡记田为界,南至吴家田为界,北至立围边小沟为界。又带厝后园,今已成田一段,东至锡记田为界,西至敦叔三房等田为界,南至竹围岸为界,北至吴家田为界;三面界址面踏分明。今因乏银费用,托中向与功叔锡记出首承典,三面议定典价银四百七十大园正。银即日同中亲收足讫;其水田、秧田、厝后田,及厝地、风围、竹木一切,随即踏明,付与银主起耕掌管。其田限自丁丑光绪三年冬起,至戊子年冬止,十二年为限。限满之日,听业主备足契面银取赎,不得刁难;若是届期无银,依旧照前掌管,不敢异言生端滋事。口恐无凭,合立典契字一纸,阄书一纸,并带前典与彭沃典字二纸,共四纸,付执为照。
一、批明:即日同中亲收过契面银四百七十大员足讫,再照。
批明:此田前典与彭沃,典价银四百二十大圆。即日锡记备银取赎,还来典字一纸,添典字一纸,共二纸,留存再照。
批明:将典字内厝后园成田一段,抽出还与卖主耕作,不在杜卖尽归管字内之业,此照。
光绪(丁丑)三年十一月日。
代笔人陈镜波
为中人朱进
功叔在场人陈坤
生父知见人陈英
立典契字人陈德
(一○)
立归管水田契字人徐增祥、徐兴昭、徐添昭、徐禄昭、徐再昭,承祖父遗下有水田一处,坐落土名牛口,东至土牛圳为界。界址面踏分明,原带大坡圳水通流灌溉充足,原纳隆恩大租粟十六石八斗零一升。兹因意欲别创,叔侄商酌,愿将此田归管于胞亲徐敏祥,即日凭中言定时值田价佛银八百一十五元正。即日银、契两交清白,并无债货准折短少情弊。自归管以后,此田尽交于敏祥掌管,永远为业。界内寸土不留,日后已身及孙人等永不得言赎言增,异言生端。口恐无凭,立归管契字一纸,并带上手合约一纸,付执为照。
即日批明:实收到契内田价佛银八百一十五元正足讫,立批。
光绪十三年八月日。
说合中人徐定祥
徐聪祥
徐德祥
在场见人
徐秀河
徐秀麒
代笔人徐来昭
徐增祥
徐兴昭
立归管水田契字人徐禄昭
徐添昭
徐再昭
(-一)
立杜卖断根水田契字人黄春盛、黄奎盛、黄木盛、黄松盛、黄富盛、黄德盛,同侄汉仁等,情因承父遗下有水田一处,坐落土名中港石庄。两段连一段三■〈月斗〉,直透东至圣母祀田毗连为界,西至郑家田毗连为界,南至黄家田圳底毗连为界,北至圳底与黄家田毗连为界。又带毗连横段田四坵,东至直段田为界,西至陈家田毗连为界,南至郑、陈三家田毗连为界;北至圳底为界。两段四至界址,同中面踏分明,原带隆恩坡圳水五厘通流溉灌充足,每年应纳隆恩大租谷三石一斗二升六合,又清丈一明甲一分六厘二毫六丝正,应纳钱粮二两四钱一分八厘八毫正。今因乏银别创应用,愿将此田业出卖与人,先尽问房亲叔侄人等俱各不欲承领,外托中引就与林连有出首承买,当日三面言定凭中依定时值田价佛银二百九十大元正。即日银、契经中两交明白,中间并无债货准折短少等情,亦无重张复典及包卖他人物业等弊。保此业委系木盛兄弟承父遗下应得之业,与房亲人等毫无干涉,并无来历不明;倘有上手来历不明,不干承买人之事,系卖主一力抵挡。自卖以后,此田业即交于林连有掌管,永为己业。此系业小价极,日后黄木盛兄弟及子孙人等永不敢言增,亦不敢言赎。一卖千休,永断葛藤,其界内土不留。此乃二比甘愿,两无逼勒,口恐无凭,立杜卖断根水田契字一纸,又带红单一纸,又带老契阄约二纸,计共五纸,付执为照。
即日批明:黄木盛兄弟等实收到契内田价佛银三百九十大元正足讫,立批。
又批明:此业上手老契约字,俱交于买主收讫,并无存下余契约字;倘后日执出,不堪照用,作为废纸,立批。
光绪(丙申)二十二年十一月日。
说合中人吴祥海
在场见人黄添兰
在场知人母亲黄么氏
代笔人黄兆堂
黄春盛
黄木盛
黄富盛
立杜卖断根水田契字人黄奎盛
黄松盛
黄德盛
同侄黄汉仁
(一二)
立典田契字人林牛,有承父明买水田一段,址在大里杙旧街仔口洋。其田东至林双喜田界,西至林廷禄田界,南至林炎田界,北至林炎田界;四至界址分明。大小坵数不等,原带圳水通流灌溉,清丈保字第六千四百二十一号下下则田三分三厘,年配约钱粮银五钱四分九厘三毫,又年纳隆恩六成大租银一元三角八点八厘。今因要银别用,愿将此田出典,先问至亲人等不欲承受,外托中引就向与庄同官出首承典,三面言定实出田价银一百四十大员正,库秤九十八两正。其银、契同中交收足讫;其田随即踏明界址,付与庄同前去掌管,任从招耕起佃,收租纳课。其田面限六年,自己亥晚冬起,至乙已晚冬止,听付田主备银赎回,各不得刁难。保此田系牛承父明买物业,与伯叔兄弟侄无干,亦无重张典借他人财物,及上手拖欠大租不明等情;如有此情,田主一力抵挡,不干银主之事。此乃二比仁义交接,日后不敢加言反悔,口恐无凭,立典契字一纸,并带上手合约字一纸,尽契一纸,印契一纸,合共四纸,付执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