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志存记录
- 清代台湾大租调查书
清代台湾大租调查书
即日同中亲收过字内佛银三百二十大元,平重二百二十四两正足讫,照。
光绪六年(岁庚辰)十一月日。
为中人族亲国梁
文德
在场人母亲李氏
知见人石头
代笔人堂元克统
黄阿牛
黄石旺
同立退典尽根契字人
黄阿叫
黄阿氏
(一一)
同立杜卖尽根田屋契字人魏连旺,同侄朝芳、朝松等,有承胞兄共置泉水田一处五段,带茅屋一座,坐落土名在捒东下保江西厝庄南势洋大潭坡下。经丈官庄田新旧共三甲,配泉水大坡圳水通流灌溉,递年纳官租银一两八钱二分,又纳留养局银四员六角二辨一尖正。其大份田三段,东至□□□,界址分明;并带田内竹围一圈、茅屋一座及带门窗、户扇、粪厕、圹地、禾埕、鱼池、菜园、秧地,又带田中竹一带树木等项,尽界所有物业一切在内(中略)。今因乏银费用,叔侄相商,愿将此字内田屋物业等项,尽根出卖,先尽问房亲人等不欲承受,外托中引就与上保枫树脚庄张秋霖出首承买,当日三面议定时值尽根价银九百大员正。即日同中银、契互用支收足讫;其田厝等项,随即踏明界址,交付买主前去掌管,招佃耕作,收租纳课,永远为业。一卖千休,寸土不留,日后以及子孙不敢言及找赎滋事。保此田厝系旺等叔侄承胞兄共置之业,与房亲人等无干,亦无重张典挂他人财物及上手来历不明,拖欠官租、留养局银等情为碍;如有此情,卖主出首一力抵挡,不干买主之事。此系仁义交关,二比甘愿,口恐无凭,同立杜卖尽根田厝契字一纸,并缴印契粘司单一纸,上手契一纸,阄书一纸,共四纸,付执为照。
批明:即日旺等叔侄同中亲收过契内田厝等项尽根卖银九百大员,平重六百三十两正,交收足讫,再照。
光绪七年(岁在辛己)禾月日。
陈意贤
为中人
蔡联升
长黄氏
在场同收银人胞嫂
二张氏
在场见人魏万结
长房侄孙孔昭
知见人
二房胞侄朝贞
执笔人胞侄朝芳
芳
同立杜卖尽根田屋契字人魏连旺同侄朝
松
(一二)
立杜卖尽根田契字人张传正,有承父明买泉水田一段,坐落捒东下堡江西厝庄南势洋,东至抄封田为界,西至大溪为界,南至张家田,并至抄封田为界,北至大溪及抄封田为界,四至界址分明。原丈一甲七分六厘八毫八丝一忽二匀,又带荒埔圹地一切在内,全年带纳正供钱粮银一两八钱五分七厘二毫五丝五忽。又经官溢丈一甲零七厘四毫九丝三忽八勺正,递年应纳留养局银四圆三角。迨戊子清丈下则田二甲三分六厘五毫八丝,全年配纳粮银七圆五十七钱正,原带泉波份通流灌溉足荫。今因乏银费用,愿将此田尽根出卖,先问房亲人等不欲承受,外托中引就族亲张天辅、张朝荣等出首承买,为马堂三世祖香祀之田。当日三人面议定,时值尽根田价银八百大圆,即日同中立字。其银交收足讫;随将此田踏明界址,交付买主前去掌管,招佃耕作,收租纳课,永远为业。自此一卖终休,葛藤永断,日后正及子孙永不敢言及找赎生端滋事。保此田明系正承先父明买之业,与别房亲人等无干,亦无重张典挂他人财物以及上手来历不明拖欠钱粮等情;如有此情,正一力抵挡,不干买主之事。此系二比甘愿,仁义交关,各无反悔,口恐无凭,立出杜卖尽根田契字一纸,并带印契连司单二纸,上手契一纸,丈单一纸,合共五纸,付买主执照。
即日正同中亲收过杜卖尽根田价银八百大员正足讫,批照。
光绪二十五年十二月日。
代笔人林浚川
为中人童猫微
在场知见人母亲陈氏
立杜卖尽根田契字人张传正
(一三)
具禀案下经书林家修,叩禀为虎佃抗纳,饰词越界,禀乞移请饬追事。窃照本邑留养局,自乾隆年间,胡前主劝谕官绅业户捐充置产,收养鳏寡孤独一百名,按月散给口粮,由来久矣。第查沙连保香员脚羗仔寮庄大租,系在昔业户庄群等一十七人乐善捐充,历收百余岁,现有碑记可证。迨清丈奉改新章,按定大租户实收六成,留四成贴小租户承粮,宪示煌煌。该处佃户计有三十多名,均属碎户,修遵照六成收缴。无如虎佃叶智仁,即现佃林安,计欠大租银三元六角;陈哮计欠大租银一十元零;陈羗计欠大租并前数尾共银一十元零;陈庆煌计欠大租并前欠数尾共银五元六角;陈王计欠大租银二元一角。该佃因拖欠三年,心存取巧,藉词越界,任意坚抗,希图免纳。但此款大租实系在昔业户捐充,非因不堪配供,抽充局费;且该处佃户所执上、下手契据,亦有载明年纳留养局大租银若干,检阅自明。独不思系孤贫计口授食,丝粒难容蒂欠,岂容虎佃饰词抗纳,亏修垫给,负累难堪。合亟沥情禀明,伏乞大老爷电察,恩准如禀,移请饬追,奉公有赖,沾叩。
禀悉,候据情移复饬追。
光绪十七年二月二十二日禀。
(一四)
具禀案下留养局经书林超英,叩禀为藉词越界,坚抗不纳,恳请出示饬纳,一面移请饬追事。缘前经书具禀云辖香员脚庄玩佃叶智仁等,藉词越界,坚抗不纳等情,悉载前禀,经蒙张前主移请饬纳在案。迨上年,再向催收,仍然抗纳。此外,又有台辖猫罗堡溪头庄陈天赐等各佃,互相推诿,恃辖抗纳。似此大租,有关支给口粮,岂容藉词抗纳。现众孤嗷嗷待给,非蒙恩准出示饬纳,一面移请饬追,庶免众孤待给情殷,奉公有赖,合再粘连佃名清单禀明,催乞大老爷电察施行,沾叩。
查案移请饬追,粘单附。
光绪十八年二月初九日。
(一五)
署理云林县正堂、加十级记录十次李,为移查事。光绪十六年十二月初八日,据南门外羗仔寮庄叶仁智等禀称:伊等有承先人遗置山僻沙田,址在南门外羗仔寮山脚一带,前蒙清丈不堪配供,惟纳彰化县留养局抽的完银,历年执单炳据。前逢上月间,再蒙宪委清丈田园,汇报升科,下下则数完粮。至今二、三年,完纳无异。祸因此本年十一月二十九日,突有彰化县棍徒林婴,掣彰化县留养局串单,前来智等家中勒收前项,刻不容缓。伏思云邑划界分治,百凡俱归统辖,田园供谷例规折为钱粮,一律办理,岂有越县尚留留养局抽的之义。叩乞慎重民瘼,如请施行,沾叩等情。业经批:候移查在案。兹已开篆,合就备移。为此,移诣贵县请烦查照,希即查明该田是否留养局当时出价承买,抑因不堪配供,抽充局费;如因不堪配供充局,既已升科,自难再令纳租,并祈饬销。一面移覆过县,以便核办,望切,望速,须至移者。
右移。
彰化县正堂张。
光绪十七年正月二十八日移。
(一六)
钦加五品衔、即补分府、署理彰化县正堂张,为移请饬追事。案据敝县经书林家修禀称:窃照本邑留养局,自乾隆年间,胡前主劝谕官绅、业户捐充置产,收养鳏寡孤独一百名,按月散给口粮云云叙至,伏乞电察移追等情。正在移请追办间,旋准贵县移开云云叙至,以便核办,望切等由。准此,查此项大租,在昔业户庄群等急功好义,乐善捐充,为孤贫口粮之费,并非不堪配供,以之充局;况当初果系不堪配供,现丈亦有不堪入则之田,总无祗完钱粮而不输租之业。完粮系小租,局收系大租。叶仁智等承买是田,契内载明年纳留养局租,岂能因分治清丈,藉词抗完。敝邑局费万分支绌,断难再容刁抗,兹准前由,并据经书具禀,合就备移。为此,移请贵县请烦查照来移,希即饬追照纳,庶孤贫衣食有赖,幸甚,望甚,须至移者。
移
云林县正堂李。
光绪十七年二月二十日承林家修。
(一七)
补用府、即补清军府、调授彰化县正堂卓异候升罗,为移请饬追事。案据经书林家修禀称:云辖香员脚庄玩佃叶智仁等,藉词越界,将留养局租银坚抗不纳,开具佃名清单,禀乞移请饬追等情。据此,查此案前准贵前县移查到案,经敝前县查明移覆在案。兹据经书具禀前情,查局费万分支绌,此项大租有关支给孤贫口粮,断难容各佃藉词刁抗,除示谕完纳外,合亟移请。为此,移诣贵县请烦查照来移事理,希即饬差按户追纳清款,移解过县,以便给领,幸勿有缓,望切,望切,须至移者。
计移送佃户清单一纸照抄。
一、移
云林县正堂谢。
衔为出示晓谕事。照得业户庄群等急公好义,乐善捐充彰邑留养局大租,坐落该庄,历收百余载。迨全台清丈,奉宪议定章程,大租户实收六成,留四成贴小租户完粮。是彰辖分治之后,该庄钱粮虽由云县征解,而此项大租仍应归彰收纳。乃该佃户等每多藉词推诿,以致留养局费短绌,各孤贫待哺嗷嗷,实属刁玩可恨。现据经书林超英以佃户叶智仁等仍然抗纳,禀请移追示谕等情前来,除移请云林县饬追外,合行出示晓谕。为此,示仰该佃户人等知悉:尔等须知留养局租即如民间大租,且关支给孤贫口粮,该佃等务须遵照定章,向经书扫数完纳清款,给串执凭;倘敢藉词抗玩,一经指禀,定即移会,从严追办,决不宽贷,各宜凛遵,毋违,特示。
一、出示云属沙连堡香员脚庄。
光绪十八年闰六月十一日承林超英办。
(一八)
钦加五品衔、准补凤山县兼理定海后营调署彰化县正堂俞,为移请会办事。案据经书林家修禀称:云辖香员脚庄玩佃叶智仁等藉词越界,将留养局租银坚抗不纳,开具佃名清单,禀乞移请饬追等情。据此,查此案前准贵前县移查到县,经敝前县查明移覆在案。查局费万分支绌,此项大租有关支给孤贫口粮,断难容各佃藉词刁抗,除会衔出示晓谕,并派经书林超英前往征收外,合就移请会办。为此备移贵县,请烦查照,希将会衔告示签稿分别判行盖邱,并恳选派干役,协同敝邑经书驰往该处各佃,按户征收,以便转给孤贫口粮,足给舟谊,幸勿有缓,望切,望切,须至移者。
一、移。
云林县正堂程。
光绪十九年十二月初五日承林超英。
(一九)
钦加同知衔、补用直隶州、署理云林县正堂、会办中路脑务程,为移还事。本年十二月十八日,准贵县移开,据经书林家修禀称:云辖香员脚庄玩佃叶智仁藉词越界,将留养局租银坚抗不纳,开具佃名清单,禀乞移请饬追等情。据此,查此案前准贵前县移查到县,敝前县经查明移覆在案。查局费万分支绌,此项大租有关支给孤贫口粮,断难容各佃藉词刁抗,除会衔出示晓谕,并派经书林超英前往征收外,合就移请会办,希即派役协同敝邑经书,驰往征收等由。准此,除告示发贴,派役协收,并抽稿备案外,合将会衔示稿备文移还。为此,移请贵县请烦查收,须至移者。
右移
彰化县正堂俞。
光绪十九年十二月二十日移。
(二○)
钦加五品衔、准补凤山县、兼理定海后营、调署彰化县正堂俞,钦加同知衔、补用直隶州、署理云林县正堂、会办中路脑务总局程,为会衔出示晓谕事。照得业户庄群等急公好义,乐善捐充彰邑留养局大租,坐落该庄,历收百载余。迨全台清丈,奉宪议定章程,大租户实收六成,留四成贴小租户完粮。是彰辖分治之后,该庄钱粮虽由云林县征解,而此项大租仍应归彰收纳。乃该佃户每多藉词推诿,以致留养局费短绌,各孤贫待哺嗷嗷,实属刁玩可恨。现据经书林超英以佃户叶智仁等仍然抗纳,禀请移追示谕等情前来,除派经书并饬差协同征收外,合行出示晓谕。为此,示仰该佃户人等知悉:尔等须知留养局租即如民间大租,且关支给孤贫口粮,该佃等务须遵照定章,向经书林超英扫数完纳清款,给串执凭;倘敢藉词抗纳,一经指禀,定即移会,从严究办,决不宽贷,各宜凛遵,毋违,特示。
一、出示云邑香员脚庄。
光绪十九年十二月初五日承林超英。
彰化县正堂俞。
云林县正堂程。
第九章城工租
(一)
立杜卖尽根契字人社头街萧炎生,有承父遗下水田二段,址在红毛社洋。经丈五分五厘,东至萧景德田,西至大圳,南至大圳岸,北至邱家田;四至界址明白;年带纳城工租粟四石四斗正。今因乏银别创,自情愿将此田出卖,先尽问房亲叔兄弟等不欲承受,外托中引就与胞侄德成出首承买,三面言议时值尽根价银一百一十大员正。其银即日同中交收足讫;其田随踏明界址,交付买主前去掌管,起佃招耕,收租纳课,永为己业。自此一卖千休,日后子孙永不敢言赎言找,亦不敢异言滋生事端。保此田确系生自己承父遗下物业,与别人无干,亦无重张典挂他人财物,及上手来历不明等情;如有等情,生自出首一力抵挡,不干买主之事。此系二比甘愿,各无抑勒反悔,口恐无凭,合立杜卖尽根契一纸,并带上手大契阄书五纸,共六纸,付执为照,行。
即日同中收过杜卖契内佛银一百一十大员正完足,再照。
咸丰十年六月日。
代笔人族孙次元
为中人堂侄纳月
立杜卖尽根契人萧炎生
知见人同妻陈氏
第十章义渡租
(一)
尝思劳民期在利民,利民必先劳民;劳民者未必尽利于民,利民者无不先劳其民也。特民情惮劳而趋利,未利之而先劳之,民必滋怨,故子产孰杀之歌先于谁嗣,此固从政之不遑恤者。余尝三至台瀛,从事于师徒戎马间,周历南北,见夫曲溪陂泽不可以梁病于济涉之处甚多。迨丙申承乏淡水所属,绵互几百里,所谓曲溪陂泽不可以梁者不可悉数。其间土人驾舟以济,相妥于定章者弗计,惟大甲溪块石层迭,支派杂流,水势西冲,直入大海,遇春、夏盛涨,极目汪洋,诚险道也。此外,如中港房里柑尾,虽险阻稍灭,然或溪面广阔,或急湍汹涌,皆迫邻海■〈氵义〉,亦危险莫测者也。此数处非无驾舟待济之人,大率土豪撑驶,藉索多赀,少不如愿,即肆剥掠者有之,行旅之受害也久矣,义渡其容缓欤!余甫下车,即欲筹是举,顾与吾民周旋日浅,未信而劳贤者所让,或恐贻以怨讟乎。适又重建文庙,以崇礼教;增造书院,以励英才;亦既屡兴大工,重劳吾民,几乎无须臾暇,讵可复兴义渡之举哉!然继而思之,择可劳而劳,因民利而利,从政之道也。若义渡者,吾民所便利而乐劳者也,岂有惮劳而不从事者乎!余又何怨之弗可任也。奚集绅士、郊啇、耆庶,而谕以意,且先捐廉以为之倡,乃无弗踊跃乐输。不数旬,共捐洋银八千九百余员,其不敷者,则搜罗充公租谷以足之。更于曰要溪外,若汫水港、盐水港一律设渡,共凡六处;又于堑南之白沙墩,堑北之金门厝,每于九月间,各设浮桥以济,是又因地制宜者也。其捐项为置田甲,岁收租息,以资经费。并将筹议置舟选夫,岁修工食一切章程,存诸案牍详明,各宪勒石以垂永久。今而后劳者安利者普矣,怨讟余知其免矣,是则劳乃利之功,而劳乃利之验也。且劳一时,而利于无穷也。利以余而成,劳由民而致,是余与民相与有成也,是为记(淡水厅义渡碑记)。